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常识

什么是劫

“劫”是梵文劫簸(kalpa)的音译,是古印度用来计算时间单位的通称,可以算作长时间,也可以算作短时间,长可长到无尽长,短也可以短到一刹那。

什么是体空观

天台四教中通教菩萨的观法。即观色心诸法的当体如幻即空,又称即空观、如幻即空观。由于一切均由因缘所生,并无实自性,因此色心诸法不待分析,当体如幻、即空。

何谓“不住相”?

相即色相也。是指三界一切品类,情与无情,以及根尘诸法,各有形状,是为相也。《金刚经》中具体的相就是:人类认识事物(六识、七识起作用)时所安立的种种...

什么是“十八界”空?

《心经》上说:“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这是讲十八界。前边的六根、六尘的界,加上因它们而产生的六识界合起来称为十八界。眼界就是眼睛,眼睛...

什么是六力

依《增一阿含经》卷三十一所说,指(1)小儿以啼泣为力;(2)女人以嗔恚为力;(3)国王以憍傲为力;(4)罗汉以专精为力;(5)诸佛以大慈为力;(6)比丘...

何谓“住和无所住”?

住,可以说是无所住的前一阶段,修行者先要停住所有妄想,才能真正让心无所住。根据佛经所说,修行中达到“佛”的境界,必须做到“无所住&rdq...

什么是“无言无说”?

《维摩经》中文殊说:“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入不二法门。”“无言无说”是指佛祖的佛法在维摩诘来说就是无说...

偈语是怎样形成的?

说到偈语,我们自然而然地会想到故事,因为大多数偈语都与故事有密切的关系。我国古代先哲大多喜欢讲故事,善于讲故事。先秦诸子,无论是道家的老子、庄子,...

佛教为何重视偈语?

早在佛教创立以前,古印度就有利用诗歌来表示歌颂赞叹的传统。在佛教初创之时,宣传教义最简便的形式,就是易于口耳相传的韵文,后来才逐渐加上散文,成为韵...

佛教有哪些重要的偈语?

翻开佛经,偈颂比比皆是。它们作为一种文体,与诗相通,但偈语并不等同于诗,它们虽然亦有抒写情志、描摹风光、叙述故事之作,但更多的偈语是用于弘扬佛法、...

偈颂有哪些形式?偈颂的形式

偈颂作为佛经的体裁之一,严格地说,应该由固定字数的四句组成。偈颂的文句,《南山戒疏》说:“彼叶一偈三十二字,唯此方言多少无准,或三四字,或五六...

什么是香偈?

香偈是在诸佛菩萨像前烧香时所唱之偈,所以也称作《烧香回向文》。常用的香偈载于《华严经》,共四句:戒香定香解脱香,光明云台遍法界。供养十方无量佛,见...

黄昏偈是什么?

黄昏偈为“六时偈”之一,出于《法华忏法》,共四句:此日已过,命即衰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此偈是劝诫善男信女,学佛要抓紧时光,勤奋精进,&...

什么是初夜偈?

初夜偈盛传于天台宗,言简意赅,含义深远,共八句:白众等听说,初夜无常偈;烦恼深无底,生死海无边;度苦船未立,云何乐睡眠?勇猛能精进,摄心常在禅。

偈颂的术语

偈为梵文“偈陀”的音译之略,也可以译作“颂”“讽颂”“孤起颂”。所谓“颂”,就是美歌,即联美辞而...

什么是四出偈?

四出偈因在《涅槃经》中出现四次(第九、十五、二十五、二十六卷)而得名,共四句:本有今无,本无今有。三世有法,无有是处。《法华文句》说:“此一偈...

回向偈是什么意思?

回向偈是指一切菩萨之所行,无不都回向众生与菩提的意思。《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所载回向偈,共八句: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

什么是诞生偈?

诞生偈,指的是释迦牟尼诞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口宣一偈,载于《西域记》,共四句: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今兹而往,生分已尽。此偈后两句诸经有所不同...
1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