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讲)
此八个字。是一卷经题。此题摄一卷经的大义。因播扬此义。今设立一讲经法会。然成就此会非易。必须六种因缘。何谓六种。一曰信成就。二曰闻成就。三曰时成就。四曰主成就。五曰处成就。六曰众成就。一信成就者。谓佛说如是般若法门。具足正理。令人有生正信之可能。而正信若生。其他种种迷信。不破而自除也。二闻成就者。谓能闻般若正理者。不以自闻所解为究竟。不以自闻不解而退席。何以故。若一闻即解。难免落于世俗之常识。永障般若正理。虽闻般若之名字。等于未闻。若闻而不解。自知此理有研究的价值。由闻此不解者而思。由思此不解之处乃成修。修而自解。始成于闻也。或宿具慧根深厚者。亦有一闻即大开圆解。纵有如是之人。亦不多得。然为充如是之人。而自误误人者。亦尚不少。三时成就者。谓若因缘时至。自有大力者善缘成熟。提倡保护。各界一致。致此法会方得成就。岂可强为之事耶。四主成就者。谓主讲之人。须具正眼。今倓虚忝充此席。甚至惭愧。自知学识浅薄。难畅圆理。谬承推荐。义不容辞。演讲不周。仰仗各界诸大善知识指正。方得成就也。五处成就者。谓法会之地点。须要相当适中。以便来宾不感往返之困。讲堂要大。以便多容人位。光线要明。以便看经爽目。空气要足。以便宁心静听。今此会场。应有尽有。可谓处成就也。六众成就者。谓听众和蔼。踊跃时集。各自愿乐欲闻。始终不怠也。然此六种成就。缺一不可。我佛释迦如来应机示现。说法三百余会。而会会皆是六种成就。乃至于今亦无不然。
释此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依天台智者大师。须立五重玄义。以此五重玄义。能入究竟妙理。不然。则泛滥无归。机教何益。其五重玄义者何。曰名。体。宗。用。教也。第一重玄义者。释名。此经以法喻为名。般若波罗蜜多者。法也。心者。喻也。乃喻此一卷般若经。为诸般若经之主要也。此名虽是假名。能诠实体。由解假名而了玄义。(玄者了不可得也)由此玄义。而入妙理。(妙者不可思议也)明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共二十八层天)了不可得。了诸法(世间之般般样样形形色色)不可思议。而实体亦在其中矣。般若者。梵语也。华言妙智妙慧。换个易晓的名称。谓明了本有的良心。然此良心二字。人人皆晓。但此实体。而明了者谁。故使我佛释迦如来。费广长舌。说明了之法。而明此良心。谈何容易。此般若有三义。曰文字。曰观照。曰实相。文字般若者。谓以语言文字而明了般若之体。虽明此体而不能相应。故用观照般若之功。回生换熟。用力之久。一念相应。全体大用现前。即成实相般若也。波罗蜜多者。华言到彼岸。是乃对此三界苦恼。深渊如海。故立到彼岸之名。欲渡苦海到岸。唯仗般若功能。盖三界之苦。起于痴情。破此痴情。必须妙智。故曰般若(妙智)波罗蜜多(到彼岸)也。心者。谓喻如中心主要之义也。以上七字。乃为别名。谓不与诸经相同也。经者。乃通名。谓与诸经皆相同也。梵语修多罗。原译契经。谓上契诸佛心理。下契众生心机。此经字其他解释甚广。今以平易解之。谓经常之道。乃人人必经之路也。释名竟。
第二重玄义者。显体。此经以诸法空相为体。谓即一切法。离一切相之义也。凡诸大乘经典。皆以诸法实相为体。此般若经。乃是含圆中二谛。故不直说实相中道。是导空入实之义。以诸法之俗谛。空相之真谛。两不偏执。自含中谛实相妙理。是以妙有而破析体真空。而五蕴始成诸法实相。显体之要。详于经文。由是诸法空相。乃至无智亦无得止。全是显体之文。显体竟。
