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即便执着佛及佛果无上菩提、佛说法为实有,也是着了法相。佛问须菩提:你认为佛得了无上菩提吗?认为佛有所说法吗?一般佛弟子都是这样认为的:佛证得无上菩提,佛说了许多法。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意译无上菩提、无上正等正觉,即至高无上、正确无误的觉悟。
须菩提毕竟是解空第一的大阿罗汉,多次听佛说法,当然理解佛所说法的实义:没有什么固定的法叫做无上菩提,也没有固定的正法由佛所说。为什么?佛所说的法,都不可执取,本质上是不可言说的,既非固定的正法,也非不是正法。为什么呢?因为佛说的法是无为法、出世间法,佛教中的一切贤圣,包括小乘、大乘、密乘的贤圣,都修证无为法,其差别在于修证的深浅不同。
无为法,为唯识学所列五位(五大类)法之一,其性质是不生不灭,与生灭变化的有为法性质相反。这里的无为法指诸法实相、涅槃。一切贤圣,指修行佛法而达贤位、圣位者,在小乘,贤位有七,为五停心观、别相念处、总相念处、煖、顶、忍、世第一;圣位有四,即初、二、三、四果,称七贤四圣。或说七圣:随信行、随法行、信解脱、见至、身证、慧解脱、俱解脱。在大乘,贤位有三十:十住、十行、十回向,圣位有十,即十地,或于十地后加等觉、妙觉(佛)为十二圣。
得正信正见,具正戒,而尚未见道为贤位,见道以上为圣位。大乘圣位的标准,各经所说不尽相同,中国佛教诸宗对此各有判别。般若经所说,天台宗判为“三乘通教”,华严宗判为“大乘始教”,其圣位的标准基本相同,皆以初证真如、断分别所起我法二执为初地见道。
诸乘贤圣,皆以如实知见的般若智慧修证同一诸法实相而求证涅槃。所观所证,皆属无为法,而所用的观智及所证的实相不无差别,所以说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在贤位以胜解、加行无分别智或闻思慧观修,圣位以现量证得的实相般若观修。小乘人主要以析空观观五蕴、十二入、十八界等一切世间法无常、苦、无我而证得无余依、有余依二种涅槃,住于涅槃,执着空的一面,被大乘叫做“偏空”或“沉空守寂”;大乘人主要以体空观观一切世间法、出世间法皆毕竟空、不可得而证无住涅槃,虽证得无余依、有余依涅槃而不住于涅槃,不着于空。是为贤、圣之差别。
中国佛教诸宗多说小乘仅修证人我空而不观法空,这用来指部派佛教说一切有部,或许正确,而小乘所宗依的《阿含经》中,实际上也观人法二空。宗喀巴大师认为大小乘只是发心有大小之别,观人法二无我的见地其实一致。般若经被天台宗判为三乘通教,意谓此经通摄声闻乘、缘觉乘、大乘三乘根机,三乘人皆以经中所示般若智观修,证得无余依涅槃。
有经中说,三乘同入无余依涅槃,此经开头即说发菩提心者要发愿令九类众生皆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
原标题:传承|陈兵:如何读懂《金刚经》(八)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禅宗文化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 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