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第20课丨我们到底是菩萨还是饿鬼?

金刚经讲解1年前 (2022)发布 昌乐法师
128 0 0

第20课丨我们到底是菩萨还是饿鬼?

金刚经 第十七品 究竟无我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然灯佛则不与我受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受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则为非大身。是名大身。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则不名菩萨。何以故。须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金刚经 第三十一品 知见不生

  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说义不。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一、重重障碍

  这一讲,主要内容是在十七品,在三十一品当中也有。这一讲的内容,我们取的题目叫“当生如是心”。

  《金刚经》它有一个语境,就如同上面讲布施与持经之间关系的时候,它是一个层层递进的关系,而不是用后面的语境,否定前面用读经、修行来否定布施这样一个错误的理解。也就是说, 《金刚经》的语境,它面对的人群一定不是没有进门的人,它是和已经进门、修行很用功的学佛人做对话。须菩提是长老,但是他问的问题是“云何降伏其心”,这说明什么?他已经修了很久了,可是心就是不安呀,他久修梵行,可是不得法。

  舍利弗在听到马胜比丘说因缘法的时候,一下子就开悟了,那时候他还没见到佛,它只见到马胜比丘,他看到马胜比丘说:你这个和尚虽然长得不怎么帅,但是你这个气质非凡呀!马胜比丘说:我呢其实是一般的修行人,高人是我师父,我师父告诉我修因缘法则。他一下就开悟了,成了智慧第一的舍利弗。

  舍利弗是久修梵行,最终窗户纸由因缘法一下子就捅破了,是这个东西。也就是说,在修行过程当中,我们已经入门了,已经在修行了,但是进步不了。我们犹如在沙漠当中看到了前方一池塘的清水,可是一脚踏进去,发现是个沼泽。很多修行人,有这样的一个状况,修行之后有点深陷泥潭的感觉。是什么问题导致了深陷泥潭,又能够如何出入自在,这是《金刚经》当中讨论的。

  所以如果大家错误地理解,或者没有理解到经文的语境的话,没有理解到一个想进步的人,找不到进步的方法,面临着重重障碍这个语境,你来修习《金刚经》,只能聊以慰藉你那颗心。很多人心情不好,情绪不好,问我怎么办的时候,我就叫他念经,他一念经就好了。你知道是为什么吗?是经文这么靠谱、这么殊胜吗?

  当然,但从心理学上有一个叫干预法则,就是一个人你老想自己的事情解决不了,你又不得不想,像得了强迫症一样,怎么办?让你做一件你根本不懂、看起来“不靠谱”的事情,连你也不知道为什么做。然后你专心致志做那件事情的时候,心放下了,是吧?这就是读经为什么要努力,读经你心就能安的一个很重要的原理。

  但是经文不只是具有这样“不靠谱”的疗效,经文还具有心开意解,使我们超凡入圣的疗效。就是能看到从初学以来我们一直在修行,原来使得我们得以精进、得以修行、得以进步的优点,好的东西,不知不觉当中变成了缺点。而《金刚经》就是这个照妖镜,能让人们看到此前的优点,现在变成缺点,你需要放下这个缺点的能力。

二、生心无住

  比如说,释迦牟尼佛说:“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一众生实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发菩提心的人,没有一个不想帮助众生。学佛的人,没有一个不想弘法,是吧?有没有在座的不想弘法的?你也不好意思说,对吧?都想弘法,都想利益众生,这个利益众生这颗心,使得我们走上修行的道路。

  但是,如果你念“利益众生,利益众生,利益众生”,念了五年,不要说你烦了,菩萨估计也烦了,你家里人一看,脑子坏掉了,这个人被和尚洗脑了,这和尚肯定不是什么好东西。为什么?你只是想利益众生,只有这个执念,没有行动,或者说,你只是想通过利益众生来标榜自己。一开始的时候,你觉得满足一下自己的虚荣心,去利益众生,众生也好,你也好,但是不知不觉当中,你觉得利益众生太好了——哎,我上次帮助过你,你晓不晓得?我是学佛的,我是菩萨派来帮助你的,你晓不晓得?你看,你们受了我这么多帮助,你们是不是要对我好一点?他变成一个农民,播撒了很多种子,他要收获,结果这个收割的这个执念变成了不是他度众生,而是他对众生有期待。