第三重玄义者。明宗。此经以破除三障为宗。而三障者何。曰报障。业障。烦恼障。有此三障。则性德(即般若之体)隐伏不现。报障者。有二。一正报。二依报。正报者。谓人正身果上。所受往业之报酬。即六根美丑。具足与不具足是。依报者。谓吾人所依之环境。乃往业之报酬。即顺逆苦乐是。有此依正二报所障。性德不显。业障者有三。一恶业。二善业。三不动业。恶业者。即恼害众生是。善业者。即饶益有情是。不动业者。即四禅四定是。有此三业。亦障性德不显。烦恼障者。有六。一贪。二瞋。三痴。四慢。五疑。六邪见。贪者。即得无厌足是。瞋者。即恚怒怨恨等是。痴者。即不辨情理邪正是。慢者。即是己非人是。疑者。即不生正信是。邪见者。即执断常二边是。有此六种烦恼。尤障性德不显。欲破三障。先求三学。此三学者。戒定慧也。戒破报障,定破业障,慧破烦恼障。此三学之根。本于妙智妙慧。故经云。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乃至远离颠倒梦想。皆是破除三障之文。明宗竟。
第四重玄义者。辨用。此经以能除一切苦为用。所谓一切苦者。大略有三。曰行苦。曰坏苦。曰苦苦。一行苦者。即色界天。无色界天。共二十二层。一切天人所修行者是。二坏苦者。即六层欲界天。及阿修罗。与世人。所享可乐之境。变坏时。不能自由者是。苦苦者。即三恶道之地狱。饿鬼。畜生。所受之三途。曰刀途。汤途。火途等是。此六道众苦之总相。曰分段生死。即形寿变灭时是。九界众苦之根本。曰变异生死。即微细之行识是。又二乘圣人。三贤菩萨。未证清净法身。有三种意生身。谓随意变化。乃至身外之物。树木楼阁。亦无不能,虽然。亦属变异生死。能除此一切苦者。唯菩萨之断德。即究竟涅槃是。诸佛之智德。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方成五住究竟。二死永亡之力用。辨用竟。第五重玄义者。判教。此经以熟酥为教相。谓佛说法有五时之分。以五味譬之。一说华严时。如大白牛之乳味。二说阿含时。如乳酪味。三说方等时。如生酥味。四说般若时。如熟酥味。五说法华涅槃时。如无上醍醐妙味。今般若经。在第四时说。故以熟酥为教相也。以乳味之变相。比较权实二教。权教者。随情说也。实教者。随智说也。华严经。一权一实。阿含经。纯权无实。方等经。三权一实。般若经。二权一实。法华涅槃经。纯实无权。此般若以无生无量法门。为二权。以无作法门。为一实。俾讲者。有一定方针。不致以权滥实也。判教相竟。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讲)
此一节系标词。为全经之纲领。第一句、标人。第二句、标法。第三句、标效果。第四句、标利益。佛说法分五时。说般若经、正在第四时。是转教菩萨法。其时佛之小乘弟子、一千二百余人。皆证阿罗汉。俱属消极之自利主义。非佛救世之本怀。但已机缘成熟。有相当程度。堪闻大乘。故佛举出观自在菩萨。以为弟子们之榜样。使其欣慕。以便回小向大之后。转教菩萨。此菩萨之译名。有称观世音者。从因地立名。因菩萨用耳根圆通修以成道是也。有称观自在者。从果德立号。观读如灌。有观想观照二义。谓菩萨观照圆明。解脱无碍。故称观自在也。此菩萨久已成佛。号正法明如来。因慈悲愿力。倒驾慈航。入释迦法会。执弟子礼。助佛宏化。菩萨为梵语菩提萨埵之略称。译意为觉有情。以菩萨慈能与乐。悲能拔苦。自觉觉他。故有此称也。深般若。深字对浅言。小乘阿罗汉。中乘缘觉。藏通二教及别教三贤以前菩萨。虽行六度。而皆属浅般若。故特举观自在菩萨之深般若。以抑扬而激励之。五蕴、谓色受想行识。色者、不仅一切物质。六尘皆属色摄。详言之可分三种。一、可对可见之色。如山河大地以及微尘是也。二、可对不可见之色。如声香味触是也。三、不可对不可见之色。法尘(前五尘谢落之影子)是也。蕴者。积聚义。五蕴皆由妄想积聚而成。色蕴是坚固妄想之所积聚。以众生自无始以来。均认物为实有。此种积习。牢不可破,受蕴是虚明妄想之所积聚。受分苦受、乐受、平平受、(不苦不乐一名舍受)三种。虽若了了分明。而按其实际。则虚浮不实也。想蕴是融通妄想之所积聚。知觉与经过事实合而为想。思想亦可成为事实。如外道修炼。任指一处为玄关。注意久之。其处自能跳动。此想蕴所致也。行蕴是幽隐妄想之所积聚。行有二。一外行。二内行。即心不休息。其粗相易见。若心之微细行相。如阳焰野马。