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大师版《心经》讲记

心经讲解2年前 (2022)发布 菩提叶
137 0 0

慧明法师:《心经》第一讲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佛教中一部重要的经典,简称《心经》。有鸠摩罗什大师和玄奘大师翻译的两种版本,今天共同来探讨的是玄奘大师翻译的《心经》。

  玄奘大师大家都知道,是中国人的脊梁,也是历史上一致公认的,外交史上、翻译史上、文化交流史上一个不可逾越的、空前绝后的丰碑。

  关于玄奘大师的出生亦有两种说法,有的史书上说是公元599年,也有的说是公元601年,是河南偃师人。他的祖上是书香门第,因为对佛法的厚爱和内心的善良,对生命追求的真切的心情,十三岁跟随哥哥出家当了小和尚。他非常聪明,遍览了诸子百家,也广读了许多在他之前翻译过来的佛经。由于当时传播翻译经典的每一位法师对经典的解说不同,让他产生了疑问,于是在公元627年发心要到佛教的发祥地、释迦牟尼佛的成道地和佛教的传播弘扬地去寻找原始的经典。当时他是偷渡出去的,回来是唐太宗李世民在十里长亭红毡铺地迎接他的。

  玄奘大师在印度以及那烂陀寺度过了十几年的生活,回来以后得到了唐太宗的重视,希望他还俗辅佐国家,但是大师不愿还俗,婉言谢绝了。唐太宗只能在长安专门为他建造了寺院,并指派得力大臣、著名大学士等给他当翻译工作的助手。他翻译经典的广、多、意义之深在翻译史上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我们今天要讲的这部“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就是玄奘大师翻译的。

  玄奘大师翻译的“心经”没有象其他经文那样,开头是“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忉利天宫……”,也没有“……如何听经?大家听了以后信受奉行,欢喜而散……”等结尾,他直接翻译了经典中精髓的部分,这在当时是专供唐太宗李世民诵经所用。因为一个皇帝日理万机,时间不多。唐太宗就问玄奘大师:“你说佛教有多么的深邃、多么的灵感、对生命的理解又是多么的透彻、诵经有多少多少的功德,那么你是否可以提供给我一部既能够包括佛教的全部经意,又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它的背诵,又能掌握整个佛教思想的脉络的经文。”玄奘大师答应了他并翻译了这部《心经》。

  《心经》二百六十几个字,可以说是字字珠玑,全名叫《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在诵经之前,我们要感恩佛祖释迦牟尼佛,并且要在内心深处扬起一面虔诚的帆,所以在讲经之前首先念开经偈。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遍)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意

  释迦牟尼佛是释迦族的圣人,他是迦毗罗卫国净饭王太子,名叫悉达多?乔达摩。为了寻找生命的真谛,为了让自己的生命天天快乐、喜悦,不受各种烦恼的纠缠,为了让自己的慈悲心无限制的放大,为了让自己的智慧不断的升华,于是他舍弃了王位,抛弃了妻子、儿子,出家修道,最后修成正果。悟到了生命的真相。悟道了以后,他在恒河两岸(印度的恒河)开始传播他悟到的真实意义。他组织了一次一次的说法,传播他的心得,讲述给生命带来快乐的方法,因此就形成了我们现在的经典,这些经典通过一次、二次、三次的接力传递,一直流传到今天。

  我们上面诵的开经偈是唐朝的皇帝武后则天所写。“无上甚深微妙法”就是说释迦牟尼佛的教法至高无上、无能可比,它的深度也是深到极点。能够遇到佛法是很不容易的,所以说“百千万劫难遭遇”。劫:佛教之时间术语,是时间的代名词,说明人生生世世当中能够遇到佛法是不容易的,因此说“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是说今天能听到佛法,见到经典,应该要接受,然后去实践,这个叫持和受。受和持了以后然后再解。要理解要接受这个佛经深邃的意义,并且怎么去解呢?要如实的解,不能曲解,不能歪着解,要把释迦牟尼佛的本意解说出来。这是武则天她每一次诵经的时候,在经前时刻提醒自己的四句话。