  打个比方,海隆法师帮助了我,我很感激他,但是他说:“昌乐法师,我上次帮助你的那个事情,你是不是现在要回报我了?回报不少不多,你只要回报十分就好了,我上次给你一百块,你现在给我一千块。”你对我一点点好,我要拿所有东西都对你好。你这不是要钱,你要命啊。所以这个心,因为你一开始帮助众生以后,反而变得自我膨胀,变得不平了。

  对学佛人来讲,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发生在这个问题上。你对众生好是好事,但是你对众生好,不知不觉地变成了你对众生的期待这件事情,是要命的,大大的要命。因为没有一个人愿意有负担,你对众生有期待,众生压力山大。

  释迦牟尼佛深了此意,他说我应灭度一切众生,我要帮助大家都入无余涅槃,都能成佛。但是呢,你们大家都成佛了以后,或者都走在成佛的路上,我知道我要念一个咒语,而无有一众生得灭度者。这要么是菩萨的功劳,这要么是你们自己发大菩提心,你们自己的因缘成就了,我的功劳不是大大的,是小小的,我做得还不够,我还要努力。当一个人这样想的时候,那个被帮助的人是不是觉得——这个人对我帮助这么大,他这么这么低调,牛!这样的人让人感觉到舒服。

  你帮助了人,还能够保持一份谦逊,你帮助了人,还觉得做得不够,这样的人才是菩萨。你帮助了人,觉得别人应该回报你,你不是菩萨,你是饿鬼,这个很要命。所以我们到底是菩萨还是饿鬼,全当自己一念动心。

  而经文这里的般若是空性,空的是什么?空的是我们要度众生、能度众生、对众生期许这个执念。所以释迦牟尼佛说,我七七四十九年说法,什么都没说,我度了这么多众生,实际上都是他们自己想成佛,我对他们并没有帮助,他们要不想成佛,我对他们也没办法。你看,昌乐那个人还在轮回,我也没办法。他自己要修行,那才有办法呀!原来帮助人的人是主体,被帮助的人是客体,他对这一切进行了观照,照见五蕴皆空之后,进行了主客体的转换,被帮助的是主体,帮助人的人是客体,而帮助人的人是为被帮助人服务的。这样,这一切的法得成。

  这点特别重要,如果不能理解这一点,去修行,后面说了,若人有相布施,如入暗室,则无所见,若人无相布施,日光明照,见种种色。你是只是想为他好,你不是为了自己好。为他好,你只是想他过得更好,而自己没所得、没有期许。这个是在修行过程当中是好的。

  话说回来,对于我们一开始修行的人来讲,为众生发菩提心、得到更多的掌声,为别人能够满足自己的自卑心理,能够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能够让自己的生命活得更有意义,这是好的,这是推动我们学佛得以行善的一个很重要的推动力。但是你入了门,真正的修行,要把这个善做得尽善尽美,一定要放下为别人的同时是为自己这个想法。如果不放下这个想法,你的执念太深,你修行势必会有很大的障碍。经文“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就是说的这个。一个人说,如果你们这些人度了,全亏了我,没有我,你们度个屁呀!说这句话的人本身有大烦恼,因为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是凡夫、是恶鬼,不名菩萨。这是这一段。

三、无法可得

  还有一段,释迦牟尼佛在燃灯古佛那里得法,或者六祖慧能在五祖弘忍那里得法,得了法以后,他逃跑了。因为和尚跟和尚的关系有时候也的确不太好处理。有的人练过拳法,六祖慧能可能跟我一样,小胳膊小腿的,算了,我跑了算了。他得了法,请问他得了什么法?他这个法能不能拿出来给别人看?你能不能量化它?