刻刻迁流。变动不居。非老于修行者。不易辨明。识蕴是颠倒妄想之所积聚。识者、了别义。共有八种。称曰八识。以了别故。分别心生。能所对立。是非美恶长短高下种种对待名相。纷然杂起。皆由众生无始以来。凡有动念。尽是偏计执性。颠倒执着。不达真如实相。故曰举念便错也。此五蕴等。既是妄想积聚。本无实在自体。而凡夫迷为实有。争逐营谋之不已。生生世世。颠倒于五蕴之中。沉沦于六道之内。此种迷情。坚固难破。视所嗤烧香拜神之迷信。超过万倍。三乘圣人(即罗汉缘觉藏通教菩萨)亦以五蕴为实有。而修远离行。得灭色受想定。不过证得心中见分。而执着以为真空。佛举观自在菩萨之深般若行相以警之。曰、五蕴当体即是真空。不待小乘之分析空也。果能五蕴皆空。则二死永离。三苦皆脱。故度脱一切苦厄也。度者、脱离义。苦者、逼迫义。厄者、束缚义。二死者、分段生死。变异生死。三苦者、苦苦。坏苦。行苦也。六道(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皆为分段生死。罗汉缘觉菩萨得意生身。则为变异生死。欲界天(四天王天、忉利天、须夜摩天、兜率陀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共六天)以下是坏苦(人与阿修罗在内)。色界天(初禅三天、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二禅三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三禅三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四禅九天、福生天、福爱天、广果天、无想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共十八天),无色界天(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是行苦。三恶道众生是苦苦。故知三界之中。无有能得自在者。自在不自在之根由。全在一观字。观得真空即自在。观不空即不自在。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色。亦复如是。
(讲)
此一节扫除三乘圣人之知见。引之使入般若中道也。舍利子。是当机众。故呼其名而告之。舍利子即舍利弗。有译作身子。或鹙子者。舍利是尊者母名。故人称之为会利子。三乘圣人证得见分。以为究竟真空。而空外尚有五蕴。则色空对待。未能融为一体。不得为究竟。故佛以色即是空告之。空有五种。一顽虚空。二断灭空。此二为凡夫外道知见。今所不论。三析法真空。四体法真空。五妙有真空。析法真空者。佛在波罗奈国。鹿野苑中。为小乘弟子权巧方便。引人入胜。说阿含经。分色法心法。立见分。相分。先将法尘为心。辨别清楚。使人离于法尘而不为法尘所缚。再一一料简。析去所知所见之一部份。保留能知能见一部份。由是证见分以为真空。得阿罗汉果。超出轮回。脱离六道。免除分段生死。得少为足。以为究竟道矣。不知所证者。系偏真理。于真空以外。尚存五蕴知见。极力屏除。则色心为二。能所对待。分别自他。非澈底了解者也。体法真空者。宇宙万有。本自不生不灭。非由生灭而炼治之使不生灭也。一切法不外地水火风四大和合。而四大当体即是真空。皆不可得。例如人之一身为四大假合。皮肉筋骨。地大所成。血脉津液。水大所成。呼吸运转。风大所成。温暖热气。火大所成。四大偏胜则病。分离则死。于中一一推寻。我不可得。非空而何。至于世人所称之心。并非真实常住之心。而为六尘缘影。凡夫迷执为心。因之流转六道。固属迷妄。二乘圣人。知此缘影之心为虚妄。用灭色受想定。制心不起。以为究竟。而不知仍是生灭法也。六尘当体。即是真空。一切法本即无生。或问。眼见草木。春生秋杀。何谓无生。答曰。生者。偏计所执性。龙树菩萨中观论其论无生中有四句偈。曰。已生无有生。未生亦无生。离已生未生。