  今天我们看到许多的经典,是这些翻译取经的大师们用汗、用血、用生命换来的。比方说和玄奘大师一起偷渡去印度取经的有十三位法师,中途逃的、亡的十一个人,最后到达印度的只有两个人,而且能够把佛经带回我们国家的只有一个玄奘法师。另外一个怕了就留在了印度,他不想回来了,回来是九死一生的呢。因为当时偷渡是杀头之罪,来和去还要横渡流沙、越过丛林,跨越高原大草原,在异族的人群中冒着多大的风险和艰难啊,但是玄奘法师还是回来了。

  你想玄奘大师当时在那烂陀寺(当时的佛教大学)有上万人在学法修道。在上万人中他在辩经的过程中是万里挑一的,受到了当时印度的皇帝戒日王的厚遇,赐予各种珠宝金银,并让他留在印度,玄奘法师都婉言谢绝了。所以经典来之不易,我们要用一种很沉重的心来接受它、学习它。

慧明法师:《心经》第二讲

  首先讲经题“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简单的说“般若”翻译成中文就是“智慧”,“波罗蜜”就是“到对面”,那么很多地方翻译成“到彼岸”,就是从这个地方到那个地方,从此处到彼处。“多”是印度梵音的拖音字,就象你好啊的那个“啊”字。

  “般若”为什么不直接翻译成“智慧”呢?因为翻译经典中,有个规矩叫“五不翻”。象“般若”是因为它的意义深厚,厚度之大无以用“智慧”可以概括,为了尊重“般若”这两个字,所以不翻译。“智慧”在佛教的典籍当中就是灵魂。佛教的专有名词叫“慧解脱”,有了智慧才能够解脱烦恼,象很多绳子把我们绑在一起了,要有智慧才能够解开。因此叫“般若”。

  当然,它还有其他方法也可以到彼岸的,其中有布施波罗蜜、持戒波罗蜜、忍辱波罗蜜、精进波罗蜜、禅定波罗蜜,最后是般若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这五种波罗蜜必须要有般若波罗蜜。如果没有般若波罗蜜,它的禅定是邪是正不能分辨;如果没有般若波罗蜜,它的忍辱是正是邪也不能分辨;它的布施、持戒和精进也是同样的道理。因此,佛教经典当中“般若波罗蜜”有专门的大篇经典,我们说有《大般若经》,还有《大智渡论》(专门解说大般若经)都是注重般若波罗蜜。从此到彼,必须要有智慧,也就是说从苦的一面要到快乐的一面,从烦恼的一面到喜悦的一面,从沉重的生活一面到轻松的生活一面,都是需要有智慧的。不过,那个智慧不是生在天上,也不是生在地下,而是生在我们的心灵当中。这部经典专门是来阐述般若波罗蜜心的经典,简单称“心经”。

  什么心呢?不是布施心,也不是持戒心,也不是禅定心,也不是精进心,也不是忍辱心,是智慧心。专门来说明我们的人心需要一颗智慧的心,才能够到彼岸。这颗心如果没有智慧,生命不会阳光,快乐不会到来,烦恼永远纠缠,患得患失从来不会放开,所以佛经当中,不管是金刚般若波罗蜜,还是大般若波罗蜜,还是般若波罗蜜心经,离开了这个心,无从说起。“心”是第一要务。

  这个般若波罗蜜多的心怎么生起呢?就是我们要讲的经典当中开始,可能有人要问:师父,那我们现在是什么心?那我问问大家,我们现在什么心?笼统一点的说,是凡夫心。那凡夫心是什么心呢?贪心、嗔恨心,愚痴心,叫做“贪、嗔、痴”,这颗心在追逐着生命以外的“财、色、名、食、睡”,“财”就是我们物质上的金钱、财产、不动产,“色”就是男男女女,“名”就是我们的面子,“食”就是好吃好喝,“睡”就是懒惰、贪睡、不早起。象那个海螺一样“嗟嗟硼壳来,一睡一千年”。这是佛经当中描述的叫做地狱五条根。就是说要生到地狱里去的五种根(根就是能够生长的意思)即“财、色、名、食、睡”。追逐的是这些东西。用什么去追逐呢?就是凡夫心。如果这种心不淡薄的话,人要想快乐无从谈起,因此,释迦牟尼佛教导我们,你要想快乐,真正的生命要得到清安、喜悦,你就应该要有一颗般若波罗蜜多心。

