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乞士·
《梵网经》中说: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位同大觉已,真是诸佛子。受戒的佛子等同大觉世尊是从法性上说的,即“众生皆有佛性”。不过,受戒的佛子大多仍是欲界凡夫,在欲界就得吃喝拉撒,就不能脱离正常人的生活,也就是说,虽然人人皆有佛性,但人人也都得靠着自身这个臭皮囊来借假修真。
这样,对出家僧侣来讲就会有个两难的问题:如果出家即成圣者是否还需要吃饭?如果出家并没什么特别之处那又有什么本领免费吃饭?归纳起来就是:出家人靠什么吃饭?
这样,就出现百丈禅师提出的“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自食其力理念。只是近现代工业化的发展,传统的小农经济被打破,僧侣赖以糊口的土地没有了,再用自给自足来解释僧人的吃饭问题就不合适了。此时僧团只有给出合适的“靠什么吃饭”的理由,整个僧团才不至于因面临不劳而获的讥嫌而尴尬。
按经典讲,僧人可靠讲经说法吃饭,可靠赶经忏吃饭,靠为众生培福田吃饭,当然也可按佛陀的乞食制度——靠乞食裹腹。
提起佛陀的乞食制度,很多人可能会觉得那是两千五百年前的事跟己无关,其实关系很大哦!因为比丘这个词第一义就是乞食,汉地翻译比丘就是“乞士”。乞士的意思是靠乞讨来裹腹,却又并非如世俗的乞丐般死乞白赖地讨要。其内在的道理就如《乞士之道》所说:
概论之,乞者,至诚意,乃三日未食于水米之渴求也;士者,高洁意,乃三日未食拒嗟来粥之硬气也。乞之于士,士无乞之谦恭则为狂徒;士之于乞,乞无士之傲骨则一丐耳。故云:尊宿托钵,岂止经贝弘布;前贤面壁,焉为禅花清香?法之真意可窥矣!所谓:诸事随缘,内心无喘者是。
嗟夫!古德尚此,吾辈复何?
现今物质丰富,没有刻意行乞的必要,但是作为一个出家比丘不能忘记乞士之道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 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