生时即无生。此无生无灭之理。智者以譬喻得解。今有一物。如说其先生后灭。必曰前无此物。现今生出。是则先有灭也。如说其先灭后生。必曰前无此物。现今生出。是则先有灭也。如说其先灭后生。必曰前无此物。现今生出。是则先有灭也。如说其先灭后生。必曰前有此物。而今无矣。是则先有生也。又偈曰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说无生。譬如一桌。是一块木料。经匠人制造而成。如说是自生。则木不经匠造。不能成桌。如说是他生。则匠人无木亦不能成桌。如说是共生。则应有共相。而今只有木质。不见匠人。如是说无因生。则无木无匠人。不能有桌。无造桌之思想。无用桌之需要。亦决不能成桌。可知诸法俱系因缘和合而成。但有假名。毫无实际。世人不知此理。妄想攀缘。如春蚕作茧自缚。倘能明此无生之旨。则一切看破。顿破枝末无明。不复执着有相。更用观照工夫。渐渐解脱。自能不受束缚而得快乐。此体法真空之理。为入大乘之初门也。再进一步。须悟妙有真空。妙有真空者。离四句(有、无、非有非无、亦有亦无)之中道。第一义谛。龙树菩萨中观论有四句偈曰。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此偈发挥妙有真空之旨。无以复加。此乃现量境界。唯证相应。非言可宣。须知一切法皆从因缘而生。不可着有。不可着无。远离二边。妙契中道。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此乃不可思议之妙有真空。已上述真空竟。佛为烘托比较。令人易悟。故曰色不异空。妙有不异真空也。空不异色。真空不异妙有也。然曰不异。犹远一层。故加紧一扣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夫妙有真空。不即不离。今言即者。为对治呵破偏小。显发中道耳。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者。省文也。具列应云。受不异空。空不异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想行识三蕴。亦如是陈述。恐文繁。故省略之。总明五蕴当体即真空也。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讲)
此以下是显体。心经以般若为体。般若之体。即一切法。离一切相。大乘妙谛。一切诸法。皆是实相。即是妙有。即是真空。亦可说即是诸佛清净法身。遍满一切处。有不遍者。不得为毗卢遮那也。是诸法者。即五蕴等法也。空相者。即真空实相也。此诸法等。不但不可作之令生。坏之使灭。染之令垢。治之使净。加之令增。损之使减。乃至从本以来。原无生灭垢净增减等相。何以故。五蕴等法。当体即是真空实相。生即无生故也。在二乘圣人已证偏真者。以为真空不生不灭。净而不垢。在圣则增。在凡则减。彼五蕴等法。有生有灭。垢而不净。或增或减。佛为破疑显体。故正告之曰。是诸法空相。诸法当体即是真空实相。非于诸法外别有真空实相也。既当体即空。焉得复有生灭垢净增减乎。五蕴摄尽一切诸法。近世物质文明。仅知有色蕴。而不知有受想行识四蕴。其为不圆满可知。或问今现有生灭垢净增减等相。如何和会。答曰。此皆众生无始无明偏计执性。习非成是。如眼有眚。视绳为蛇。明眼人则知非蛇。世间一切法。即事事物物。皆是假名。本无实体。如人物人字、由物(非人)而生。人我人字、对我而起。皆由比较对待。立此假名。如我对人说我。人对我说人。可见人我二字。尚无一定之分位。他如明暗、有无、长短、大小、清浊、轻重、等等名词。无一不然。此种比较对待之法。若无比较对待之物。其名必不成立。此是众生偏计执性。不舍前尘。妄起执着。自寻烦恼之根源。如知其当体即空。则一丝不挂。万虑皆消。般若真体。自然显现矣。可知宇宙万有。皆是般若本体。但在当人能否领会耳。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
