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觉利品第四
「尔时无住菩萨闻佛所说一味真实不可思议。从远近来。亲如来座专念谛听。入清白处。身心不动。尔时佛告无住菩萨言。汝从何来今至何所。无住菩萨言。尊者。我从无本来。今至无本所。佛言。汝本不从来。今本不至所。汝得本利不可思议。是大菩萨摩诃萨。即放大光遍照千界。而说偈言
大哉菩萨智慧满足常以本利利益众生
于四威仪常住本利导诸群庶不来不去」
尔时有无住菩萨,闻佛所说一味真实,实相妙法。甚深微妙,不可思议。于是由他方国土,远处而来。亲近师子座,专念谛听佛说法。
佛之音声,清彻远闻,故无住菩萨,远在他方国土,闻法而来。
佛问无住菩萨,汝从何来,今至何所?
菩萨以德立名,既名无住,无住当无本。无本者量等虚空,无来无去。若随顺世谛,则无来而来,无去而去;若论胜义谛,则来而无来,去而无去。故无住菩萨答言,我从无本来,今至无本所。若无住无本,当是无来无去;无来而来,无去而去;来而无来,去而无去了。
佛赞叹言,汝本不从来,今本不至所。
佛赞曰,汝无住无本,故实无来无去,而现来去。虽现来去,而无来去。
以无住之德,彻证法性。法性无性,无性为性。无性则空无所有,空无所有故无来无去。
以无性故,所以随缘成事。以随缘成事故,所以无来而来,无去而去。
诸法随缘,现有来去。既是随缘,故无自性。所谓随缘不失性也。以随缘不失性故,所以来而实无来,去而实无去。
无住菩萨,具无住之德,实迹近邻圣也。故佛赞叹说,汝得本利,不可思议,是大菩萨摩诃萨。
佛赞无住菩萨已,即放大光,遍照三千大千世界,而说偈言:
大哉菩萨,智慧满足,常以本利,利益众生。于四威仪,常住本利,导诸群庶,不来不去。
大哉菩萨,赞无住菩萨也。智慧满足者,菩萨证知诸法实相,名之为慧,菩萨了达实相诸法,名之为智,故曰智慧满足。常以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之本利,利益一切众生。
于行住坐卧四威仪中,作如幻佛事,利益众生。然于本利,却无生无灭不来不去,常住不动。如《金刚经》云,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虽然化导一切群庶,但却是法身不动,不来不去。
「尔时无住菩萨而白佛言。尊者。以何利转。而转众生一切情识。入庵摩罗。」
尔时无住菩萨白佛言,佛既得本利,利益众生。究竟以何利转化众生,转众生之情识,入庵摩罗识呢?
众生一切情识者,遍计执性也。众生不知一切法缘生如幻,竟以情识执着一切假法为实有。
庵摩罗识,译为清净识,无垢识,真如识。是阿梨耶识,果上之名。《成唯识论述记》云,真如虽非识所变,为识实性故,亦名唯识。故知庵摩罗识,即真如也。
「佛言。诸佛如来常以一觉而转诸识。入庵摩罗。何以故。一切众生本觉。常以一觉觉诸众生。令彼众生皆得本觉。觉诸情识空寂无生。」
佛言,诸佛如来,常以一觉而转诸识,入庵摩罗。
一觉者,无上正等觉也。无上觉有二种智,即实智与方便智。佛如实知诸法实相,故具实智。佛如实知实相诸法,故具方便智。佛以实智起方便智,以方便智度一切众生。度一切众生皆入本觉实智,故度尽一切众生,而不取众生相。以诸法实相,悉无分别故。故曰诸佛如来,常以一觉而转诸识,入庵摩罗。
何以故下,解释云何常以一觉而转诸识,入庵摩罗。一切众生本觉者,一切诸法无非实相也。诸佛如来,既已自证本觉,复以本觉,觉诸有情。令彼众生皆得本觉者,令一切众生皆证实相也。
众生若证实相,便是成佛。《法华经》云,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难解之法,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故令一切众生皆得本觉者,度一切众生皆成佛也。
觉诸情识,空寂无生。
众生情识,不知诸法性空,竟执缘起幻相为实有。若证实相,便知情识妄执,诸法性实无生。若知诸法非实,自然便得情识空寂无生了。
「何以故。决定本性本无有动。」
何故令诸众生皆得本觉以后,觉诸情识空寂无生呢?因为情识起止变动无常,而其性本空。故曰决定本性,本无有动。
「无住菩萨言。可一八识。皆缘境起如何不动。佛言。一切境本空。一切识本空。空无缘性。如何缘起。」
无住菩萨言,可一八识,皆缘境起,如何不动?
