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心经》的大智慧(二)

心经讲解2年前 (2022)发布 明向法师
146 0 0

四、《心经》的五重玄义

  五重玄义是天台宗智者大师所发明的,他用五重玄义来解释大乘经典,把经典的内涵一步一步的剖析。如果我们掌握了一本经的五重玄义,就可以对经本的内涵有个大概的了解。

  五重玄义是指什么呢?五重玄义的内涵有五个:

  1、释名:解释经典的名和其内涵。

  2、显体:什么叫显体?把经典讲的内涵、关键的东西提纲挈领地提出来。如《心经》讲的是什么东西、什么内涵,“显体”是最重要的。

  3、明宗:就是说我们修学、修行,应该要怎么样去持诵、理解经典才能得到最大的效果。

  4、辩用:我们持诵这个经典有什么样的好处、得到甚么样的效果叫辨用。

  5、判教相:这部经在释迦佛一代时教里,是属于什么时候讲的,占什么样的地位,有什么样的情况。

  五重玄义把大乘经典所有主要内涵挖掘出来,使人一目了然地对经典有个大概了解,可以用很少时间掌握经典的内涵。所以大家要重视学好五重玄义。一本经、一本论都有它的名词,讲经的时候都需要解释名词。通过解释这个“名”,要会这个“体”。会“体”后,要从体起“用”,所以第三个是明宗,怎样用功、怎样修。我们会得到什么样的好处,这是辩用。最后判断这部经在释尊一代时教里所处的地位、时间,是权(教)还是实(教),这是判教相。(通过学习五重玄义)这样就对经典有个大概的了解。我们通过学习《心经》的五重玄义,可以把传统大乘经典讲经说法的仪规也学习一下。

  五重玄义第一个,“释名”:解释经典的名字,将经典的名字及其深刻的内涵解释清楚。

  佛教里面对“经”有七种立名方式。比如这个《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或《佛说阿弥陀经》等等,他们是怎样起名的?

  佛经的七种立名方式:

  第一种,以人为名。如:《佛说阿弥陀经》,佛、阿弥陀佛,都是佛的名字;《维摩诘所说经》,维摩诘是开悟的大居士,过去成了佛,示现的大菩萨,他所说的经。

  第二种,以法为名。如:《涅槃经》,《圆觉经》,涅槃、圆觉都是法,这是以法立经名。

  第三种,以喻立名。用譬喻来立经名。如《梵网经》,大梵天王宫里挂的因陀罗网,每个圆筒里镶满了闪闪发光的宝珠,光光相照,重重庄严无比,用梵网比喻佛法的尊贵无比,法宝无穷。

  第四种,以人、法立名。如:《文殊问般若经》,文殊菩萨是人,“般若”是法;如《药师如来功德经》,药师如来是人名,功德是法,这是以人、法来立名。

  第五种,以人、喻立名。用人名和比喻来立经名。如:《如来狮子吼经》,如来是佛是人名,狮子吼比喻佛说法如狮子吼,法音的威力无穷,能驱除邪魔外道;还有《菩萨璎珞经》,菩萨是成就的人,觉有情的人,璎珞代表庄严的喻意,这是以人和比喻来立名。

  第六种,以法、喻立名。如:《妙法莲花经》,“妙法”是法,莲花是比喻;《金刚般若波罗密多经》,金刚是比喻,般若是法,这是以法和比喻来立名。

  第七种,以人、法、喻三种立名。最著名的经有《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方广是法,佛是人,华严是比喻。

  佛经通常按这七种方式来命名经题。这本《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般若是法,波罗蜜多是比喻。般若是讲我们本有的大智慧。“波罗蜜”是“到彼岸”,是从此岸度脱苦海到达彼岸,是比喻,是代表究竟彻底圆满的意思。《心经》是佛陀一代时教的精髓,“心”,是心藏,是最重要的地方。所以《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属于第六种(命名的方法),以法、喻立名。后面讲正文的时候,再具体地把这经题的八个字详细解释。

  五重玄义第二个,“显体”:就是显示本经的“体”,显示法要。

  我们知道,所有的佛经、论典、文字都如同指月亮的指头一样。月亮在天上,我们怎么样才见能到月亮?通过这个手指所指的方向,我们可以看到月亮。所以经典都是(使)我们看到月亮的指头。(“显体”)这个经典究竟讲的是什么,我们要很清楚。

  小乘的经典是以“三法印”为体。“三法印”是什么呢?南传佛教,学《阿含经》之类的,我们要掌握三法印,很重要,能掌握三法印就掌握了佛教经典里缘起所有的根本。三法印讲的是什么呢?“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第一法印:“诸行无常”。是指什么呢?诸行无常的“行”,是讲变化。一切的行为、一切的事物,在时间的演变过程中都是表现为无常。什么叫时间?是指过去,现在,未来。时间嘀答、滴答……永远都表现三际的过去、现在、未来。万事万物在这个时间里表现是怎么样的?什么叫无常?没有永恒性。就是没有一样东西我们可能抓得住、让它不动不变,它一定是变的、无常的。所谓无常,即是生灭变化、生灭无常。