(讲)
是故二字。承上文说。色等五蕴是总标。以下逐段详细分析。显即一切法离一切相之旨。谓真空之中。并无五蕴等法之相。无者。去执着义。
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讲)
此节系空凡夫根尘识七八界法也。眼耳鼻舌身意为六根。色声香味触法为六尘。合之为十二处。根尘相对。识生其中。所谓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为六识。合六根六尘六识为十八界。界者。分限义。此十八种各有界限。即有障碍。无始以来。习与性成。以故见不越色。闻不超声。其他四根。亦复如是。须知十八界当体即是真空。如明此理而不执着。则障碍销除。六根自能互用。故真空之中。无十八界之相也。六根互用者。如阿那律无目能见。难陀龙王无耳而听。殑伽神女非鼻闻香。骄梵钵提异舌知味。舜若多神无身觉触。摩诃迦叶久灭意根。圆明了知不因生念。如此之类。经有明文。聊斋志异记一盲僧。用鼻嗅气。知文章美恶。虽小说无稽。不足凭信。亦可为六根互用之一证。(凡夫因迷执十八界、造业受苦、故念珠有十八子、即表示佛销除十八界之结业也、过去未来现在之业、各有十八、共为五十四、事造理具、各为五十四、故共成一百零八、此念珠之数、因言及十八界、故附及之)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讲)
以下三节。皆空圣法。此节空中乘缘觉之十二因缘法也。因悟十二因缘而觉。故名缘觉。生无佛世。则名独觉。梵名辟支迦罗。一曰辟支佛。十二因缘者。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以俗语解之。无明二字。就是不明白正理。俗名糊涂。因为不明白正理。于是有种种不合法的造作。此无明缘行也。因种种妄行。结成妄识。行缘识也。因识而入胎。初住胎时。受想行色四蕴。仅有其名。粗具色身。故曰名色。识缘名色也。将出胎时。六根具足。形具入尘之义。故名六入。出胎以后。五根对五尘。不生分别。仅相对触而已。故曰触。此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也。因触而有领受。因领受而于顺境生贪爱心。此触缘受。受缘爱也。因贪爱而营求。因缘求而有定业。此爱缘取。取缘有也。业果不亡。随缘受生。有生终归老死。此有缘生。生缘老死也。此十二法。展转感果故名因。互相由借故名缘。由无明缘行以至生缘老死。名流转门。谓流转于三界六道也。此中具三世两重因果。始由过去世无明及行为因。招感现在世识名色六入触受为果。由现在果。起爱取有为因。感未来世生老死之果。互为轮转。永无解脱之日。缘觉乘人。厌生死之苦。逆之而行。修戒定慧三学。了知因缘性空。渐求无名灭则行灭。行灭则色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识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灭。由是还归于涅槃。名曰还灭门。无名尽者。尽即灭也。乃至者、超略之词。由无名缘行以至老死。由无明尽以至老死尽。因求文词省便。故用乃至二字以概括之。大意谓菩萨以深般若观照诸法。皆是真空实相。此空相之中。求无明体性。了不可得。既本无无明之相。又焉有所谓无明灭尽之相。如是行与行尽。识与识尽。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与名色尽、六入尽、触尽、受尽、爱尽、取尽、有尽、生尽、老死与老死尽。均属不可得。既无流转门之相。更无所谓还灭门之相。所以空缘觉法者。如是如是。
无苦集灭道。
(讲)