「可一八识」,「可」是语助词。「一八识」应为「一切识」。谓一切识皆为缘境而起,既有起止,云何谓一切识本性本无有动呢?
佛言,一切境无性本空,一切识亦无性本空。空云何有缘?故曰空无缘性,如何缘起?
当知缘起诸法,是依他而起。此依彼起,彼依此起,互依而起,方成缘起。如果此不依彼便起,彼不依此便起,则一切法起不依缘,是故便无缘起。
既然此依彼成,则此全是彼。此是彼故,则此空无体性。彼依此成,则彼全是此。彼是此故,则彼无体性。此无体性,故依彼而成。彼无体性,故依此而成。如此缘起方兴,万法方成。所以缘起必是性空,以性空故缘起方成。故佛言,一切境本空,一切识本空。
无性缘成,便是依他起,万相影现。缘起无性,便是圆成实,一性湛然。故曰空无缘性,如何缘起?
缘而非缘,非缘而缘。起而无起,无起而起。甚深微妙,离言绝虑,名不思议缘起。
「无住菩萨言。一切境空。如何有见。佛言。见即为妄。何以故。一切万有。无生无相。本不自名。悉皆空寂。一切法相亦复如是。一切众生身亦如是。身尚不有。云何有见。」
无住菩萨言,如果一切境皆空,那么如何有见呢?一切众生,皆有所见,怎可谓一切境皆空?
佛总破诸见曰,见即为妄。众生以妄想故,乃有所见,非真有境可见也。
何以故?因为一切法性空寂,所以一切万有,无生无相,因为一切万有性本空寂故。本不自名者,一切法以相立名。既然无相,云何有名?只怪众生迷惑,于无相法,妄取于相。复于相上,妄立假名。以相名故,起诸妄想,不如实知一切法悉皆空寂。
一切法相,亦复如是无相无名,一切众生身,亦如是无相无名。
众生身者,色法也。无住菩萨问如何有见。对色法而有见,故佛答,一切色法皆空。一切法相,一切众生身,皆约色法言也。
身尚不有,云何有见?
此是直接呵破。
「无住菩萨言。一切境空。一切身空。一切识空觉亦应空。佛言。可一觉者。不毁不坏。决定性故。非空非不空。无空不空。」
无住菩萨言,佛言常以一觉,觉诸众生。如果一切境空,一切身空,一切识空。那么觉亦应空,佛以甚么觉诸众生呢?
佛言,一觉者,不毁不坏,决定性故。
以一觉者,即毕竟空。故不毁不坏,不生不灭,是诸法决定性故。然毕竟空建立一切法,一切法皆归毕竟空。故非空非不空,无空亦无不空,是为一觉性。
「无住菩萨言。诸境亦然。非空相非无空相。佛言。如是。彼可境者。性本决定。决定性根。无有处所。无住菩萨言。觉亦如是。无有处所。佛言。如是。觉无处故清净。清净无觉。物无处故清净。清净无色。」
无住菩萨,深领佛意言,诸境亦是一样,非空相非不空相。佛言如是,如汝所说。因为彼境者,性本决定毕竟空寂。以决定性根,毕竟空寂故,无有处所。以无有处所故,不得谓之空,亦不得谓之不空。
无住菩萨言,觉亦如是,无有处所。不得谓之空,不得谓之不空。以如是故,佛以一觉,觉诸众生。虽觉一切众生,而实无一众生被觉者。
佛言如是,汝解我所说义也。以觉无有处所,所以觉性清净。以觉性清净故,所以不可说有觉。色亦如是,一切物无处所故,所以清净。色清净故,所以不得谓有色。以一切法性,毕竟空不可得故。若谓有处所可得,皆是有住生心也。若心无所住,则空不可得,不空亦不可得。故曰非空非不空,无有空亦无不空。
当知我人于法见空,见不空,皆强立知见也。
「无住菩萨言。心眼识亦复如是。不可思议。佛言。心眼识亦复如是。不可思议。何以故。色无处所。清净无名。不入于内。眼无处所。清净无见。不出于外。心无处所。清净无止。无有起处。识无处所。清净无动。无有缘别。性皆空寂。性无有觉。觉则为觉。」