  我们出生了就(有)生、老、病、死,生、住、异、灭。生了,从儿童、少年、青年、壮年、老年,到进棺材,生、老、病、死,每个人都要经历,这是必然的规律。看我们有哪一个不死的?没有!要不死的就成妖怪了。没有不死的。无常对我们有情众生来讲是生、老、病、死,在无情众生来说是表示生、住、异、灭。如这个椅子本没有的,经过因缘和合,铁架子、人造革等物质(经)人工加工组合在一起,叫因缘和合的“生”,缺少一个条件都不行啊!它不是本有的,只是暂时的“有”。

  万事万物都是这样因缘和合的生,而不是天生本有的、永恒的。没有这样的东西。“住”,就是说暂时的。所谓“暂时”也是刹那生、刹那灭,由于无情物变动小,我们肉眼看不到变化而已。拿放大镜照看,里面的电子、原子等都在动着,在变化着。实际“住”是个假相,时间“嘀哒”就跑了,“住”不下。“异”,是一种时刻在变化,新老更替,老的就灭了、不存在了。椅子散架了,就不是原来的椅子了,没了、不存在了,这就是灭。

  诸行无常表现在时间上,无论是有情也好,无情也好,在三际的时间的表现永远都是变化、无常的、没有固定性的生灭变化状态。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做人不能用死眼光看事物和人,要活用。人能永远年轻吗?不能。能永远不会老、死?能永远美丽、有财富吗?不能。一切都永远在变化无常中。所以,我们对事物和人,眼光不能看死。

  人的福气、财富是会变化的。比如,我们今天善,不好好学习修行,将来也可能堕落。今天他恶,是永远恶下去吗?不!哪一天他觉悟了、学佛了、行善了、不造恶了,他将来也能升天、甚至成佛。所以,我们明白了种善因,能感得善果;种恶因,能感恶果的道理,我们就要时时警惕,不要种恶因,要多做好事,多种善因,多培福报。别以为现在年轻有福就可以了,等年纪大了,跑不动了、病了,要是没福报,就没人照顾。我们要用无常的眼光看这个世界。

  无常并不是消极的,反而可以说是很积极的,就看我们怎么看。如用世俗人眼光来看,“人死如灯灭”,就会很消极,就赶紧去搞享受。这样的观点是属于“断灭论”。从佛法来看,有因果循环,人死了并不是断灭了,生命还会延续,一直都在变化中。我们想要将来有福报、多长智慧,就要拼命去种善因、培福报、长智慧,好日子就来了。临时抱佛脚是不行的。

  第二法印是“诸法无我”。什么叫诸法无我?世界上任何一件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的,没有独立性,没有主宰性,没有永恒性。

  哪一法不是(因缘)和合而成?比如我们人,以前种下了轮回的业“因”,还有父母的缘,要是没有父母这个“缘”,“我”也生不出来。其实我们都是需要很多的缘才能生出来。除了人和,还要有天时和地利。如果母亲生我的时候正在地震,可能就死在母亲的肚子里了,这是天时不好啊。六十年代闹灾荒,大人都没吃的,就是生下来可能也会饿死咯!所以,要有好的因缘,才能成就好的福报。恶因缘,就成就恶环境,便可能跑到贼家或乞丐家里投生,这是不好的因缘(所导致)。

  我们现在就有很好的因缘和合,我们要善于掌握佛法、运用佛法。比如说,我现在之所以能到云门寺来修行,能在这里住,都是因缘和合。若没有释迦牟尼修行成佛,我们能出家吗?若没有历代祖师传承,我们能出家吗?若没有虚云老和尚、佛源老和尚重建这个寺院,我们能跑到这里来吗?很简单的道理。我们能在这里修行,要不要感恩?要感恩!

