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解行愿对【智慧吉祥】说:恭请师父上课!
【智慧吉祥】对信解行愿说:好!
上课了!
众佛友!
请大家“复打”。
题目:《心经》解说
讲次:第七讲
日期:2007年11月12日
初校日:2007年11月21日
主讲:释慧祥
请大家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祈愿“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回向:佛弟子(自己名)愿以今天听经功德,回向给法界一切众生,愿令一切众生,未种善根者,得种善根;已种善根者,善根增长;善根增长者,发菩提心;已发菩提心者,于菩提心不退转;菩提心不退转者,速成佛道;成佛道者,广度一切众生无有障碍。
并愿以此回向之福,发愿令佛弟子(自己名),业障消除,福慧增长,身体健康,家庭和乐,事业顺利,生生世世不堕三途八难,生生世世见佛闻法随佛修行,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成熟众生,庄严净土,早登正觉,广度众生。
“皈依十方三世一切佛”三称
“皈依十方三世一切法”三称
“皈依十方三世一切僧”三称
称念并回向毕者,请放掌!
众佛友!
在第六讲中,我们讨论了!《心经》的度一切苦厄的四个重点:“五蕴不异空,空不异五蕴;五蕴即是空,空即是五蕴。”
【经文】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释经一】舍利弗!这五蕴诸法,当我们能空掉其苦厄时的现象是:再也不会因五蕴的产生而引起苦厄了。再也不会因五蕴的消失而引起苦厄。再也不会因五蕴的垢秽而引起苦厄了。再也不会因为五蕴的清净而引起苦厄。再也不会因为五蕴的增加而引起苦厄。也再也不会因为五蕴的减少而引起苦厄了。
【释经二】
舍利弗!当我们有能力空掉五蕴的一切苦厄之时,就能照见五蕴的实相是:我们的自性,根本不随五蕴的苦厄的生灭,而生灭。我们的自性,根本不随五蕴的垢净而垢净。我们的自性,根本不随五蕴的增减而增减。换句话说:当五蕴在生灭时,我们的自性还是不生不灭。当五蕴在垢净之时,我们的自性还是不垢不净。当五蕴在增减时,我们的自性还是不增不减。
【说明】
众佛友!
有关“是诸法空相……不增不减。”这一句经文,为什么会有二种解释呢?
那是因为“相”这个字有二种解释。所以才会如此的。
“相”字,有哪两种解释呢?
一、现象:指随因缘变化的种种现象。
二、实相:永恒的真理,或因缘果报的真理。
如今,如果要将“相”字,同时含着“现象”及“实相”二义来解释“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话,则可以如此来理解:
当我们对五蕴诸法,都能空掉其苦厄的现象而照见其实相时,则能觉悟到:不再因为五蕴的生灭而引发苦厄,所以五蕴生灭了,自性并不生灭。
也不再因为五蕴的垢净而引发苦厄,所以五蕴有垢净时,自性是不垢不净。
也不再因为五蕴的增减而引发苦厄了,所以当五蕴增减时,自性是不增不减。
众佛友!
我如此的理释,因为是第一次如此合并理释。用词,还有点生疏,希望大家能“依义不依语”,深入观照五蕴的现象及实相。
又众佛友!
现在我来深入分析,为什么“当不再因为五蕴的生灭而引发苦厄时”,这时虽然五蕴生灭了,而同时能觉悟到“自性不生不灭”。
众佛友!
当五蕴因缘,生起苦厄时,众生因为不知道如何去除五蕴的苦厄,就以为五蕴就是我,我就是五蕴。
又当五蕴因缘生起苦厄的因缘消失时,众生因为不知道五蕴的苦厄为什么会消失,所以就误以为五蕴的苦厄消失,我就不会感受到苦。所以还是以为五蕴就是我,也就是以为五蕴性相就是自己的性相(自性)。
因此,当众生误以为五蕴的性相,就是自己的性相时。这时,一旦五蕴败坏,就会担忧、悲哀、痛苦、烦恼。
又因为众生误以为五蕴的性相就是自己的性相时,这时,当五蕴产生时,就会贪爱、执着、保护、争夺。
因此,这时,不论五蕴是产生或败坏,都会引发种种的苦厄。
这都是因为对五蕴与自性没有充分了解,误以为“五蕴是自性(我)”所引起的。
这也都是因为没有能力去除五蕴生灭的因缘所引起的误解。
但是,当我们有能力,不论五蕴的生起或消失(败坏)之时,都能空掉其苦厄。
这时,我们会觉悟到,当五蕴在生灭时,苦厄并没有随之生灭。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能度五蕴的一切苦厄了。
这时,我们就会发觉自性是自性,五蕴是五蕴。五蕴生时,自性还是在。五蕴灭时,自性还是在。
又进一步就会发觉:
五蕴只不过是自性的一个小部份的“现象”而已。不是自性本身,但又不离自性。
如果用譬喻来说明:
自性如大海,五蕴身只是大海中的一个水泡。
如《首楞严经》佛说:众生“不知色身外泊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唯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CBETA, T19, no. 945, p. 110, c28~p. 111, a1)
又如《首楞严经》载,当阿难及大众悟到五蕴身如一浮沤时:
“是诸大众各各自知心遍十方见十方空,如观掌中所持叶物。一切世间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明元心,心精遍圆含裹十方。反观父母所生之身,犹彼十方虚空之中吹一微尘,若存若亡。如湛巨海流一浮沤,起灭无从。了然自知,获本妙心,常住不灭。礼佛合掌,得未曾有。”
众佛友!
