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的经典—心经新释
圣严法师
序言
我在台北及纽约两地,已于不同的场合,先后讲过四次《心经》,讲出的方式也不一样。最初于农禅寺讲出,它的录音带不久就以有声书型态流通。
本书:
(一)心经禅解──讲于纽约东初禅寺,听众人数较少,程度却相当平均,所以比较著重于佛学思想及禅观,同时也对经文逐句的解释,必要时也征引了诸大小乘经论,便利于新学者的禅修练习,也可作为演讲《心经》的参考。
(二)心经讲记──讲于农禅寺,除了依照传统讲经方式,以序分、正宗分、流通分而逐句解说,并依经文标示出佛教的宇宙观、人类观、人的三世因果观、菩萨及佛的境界;层次分明,内容也相当扎实,有助于学人作义理的探究。
(三)心经实践──讲于台北国父纪念馆,一连三晚,每场都有三、四千位听众,所以讲得比较通俗而更生活化些,有利于日常生活中应用。
《心经》是三藏圣典中流传最广,被人持诵讲解最多的一种大乘经典,虽仅二百六十个汉字,涵义丰富,译笔精简流畅而优美。其内容既浅又深,以基本原始的佛法为底子,以大乘空义的佛法为灵魂。真是遇浅即浅,逢深则深的好经。可以把它当作正知正见的佛法概论来持诵、来阅读、来研究。
《心经》的汉译工作,先后共有十一次,现被收集于《大正藏》第八册的即有八种。另外在《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一、《大般若经》卷四及四○三,均有与《心经》内容大致相同的经文。译笔最流畅简洁的是玄奘大师,古来僧俗大德们读诵讲解的,也就是玄奘大师手译的《心经》,我也不能例外。
为了便利初学者的运用查考,辑成本书之后特别将诸种异译本,收集了加上新式标点,附于本书之末。其中有的译本文字内容略有不顺,但是对照各种异译,能使我们对于《心经》内容的理解,等于多配了几副开拓视野的眼镜。
最后要向为本书整理录音成为文稿,以及替我抄写清稿和校对出版的诸位僧俗弟子致谢。
一九九五年十二月七日圣严序于纽约
——————————————————————————–
目录
自序
第一篇 心经禅解
一、前言
二、智慧度苦厄
三、观诸法皆空
四、因缘不思议
五、解脱与自在
六、生命的归趣
第二篇 心经讲记
一、绪言
二、《心经》的内容
第三篇 心经实践
一、人生的意义
二、生活的实践
三、生命的超越
四、后记
第四篇 心经异译
一、《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鸠摩罗什译)
二、《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玄奘译)
三、《普遍智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法月译)
四、《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般若共利言等译)
五、《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智慧轮译)
六、《佛说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施护译)
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法成译)
八、《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一〈习应品〉心经内容(鸠摩罗什译)
九、《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四〈初分学观品〉心经内容(玄奘译)
一○、《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四○二第二分〈观照品〉心经内容(玄奘译)
——————————————————————————–
第一篇 心经禅解──智慧度苦厄
〈智慧度苦厄〉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 梵文prajn~∣a的意思是智慧,《六祖坛经》中说︰“即定即慧”。定是慧的体,慧是定的用。也就是说︰有定的时候一定有慧;有慧的时候一定有定,定是智慧的基础,智慧是定的作用。
定、慧同时产生,是禅宗的立场及观点,定、慧产生以后,戒已在其中了;真正出现清净智慧的人,也就是得道的人,一定不会犯戒的。
波罗蜜多是出离、超越、解脱的意思,就是离开烦恼和苦,也就是超越烦恼和苦。整句来说就是︰有智慧就能从烦恼及苦的此岸,到达没有烦恼、永远快乐、自由自在的彼岸。