此节是空小乘声闻之四谛法也。先中乘而后小乘。似乎次第舛错。其实别有道理。缘觉分位。虽比声闻为高。而其根性执着不进。更比声闻为难化。声闻依佛言教为指归。一经点化。不难回小向大。故列中乘之后。菩萨之前。缘觉与罗汉之分。罗汉虽能除根本烦恼。而习气未净。缘觉已能渐除习气。二乘圣人与菩萨之分。二乘得小为足。中止化城。菩萨不住现果。直趣宝所。故三乘圣人。虽同证偏真。而阶级不同。及别教三贤菩萨所知障破。得证少分法身。则弃权入实。开佛知见矣。谛者、审实义。谓此理审实不虚。苦集灭道。为两重因果。苦为世间法之果。集为其因。灭为出世间法之果。道为其因。佛在鹿野园中。说四谛法。度阿若憍陈如。告以苦者逼迫性。集者招感性。灭者可证性。道者可修性。又曰。此为苦、汝当知。此为集、汝当断。此为灭、汝当慕。此为道、汝当修。凡夫在世。有三苦八苦之逼迫。三苦已见前。八苦者。生苦、老苦、病苦、死苦、五阴炽盛苦、求不得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也。其苦由于有身。而尤在执身为我。佛告以欲离苦者。必须先破我执。我执一破。则三毒不起。招集苦果之因断矣。三毒者、贪瞋痴。凡作善恶业。均以三毒为根本。而果报不同。贪心作善。享人间福报。瞋心作善。享阿修罗福报。痴心作善。享天一福报。贪心作恶。堕饿鬼道。瞋心作恶。堕地狱道。痴心作恶。堕畜生道。欲灭苦断集。须灭除贪瞋痴。以证涅槃之果。则修道尚矣。道者。详言之为三十七道品。总而言之。则为戒定慧三学。三学可以包括一切。修行为止过防非。必须持戒。因戒生定。因定生慧。定者忍也。能有忍力。不为世间万事万物所扰动者。(方便说不拘次第)方为正定。不专在瞑目静坐者也。见理不惑。方能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则修定又须有慧。而戒相分明。始能事理不迷。则修慧尤须持戒。三者如环之无端。互相引起。此戒定慧三学。能破贪瞋痴三毒。三学之体。虽不可强分。而用有偏胜。故以胜立名。戒可破贪。定可破瞋。慧可破痴。此其大略也。修定须用忍力。尤以意志坚强为主。此六识之作用也。人死而入中阴。则八识随业迁流。不能自主。少年血气未定。意志不固。老年气血已衰。精神不充。均不易修定。故修行虽趁色力强健。及早为之也。佛为众生说法。有四种悉檀。一者、世界悉檀。随顺众生意乐而说世界之法。令闻者得欢喜益。二者、各各为人悉檀。随机说法。令闻者得生正信。增长善根益。三者、对治悉檀。应病与药。令闻者得破恶益。四者、第一义悉檀。机缘成熟。说诸法实相。令闻者得入理益。佛以四法遍施众生。故名悉檀。檀那为梵语。译言施也。佛说法四十九年。有立有破。有时破立同时。不知者以为自教相违。实则以四悉檀不同故。抑扬异用也。如苦集灭道。本为谛实不虚之法。而自真空实相中观之。则不见苦集灭道之相。以四谛当体即真空。故云无四谛也。
无智亦无得。
(讲)
此节是空菩萨六度法也。凡能自利利人者。均称菩萨。而等级约有五位。一凡夫位。初发大心十信以前均是。二三贤位。十住十行十回向三十位均是。三圣位。初地至十地是。四等觉位。五佛位。因菩萨悟理有浅深。戒乘有缓急。故成佛有迟速。在隋天台智者大师以前。谈佛法者。互相冲突。自大师出。分佛法为五时八教。而后三藏十二部经。教理圆通。五时已见前。八教者。一化仪四教。即顿、渐、秘密、不定。二化法四教。即藏、通、别、圆。化仪犹如药方。虽不能专以此治病。而治病者不能离此规矩形式。化法犹如药品。贵在对症引用耳。顿教者。佛为大机说法。顿时成佛。如法华经龙女是。渐教者。佛为小机众生说法。久远成佛。如阿含方等经是。秘密教者。佛为一类之机。说特别之法。同在一会而互不相知。不定教者。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藏教、含藏法执。吸引小乘。通教、通前彻后。犹如通途。别教、分别次第。接受钝根菩萨。圆教、圆融无碍。接受利根菩萨。藏教系应身佛。如释迦在印度是也。通教系化身佛。别教系卢舍那佛。圆教系毗卢遮那佛、六度者。