在心曰知,在眼曰见,于识则为了别。于空性中,不立知见了别,是谓本觉性地。若立知见了别,便违空性。故无住菩萨言,心眼识亦复如是,非空非不空,不可住着,不可思议。
佛言,是的,心眼识亦复如是,非空非不空,不可住着,不可思议。何以故?因为色尘性空,无有处所。无处所故,所以色尘清净,无相无名。以色尘清净无相无名,所以不入于内。不入于内者,不入于眼根也。换句话说,因为色尘空故,所以不入于眼根。
眼根亦是一样,因为眼根性空,无有处所,无有所在也。故眼根清净无有住着,所以无见。眼根清净无见,所以不出于外。不出于外者,不接触外尘也。
心性空寂,无有所在处,所以清净无有住止,亦无起处。谓净觉心性,妙湛不动,无有起灭也。
识性空寂,无有处所,清净无动。以识性空寂,所以清净不动。众生见静见动者,皆是妄识取着幻相也。如果妄识不起,则诸幻灭尽。诸幻灭尽,而清净觉性不动。如是则无缘相,亦无了别识了。
当知一切缘相,皆是自心所现。自心现诸缘相,还以自心生见,了别自心所现的缘相。当知终无心外法,能与心作缘也。何以故?万法唯是一心造故。
性皆空寂,性无有觉,觉则为觉。
法性皆悉空寂,以性空寂故,所以空性以外,别无有觉。觉则为觉者,谓如是觉,则为觉了。经云:了达于空性,是名为菩提。菩提者,觉也。觉者,了达于空性也。
「善男子。觉知无觉。诸识则入。何以故。金刚智地解脱道断。断已入无住地。无有出入。心处无在决定性地。其地清净如净琉璃。性常平等如彼大地。觉妙观察如慧日光。利成得本如大法雨。入是智者。是入佛智地。入智地者。诸识不生。」
佛言,善男子!如果觉知空性无觉,诸识便入空性菩提了。因为金刚智地,解脱道断。断已入无住地。
金刚智者,佛智也。谓佛智坚如金刚,不为一切所坏,能坏一切。金刚智地者,佛地也。于佛智地,无解无缚,故曰解脱道断。既然解脱道断,故入无住之地。不住于解,不住于不解。
无有出入,心处无在,决定性地。
心无所住,量等虚空,所以无有出入,无有在处。决定性者,证无上菩提也。无上菩提者,毕竟空也,空即菩提也。
其地清净以下,举譬喻明无上菩提之地。计有四喻,以明四德。清净如净琉璃,明法身德。性常平等如彼大地,明解脱德。觉妙观察如慧日光,明般若德。利成得本如大法雨,明化世德。
净琉璃是一种青色玉石,清净无瑕,用喻法身德。
性常平等,如彼大地。大地其性平等,等载万物。不择净秽,负四种重担,一者大海,二者诸山,三者草木,四者众生。然大地自在不染,用喻解脱德。
觉妙观察,如慧日光。觉性无住,不住有不住无,谓之觉妙。如慧日之光,无所障碍,用喻般若德。
利成得本,如大法雨,佛利益一切众生,皆令得其本觉。如一雨所润,万物滋生,此明佛化世济物之德也。
入是智者,是入佛智地。入佛智地者,则诸情识不生也。
「无住菩萨言。如来所说。一觉圣力。四弘智地。即一切众生本根觉利。何以故。一切众生即此身中本来满足。佛言。如是。何以故。一切众生。本来无漏。诸善利本。今有欲刺。为未降伏。」
无住菩萨言,若依如来所说之一觉圣力。一觉圣力者,即证无上菩提,入佛智地也。以入佛智地,可成诸大功德,故曰一觉圣「力」。其一觉圣力,即言清净、性常平等、觉妙观察、利成得本。
四弘智地,即上言之四德。亦即清净、性常平等、觉妙观察、利成得本。
即一切众生本根觉利。何以故?一切众生,即此身中本来满足。
佛之三德,一切众生本来满足。不过于众生位上,未可称佛,仅曰佛性而已。佛之法身德,于众生位上,名正因佛性。众生修正因佛性,便证法身德。佛之解脱德,于众生位上,名缘因佛性。众生修缘因佛性,便证解脱德。佛之般若德,于众生位上,名了因佛性。众生修了因佛性,便证般若德。至于「利成得本」,乃众生本觉性地。故曰即一切众生本根觉利,一切众生,即此身中本来满足。
