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心经》的大智慧(七十七)

心经讲解1年前 (2022)发布 明向法师
100 0 0

  第三种空叫析法空。析法空是为小乘人所修,用分析的方法把一切事物分析到最后全没了,空了,是偏空不起妙用,认为色与空是不同的两回事。

  比如一个物体,一个桌子什么的,它都有长、宽、高,还有体积,对这个物体,假如我们把它不断地平分切割,一切事物到最后全没了,找不到,看不到了。这样的空认为色与空是不同的两回事。

  提一个问题,世界上有没有最小的颗粒?时间有没有最小的长度?有没有最短的距离?你把距离进行切割,切割到最后能不能找到最小的、最短的长度?找不到的。要有两个点才有距离,如果一个点的话就没有距离了。它没有长度,这就不是距离。还可以切割,它就不是最短的。

  再说一说时间。一小时有多长,一分钟多长,一秒钟有多长?把它分成六十份,再分六十份,再分六十份,不断地分,有没有最短的时间呢?没有。时间就表示有前后,有前有后才叫时间。如果你说有一个最短的时间,但还可以将其分成前后,那它就不是最短的时间。如果说时间没有前后了,不能再分了,那就不是时间。时间就表现在前后的流动。小乘人把这个分析到最后,找不到了,没有了,空了,认为色与空是不同的两回事。这样的空不是佛教里面讲的真正的“空”。

  第四体法空。体法空是大乘初门菩萨所修,能照了一切缘起性空,色当体是空,但不明色相是自性的显现,把性、相分离开来,仍是偏空。比如讲缘起性空,把人的眼睛、鼻子、耳朵、肠子等这些零件、器官,拆解开来摆到地面上,并找不到一个实实在在的“我”,这叫空。通过观修这个也可以解脱,这个叫缘起性空,但是它不是我们《心经》里讲的“空”。这种空还不能起妙用,达妙用。

  第五种的“空”是大乘佛法所主张的,就是《心经》里面所主张的,叫妙有真空。妙有真空就是我们的心性。我们的心性是无相的,无相就是空,但是我们的心性是灵灵不昧。灵灵不昧就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以它是妙有。我们的心到底是什么?无相,离相。它不是什么,所以它是空。空,但是妙用无穷。它指不出来什么东西,无相。耳朵会听,眼睛会看,这是心性在作用。

  心是什么形象?不是长,也不是短,不是方,不是圆,不是白,不是黑,无形无相。说它没有,它会说话,会听歌曲,会走路,看到眼前的人我们都清楚是谁,妙用无穷。所以,说空,它不空;说有,它无形无相。有而不有,空而不空,“妙有真空”。这个就是大乘佛法《心经》里面要证的“五蕴皆空”的“空”,妙有真空,就是我们心性的空。

原标题:传承-明向法师:《心经》的大智慧(七十七)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禅宗文化

© 版权声明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 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