  这个“心”字,好多法师的解说可能与我不一样,他会把这个“心”字解释成什么呢?解释成这部经是所有经典的中心,好象树心一样的心,是所有物体的中间、中心、精髓、精华,有这样子的解释。我说这种解说不对,所有的经典在我们的眼里都是精华,难道《金刚经》不精华吗?《妙法莲花经》不精华吗?《解深密经》不精华吗?所有的经典都是中心,只要把一部经典学透,学明,理解,接受,然后持之以恒的去训练自己的心,这部经典就是精华,就是你生命的中心,就是所有经典当中的中心,我们要肯定一切的经典都是释迦牟尼佛的精髓。

  其实《心经》中讲到的“心”字毫无疑问就是智慧之心,它直接指向我们一天到晚、举手动足、开口讲话、眼睛一眨一眨的那颗心,在我们中枢神经当中指挥着我们生命的这颗心。要求我们训练起来,把这颗心演变为、锻炼成有智慧的心,那么就是经典里面所要给我们阐述的内容,因此称它为“经”。什么叫“经”?我看大家平常的时候在说的叫“经得起考验”,考验是时间和空间的问题,要经得起考验才称为“经”。你经不起考验怎么能称为“经”呢?第二个叫做“经久不衰”,这是时间问题。什么叫“经”?长时间的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它都不会衰弱,处于经常,常态。那么从这两个词语当中,大家应该可以理解什么叫“经”。

  在案例当中,“经”字有那么几种含义,第一种叫做“契”,契合的“契”,默契的“契”,它可以跟佛的心默契,也可以跟我们凡夫的心去默契。第二种意思它叫“涌泉”,一旦你学习了这个经典以后,生命当中的智慧就会象泉水一样自动的冒出来。还有一种意义叫做“贯穿”,因为佛说的一句话,可以通过时间空间来考验,然后把一句一句的话象穿花朵一样把它贯穿起来。还有一种意义叫做“绳墨”,什么叫“绳墨”?象我们这张台子,它是通过木工用一个木斗和卷在里面的绳子,木斗里面是墨汁,绳子穿过墨汁一头固定在木材的一端,另一端用手弹拉一下,在木材上就留下了笔直的一条墨线,然后木工用器械沿着这种墨线可以把木材锯成方方正正。经能使人端庄、正直、清净,有这些意义的存在,因此也叫“经”。就是你学了这部经以后,让自己的这颗心可以有规章、有规矩。你看了经典以后,可以把一颗凡夫的、歪曲的、腐烂的各种各样的心锻炼成一颗纯正的、阳光的、象明灯一样的有智慧的心,有绳墨的效果和功能,这是比喻的。因此“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为“心经”。

  “般若”是一个人希望成为一个菩萨的重要的指南和明灯。菩萨按照佛教的要求,要有六度修持?般若波罗蜜也叫般若度,也就是“波罗蜜”也可以称为“渡”。渡就是通过的意思,象一条河里可以用木筏、或则桥梁可以从这里走到你需要走过去的对面,因此波罗蜜可以翻译成到彼岸,也可以简称为“渡”,也是我们渡众生的渡,渡船的渡。有般若的心才能够渡自己那颗众生的心,有般若的智慧才可以渡自己周围靠近的芸芸众生,因此叫做“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慧明法师:《心经》第三讲

  我们首先来讲“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是一句。

  很多法师把观自在菩萨解释为观世音菩萨,因为为了避讳封建的观念,不能与皇帝的名字有同音,因此把观世音的名号写为另外一个名号,叫做“观自在”。大家都知道,观世音也是菩萨,观自在也是菩萨,同一个人有好几个名字,好像文殊菩萨也叫菩萨,妙吉祥菩萨也叫菩萨。好像慧明也是一个法师,我另外一个名字叫振虚,也是一个名字,动不动把俗名也拿出来,叫郑明利,也是一个名字。不管是此名字还是彼名字,它代表的都是同一个人。

  那么观自在菩萨,什么叫菩萨呢?菩萨的全名叫“菩提萨多”,就是能觉悟众生的人,也就是说能使众生觉悟的人。这个人是什么人?是观自在,也叫观世音。他是怎么觉悟的?怎么来修道的?如何成为菩萨的呢?就要讲到那个“行”字,他行什么呢?“行深”!行深不是一般的深,是深深地行,就是深深地去实践,去达到最圆满最广大的智慧来渡一切众生的时候。