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度对治六弊、布施度悭贪。持戒度染污。忍辱度瞋恚。精进度懈怠。禅定度散乱。智慧度思痴。此六者。浅言之则名六度。行至究竟处。则名六波罗蜜。藏教所行者为事六度。通教为理六度。别教为事理六度。圆教为事理平等六度。事六度有行满之相。如尸毗王代鸽者。布施之满也。普明王舍国者。持戒之满也。忍辱仙人割截无恨者。忍辱之满也。大施太子抒海者。精进之满也。尚阇黎鹊巢顶上者。禅定之满也。劬嫔大臣分地息诤者。智慧之满也。此皆释迦佛因地所行之六度。经有明文者也。五度如盲。般若如导。故般若波罗蜜。有第一波罗蜜之称。此以智之一字。概括前五度者。盖以智慧为六度之母也。得者。指佛果而言。凡果位皆可为所得。如四沙门果。三贤十地等。菩萨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不肯中途住果。故知所谓得者。佛果菩提涅槃耳。无智亦无得者。真空实相之中。虽行六度。尚无六度之相。既无佛道可求。岂更有佛果可得。故有智有得者。藏通别菩萨地位。无智无得者。圆教无作法门也。无者。非断灭义。谓真空之中。无此分别心执着相耳。岂真扫除佛果哉。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彼罗蜜多故。心无罣碍。
(讲)
以下明宗破三障也。三障者。报障、业障、烦恼障。三障不除。不能见般若本体。此一节、破报障也。报有依正二报。正报即身体。依报即环境。山河大地。衣食住、均是也。称为报者。谓以往业果之报酬。身形有端正丑陋之别。六根有具足不具足之殊。此正报之差别也。衣食住之享受。有贫富丰俭之不同。环境之遭遇。有顺逆苦乐之萦心。此依报之差别也。人生往往受环境支配。贫穷者奔走衣食。无心于道。固无论已。富者持筹握算。虑患防危。其劳心役形。有百千万倍于贫寒之人者。其为性德之障碍。顾不大耶。以无所得故句。承上起下。有所即有能。有得必有失。非究竟法也。佛说一大藏教。全为破执之具。如空拳诳小儿。黄叶止儿啼。何尝有一实法与人。不过方便权巧。指出人之本有良心。令人自己体认。全法界唯是一真心。即般若本体。一心一切心。山河大地。有情无情。何一非唯心境界。不过有依有正。正即见分。依即相分。八识为心王。五六七识为眷属。五十一心所为奴仆。统此全体。总名一心。既依正全是一心。何有外来铄我之物。从何而能有所得。故知有所得者。空拳诳小儿也。无所得者。乃是真得也。菩萨以深般若。照见诸法真空。澈见自性般若。本来无一物。何处能有所得。既知无所得。则菩萨依此般若波罗蜜多。全本良心。一凭天理。随缘度日。任运逍遥。无忧无虑。何罣何碍。惟尽自己力量。为世人谋利益。货恶弃于地。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不必为己。如此则报障空矣。
无罣碍故。无有恐怖。
(讲)
此破业障也。业分善业、恶业、不动业、三种。善业者。饶益有情是。恶业者。恼害众生是。不动业者。九次第定是。一未到地定。世间忠孝节义之人。死后可生忉利天享福。若欲生须焰摩天以上。即不能专靠福报。须修禅定。此名欲界禅。一名未到地定。二初禅、修离生喜乐地。三二禅、修定生喜乐地。四三禅、修离喜妙乐地。五四禅、修舍念清净地。六空无边处定。七识无边处定。八无所有处定。九非想非非想处定。凡有业必有报。如影随形。丝毫不爽。虽善恶不同。升沉各异。而其随业受报。不得自在。障碍般若之性德则一也。凡夫行菩萨道。有五种怖畏。一生活怖畏。二死怖畏。三地狱怖畏。四恶名怖畏。五大众威仪怖畏。即三贤菩萨说法。亦恐己眼不明。自误误人。不能无恐怖心。至观自在菩萨。依深般若。澄清澈底。一切皆空。心身且无罣碍。恐怖自何而生。无有恐怖。则业障空耳。
远离颠倒梦想。
(讲)
