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心经》的大智慧(一)

心经讲解1年前 (2022)发布 明向法师
123 0 0

一、《心经》的译本及流通

  《心经》的全称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这部经可以说是通行天下、广为流传。2002年的时候,我参加了韩国修行体验团,在韩国的寺院住了十天左右,我们参加他们的早课,早课内容非常简单,就是诵《大悲咒》和《心经》。虽然早课很简单,但是每天都要诵,说明他们对《心经》也是非常重视。在全世界来说,《心经》的流通也是佛经里面最广的。

  《心经》在中国的普及程度还在《金刚经》和《阿弥陀经》之上,在教界和民间广为流传。其经文虽然很短,但含义非常广博精深,它是六百卷《大般若经》的纲要,是佛陀一代时教的精髓,犹如人体的精血骨髓一般重要,所以我们要非常重视它,要好好去学习研究它。

  首先介绍一下存世的几种《心经》译本。历史上《心经》共有八种译本:

  一,《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大明咒经》 姚秦 鸠摩罗什法师译

  二,《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唐 三藏玄奘法师译

  三,《佛说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唐 义净法师所译

  四,《普遍智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唐 法月法师译

  五,《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唐 般若共利言译

  六,《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唐 智慧轮译

  七,《佛说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经》宋 施护法师译

  八,《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年代不明 法成法师译

  在这八个译本里,我们选讲的是第二个版本《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唐玄奘法师翻译的,也是现在中国流通最广泛、最通行的版本,其余的译本作为研究和考证之用。在日本流通最广的是鸠摩罗什大师的译本《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大明咒经》。

二、《心经》的组织结构

  一般的佛经内容由三个部分组成:序分、正宗分、流通分。在上面的八个译本中,唐玄奘法师和鸠摩罗什法师翻译的两个译本,有个共同的地方,就是只有正宗分,而没有序分和流通分。我们现在看到的玄奘法师所翻译的《心经》就省掉略了序分和流通分。对这个情况我们要先有个了解。

  为什么他们会这样的安排呢?因为序分和流通分在本经里面所占的分量非常大,加起来比正宗分的字还多,这就不利于突出重点。两位大师为了突出重点,就把序分和流通分删掉,这样译本就非常精简,且重点突出,方便持诵,让大众都可以朗朗上口。

  那两位大师删减掉的《心经》的序分和流通分究竟是什么内容呢?为了让大家有个简略的了解,这里给大家读诵一下原文。

  序分:“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及菩萨众俱。时世尊即入三昧,名广大甚深。尔时众中有菩萨摩诃萨名观自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即时舍利弗,承佛威力,合掌恭敬,白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若有欲学甚深般若波罗密多行者,云何修行?’尔时观自在菩萨告尊者舍利弗言……

  流通分:“如是说已,即时世尊从广大甚深三摩地起,赞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说甚深般若波罗密多行,应如是行。一切如来亦皆随喜。’寿命具足舍利子,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及诸眷属、天、人、阿修罗、乾闼婆等一切世间,皆大欢喜,宣赞佛旨。

  被删掉了的序分都有一百多字,流通分也有不少的字数。删掉了前后这两部分经文后,整部心经就显得非常简洁,朗朗上口,持诵非常方便,起到突出重点的作用。对于这两部分,这里只是简单地读诵一遍,大家了解一下内容,不具体详讲。

三、玄奘大师获得《心经》梵文本的神奇经历

  玄奘大师获得《心经》梵文本的因缘非常殊胜。实际也是因为他的因缘,《心经》得以在我们中国广为流传。所以对此殊胜因缘,我们应该有个大概的了解。

  唐朝初年,玄奘大师很小时就出家修行,他天生聪慧,饱读经书,成年后成为很有名的一个大法师,深得唐太宗敬重。但大师对当时一些经典的翻译感到不大如意,翻译成中文的经典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他有很多的疑惑,所以,他发愿,一定要到印度找到原本来对照,重新翻译,还要找一些新的佛经翻译过来。

  但唐太宗对他非常爱护,不愿他冒大的风险去印度求经,就禁止他出去,不给他出国。大师为了取经的宏愿,就冒着违抗禁令的风险出国了,一路上历尽艰辛。我们去看《大唐西域记》就知道,当时跟大师西行的随行众,开始时有三百多人,然而回来的时候,因病死的、离开的,走的已经差不多了,可见取经一路上是非常艰险困苦,九死一生。

  玄奘大师在西行取经途中,走到一个陌生地方,路过一个破庙,听到里面有人在痛苦地呻吟。原来里面躺着一个西域僧人,这个僧人全身长满癞一样的皮肤病,皮肤发炎化脓,很难看,又脏又臭,极其痛苦地在那呻吟。虽然玄奘大师深知去西天路途遥远、凶吉未卜,但看到这个僧人很可怜,他慈悲心切,就停下来帮助照料这个病僧,在他的悉心照顾下,这个僧人的病情得到控制,不久就恢复起来。玄奘大师要告辞继续赶路西行,病僧非常感激他的救命之恩,就送他一本梵文的《心经》(未译的),教他诵熟,并叮嘱他一定要好好持诵,说这个经将来能令他逢凶化吉,碰到危险时就好好持诵,会对他很有帮助。大师非常相信,把经文背得滚瓜烂熟,以后一路上都持诵《心经》,每每遇到凶险都能化险为夷。

  有一天,他到达西域的某个地方,当地有个奇特的风俗,每年祭奠当地的河神,除了用好酒、牲畜外,还要抓一个活人,把活人扔到河里祭神。当时,被指定祭河神的人正在痛苦地跟家亲眷属生离死别之际,他们看到玄奘大师过来了,欺负他是外地人,于是把他绑起来,要将他扔到河里祭祀。大师被绑住对他们说,你们要拿我祭神,我也没办法,但是在送去祭神之前我有个要求。他说,我是个僧人,在我死之前请让我诵诵经。当地人于是同意了他最后的请求。大师就开始诵《心经》,当他诵到第三遍的时候,忽然天空乌云滚滚,电闪雷鸣,飞沙走石,狂风大作。这突如其来的状况把当地人全吓坏了,吓得不知东南西北,惊恐得不得了,认为他肯定是个圣僧,不得了,不敢得罪,赶紧跪下来向大师磕头、求饶,给他松绑,最后他们还皈依了大师。

  这个故事说明玄奘大师持诵《心经》的感应非常殊胜。在他去西天取经往返的路上他都精进持诵《心经》,处处都逢凶化吉。后来,在他取得经典返回大唐路上,忆起那个病僧,想再去探望感恩他,循原路去找,结果不但这个僧人没有了,就是当初那个破庙也找不到了。于是他才明白,当初给他这部《心经》的病僧绝对不是一般的凡人,而应是一个圣僧。后来,人们传说,当时的那个病僧,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是他化现成病僧来考验玄奘大师,最后亲自将梵文版的《心经》传授给了他。

  通过大师取经路上的这些案例,说明持诵《心经》的感应不可思议,诸佛菩萨加持的威力不可思议。

  我们学习《心经》目的,就是要弄通《心经》的义理是什么,里面有什么样的大智慧,对我们有什么启发,然后还要运用在我们的生活上,与《心经》的精神融会贯通、融为一体。

原标题:传承|明向法师:《心经》的大智慧(一)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禅宗文化

© 版权声明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 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