佛印可曰,如是。一切众生,本具四弘智地。一切众生,本来成佛,本来无漏。诸善利本,本来满足。不过有贪欲为刺,未能降伏,不能自证而已。
今有欲「刺」,刺有害意病意。《中阿含无刺经》有云:「……持戒者以犯戒为刺;护诸根者以严饰身为刺;修习恶露者以净根为刺;修习慈心者以恚为刺;离酒者以饮酒为刺;梵行者以见女色为刺;入初禅者以声为刺;入第二禅者以觉观为刺;入第三禅者以喜为刺;入第四禅者以入息出息为刺;入空处者以色想为刺;入识处者以空处想为刺;入无所有处者以识处想为刺;入非想非非想处者以无所有处想为刺;入想知灭定者以想知为刺。复次有三种刺,欲刺恚刺愚痴之刺。此三刺者,漏尽阿罗诃已断已知,拔绝根本,灭不复生,是为阿罗诃无刺。」
阿罗诃译为应供,佛十号之一。
「无住菩萨言。若有众生未得本利。犹有采集。云何降伏难伏。佛言。若集若独行。分别及以染。回神住空窟。降伏难调伏。解脱魔所缚。超然露地坐。识阴般涅槃。」
无住菩萨言,若有众生,未得本觉之利。犹有采集,谓犹有取着也。取三有生死果报名采,此果报源于烦恼业与心相应名集。如是众生,云何降伏其难降伏之心呢?
佛回答说,如是众生,若于大众集会,或是独行。起分别心,及以染着心。或者回其情识,住着于断灭空窟。若欲降伏其难调伏之心,令其解脱魔之所缚,应令其超然露地坐。超然者无所住、无所系缚也。露地坐是阿兰若行、头陀戒行、无欲贪行、无罣碍行。如是则其识阴般涅槃。其情识寂灭,入于法性也。
「无住菩萨言。心得涅槃独一无伴。常住涅槃。应当解脱。佛言。常住涅槃。是涅槃缚。何以故。涅槃本觉利。利本觉涅槃。涅槃觉分即本觉分。觉性不异涅槃无异。觉本无生涅槃无生。觉本无灭涅槃无灭。涅槃觉本无异故。无得涅槃。涅槃无得。云何有住。」
无住菩萨言,如果心得涅槃,不生不灭,入此不生不灭的境界,则独一无伴。以无变异故曰独一无伴。如果常住这种涅槃境界,应当便是解脱了。
无住菩萨以为有涅槃可得,有涅槃可住。却不知无得无住,正是涅槃。
佛直接呵破说,如果常住涅槃,便是被涅槃所缚。
当知若人心无所住,不住有涅槃,不住无涅槃,名曰解脱。若人心有所住,住于无涅槃固是法缚;住于有涅槃,亦是法缚。所以解脱不在涅槃其法,而是在于自心。心无所住,则解脱矣。所以佛说,常住涅槃,是涅槃缚。
因为这种道理,所以龙树菩萨偈曰:「若人知般若,是人被法缚,若不知般若,是亦被法缚。若人知般若,是人得解脱,若不知般若,是亦得解脱。」
何故知般若与不知般若,皆被法缚呢?因为心住于知,或住于不知,皆被法缚。何故知般若与不知般若,皆得解脱呢?因为心不住于知,亦不住于不知,所以皆得解脱。
故佛解释说,涅槃本觉利,利本觉涅槃(应为觉利本涅槃)。觉利者,无上菩提也。无上菩提者,心无所住也。以无上菩提,有自利利人之功,故曰觉利。心无所住,则尽烦恼障。烦恼障尽,名究竟涅槃。心无所住,则尽所知障。所知障尽,名无上菩提。所以究竟涅槃,与无上菩提,一皆无所住也。故曰涅槃本觉利,觉利本涅槃。
涅槃觉分,即本觉分。
「分」者因也。谓涅槃之因,即本觉之因。本觉者,无上菩提也。
觉性不异,涅槃无异。觉本无生,涅槃无生。觉本无灭,涅槃无灭。
无上觉性无分别无差异,涅槃性亦无分别无差异。以其性皆空故。
无上觉本,无生无灭。究竟涅槃亦无生无灭。以二者生灭,皆不可得故。
因为涅槃与觉本,无差异故。所以不可得于涅槃,涅槃本不可得。既然涅槃不可得,云何有住于涅槃?