  照见五蕴皆空,观自在,这个名字也和他的德相非常的契合,一个菩萨首先是个大自在的人,大快乐的人,大喜悦的人。哪像我们这样子,平常的时候就很难很难做到自在。比方说,本人离开金峨寺三天就放不下了,一定要回来,感觉到这个金峨寺不知道要发生什么事,他们在干什么?这两天寺里有客人吗?寺院会不会被火烧掉?小偷会偷掉?很是挂碍,不自在。还有呢,到外面城市里面的车水马龙、空气污染、红尘滚滚,很不舒服,很想回到金峨寺院这个环境中来,又是不自在。那么不自在,就说明什么呢?说明我们的生命没有般若,你就度不了自己,因为你的这颗心不像《心经》上面讲的“无有挂碍”“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而是有牵挂、有恐怖、有担心、有颠倒,所以需要修行。修行的目的就是让我们这颗心不管在什么时间和空间中,都是那么得潇洒、自在、欢喜,这个是我们每一个人所期盼的,也是我们每一个人所向往得到的,能做到吗?

  有一次我问大家,我说大家开心吗?很多人说:师父,我们不开心,我们很烦。是的,五分钟的开心快乐可能做得到。得到了每个领导的夸奖,或是得到了某个特殊的利益,或则中奖,或则意外所得,受到外界的刺激以后,生命突然开心了一会儿。接下去的担心也是很多的,有家有老婆孩子有房子有工作,为了金钱各种各样的奔波劳碌,可能会让很多人整个晚上不得睡眠。不然怎么会有安眠药的发明呢?就是因为不得自在,安眠药出来了。因为不自在以后,所发生的对社会、对人类的那些伤害也有大大小小不等,所以公安也有了,检察院也有了,人民政府也成立了。因为有人类的烦恼出生,就要有不断的完善那些管理机构。因为生命不自在。在不自在的情况下,生命会做出各种各样想得到自在的极端和不极端的行为,害人害己。

  为了自在,为了今天和明天乃至生生世世总有一天能够达到的自在,我们要学习这部经。其实这部经典是佛的境界,是菩萨的道化,是生命的圆满完善,是宇宙和人生的真相。何其珍贵,何其难能,但是又谈何容易。尽管是不容易,但是要想活得快乐,要想活得自在,必须要学习。学习一点,生命的绳子绳索就会慢慢地松开一点,学两点,它就松开多一点,学了听了就有所谓的开卷有益,多多少少给我们增加轻松。观世音菩萨之所以被大家传唱了千古,经久不衰,因为他自在了。他不但让自己的生命自在,也把自在带给周遍的人和事。他是怎么得来的?他是修行般若波罗蜜多得来的,那么他修行的时候,是如何来看淡这个人和事的呢?是怎么样来观察这个世界和人生的呢?那就是接下去他所得到的启示,也是佛给他的启示。

  第一句就叫“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首先我们来讲讲苦厄,人生有没有苦?这个不要我问,上帝也这样子说。因为苦到了极点,承受不了,才有这个千变万化的世界,发明创造;因为苦到了极点,才有各种各样社会不端正的行为发生。简单的说,一个生的苦,一个老的苦,一个生病的苦,一个死亡的苦,这四种苦在《楞严经》当中被叫做业种自然,是每一个生命体自己招揽的自然规律。业是自己所造作的,或招集来的。生命的规律是自然的规律,谁也避免不了,生对于母亲来讲“苦”,对于小孩来讲更苦。基督教说人类是怎么产生的?是亚当和夏娃毁了上帝之约以后才有人类的产生,所以有罪就有苦。人类永远是上帝的羔羊,上帝是牧羊,因此为上帝效劳的人叫牧师,替主人管羊,牧师是来管我们的。

  佛教说,生命的苦是由我们生命的无明产生的,什么叫“无明”?对于一件事物的认知有缺陷,对于一个人的认知不全面,发出了错误的信息,指挥着错误的行为,造成了错误的结果,投身到了这个残缺的世界。这个世界佛说它叫“娑婆世界”,娑婆世界就是残缺的世界,不圆满的世界,痛苦的世界,人与人之间勾心斗角的世界,物与物之间互相碰撞的世界,时间和空间形成有春夏秋冬。像这样子的世界,有些人承受不了,结果被冻死了;有些人承受不了被热死了;有些人承受不了跳楼死了;有些人承受不了,不断地在更换自己的环境;结果还是不得善终,为此叫“娑婆世界”,翻译成我们的汉语叫“堪忍世界”。