  还有现在的因缘,国家不打仗、没有大自然灾害,如海啸地震等等,如大风暴一下子死了十及万人,很惨,连尸体都没有人收埋啊。我们现在能有好因缘,没有战争、自然灾害,才能成就我们在这里上课。这些(因缘)都相当的不容易。天灾人祸、战争死的人多得都没人收敛。通过这样的观察,能成就我们在这里上一堂课都相当的不容易,都是有国家的保护。

  我们要感恩。没有天灾人祸,还有饭吃,若没饭吃,饿着肚子、病在床上,能来这里学习吗?若常住没有医药费、医疗没檀越的布施等等,我们能安安稳稳地听课吗?没有啊。要有很多很多的因缘才能成就一种现象、成就一件事情。所以,我们现在(能坐在这里学习)要生起难遭难遇想,得到一个结论:要有这么多的因缘成就,是相当的不容易。种种因缘和合才能够成就我们。我们就得到这样的一个结论。所以我们要生感恩的心,要生难遭难遇想,好好的求智慧,服从纪律,好好学习、劳作。

  通过(学习)诸法无我、因缘和合——诸法的形成就是因缘和合,我们要生起感恩的心。“无我”是什么意思?就是没有独立性、没有主宰性、没有永恒性。

  第一个,没有独立性。什么叫没有独立性?要是离开了国家、空气、天、地,我们能好好呆上一分钟吗?不可能!没有这样的独立性。我们不可能生存在真空里,要有天、有地。若地球爆炸了,我们还能坐在这里吗?世界上没有一件事情是可以独立的。这就告诉我们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我们人,不能自私自利。自私自利的人永远没有出路。我们的成就要靠种种的因缘,要靠天地、父母、师长、众生种种因缘。我们如果只管自己,谁都不管,可能成就吗?只管自己,就是把自己送上死路。

  我们离开了上面讲的种种因缘条件能独立存在吗?不可能!所以佛教里讲:“上报四重恩”。我们是在种种的恩德中才能成就。离开了上面说的一切,我们能成就吗?佛教的四重恩使我们明白了(有)他(们),才有我们的一切。这就是“法无我”,没有能独立存在的个体“我”。“我”的存在是靠种种因缘成就,是有很多很多的众生他们在利益我。

  以前社会有“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说法,而佛教的宗旨是:体会到“人人为我”,愿意“我为人人”。是人人都在成就我:若没有军队守卫,没有政府维护治安,没有政府建设公路,没有其他的设施建设、工人农民等等的努力工作,我们什么都没有,连吃、穿、住、行、用的条件也不能具足。我们身上体现了无量众生的恩德。通过学习这个法要、联系自身,我们才有真实的受用。

  不要以为只是讲一个道理,明白了道理,还要回归到我们自己身上才有受用。明白了种种的因缘成就了我,我不是独立存在的。不认识这个道理是自己断送自己的出路。没有“我”独立存在的(可能性的)。“诸法无我”,“我”是什么意思?“我”是独立性的。可能吗?实际上有什么东西是独立的?看我手上的这瓶矿泉水,它能独立吗?它也不能独立。很简单,我不拿它,它就掉下去啊。要依靠我的手支撑,离开了手,它就掉下来。不能说放在桌子上它就不掉了,还是要有桌面、有地面来支撑,所以它也不能独立啊。没有人去制造生产、运输,也没有这瓶矿泉水。一切法它都没有独立性。

  第二个,没有主宰性。世间上的事物自己有没有主宰性?没有主宰性!“我”的意思是主宰性。真的有主宰性吗?我想干啥就干啥,行吗?想升天就升天,想当皇帝就当皇帝,真的可以吗?大家不拥戴你,能当得了皇帝吗?实际没有主宰性。我想升天就升天,想不死就不死、长生不老,行吗?不是自己说了算。自己都不能主宰自己啊。实际(万物都)没有主宰性。

  第三个是永恒性。以为“我”永远都是这样的,“我”是不变的。“我能”永恒不变吗?有没有这样的事物存在?(没有。)

  有没有独立性?没有。有没有主宰性?没有。有没有永恒性?没有。大家对这个“我”要有个了解。不是我们说了算。明白“我”没有三性,是业力在主宰。业力是因缘和合,不是谁说了算。比如一个罪犯的果报如何,也不是法官说了算,还有法院院长,有其他的监督,还要有罪证作依据等。有依据就是因缘,是不是?阎罗王也是要看生死簿才能定人的去向,不是他说了算。是升天还是堕地狱,他也不能主宰。一个人不可能永远不死的吧?要不死的话就成了魔王妖怪了,这就说没有永恒性。

  第三法印是“涅槃寂静”。涅槃的意思是“不生不灭”;寂静的意思是“如如”。就是说我们内心真实体会了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放下我们最强烈的我执,放下内心的一切(执着),知道一切都是如梦幻泡影、都是生灭无常,象做梦一样,不起心,不动念,破除了我执,内心达到“不生不灭”的状态。内心里达到这种不起心、不动念、不生不灭的状态,就远离了种种的生灭幻相,远离了种种的烦恼,把烦恼彻底地铲除了。内心里没有贪、没有瞋、没有痴,内心里一片寂静,跟法性相应,法性就是“无我”,那就证得了涅槃寂静,彻底地了脱生死。这是小乘经典里讲的“三法印”。

原标题:传承 明向法师:《心经》的大智慧(二)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禅宗文化

© 版权声明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 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