佛学常识

四圣谛的含义与内容

四圣谛,即四条真理。这是佛教一切教义的理论基础和根本出发点。“谛”字是古印度梵文的音译,意译为“不颠倒”,引申义就是“真理...

什么是“禅”?

公元前563年,佛教创始人乔达摩佛陀诞生。按佛教的传说,佛陀生为王子,因有感于人生的老、病、死,出家修行并最终成为“觉者”。这一宗教在后世产...

西天二十八祖之十祖胁尊者的介绍与传法偈

十祖胁尊者,中印度人。本名难生,传说是因为他在母胎中六十年才生出来,故得此名。而被称为胁尊者是因为他受戒之后,精进修行,不知疲倦,顾不上休息,他的...

《高僧传》是怎样一部书?

《高僧传》简称《梁传》、《皎传》。梁慧皎撰,14卷(内《序录》1卷)。本书在前人资料的基础上,弥纶群言,分科布局,采各家之长写成,体裁为类传体。分为译...

《宋高僧传》是怎样一部书?

《宋高僧传》又称《大宋高僧传》。记述自唐(高宗时)、后梁、后唐、后汉、后周至宋六朝僧人,并补充南朝宋、后魏、陈及隋前传所遗留的,计正传531人,附见12...

法相宗是怎么来的,创始人是谁?

法相宗,又称慈恩宗、瑜伽宗、应理圆实宗、普为乘教宗、唯识中道宗、唯识宗、有相宗、相宗、五性宗。广义而言,泛指俱舍宗、唯识宗等以分别判决诸法性相为教...

在佛教中生命有哪些存在的形态

(1)地狱法界:凡是贪、嗔、痴法的人,会在地狱受到极苦惩罚的境界。(2)饿鬼法界:只要嘴巴一张开,里面都是火焰的饿鬼道的生命,进入其口中的任何东西都...

佛教是如何传入江南地区的

佛教传入中原以后,迅速传播开来,但是当向南方传播的时候,并不是一帆风顺,因为其教义学说并没有被普通民众理解。在此推广传教的僧人越来越多,而康僧会的...

竺法护对佛教的传播有什么重要贡献

竺法护,梵名昙摩罗刹,聪颖好学,广泛涉猎六经百家诸说,后师竺高座出家,并随师以竺为姓。竺法护因有感于当时佛教徒只偏重寺庙图僚的建造,而忽略典籍的传...

汉族佛教徒吃素和梁武帝有何关系

汉族佛教徒(无论是出家的僧尼还是在家的居士)吃素不吃荤。但是,并不是世界上所有的佛教徒都吃素不吃荤。佛教本来并不主张绝对素食,佛戒只规定“不杀...

“度牒”制度产生于何时

度牒是一种流行于我国古代、由官方颁发给出家僧尼的身份证明文件,通常上面载有僧尼的籍贯、俗名、年龄、所属寺院、得戒师等内容。僧尼持此度牒,不仅可以表...

“寺”的名称因何而来

僧人聚居的地方一般被称为“寺”,之所以用这一名称,是有其缘由的。《大宋僧史略》中记载“沙门始隶鸿胪寺也”,又说:“鸿胪寺之...

佛教中生命有哪些出生的形态?

佛教中,在6种生命存有的形态之中,按照其出生的类型,可以把他们分为四类,即为四生,同样是在动物的世界中,这四种形态也能够经常被看见。(1)卵生:称从...

佛诞节是如何起源的

佛诞节又称浴佛节、灌佛会、龙华会、华严会等。佛诞就是北传佛教纪念和庆祝佛教创始人佛祖释迦牟尼佛诞生的日子。

佛得道节是如何起源的

佛得道节,也就是腊八节,又称腊日祭、腊八祭或王侯腊。古代欢庆丰收、感谢祖先和神灵的祭祀仪式,除祭祖敬神的活动外,人们还要逐疫。这项活动来源于古代的...

盂兰盆节如何起源的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为“盂兰盆节”,也称“中元节”,有些地方俗称“鬼节”、“施孤”,又称“亡人节”...

无我是什么

无我,亦称非我、非身。三法印之一。佛教根据缘起理论,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没有独立、实在的自体,即没有一个常一主宰的“自我”(灵魂)的存在。

无我分几类

无我分为两类:(1)人无我(人空)。认为人是由五蕴和合而成的,没有常恒自在的主体——我(灵魂);(2)法无我(法空)。认为一切法都由种种因...

涅槃是怎么回事

涅是梵语,旧译为灭度、寂灭、无为、解脱、安乐、不生不灭等。玄奘法师译为“圆寂”,具足一切福德智慧叫做“圆”;永离一切烦恼生死叫...

什么是十玄门

智俨大师据杜顺和尚的法界观,创十玄门,法藏、清凉等大师则详加发挥,最终形成华严宗的十玄门。 (1)同时具足相应门:如一室千灯,为九门之首。 (2)广...

“无我”观有什么针对性吗

佛教的无我学说,主要为反对婆罗门教的有我论而提出的。婆罗门教主张“梵我一如”,认为“梵”是无所不在的唯一本质,宇宙间的最高主宰...

什么是二谛

二谛,即真谛和俗谛。又称第一义谛、世俗谛,或名胜义谛与名言谛。真俗二谛,中观派的基本思想是缘起性空论,认为世间、出世间万事万物,都是由众多因素相依...

什么是八识

佛法唯识学中的“八识心王”是指眼、耳、鼻、舌、身、意、末那和阿赖耶识。五位,即心法、心所法、色法、不相应行法、无为法;百法,即心法八,是...

什么是转依

“转依”是印度佛教瑜伽行派教义体系中的重要观念,意指断除烦恼障与所知障,以证得涅槃与菩提之果。亦即“转识成智”。

什么是佛性

佛指觉悟,性,意为不变。佛教的一些经典认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即众生都有觉悟成佛的可能性。根据《涅槃经》“佛性有种种名,于一佛性,亦名法性、涅槃...

四法界指的是什么

杜顺和尚依《华严经》立四法界,相即相容,重重无尽。四法界分别是:事法界,界是分义,一一事法,有界限故。理法界,界是性义,无尽事法,同一性故。

什么是六相

六相为华严宗重要教义之一,指总相、别相、同相、异相、成相、坏相。这种教义的特点,表达了一切事物,圆通无碍、互涉互入。智俨大师从《华严经·十地...
123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