  在这个时间和空间当中,不管你是过五十年、八十年还是一百年,要把自己锻炼起来,有一种能够承受的能力,不承受也得承受,要承受也得承受。人类为了御寒发明了羽绒服、发明了空调,为了解决步行发明了汽车,为了信息发明了卫星,为了压制别人发明了原子弹、导弹、舰艇,都是为什么?为了要承受这个世界人与人之间勾心斗角、人与自然的勾心斗角、自然与自然的勾心斗角,费尽心机,让我们的生命能够接受、抗拒人类和自然界各种各样的侵袭,这个就叫“堪忍”。不会忍,不懂得忍,承受不了饿死、冻死。所以来到这个世界的生命体是不容易的。

  可是有那么多的苦怎么办?我们难道舍弃这个世界?早一点死去可以吗?想死的人不多。要活的人大有存在。贪生怕死。佛教也不主张人自己找死,不可以的,要下地狱的。自杀和杀人没有两样,要受因果报应,下一辈子还要来这个世界,不一定做人,可能做牛、马、羊也不一定,有可能再次投生做人被别人所杀也不一定,这就是因果的法则。有人说:法师,那怎么办?这个世界那么痛苦怎么办?

  北大的教授楼宇烈先生在中央电视台四套在给大家阐述佛法的过程当中,他说什么叫佛法?佛法就是生命对现实生活的活法和态度,有了智慧,你就可以有一种正确的态度来对待这个生命,对待人与人之间勾心斗角,对待人与自然的勾心斗角,也能够处理好自然与自然的勾心斗角,因此佛法叫智慧之学。它直接面对的是我们生命,生命当中直接面对的也是我们这颗心,让我们在不变换环境的前提下,要让自己活得开心,活得自在,活得快乐。那要怎么办?那就要好好的学习自然界和生命的真正的规律是什么?真理在什么地方?接下来大家来对比一下,你所认知的世界、你所认知的物质、你所认知的人和事与佛所认知的事物、理论,是靠近呢还是遥远?是背离呢还是契合?首先我们可以肯定地说,你的观点和佛说的道理是贴近的,是相符的,你的生命已经开始产生快乐;如果你的观点、你的理论、你对世界的认知与佛的观点是背道而驰的,是遥不可期的,那么生命肯定不快乐,就是快乐也是暂时的刺激,不是真正的快乐。

慧明法师:《心经》第四讲

  我们看“照见五蕴皆空”。“照”,作为一个菩萨修道的时候,不是用手去抓,也不是用嘴巴去说,也不是用眼睛去看,更不是用耳朵去听,而是用自己这颗心,在深处扬起、点亮像太阳一样的光来照这个世界。

  大家会问,法师,我们的生命又怎么样了?我们每一个人不是都长得很健康吗?很漂亮吗?我们不是每一个人都长得很好吗?我们分析过没有,身体从娘胎里孕育的时候,是怎么产生的?出生了以后怎么会发生变化呢?身体为什么莫名其妙地有热量呢?身体为什么一天一天地长高?难道是在运动和变化的吗?现在科学很高明,它说我们的生命有十二种元素组成的,那如果我们把十二种元素堆积在一起会讲话吗?眼睛会动吗?有人说,法师,现在机器人就有这种功能,那是有限的,机器人的主观能动性还是掌握在人的手里。

  我们自己的生命掌握在谁的手里呢?有人说是爸爸妈妈生出来的,应该掌握在爸爸妈妈手里,但是这个生命有跟爸爸妈妈吵架对着干的时候,那也有顺着爸爸妈妈干的时候。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奇异古怪的现象呢?所以这个生命不仅仅有十二种元素,还有一种既不掌管在爸妈手里、看又看不到的、手又摸不到的东西,西方宗教叫“灵魂”,佛教认为这是一个精神体,是生命的大部分,物质是生命中五个组成部分中的一小部分,还有四个部分都是精神的。概括为五蕴:色受想行识。