大乘佛教中的六波罗蜜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是以前五种的修行达到第六种智慧的目的。六波罗蜜又称六度,“度”是超越苦及烦恼的意思。以佛的智慧作为修行的指导原则,才能超越苦及烦恼,达到解脱的目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就是以简短的经文,教导我们般若的重要性及其产生的方法和道理,所以称之为《心经》。
观自在菩萨
菩萨 是发了菩提心,以慈悲广度众生的人。菩萨不自私、不为自己考虑;广度众生是为了成就佛道,并且感谢众生而不求回报;鼓励众生努力行善,自己也参与其中,才是真正的菩萨。
一个禅的修行者必须先发菩提心,修行是为了使众生得到利益。这最初、最早所发的菩提心,叫作初发心,发了此心,就希望永不退转,一旦有了退心,也要再回到初发心。如果一个修行人没有发菩提心,修行不会得力,容易著魔,对其身心都有损害。所以在修行的过程中,我们强调要放下自己的自私心、追求心、逃避心,以及期待心,才会真正得到修道的利益。
菩萨要断烦恼,增长智慧,不能仅靠打坐,要努力广度众生,智慧的增长才踏实。仅靠打坐,仅以禅定的力量产生的智慧,在遇到复杂的人际关系时,便产生不了应对的力量。唯有以实际的磨炼,面对各种善恶不同、形形色色的众生,所得到的智慧才踏实而因应有方,这才是菩萨的智慧。所以菩萨于六波罗蜜中特别重视精进和智慧,精进才能断自己的烦恼,产生了智慧,才能广度众生。
精进波罗蜜是以自利利他广度众生为第一,精进度众生的方法有四︰
(一)已造的恶业赶快断,
(二)未造的恶业永不造,
(三)未生的善业赶快生,
(四)已生的善业要增长。
前两点是使众生离苦,因为造恶业会得苦果,后两点是使众生得福报及安乐。这四个方法加起来就是“慈悲”;悲心使众生离苦,慈心使众生快乐。悲能拔苦,慈能与乐,就是慈悲,没有慈悲心不能称之为菩萨。
自在
是不受影响,不考虑自己的得失、利害。
以菩提心修行,以慈悲心广度众生,就是自在。一个能自在的人一定有真正的智慧,如此才能到达解脱的彼岸。
许多人希望得到自在、得到解脱后再广度众生,这是不太正确的;只考虑自己本身的利益,反而不能得自在、解脱。唯有放下自身利益的考量,以慈悲心广度众生,才能得真正的自在解脱。
菩萨或大乘的修行人,做任何事都要干净俐落,不要拖泥带水。受施时就坦然接受,以广度众生为回报。布施时就慨然布施,不求回报。不考虑自己的利益、损失,只是勇往直前的去做对众生有益的事,如此就能得到自在的利益。
——————————————————————————–
第二篇 心经讲记──人的三世因果观
〈人的三世因果观──人在生来死去中即解脱自在〉
无无明
亦无无明尽
乃至无老死
亦无老死尽
无苦集灭道
无智亦无得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此乃说明十二因缘的流转和还灭也是离不了空性。
从无明到老死一共有十二个阶段,显示生命的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流转的过程,这是佛法里很重要的理论和观念。佛法讲众生,是包括六道中的一切众生,而十二因缘则是专从人的立场来看。因为诸佛世尊皆出人间,只有人才能信佛学佛,才能得解脱自在。
十二因缘是︰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其中“无明”和“行”属于过去世。“识”属于过去到现世的主体,故跨越过去世与现在世,乃至未来世。“名色”到“有”属于现在世,最后的“生”和“老死”属于未来世。“老死”以后又再“生”,“生”一定又从“无明、行、识”流转不已。
“无明”为生死的根本,它从无始以来就有,不是上帝给的,也不是因为自己曾经做了什么坏事。众生一开始就是众生,唯其本质可以成佛。如金矿里的金子,本来是夹杂在矿石之中,只要将石头洗炼,金子就会显现,无明如矿中之石,故有无明就不是佛,而是烦恼的众生。何谓烦恼呢?烦恼就是由贪欲、嗔恚、愚痴所衍生的种种心理现象;再由这些心理现象,表现种种的身心行为,造作种种的善恶诸业,这叫作“行”。
当一期生命结束了,生前的种种善恶诸业便积聚成一股很强的力量,让他去感受果报,而投为新一期的生命主体。这个生命主体叫作“识”,和五蕴中的识蕴是同一个东西。当人在转世投胎的刹那,他的“识”加入父精母血(即受精卵)而成为“名色”;“名”是指识,“色”是指受精卵。入胎之后,一、两个月之间,胎儿的眼、耳、鼻、舌、身、意等官能即慢慢形成,这称为“六入”;“六入”也就是“六根”。
当胎儿出生之后,他的六根就与外界的六尘接触,这就是“触”。触之后会产生苦或乐的感“受”,于是喜欢的就想追求,不喜欢的就想摆脱,这些一并叫作“爱”。当“爱”的心理活动付诸行为,成为事实,便叫作“取”。在追求或摆脱的过程,不免又造作了种种的善业和恶业,于是,便又有了未来受生受死的果报之身的因,这叫作“有”。