  我今天去超市里面买个手机,我付出了钱,拿了手机回来。“你超市买了什么回来?”“手机。”拿得出来。一天你听完讲座回去了,“今天去庙里干嘛?”“听讲座,哎呀,那个师父讲得可好了。”“好在哪里啊?”“他说极乐世界是有的。”“神经病。”那个人不学佛,他根本不能理解嘛。或者“有的啊?在哪里?拿给我看看?”拿得出来吗?在物质世界,你有所得,是能拿得出来的。在精神世界,有所得,你要通过场景呈现出来。物质世界,我得到一个苹果手机,我就拿一个手机给大家看一下。但是在精神世界,今天师父要教我对人好,这句话不是一句口头的话,这句话是你跟每个人相处的时候,欢喜一点、慈悲一点、主动一点、宽容一点,修行忍辱,是要一点一点去做的。

  所以在佛法里面,没有得到法的时候,你要寻寻觅觅,你要去追求它,你要开智慧。得到这个法以后,是不是揣着这个法在口袋里面不肯放啊?得到这个法,一是要分享,你要弘法,二要去行动。你要体现在你跟每个人的相处上,你要体现在你的起心动念上,然后用这个起心动念在遇人遇事的相处上,才能够达致你与他人的和谐,你的内心的和谐,才能达到人间净土。

  也就是说,经文当中说:“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燃灯佛则不与我授记。”如果我自己认为已经得到这个法,并且执着它,他还是个初学,他并没有得到法。释迦牟尼佛在燃灯佛那里,“得法以实无所得,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燃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得的这个法,不是说给别人听的,是自己要担当的。

  我师父还在的时候,那年晚上,我看师父好开心,因为这个事情我打了好多年的坏主意了。因为我师父是临济宗的传人嘛,我说:“师父,传我法吧。”“传什么法?”我说:“法有很多种吗?”“法有修的法跟弘的法呀!”“那我要修的法。”“时候尚早。”“那我要弘的法呢?”“弘的法还差不多。”第二天师父传了我法,虽然我有了临济法脉的传法,它不是修的法,很多现在密宗里面提倡的传的法脉是传的修的法,修的法是用功的点,弘的法呢?担当弘扬佛法的使命啊。

  所以在经文当中,后来说“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燃灯佛与我授记。”授记是什么?说你一定会做佛。成佛就是要度众生,这就是弘的法。成佛的法是什么?是六度万行,要成佛需要弘法。我这句话的意思是,在我们修行过程当中,有两大基本原则,金刚的愿是为众生之愿,修行之心是般若之心。如果你颠倒了,你认为度众生是你势在必行的事情,而不是随缘的,那你这个度众生,众生也很苦,你也很苦啊。你一定要把他给度了,他很害怕,害怕得不行。你这死缠烂打的话,他搞不清楚状况。但是如果你想尽种种方便、善巧,随缘把他度了,然后你的心不在于度他,而在于弘法。观音菩萨说,我度众生不是度众生,而是把众生当成自己,我是要圆满自己的心性。在这一点上。

  所以,这里的得法,如果有所得的话,就是一颗成佛之心。如果有所修的话,他一定要把这个修行的这个法门体现在他的人和事情上,最终彻底地改变。我们经文后面讲了,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他要庄严佛土,他要把这颗完美的为众生的心把它呈现出来,改变我们的社会生态,成就一个极乐世界才行。

  所以这段经文,在我们很多人学佛的时候,他整不明白,就是没有了解到这句话的当机者应该是什么心理,他应该是解决什么问题,以及在这个问题上应该如何处理。

  实际上总结一句话就是,学佛的人可以求法,但是法不是用来追求的。如果你没有法的时候,你可以求法,有法了之后不是要求法,是要修法,是要成佛,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你有两法,一是修的法,你要有如此的法门;二是弘的法,一颗成佛之心,这是第二十讲,当生如是心。

原标题:《金刚经的秘密》第20课丨帮了人并觉得别人应该回报,这不是菩萨,是饿鬼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那一座庙

© 版权声明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 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