当我们真能空掉五蕴的一个苦厄之时,自然就能体会到这一点。
为什么呢?
为什么只要空掉五蕴的一个苦厄,就能体会到“自性如大海,五蕴身只是大海中的一浮沤”呢?
众佛友!
譬如有人想要知道大海水的味道,这时他并不需要饮尽全部的海水,只要尝一滴海水,也就能知道海水的味道了。
同样的!
如果想要照见自性解脱味,只要能度五蕴的一个苦厄,就能体会。
如果能度尽五蕴的一切苦厄,则是圣人了。
听我一偈:
一心向往于法味,法海游遍不曾尝,一朝停歇尝一口,从此至今味无穷。
众佛友!
一切众生无不向往解脱味。
然而一切众生身口意业种种造做,随其选择,都不选择安全有效无后患的解脱味来尝尝。
从无始生死以来,众生一直都是选择危险、无效、有后患的在造作。所以从来就不曾品尝到“解脱的滋味”。
一旦,有一天,狂心一歇,愿将一件事,只要愿意将一件事,往安全有效无后患来发展。这时他就能品尝到“解脱的滋味”。
当众生一旦品尝到解脱味,就永远会回味无穷。再也不会想要去造作那危险、无效、后患的苦楚滋味了。
这时,就应于一切的一切都是选择在空掉苦厄之下来运作。所以就能遍法海,尝法味,皆自在。
众佛友!
佛陀一生说法四十九年。
佛陀所说的一切法,都有共同的味道,那就是“解脱味”。
众佛友!
当您们在听法、学法、修法、证法之时,如果没有品尝到佛法的解脱味。则肯定您一定是吃错了!
《大方等大集经》“尔时弥勒菩萨白佛言:‘世尊!喻如大海中水,同一咸味。佛法海中,亦复如是,同一法味。所谓解脱味、离欲味。若菩萨善解一味法者,是为菩萨能过魔界。”(CBETA, T13, no. 397, p. 123, b14~17)
众佛友!
同样的!不论我跟您们说什么方法,请您们一定要在安全、有效、无后患之下来运用。
简言之,请您们都要在“空其苦厄”之下来运用。
又众佛友!
苦厄,不是来自别人。而是指来自自己的行为习惯所引发的苦厄。
众佛友!
如果有人不停止自己的行为习惯所引发的苦厄,而以为只要停止别人的行为习惯就能令自己不要有苦厄。那是邪见。
众佛友!
自己,只有一个人。容易处理。
所以只要将自己的行为习惯中,会引发苦厄的部份停止下来,则于一切境界来时,自己都能以不再引发新的苦厄的行为习惯来应对。则一切苦厄就自然停歇。
又众佛友!
如果有人用错了。
不将自己的行为习惯中会引苦厄的部份停止下来。则于一切境界来时,自己还是以创造苦厄的方式来创造。这时,又只想要别人改变他们的行为习惯,希望别人的改变所以就可以让自己不会有苦厄。这种做法,是根本行不通的。为什么呢?因为众生有无量。
众佛友!
所以,有智慧的人,是将自己的行为习惯修正,空掉苦厄。
愚痴的人,则是自己的行为不改,要别人修正。
众佛友!我相信,您们都是有智慧的人,所以希望大家从今以后,遇到任何苦厄,请“反求诸己,而自得之”。也就是请反省自己,您就会找出真正的原因,就能停止苦厄了。
又如果自己找不出原因。请您以诚心,愿意如实表白的心,跟诸佛菩萨发露,祈请诸佛菩萨加持,令您能自悟,或遇到善知识开解。
如此,您就能觉悟到自己的哪一个行为习惯不圆满,所以才会引发苦厄来的!
作业:
一、请将今天所教的运用在生活中的一件事上来度苦厄。并详述之。
祈愿健康、平安、吉祥、如意、解脱、自在、度一切苦厄
下课!
(注:学生赖宏德整理,已经释慧祥法师初次校阅。)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 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