  佛教把这十二种元素概括一下,叫“色”。人家经常会跟我开玩笑,他说:法师,你们六根清净、四大皆空噢,那你们不近女色噢,色即是空吧。他们会从这个方面去想。并且带有一种说不出的眼光来问你这些话,我说什么话都不是。佛教不那么简单。这个色——女色男色仅仅是一小方面,这个色字解说的范围广啦,用简单的一句话,有质碍的一切的物体都称为“色”。什么叫有质碍呢?就是实体的、你手能摸得着、眼睛看得到的,比方说象我们现在质子、中子、黑洞天体,它都是物质的,都称为“色”。

  另外,佛教还有一个解释,“色”第一个是形色,第二个叫显色,第三个叫纳受色。什么叫形色?形就是有形状的,长的、短的、矮的、胖的、瘦的、圆的等等有形状的色,叫形色。什么是显色?显示出来的,红的、黄的、蓝的、黑的、白的等等。还有一种纳受色,是指在精神领域当中,通过感受了以后形成的一种物质体的东西。如来了金峨寺以后回去了,你可以把金峨寺搬到你家里面,晚上一睡觉,脑袋里就是出现金峨寺大殿、慧明法师这个人、它的地板、它的木头、它的佛像,通过纳受了以后形成的一种色体。在释迦牟尼佛时代,没有现在的科学那么全面。而把色字概括为“四大”。哪四大?第一个叫做地大,第二个水大,第三个叫火大,第四个叫风大,就形成了这“四大”。

  讲到这个色,大家就会说:法师啊,你这个《心经》上面没有讲到“色”啊?你解释第一句话,但是第一句话里没有“色”字啊?已经有一个色字在里面了,大家有没有看到“照见五蕴皆空”?什么叫五蕴?就是我们的生命有五个条件堆积在一起的,形成了这个生命。第一个就是“色”;第二个叫“受”,第三个叫“想”,第四个叫“行”,第五个叫“识”。“色、受、想、行、识”这就是形成了我们生命的一个体,我们佛教把它叫做“五蕴”。

  生命不是那么简单的,别看这是我的耳朵,这是我的眼睛,这是我的鼻子,那么一天二十四个小时,多少时间照顾自己耳朵?多少时间照顾自己的鼻子呢?因为对生命不够关心,今天《心经》要告诉我们,要叫我们关心,好好的关心这个生命。生命有五个条件形成的,叫做“五蕴”。“色、受、想、行、识”。观自在菩萨对生命的,五个组成部分不但看到了,还看到了结果是什么样子的呢!两个字“皆空”。《心经》后面还讲到佛说的话是真实不虚的,生命是空的。大家肯定不相信。如果相信了,死就不会那么痛苦了,生就不会那么烦恼了,病就不会有那么纠结了,老就不会那么舍不得了。商店里面的这个化妆品就不会那么值钱了,因为舍不得。为什么舍不得?因为始终认为生命是真的,最好是万岁万岁万万岁。做得到吗?做不到的!

  什么叫“皆空”?就是:都是空了。很多人会把空字解释成“没有”。没有是没有,空不等于没有。比如说空气是空的,它没有的吗?里面有大量的微生物,有大量的灰尘,有大量的质子、中子、原子,你说它没有的吗?你眼睛看看没有就是没有了吗?

  佛教对这个“空”字有一个明确的意义上的界定,第一个叫没有永恒性,第二个叫没有独立性,第三个叫没有实在性。从时间上不可能永恒,从空间上不可能实在,从组合上不可能独立,形成了这个“空”字。如果这个东西是永恒的话,商品它就不会再造了,用用就够了;房子也不会坏了,也不用换房子了;人也不用死了,青春永驻了;也不会老了,养老院也不要了。如果这个是实在的话,古董就不会那么值钱了;如果一点东西可以形成一件事情的话,那么青砖就可以造房子了;或者玻璃就可以造房子了;一个人可以成立一个家庭了;都是不能独立完成的,包括我们的生命,它是由色、受、想、行、识五个方面形成了我们的身体。因为是空的,所以我们在娘胎里面有父精母血和中阴身的投胎形成了这个生命,出生拳头那么大,到现在最起码有165厘米吧,所以它也会慢慢、慢慢的老去,也会慢慢、慢慢的缩小。

  以前我们金峨寺有一个老人家,摸手摸得很灵的,年轻的时候肯定是美女,年纪大了,虽然皱纹满脸,但是也不失当年的姿容,临死的时候,人缩小到七十公分长了。所以生命的空是永恒的主题,变化是永久的规律,没有独立性,没有永恒性,没有实在性。这个是真理哪!

