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坛大戒系列2 | 结界

三坛大戒知多少之二

· 结界 ·

《西游记·三打白骨精》里,美猴王去讨斋饭时,给师父用金箍棒画了个圈圈,白骨精想抓唐僧,手一过那个圈圈就如触电般使她没法施展妖术。那个圈圈内就是保护唐僧的最佳场所,可惜唐僧不识真假最后走出圈圈差点送了性命。这让人不免想起三坛大戒中第一堂功课——结界。那么结界是否像金箍棒所划的圈圈一样能防妖止怪以保护戒场的清净呢?先看看佛典中如何解释结界吧!

佛典中的结界,是指依白二羯磨(羯磨为作业或办事)划分一定区域,以保证僧众如法修学。用现代话讲,结为聚集、聚合;界为区域,结界就是把相关的人集合在一个区域内专注做某事而不受外界干扰,比如体育比赛赛场内外的分界线,即使观众爆满也不可以跨过分界线,否则就会干扰赛场上运动员的比赛。这样,结界就分大范围的结界和区域性结界,大范围结界是指最初的结界,如地球或者一山一岛之类,属漫无目的,很自然的分界,佛教术语称之为自然界(结界)。区域性结界是指在自然界(结界)范围内再做一定的区域划分,以保证具体事项的具体落实,佛教中称之为作法界。

举个例子,以2017年天童寺三坛大戒为例,太白山区域或者整个宁波地区都可当做自然界,而在太白山或宁波地区所辖内的天童禅寺结界是为了保证三坛戒期的顺利完成,故属作法界。佛教史中,不同宗派的作法界有不同的说法和结法,《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中介绍了三种作法界:

一摄僧界,即不犯别众罪。佛法的修学以不自恼也不恼他人为基础,为此当僧众集体议事时常采用现今所说的民主制模式。这客观上要求议事者起码得有团结友爱(即六和敬)、求同存异的精神,不可以总是故意找茬没完没了地挑毛病,否则所议之事无法成就。如果只有自然界(结界)没有作法界,因自然界的广大性(如整个地球)决定了在其范围内总有个别不合群的人,那就永远没法做僧事了,所以佛陀行方便,允许弟子随处结界,以使同一界内的和合僧伽能够如法完成僧事。

二摄衣界,即不得离开三衣而宿。佛戒中,比丘不得离三衣,否则犯戒。摄衣界是说,在界内区域,比丘即使离三衣,也不犯离宿罪。汉传僧侣平时衣着有长褂和短褂,劳动干活时可穿短褂,而外出访客时须穿长褂的规定类似于摄衣界。

三摄食界,即不得在规定区域外烹煮食物。简单地说就是把食物贮藏处与比丘的住处分开,使比丘不犯宿食罪。汉传佛教中比较讲规矩的寺院都有不得在自己房间煮食的规定。此中安全是一方面,更重要的就如《资持记》所言:“食界者,摄食以障僧,令无宿煮罪。”

上述的作法界为个人的自修自悟,属自力范畴。此外还有其他的结界法,如:

女人结界,即禁止女性出入的场所。

佛堂结界,即佛像与拜席间用栏杆隔开等。

密教结界,即密教修法时,为防止魔障侵入,划一定地区以保护道场与修行者。

那么结界是否像金箍棒所划的圈圈一样能防妖止怪以保护戒场的清净呢?

按大多数人理解,三坛大戒的结界(包括洒净、封坛)是洁净戒场,祈请佛菩萨、天龙护法来佑护道场以防止受戒的戒子被魔障侵扰,就如孙悟空金箍棒所划的圈圈一样具有驱魔除障的作用,不过这种借佛菩萨保护的结界显然属他力范畴,似乎更像密教的结界。其实,在我们汉传佛教传统中,也有很多颇具汉传特色的结界法,如黄檗清规老人的语录“本山及诸山,凡称黄檗法属者,概不许荤酒入山门,破佛重戒。”“不许荤酒入山门”即是作法界中的摄僧界,行持与否在己不在他,从修学方法上看属自力范畴。现今日本黄檗、曹洞等禅院门前多立类似的碑文,应是沿袭日本黄檗宗宗祖隐元隆琦(隐元隆琦为天童赴日僧侣)的遗风吧。

可见,当今汉传佛教三坛大戒的结界兼具自力和他力的特点。即:通过结界的方式,祈望佛菩萨的加持(他力),同时也要老老实实、勤勤恳恳地完成律师指定的各项任务(自力)。这样的结界可谓优点多多,对戒期的圆满以及成就合格的僧侣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 版权声明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 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