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读懂《金刚经》(十五)

金刚经讲解2年前 (2022)发布 陈兵
147 0 0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受持?”

  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

  须菩提请问此经应以何为题,我等弟子应如何受持,佛回答说:此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意谓“金刚般若波罗蜜”的名字,功德便已不可思议,应当看作真言、咒语一样诵持。为什么?名以表德诠实,如提起一个熟人的名字,便马上会想到他的长相、为人、才干等,顾名思义,明白了经题“金刚般若波罗蜜”的含义,也就明白了此经的大意和价值。而所谓金刚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因为般若波罗蜜——堪以度到涅槃彼岸的大智慧,并非文字言说,而是一种不可言说的超越性智慧,佛以语言文字说般若波罗蜜,意在破除众生的种种妄执,指示证得般若波罗蜜之道,依法修行,开发自心潜在的般若波罗蜜。佛说经的语言文字,叫做文字般若,并非真正的般若波罗蜜——实相般若。实相般若只有依法修行,方可获证。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

  佛又问须菩提,佛有所说法吗?回答说“如来无所说。”明明在说,而且说了那么多,为什么说无所说呢?因为此经中佛说的是诸法实相,实相本来不可言说,禅宗人谓“开口即错”。执着佛说法及所说法为实,也是一种法执,所以佛通过问须菩提,声明佛无所说。不可说不可说,是诸法实相的第一义,也是佛说法的第一义。在《楞伽经》中,佛也自言:“我从某夜得最正觉,乃至某夜入般涅槃,于其中间,不说一字,亦不已说、当说。”跟这里的无所说意思是一样的。

  古人有解释说:佛其实并未说法,众生见佛说法,是因其与佛的因缘,即佛的本愿与众生同佛的缘分相互感应,在听法者自己心识中现为见佛说法。与佛的机缘不同,所见佛及所闻法也有不同,所以《维摩经》言:“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

  “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佛又问须菩提: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微尘,其数量多吗,回答当然说甚多。佛言:所谓微尘,即非微尘,是名微尘。所谓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这是破除对微尘、世界的执着。

  微尘,即极小的微粒,古印度哲学有认为物质世界是由微尘构成的,佛经也用这种说法,还把微尘分为从大到小的多个层次,最小的叫做“极微”,就是最小的微观粒子,不可以再分,再分的话就成虚空了,叫做“邻虚尘”。好多佛经里面也都讲,所有的物质现象都是极微集合而成的。微尘、极微,相当于现代物理学所说的微观粒子。现代物理学也认为这个世界的微观层次是粒子,目前所知最小的粒子——电子,具波粒二象性,即从某种角度观察是粒子,从另一角度观察则为波,与佛经中所说极微、邻虚尘相当。

  然而,这经里却说“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微尘并非实有自性的世界本原。现在的宇宙“大爆炸”说,认为这个宇宙是由一个极小的“原点”爆炸以后形成的,所有的微观粒子,包括电子和光,本来都是没有的,是大爆炸以后才形成的,有产生必然有消灭,到一定的时候还会消灭。而且现前也都是刹那生灭,即生即灭,甚至没有可以于刹那间固定不变的固有实体,绝对无自性,毕竟空,只是就人为的观察研究和假设,假名为微尘。

  佛又说: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人们认为由微观粒子集成的这个物质世界,也是因缘所生的有为法,无常、无自性,毕竟空。佛经中说,整个的世界、星球,都要经历成、住、坏、空四劫:先是形成微观物质,然后慢慢形成恒星、行星,叫做“成劫”,时间非常长;世界形成以后稳定了,维持很长一段时间,星球上逐渐产生各种各样的众生,叫做“住劫”;到了一定的时间,星球、恒星都衰老死坏了,众生全部灭亡了,叫做“坏劫”;坏灭以后,很长时间之内,宇宙当中什么都没有,微观粒子也没有,众生也没有,只有“大冥”——无边的黑暗,叫做“空劫”。成住坏空,成住坏空,这样不断循环,无有止期。现在宇宙学、天文学的发现证明了佛经的说法,用射电望远镜看见宇宙中有正在形成的天体,有正在坏的天体,有坏了以后坍塌成为黑洞的天体。世界永远就是这样,无常,无自性,而人们却认为它是本来如此的客观存在,人生是无常的,而世界是常住不变的,毛泽东词有曰:“人生易老天难老”,常人都这样看。为破除这种世界相实在的法执,佛说世界即非世界,只是假名为世界。