「善男子。觉者不住涅槃。何以故。觉本无生。离众生垢。觉本无寂。离涅槃动。住如是地心无所住。无有出入。入庵摩罗识。」
善男子!凡证无上菩提者,不住涅槃。何以故?因为无上觉者,即是无生。是知入无生法忍,即分证无上菩提也。离众生垢,众生者众因缘生也。众因缘生法,虽有生灭,然假有其相而无实性。其所现假相,称众生垢。入无生忍,证无上觉者,知众生无性,故曰离众生垢。
觉本无寂,离涅槃动。
证无上觉者,心无所住,不住寂灭。如实知毕竟空中,无有寂灭,故曰觉本无寂。离涅槃动,似应为离涅槃「静」。
觉本无生,离众生垢,言证无上觉者,不住生死也。觉本无寂,离涅槃动(静)。言证无上觉者,不住涅槃也。
住如是智地,心无所住。不住生死,不住涅槃,亦无出生死入涅槃。远离生死涅槃二见,是入庵摩罗识也。
当知佛出现于世,非为度众生出生死入涅槃。而是欲令一切众生,远离生死涅槃二见也。
「无住菩萨言。庵摩罗识。是有入处。处有所得。是得法也。佛言。不也。何以故。譬如迷子。手执金钱。而不知有。游行十方。经五十年。贫穷困苦。专事求索。而以养身。而不充足。其父见子有如是事。而谓子言。汝执金钱何不取用。随意所须皆得充足。其子醒已。而得金钱。心大欢喜。而谓得钱。其父谓言。迷子汝勿欣怿。所得金钱是汝本物。汝非有得。云何可喜。」
无住菩萨言,庵摩罗识是有入处吗?如果是有入处者,应当其处是有所得。莫非庵摩罗识,是有得法吗?
佛言,不是的。譬如迷子,手执金钱以下,是譬喻说。说明庵摩罗识,本自具足,非是新得。只怪众生,迷惑散走,不自知耳。贫子喻,见于《妙法莲华经》〈信解品〉第四。
声闻人少得解脱,自谓已得涅槃。闻佛说《法华》,授舍利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深生庆幸,方知将来得佛。故声闻人,未闻《法华》以前,不知自己当来作佛。闻《法华》后,方知当来作佛。故深自庆幸,得大善利,自谓无量珍宝,不求自得。其实无上菩提,非是新得,乃本具耳。于是须菩提、迦旃延、迦叶、目犍连等,举譬喻以表欣悦之性。
略引《妙法莲华经》譬喻如下:
譬若有人,年既幼稚,舍父逃逝,久住他国。或十、二十,至五十岁。年既长大,加复穷困,驰骋四方,以求衣食。渐渐游行,遇向本国。……遥见其父,有大力势。恐见逼迫,舍父而去……
其父大富,财宝无量。……长者见子便识,即遣傍人,急追其子将还。……
长者语穷子言,我今多有金银珍宝,仓库盈溢,其中多少,汝悉知之,我心如是,当体此意。今我与汝,便为不异,宜加用心,勿令漏失……
是时穷子闻父此言,即大欢喜,得未曾有,而作是念,我本无心有所希求,今此宝藏自然而至。
故庵摩罗识,非为今得,而乃本具。所以实无出入得失,只因觉迷,有见与不见而已。
「善男子。庵摩罗者亦复如是。本无出相今即非入。昔迷故非无。今觉故非入。」
佛言善男子!庵摩罗识,亦与穷子得宝一般。本无出相,今即非入。言出入者,谓无得亦无失也。
纵然众生迷惑,但亦不失,故曰昔迷非无。诸圣虽觉,亦非新得,故曰今觉非入。
「无住菩萨言。彼父知其子迷。云何经五十年。十方游历。贫穷困苦。方始告言。佛言。经五十年者。一念心动。十方游历。远行遍计。无住菩萨言。云何一念心动。佛言。一念心动五阴俱生。五阴生中具五十恶。」
无住菩萨言,彼父既知其子迷惑,为何不早令其觉悟,经过五十年以后,十方游历,历尽贫穷困苦,方始告知呢?
换句话说,佛既知声闻人迷惑,为何不早令觉悟?经五十年以后,方始告知呢?