所以“有”与前面讲过的“识”,是一样的性质,所不同的,“识”指的是今生投胎受报的因,“有”指的是来世投胎受报的因,如此而已。于是,凭著这个“有”,来世又去受“生”,然后“老死”,就这样,三世因果生死流转的关系,像一根链条,老死以后又生,生以后又老死……永无止期。
从小乘的观点看,十二因缘流转,就是生死不已;十二因缘的还灭,就是了脱生死,不在生死之中,进入涅槃。生死怎么来的?其根本是因“无明”而生,有生就有老,有老就有死;若没有“无明”,就不会生,不生,也就没有老、死,所以小乘要断无明了生死。
然而,大乘菩萨则有更深彻的智慧观照。如前所述,既然现前的诸法都是空是假,则十二因缘所呈现三世流转的生命现象,亦不离五蕴诸法的生灭,所以当然也是空的、假的,生死的根本无明既是空的假的,就不必去断无明;而从无明以下的行、识、名色到有、生、老死,也都一一是空是假,故也不需去了生死。
换言之,当一位大乘菩萨彻见十二因缘的流转相是空的,那么十二因缘的还灭,也就跟著不存在了。所以说︰“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句中的“尽”,是还灭的意思。因此,对大乘菩萨而言,“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了悟空性之后,既不恋生死,也不厌生死,不被生死所缚,自在于生死之中。
经文接著说︰“无苦集灭道”,这是指明三世因果的流转生死与生死的还灭,也是离不了空性。“苦集灭道”叫四圣谛,是原始佛教的基本教理。
“苦”,生命的现象就如苦海,有三类八种,这在前面讲“度一切苦厄”的时候说过了。“集”是指苦的原因,人因无始以来的贪嗔痴等烦恼,而驱使身口意去造作各种善恶业,由此善恶诸业积“集”招感各种苦的果报。一边接受苦的报应,一边又造下新的生死之业。所以,造业而受报,受报而造业,周而复始,永无了期。受报是苦谛,造业便是集谛。如果不想再受苦,就要修“道”。在修道过程中,渐渐地不再造苦因,终究才能“灭”苦。
由此可知,集为苦之因,苦是集之果;道为灭之因,灭是道之果。集与苦为世间因果,道与灭是出世间因果。
我们学佛就是要断除苦因以达到不受苦的目的。“凡夫畏果,菩萨畏因”,前面说集是苦因,然而流转生死的众生为什么会不断地在造苦因呢?要找出根本原因来对治它才是“釜底抽薪”之道。
流转生死的众生不断造作苦因的根源,是来自于无始以来的贪欲、嗔恚和愚痴的无明烦恼。例如遇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就拼命贪求,患得患失而不择手段;娶了太太生不出儿子,就想再找一个太太来生;恐怕一个儿子不孝顺,再生一个才安心。贪得无厌的同时,“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树立了许多怨家仇人,逞凶斗狠,报怨复仇,你来我往;再如对事情缺乏正确清楚的认识或判断等等,便使行为上造作杀、盗、淫等身业,嘴巴则造妄语、两舌、恶口、绮语等口业。
所以不断造业受苦的根本原因来自无明烦恼,也就是没有智慧!那么如何去开发智慧呢?必须修三无漏学和六度。三无漏学是解脱道的根本,而六度是菩萨道的基础,也是三无漏学的开展。
三无漏学,就是戒、定、慧。六度,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戒与定是为了得无漏慧,有了无漏慧,才能断除生死恶业,即不再造生死的苦因。
六度中的布施、持戒、忍辱和精进是戒的范围。从菩萨的立场看,有能力布施而不布施,应该忍耐而不肯忍耐,可以用功而不用功,能舍而不舍,该做而不做等等都是犯戒。至于如何持戒清净,那就要有禅定的功夫。修行禅定的方法有很多种,例如礼佛、拜忏、诵经、打坐、念佛、持咒……等等。
心安定才能真正持戒,才愿发布施的心;心愈安定,烦恼愈少,智慧愈增长,最后就能得解脱。所以,解脱来自禅定和智慧之力。由持戒而离苦得乐,习禅定而得禅悦,修智慧而得法喜。诸位看,这有多好!能修戒定慧的人实在太幸福了。
依智慧而得自在,依三无漏学而得解脱,固然不错,但是一个修行人如果心里这么想︰“哦!我已经得解脱了。”“我已经有大智慧了。”或“我已经成为大菩萨了。”那就有问题了。在空慧的观照之下,根本是无苦、无集、无灭、无道的,这样才会不离生死而不受生死的束缚,才是真正的大自在。所以小乘说︰“苦集灭道”,大乘菩萨则说︰“无苦集灭道”。
经文接著说︰“无智亦无得”,这就更有意思了。有人一定会问︰既然说没有智慧可得,那就没有可以证悟的目标了;没有目标,我来修行做什么?在前面的经文里,各位已经知道了诸法是空,既然是空,那么能观照的智,和所证得的理,当然也是空,也就是无可执著。因此,“无智”才是真智慧、究竟的智慧。
“无得”,是说没有什么可以得到。有人说修行可得功德,修行可得智慧,修行可证道果,又说什么四果、五果,乃至七果、八果,如果有果可证,就是一种执著了。现在外边有人标榜自己已证三果、四果,说自己是圣人,这种人有大问题;把证悟当作一样事实去执著,有一点宗教的体验就生狂慧,是骄慢心。
