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心经》的大智慧(十五)

心经讲解1年前 (2022)发布 明向法师
98 0 0

(四)精进波罗蜜

  “精进”是度什么?度我们的懈怠。是不是躺在床上就是懈怠,坐在那里打坐就是精进?不是!我们要时时刻刻好好观察自己的起心动念,好好净化自己的起心动念,这才是精进。不要只看外表,这样是搞不清楚的。不要以为别人躺在床上就是懈怠懒惰,其实别人心里一直牢牢的把握住自己的起心动念,多精进。不要老是看别人,要自己观照自己的心。

  如果老是观察别人的起心动念,自己本身就已经懈怠了,自己的业照顾不了了。不看好自己的起心动念,就是不务正业。只有照顾好自己的起心动念,自己净化了,才有能力照顾别人、帮助别人。若自己还照顾不好,还去管别人的起心动念,这就错了。想帮别人是好事,出于慈悲心也好,出于修行也好,但是要帮对。要怎么样帮到别人呢?你想把别人的起心动念搞清淨,是做不到的。

  要先把自己的起心动念净化了,然后告诉别人怎么样观察、净化自己的起心动念,把这样的道理和方法告诉他,他听懂又愿意接受去做的,才可以帮到他。如果自己都掉在生死苦海里快要淹死了,还想去救人,这不是精进。“精进”也不是一天到晚去打坐、拜佛,但在打坐、拜佛时还在怀恨不停的想着“那个家伙该死”,实际上这不是精进,是在造恶业。

(五)禅波罗蜜

  禅波罗蜜是“静虑”的意思,度什么?度散乱。比如我们念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用这句佛号贯穿了自己的心、止住了其它的妄念,用佛号安住了自己的心。因为当我们念“阿弥陀佛”的时候,妄想就打不进来,止妄,就是静虑,止住了散乱。或者禅宗的参话头“念佛是谁”,因为你在念“念佛是谁”的时候,把自己攀缘外境的心止住了。攀缘外境的心没有了,就不会散乱了。若坐在那里还在东想西想,想着明天去哪里玩、谁陪我玩,或想着过去的事……这样打坐在那里不是修禅,是修散乱。

(六)般若波罗蜜

  般若波罗蜜是指智慧。要智慧做什么?如果对业果的道理、对无我的道理、对万法不可得,这些道理不明白,就没有智慧。反之,如果明白业果的道理、无我的道理,知道万法都是缘起性空不可得,这叫有智慧。

  举个例子,比如你学了很多知识,天文、地理、金融都懂,学会很多技能,会开车、会开飞机、会玩电脑……以为我很聪明,这些知识和技能是世间的聪明,不一定是智慧。明白自己的起心动念会招感怎样的果,知道缘起性空、万法不可得、一切法唯心显现,这才是智慧。

  比如这本书,这所房子,是不是唯心显现?是不是因缘所生法?是不是不可得、缘起性空?一切都是唯心显现!这才是智慧。只知道这是书,这是桌子,这是粉笔……一般世间人的聪明都有。什么叫智慧?比如同样是这支粉笔,知道粉笔由泥巴、颜料、水等原材料,需要很多工人劳动,需要很多工艺程序等等这一切缘起组合而成的,它是缘起性空不可得,是我们心的显现。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明白业果的道理、无我的道理,就能度一切苦厄。明白业果、无我、万法缘起性空、唯心所现、万法不可得、凡所有相都是虚妄(这些道理),都是智慧范畴。世间的聪明不是真正的智慧,因为它不能度一切苦厄。

原标题:传承-明向法师:《心经》的大智慧(十五)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禅宗文化

© 版权声明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 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