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佛学教本
第三课、律宗(三)
第三课 律宗(三) 九、通别二戒三聚净戒及广中略三种戒 戒有通别之分,通戒即三聚净戒:一、摄律仪戒, 是以摄律仪遏止一切之恶,属止持义。二、摄善法戒...
第二课、律宗(二)
第二课 律宗(二) 五、印度戒律分裂为五部 佛在世时,因事制戒 ,随机散说,由是乃有戒律。佛灭后,优婆离结集律藏,升座诵读,共八十次,名八十诵律,这...
第一课、律宗(一)
第一课 律宗(一) 一、戒律的重要性 律居三藏 (1) 之一,为佛门七众 (2) 所共修,释尊入灭时,曾咐嘱阿难:「佛涅槃后,汝等以戒为师,依之修行,能得出世...
第八课、天台宗(一)
第八课 天台宗(一) 一、天台宗的渊源 北齐 (1) 慧文禅师,,读大智度论「三智 (2) 在一心中得」之句,又读中论 (3)「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
第七课、华严宗(四)
第七课 华严宗(四) 八、六相圆融 此宗更分析法界缘起,事事无碍的相状,而立有六相的教义。六相者:一总相,谓一尘含藏万法,如综合瓦砖木石等,而成一屋...
第六课、华严宗(三)
第六课 华严宗(三) 七、十玄缘起 十玄缘起者,谓此十玄妙法,互为缘而起他,故曰十玄缘起,系示四种法界中,事事无碍法界之相者。能通此义,则可以入华严...
第五课、华严宗(二)
第五课 华严宗(二) 四、法界缘起与法界三观 本宗以法界 (1) 无尽起 (2),皆一心所显发。心的作用,不可思议,旷荡虚寂,全包法界,孕育万有。一切法互为...
第四课、华严宗(一)
第四课 华严宗(一) 一、华严经有三本三译 大方广佛华严经,简称华严经,为释尊成道后,三七日间所说。此经由文殊菩萨与阿难结集后,藏入龙宫,后龙树菩萨...
第十一课、天台宗(四)
第十一课 天台宗(四) 十一、六即佛 智者大师,立六即佛义,以示由凡夫修行,乃至佛果的位次。学者若知虽六而皆即,则不至自轻,而生退屈,若知虽即而实六...
第十课、天台宗(三)
第十课 天台宗(三) 八、 一心三观 宇宙万有,悉含有空假中三种谛理,已详前课,今所言者,系对此三谛,加以观察,即空观假观中观,是为三观,此三观皆具...
第七、八、九课 综合指要
第七、八、九课 综合指要 1.诸法皆一生之所含容,亦一性之所生起,法相虽多,总不出性量,行者若能悟证自性,则于诸法,无不通达。圆解者:圆通的见解,于...
第九课、天台宗(二)
第九课 天台宗(二) 四、百界千如 此宗认一切法,皆是真如实相 (1),或名为「如 (2)」,或称「如是」。十法界中,一、外显的形相,名如是相,二、内具的理...
第十三课、三论宗(二)
第十三课 三论宗(二) 四、二谛 此宗立谛,以诠一切的言教,二谛者:一为真谛,二为俗谛 (1)。真谛指中道实相的理体,泯一切法,故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经...
第十二课、三论宗(一)
第十二课 三论宗(一) 一、此宗源流 佛灭后七百年间,龙树菩萨造中观论,简称中论,及十二门论,这都是依据佛说般若经,阐扬中道的空义者。他的弟子提婆菩...
第十三、十四、十五课 综合指要
第十三、十四、十五课 综合指要 1. 生灭断常,一异来去八类,都是未见性者,对于真如理体,妄事测度的断语。因佛性法性,皆离此八边,所以这些推测,难免...
第十五课、法相宗(二)
四、五位百法 俱舍宗立七十五法,成实宗立八十四法,以总括宇宙万有 (1)。本宗则立五位百位,五位者:一、心法,又名心王,二、心所法,三、色法,四、不...
第十四课、法相宗(一)
第十四课 法相宗(一) 一、此宗的别名及其所根据的经论 本宗是穷明万法性相之宗,故名法相宗。又依唯识论 (1),明万法唯识之理,故亦名唯识宗。佛灭九百年...
第二十课 读经录要(一)
第二十课 读经录要(一) 大般涅槃经 一、 佛对诸比丘言:我前所说无常、苦、空、无我、是方便,今当说常、乐、我、净。夫无常者众生,常者法身,苦者外...
第十九课、法相宗(六)
第十九课 法相宗(六) 十三、伏断二障 上述小乘作生空观,断烦恼障证涅槃,大乘作法空观,断所知障证菩提,不过粗言其梗概。其实,此二障尚有分别起与俱生...
第十八课、法相宗(五)
第十八课 法相宗(五) 十、三能变 据此宗的教义,宇宙万有,有情及无情,都是由识体所变现出来的:见分和相分,见分是见闻觉知,相分是一切境界。所有的见...
第十七课、法相宗(四)
第十七课 法相宗(四) 八、五法 楞伽经唯识论等,把一切有为无为,有漏无漏诸法,归纳为五法。五法者:第一相,森罗万象的事物,情 ① 与无情 ②,千态万状...
第十六课、法相宗(三)
第十六课 法相宗(三) 六、种子与现行 前七识所作的善恶业,其气分感入第八识中,留下与本业同样的习气,将来能发生自类果者名为种子;亦如植物中,种下那...
第廿五课、真言宗(三)
第廿五课 真言宗(三) 八、六大缘起 地水火风空识六者,体性广大,周遍法界,名为六大。自有情的身心,乃至无情的山河器物,凡坚硬者,皆属地大,流湿者,...
第廿四课、真言宗(二)
第廿四课 真言宗(二) 五、两部曼荼罗 金刚界曼荼罗,及胎藏界曼荼罗,称为金胎两部曼荼罗。如来的智慧,能破诸惑障,而证实相之理,坚固锐利,有如金刚,...
第廿三课、真言宗(一)
第廿三课 真言宗(一) 一、显密略义与小史 在佛法中,有所谓显教与密教,显教者:即应须佛释迦牟尼如来,说一切大小乘教法,其文其义,明显易知,故称为显...
第廿二课、读经录要(三)
第廿二课 读经录要(三) 大般涅槃经 二十九、 菩萨守戒,虽不与女人和合,然而见女人时,相与言语戏笑,或虽不嘲笑,而闻女人璎珞环钏种种诸声,心生爱...
第二十一课、读经录要(二)
第二十一课 读经录要(二) 大般涅槃经 十六、 若人发粗恶言,诽谤正法,永不改悔惭愧者,或犯四重 (1) 作五逆罪 (2),自知定犯,而不怖畏惭愧,不 肯发...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