佛言,所谓经五十年者,谓一念心动也。所谓十方游历者,谓远离圆成实,而行遍计执也。
于此可知,庵摩罗识者,与真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圆成实,义一名异也。
无住菩萨言,云何一念心动,谓经五十年也?
佛言,一念心动者,色受想行识五阴俱生。色受想行识者,法也。此即所谓心生则法生者是。如果心湛寂不动,则五阴皆空。五阴空者,即是法身,即是菩提,即是真如,即是实相。一念才起,则五阴法起,遍计执生,故曰经五十岁。
五阴生中,具五十恶。
若依《法华文句》,或《法华义疏》,皆谓五十者表五道。十表天道,二十表人道,五十者表其余三道。今阅此经,方知佛意,五十者表五阴。五阴中具五十恶,故曰五十。
至于五十恶者何?以未见经文,不敢臆测。不过据元晓大师谓,「五十恶者,识阴有八,即八识是。受想二阴,随识各有八。行阴有九,八是相应,一是不相应。色阴十七,合为五十。色阴十七者,能造四大,所造十三,谓五根五尘,法处所摄有三种色。如《显扬》说,律仪色,不律仪色,定自在所生色。如是五十是真实恶,流转生死违涅槃故。」但此说是否契佛意旨,仅供大众参考。
「无住菩萨言。远行遍计游历十方一念心生。具五十恶。云何令彼众生无生一念。佛言。令彼众生安坐心神。住金刚地静念无起。心常安泰即无一念。」
无住菩萨问言,远行而计着于遍计,游历于十方,一念心生具五十恶。既然如此,怎能令众生,不生一念呢?
佛言,欲令众生一念不生,应令彼众生静室安坐,澄心静虑心神不动。住金刚智地,静其念勿令使起。是则心常安泰,即无一念生了。
「无住菩萨言。不可思议觉念不生。其心安泰即本觉利。利无有动常在不无。无有不无。不无不觉。觉知无觉。本利本觉。觉者清净无染无着。不变不易决定性故。不可思议。佛言。如是。」
无住菩萨深领佛旨曰,不可思议也。净觉中一念不生,其心安泰,即是本觉利也。本觉利湛然不动,性相常住而不无。
无有不无,不无不觉。
此本觉利,非有亦非无。故曰无有不无。虽然不无,却一念不生,不立觉知。故曰不无不觉。
觉知无觉,本利本觉。
虽然灵明觉知,却一念不生,不立觉知。故曰觉知无觉。如此则是本利本觉也。
如是境界,便是寂而常照,照而常寂。以常寂故能常照,以常照故能常寂。
犹如一间静室,空无一物,唯一灯常明。虽然空无一物声息俱无,然光明静照,毫发毕现。虽然光明静照,毫发毕现,却是空无一物声息俱无。
是即所谓「惺惺寂寂是,惺惺散乱非。寂寂惺惺是,寂寂无记非。」
觉者清净无染无着,不变不易,决定性故。
所谓本觉者,只是心地清净,无染无着,心无所住也。心无所住则一切法空,所以不变不易,无生无灭,决定性故。
最后无住菩萨曰,如是言语道断,心行亦灭,不可思议也。佛印可曰,如是!
「无住菩萨闻是语已。得未曾有。而说偈言
尊者大觉尊说生无念法无念无生心心常生不灭
一觉本觉利利诸本觉者如彼得金钱所得即非得
尔时大众闻说是语。皆得本觉利般若波罗蜜。」
无住菩萨闻法欢喜,而说偈曰:
尊者大觉尊,赞佛也,以下偈颂,赞法也。虽是无念法,却不是无,故曰说生无念法。
无念无生心,心常生不灭。
自性清净心虽然无念无生,却不归断灭,故曰自性清净心常生不灭。是言清净心,虽常寂而常照也。
一觉本觉利,利诸本觉者,如彼得金钱,所得即非得。
《法华》云,唯有一佛乘,无二亦无三。故一觉者,即一觉地,即佛地也。此一觉即是本觉利。
利诸本觉者,即利诸众生也。一切众生,皆具佛性,故是本觉者。
最后半偈,文显易明。即举穷子得宝喻,如彼穷子忽得珍宝。然所得者原是本具,非新得也。众生未成佛时本是佛,已成佛后还是佛。于一觉地,无得亦无失。
尔时大众闻说是语,皆得本觉利,般若波罗蜜。般若波罗蜜,得智慧度也。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 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