  或曰:大千世界的实在性无可置疑,我们死了,世界依然存在,如前人虽死,我们后代见其所生活的世界依然存在。当知佛说“即非世界”,是指人们所执打有主观心识烙印的经验世界名相而言,此名相所表,并非绝对真实,若是绝对真实,便应无增无减,如此则科学对世界不应再有新的发现。我们若死,如心识灭,则我们个体的经验世界,无疑亦随之断灭,如死后心识有延续,其所经验的世界相,未必同于生前。无明生死之梦未醒,总执经验世界相真实不虚,一旦觉醒而证实相,自见梦中所执为幻为空。

  那么,世界的真相是什么呢?是不可言说的法界,其普遍一切、永恒不变的体性,为实相、真如,当破除了对各种相的执着,破除了对色声香味触法相,我、人、众生、寿者相,及国土相、微尘相、世界相、佛相等等相,认知实相的智慧就会显现,就会证得涅槃,可以智慧眼看到宇宙、众生、世界的实相是什么。因为它完全超出我们的知识体系,非常难以言说它究竟是个什么,但是它就是这样,虽然毕竟空,而有不可思议的奇妙作用。如果执着于各种相,不能如实认知实相,便造成生死轮回、众苦交攻的众生界。如实认知实相,就能够造成超出生死轮回的阿罗汉乃至佛,能够造成庄严的净土。宇宙的实相就是这样,既不能说它是物质,也不能说它是精神,但是精神和物质、微尘与世界、众生和佛,都是由它所产生的,它能够造精神也能够造物质。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

  “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佛经中记述,释迦牟尼佛的相貌非常圆满福态,气质安详沉静,当时见到佛的人,大都被其身相及气质所倾倒,不由自主地礼敬归依。佛身材高大,而且比例匀称,全身上下无不圆满秀美,总结为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

  三十二相,又作三十二大人相、三十二大丈夫相、三十二大士相、大人三十二相,是当时印度人所说佛及转轮圣王所具有的三十二种福态相,还有八十种“随形好”,即微细隐密的美,合称“相好”。三十二相为:

  1、足下平满相——两脚底平直柔软,无凹陷,密着地面。

  2、足下千辐轮相——脚底现一千辐轮宝之掌纹。

  3、指纤长相——两手、两足指皆纤长端直。

  4、足跟广平相——脚跟圆满广平。

  5、手足指缦网相——手、脚指皆有缦网交互连络之纹。

  6、手足柔软相——手足极柔软,如细毛布。

  7、足趺高满相——足背高起圆满。

  8、腨如鹿王相——股骨如鹿王之纤圆。

  9、垂手过膝相——立正时,两手垂下,长可过膝。

  10、马阴藏相——男根密隐,犹如马阴。

  11、身广长等相——佛身纵广、左右、上下,其量相等,周匝圆满。

  12、身毛右旋相——全身一切发毛皆右旋,柔润,其色绀青。

  13、孔生一毛相——每一毛孔各生一青琉璃色毛,毛孔皆出妙香。

  14、金色身相——身及手足悉为真金色,如众宝庄严之妙金台。

  15、圆光一寻相——身光任运普照四方,远及一丈。

  16、皮肤细软相——皮肤细薄、润泽,不染尘垢。

  17、七处隆满相——手、足、两肩、颈项等七处肌肉皆隆满柔软。

  18、腋下平满相——两腋下之骨肉圆满不虚。

  19、身如狮子相——上半身广大,行住坐卧威容端严,如狮子王。

  20、身广洪直相——于一切人中,佛身最高,且端直不曲。

  21、肩圆好相——两肩圆满丰腴。

  22、四十齿相——有四十齿,常人一般仅有三十二齿或二十八齿。

  23、齿密齐平相——诸齿皆平齐相等,齿间密接,不容一毫。

  24、齿白如雪相——牙齿鲜白光洁,锐利坚固。

  25、狮子颊相——两颊隆满如狮子颊。

  26、常得上味相——口中常得诸味中之最上味。

  27、广长舌相——舌头广长薄软,伸展可覆至发际。

  28、梵音相——声音圆满悦耳,如天鼓响,如最好听的共命鸟之音。

  29、目绀青相——眼珠绀青,如青莲花。

  30、眼睫如牛王相——睫毛整齐而不杂乱。

  31、顶上肉髻相——顶上有肉隆起如髻形。

  32、眉间白毫相——两眉之间有一根白毫,长一丈五尺,右旋宛转,从此放光,称毫光。

  此外,还有“八十随形好”,好,在古汉语中是“美”之义。如无见顶、鼻高不现孔、眉如初月、耳轮垂埵、身坚实、骨际如钩锁、身回旋如象王、行时足去地四寸而现印文、指甲如赤铜色、膝骨坚而圆好、唇如丹果色、面如满月、眼广长、毛孔出香气、口出无上香、头发青色旋好,等等。

  佛身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等庄严圆满,是他宿世于多劫之中修行的果报。按大乘经中的说法,菩萨修行满三大阿僧祗劫,至十地等觉位后,尚须于一百劫中,专门修能感得相好圆满的果报。行百善才能感得一妙相,因而称佛相好称“百福庄严”。修得相好庄严,比修得自己涅槃解脱要难得多。按唯识学,要让别人看见你相貌好而喜欢,必须在与别人的关系中,供养给别人以好看的相貌表情,在其阿赖耶识仓库中种下看见你相好的种子,才可以让别人见你相好庄严,而起敬信。古语说:“今生人见欢喜者,前世见人欢喜故。”要在百千万亿众生面前现出相好庄严,需要与百千万亿众生广结善缘,供养给他们欢喜、和悦。这只是指相貌而言,要修得全身一切部位都庄严圆满,非常不容易。

  佛无量劫修得的相好庄严,是度化众生的一种“方便”,只是其相好,就能令一切见者欢喜敬爱,即便恶心众生,见到佛也会和悦喜欢。当时见到佛的人,看见佛后,都不得不跪下皈依,因为他有一种气质,能让你情不自禁地感到他是个了不起的圣人,是大慈大悲的,应该皈依他。当时皈依佛的人,很多都是因为这个原因,佛经上是这么记载的。不但相貌庄严,而且具有大神通,走路的时候,脚离地四寸,可以从河上走过去,忽然出现在河的对岸。进城的时候,常先放光,全城的瞎子就能够看见了,聋子能听见了,跛子能够行走了,所有的佛经里面都这样记载。

  今天寺庙里造的佛像,合格者应是按照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等造作,当然只能是相似于佛,要比佛的真身低劣得多,也能使许多参礼的人敬仰归依。但若认为佛只是当时一位具有三十二相、相貌圆满的圣人,乃至如今天不少进香者认为佛就是庙里供奉的佛像,是大大的误解。须菩提因此说:佛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只是假名为三十二相。三十二相虽然圆满庄严,也和其它一切相一样,也是色声香味触法组成的因缘所生的有为法,不是佛的实相,也不是佛的真身,只是就众生的世俗知见,假名为相好而已。

  所以,对佛要有一个正确的理解,不要以为佛就住在哪个寺庙里,哪个庙里的佛特别灵,菩萨特别灵,那是对于佛菩萨的一种误解。佛不住在寺庙里,而住在法身里。你只要诚心祈祷他,皈依他,他一般都会根据你和他的缘分有所感应,尤其观世音菩萨,有感必应。感应的方式不同,有明显的,也有不明显的,称为冥应和显应。冥应就是暗中发生了作用,但是这种作用不是太明显。比如说你应该遇到什么灾难,你祈祷观世音菩萨以后,他帮助你解除了,你就没有碰到这个灾难,你以为你没有这个灾难,实际上应该有,那就是冥应。显应就是能够遇到各种各样观世音菩萨的化身来度脱你。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说到这里,佛再次告诫须菩提:若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解说,其所得福德,胜过以恒河沙数的身命布施。前面讲以七宝布施,属财物布施,比较容易修,尤其是有钱人,拿出多余的钱施舍,救济贫困,并不难,而要以身体和生命去布施,如舍身救人,就很难了,当然所得的福德要比以财物布施大得多。佛经中一般不教凡夫修身命布施,这种布施是见道以上得无生法忍的大菩萨所修。而受持解说此经,乃至经中的四句偈等,其福胜过身命布施,说明此经的功德不可思议。

原标题:《金刚经》讲解—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陈兵教授

© 版权声明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 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