此破烦恼障也。根本烦恼有六。即贪瞋痴慢疑邪见是也。因为烦恼所迷。故自己家珍。不求自得者。而反不求。空华幻果。不应营求者。反追求不已。是名颠倒。凡夫固颠倒。诸天亦颠倒。罗汉辟支佛亦颠倒。菩萨亦颠倒。惟佛一人称正觉。觉则不迷。迷则不觉。凡夫颠倒相有四种。一者以身为净。因此生种种贪欲。顺境则贪。逆境则瞋。世界增减劫。由此推演。贪心重则身量减。杀生多而寿命促。皆为身而起也。二者以受为乐。见色闻声。极视听之娱。美味珍羞。尽口腹之欲。衣必锦绣。臭贵芝兰。及久而生厌。乐尽悲来。所谓乐者。果安在乎。三者以心为常。世人认六尘缘影为心。不知其刻刻变化。念念迁灭。计执为常。四者以身为我。我者我能作得主。即自在义。今此身生老病死。我均不能自主。身不由己。我何所在。此凡夫之四倒也。二乘圣人。厌凡夫四倒而修远离行。矫枉过正。又成四倒。一观身不净。作五不净观。即种子不净、住处不净、生前不净、死后不净、究竟不净、是也。二观受是舌。三观心无常。四观法无我。此四观名四念处。依以修行。可得阿罗汉果。然在佛眼视之。本无所谓净非净苦非苦常非常我非我之说。故共成八颠倒也。菩萨依般若故。远离二边。从容中道。故远离颠倒梦想。而烦恼障空矣。
究竟涅槃。
(讲)
此言菩萨断德也。涅槃为梵语。华言圆寂。圆者德无不备。寂者障无不尽。亦有译为灭度寂灭者。皆不生不灭之意。有究竟与不究竟之分。不究竟者。名有余涅槃。二乘圣人之所证也。究竟涅槃。亦名无余涅槃。等觉菩萨之所证也。菩萨至此。如大梦初醒。三障尽而性德显矣。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讲)
些言诸佛智慧也。三世、过去未来现在也。阿耨多罗、译言无上。三藐、译言正等。三菩提、译言正觉。无上对菩萨言。正等对二乘言。正觉对外道邪见言。诸佛亦以般若而成智德。如人梦醒而起。动作自由矣。此佛极赞般若之妙。不但菩萨依之。观空显体。断障证果。即从来成佛者。亦无不从无上智慧而得成就智德也。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讲)
般若功用。不可思议。非名言数量所能宣说。乃以四种咒赞喻之。咒即真言也。大神对外道言。破坚固邪见。大明对凡夫言。破黑暗迷情。无上对菩萨言。破希上之心。无等等对小乘言。破阶级果位。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讲)
咒不须讲。咒是密说的经。经是显说的咒。佛说法有显有密。密咒不许讲解。正破无明知见。今此经附密咒者。如能显密圆通。固为最上。如不能显悟。则密持此咒。亦可销除惑障。开发无上智慧。
以上讲全经讫。须知佛说法四十九年。并无一法与人。不过以有破空。以空破有。去人执着之心。回复般若智性。所谓众生本来成佛也。但如上所讲。层层扫荡。步步前进。修行人或有畏难而自阻者。于是佛特开一简易方便法门。即念佛求生净土是也。佛说法皆弟子先问后说。惟念佛一法。是佛无问自说。因阿弥陀佛在因地修行时。亲见众生修行之难。往往中途退堕。历劫不成。故发四十八愿。中有一愿云。如有志诚称念我名。其人临命终时。而我不往接引者。誓不成佛。今以念佛人之诚心。感引阿弥陀之宏愿。如磁石吸铁。琥珀拾芥。往住净土。有何疑哉。昔人有净土诗曰。六欲天上有五衰。三禅尚难免风灾。饶君修到非非想。不如西方归去来。盖一生西方。不落轮回。得以永久修持。直至一生补处。即生在下下品亦迥非生天者所能望其项背也。但往生净土。有上中下三三九品之不同。约略言之。信有西方。发愿往生。志诚持名。所谓信愿行具足。虽不能悟理。可得下三品往生。倘再加以读诵大乘。领悟经理。广修众善。可得中三品往生。若于信愿行之外。再加以般若妙慧。圆悟圆修。必获上三品往生。再者往生西方。并非立时成佛。不过得所修行。可遂成佛之志愿耳。此种极简易直捷之法。诚如佛说难信而易行。愿在座善信。切勿错过。坚诚奉行。如无效验。山僧甘受妄语之咎。
沉素澄、于之昌笔录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 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