所以遵守《心经》告诉我们“无智亦无得”的话来修行才是最正确安全的。我们中国的老子不也说了吗?“大智若愚。”又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第三篇 心经实践──人生的意义
《心经》几乎是每个人都知道的,即使不识字的老菩萨们也多能背诵,因此讲《心经》的人特别多,听的人也最有兴趣。今天国父纪念馆不仅这大礼堂满座,连走道上也都坐满了,这并非我圣严的魅力,而是由于《心经》实在太吸引人了。
大家都知道佛法是讲“空”的,“空”究竟是什么意思?是否什么也没有?或者是一种消极的观念呢?其实不是!如果懂得《心经》,就不会认为佛法讲的“空”是什么也没有,它绝对不是消极,而是超越于积极与消极的一种最积极的思想。
刚才主持人叶树姗菩萨介绍我很有学问,是一位研究佛学的文学博士,那么我这三天晚上讲经,一定要讲得有些学问,否则诸位要失望了。但是我会讲得让诸位听得懂,如果听不懂,你们还是会失望。因此我要试著讲得既有学问,又听得懂。
生活、生命、人生
现在开始讲今晚的主题“《心经》生活系列讲座”。一连三个晚上皆是讲《心经》与生活、生命、人生的实践与超越;亦即这次讲《心经》,是配合生命、生活与人生来解释。让我们一样样地来介绍。
生命、生活、人生的定义是什么?生活是众生以活动来维持生命的现象,生活是生命在空间的环境中求生存的活动方式,生活是生命在众生群中造作善业与恶业的行为。这些关于生活的定义,请各位要了解。
一般人对于“生活”究竟是在为什么,多半不清楚。以佛法的立场来看,生活本身即是造业,所造有善业、有恶业。如果是一位修行人或是大修行人,是造无漏的善业;普通的凡夫是造恶业以及有漏的善业。看看我们平常生活中是造善业或是恶业?造善业很好,造恶业会很麻烦;怎么麻烦法,后面会提到。
生命是众生维系身体生存的现象,生命是众生在时间过程中继续存在的事实,生命亦是众生在众生群中接受福报及罪报的现象。所谓生命就是我们活著时所呈现的动态,生命的事实是为了什么?是由于过去世造了种种善业及恶业,现在世便受福报及苦报。
人生是人类在时空中生存的现象;人生是人类从出生到死亡的全部过程。人类的生命是众生之中最难得的果报。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
众生可分有形的和无形的两大类,在佛法中有六道众生的分类法,人及畜生等动物是有形的,其余四类均非肉眼所能观察,所以是无形的。人在六道中不是最好的,也不是最高的,但人类的身体是最可贵的。因为佛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在六道众生中唯有人是能修行佛法的道器,即修道的工具。当我们还拥有人的身体时,要加以把握修行佛法;有朝一日变成为其他动物,或变成无形的众生时,就难得有机会修行佛法了。
我们法鼓山养了一只狗,它在我们作早晚课时一定参加,但是它只能坐在大殿门外,不能进大殿来。有人讲我们那只狗懂佛法、有善根,我却不这么认为。那是因为我们大家都在大殿上,它很孤单,所以就在大殿外等我们、陪我们。我们念〈大悲咒〉及《心经》,它会念吗?我相信它不会,最多觉得喜欢,已是善根福报。所以,做了人以外的众生是很可怜的。
《心经》说的道理全是人的问题,是为“人”而讲的。佛法是对人说的,因此得先得到人的身体,才有机会听到佛法,懂得佛法,并且充分地修行佛法。譬如《心经》中所说的五蕴、十二因缘、十八界,全都是“人”才有此条件;人以外的其他众生不具备五蕴、十二因缘及十八界那么多的条件。
有些人认为做人很辛苦,不如一死百了,死了以后大概就没事了。我说,死了不得了!因为死了以后,业报未了,死了以后,佛法未学,是多么地可怜!
《心经》所讲的三世十二因缘,就是以十二个阶段,说明人类生命从过去世到现在世,再从现在世衔接到未来世的连续现象。人类的生命即如此再生再死地一再循环不已,此乃所谓人的生命的三世循环。因此,佛教徒的人生观,应该是珍惜生命、积极生活的菩萨行。《心经》的智慧即是教我们如何实践积极的人生观,而又能超越于自我为中心的自私自利。
简单说,《心经》的内容是在说明人生的根源出自无明,生命的目的是为了成佛,生活的态度是要达到心无挂碍。因为有无明的烦恼,故而生死不已。如果无明尽,那就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就是成佛。而欲成佛,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心无挂碍。
第四篇 心经异译
(略)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 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