  空并不等于没有,如果你承认没有,那就承认一样东西是永恒的有,你说那个水会没有吗?一样的道理。水蒸气、云雾、雨、冰、河流,然后再蒸发,水有多少功能了?你说哪一个形态是它本身的形态呢?生命也是同样的道理,八十岁、一百岁,你说是同年的形态吗?十二、三岁的形态吗?二十来岁的形态吗?三十来岁的形态吗?五十岁的形态吗?一百岁的形态吗?哪一个形态是你的形态?没有一个形态是你的形态呢?你能掌握哪一个形态?人掌握不了哪一个形态,上帝也没有办法左右你哪一个形态?不能让你固定在哪一个形态,今天的形态不等于昨天的形态,上午的形态并不等于下午的形态,自然规律嘛。

慧明法师:《心经》第五讲

  人是由这个五蕴组合而成的,第一个就是色蕴,佛教称“四大”,今天讲“色”的过程当中,要给大家讲讲“四大皆空”。

  很多人说,慧明法师,你们和尚四大皆空,你怎么还开奔驰呢?你看对佛教有多少深的误解啊。什么叫“四大皆空”?生命当中的四大叫“地、水、火、风”,我们的肉、骨头终归大地;我们的生命有70%是水分;我们的生命如果没有这个热量,人就死了僵硬了;我们的生命没有呼吸,那是什么结果?生命的呼吸不能停止,生命的热量要不断增加,人到老年的时候两个脚就僵硬了,为什么僵硬呢?热量不够了。你说馒头冷了,我们吃都不能吃,要放到蒸笼里面去蒸热,软了才可以吃了这个馒头,还好吃!不热了它就僵掉的。二十四小时我们都坐着,没有一个人少一杯水的,都喜欢喝水。“地、水、火、风”就是这个意思。生命当中此刻的“地、水、火、风”和明天的“地、水、火、风”发生很大的变化,30岁时候的小便和70岁时候的小便完全发生了大的变化,哪里有不变化的?

  生老病死,随着时空的清洗和内心世界不断的更换,时时刻刻、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中,变化是事实,不变是你的虚荣心造成的。人家说法师啊,三年五年前看你那么年轻,现在还是那么年轻,那是人家给你讲好听好听的,要有自知之明。有人说某某人啊,你还是那么漂亮啊,不失当年啊,虚荣啊,不实在的。这都使这个生命带来烦恼。今天听这个人讲你还那么年轻就很开心;明天讲某某人你老了很多,于是便生烦恼。不管如何的美言,生命的无常是事实呢。

  释迦牟尼佛就是讲真话的人啊,生命的事实永远是事实,你的内心观点跟生命的事实在同一个轨道上,生命就快乐了。现在我们的思想观点跟生命的事实是违背的,远离的,是怎么造成的?是我们的无明和愚痴的心造成的。要接受这个事实,让心要承认这个事实,首先的条件,让我们真切认知身体上的物质这一部分是空的,假的。那么有人说,法师怎么是假的呢?我这个水喝下去会解渴,我想要走路它会走路,我想要睡觉它会睡觉,怎么是假的呢?那我问大家,做梦是不是假的?我做梦到厕所拉小便呢,结果醒来整个床都拉湿了,也有效果啊?怎么没有效果呢?我梦到跟人家打架,万丈悬崖跌下去,结果床板会跌断掉,为什么?做梦也有效果了,这个人生如梦啊,这自古以来就是这样的,怎么没有效果,同样有效果。这是我们醒了以后才知道,噢,昨天晚上我在做梦,没有醒的时候,你跟人家打架打的全身都是汗,你还不知道是在做梦呢。因为我们在梦中没有醒,所以知道我们的生命是真的,是实实在在的。我们的人在游来游去,天上的人看我们象我们看蚂蚁一样的,好玩呢。蚂蚁好玩,它认为长寿就是15天,半个月已经很长寿了,就象长寿了上百岁一样。我们人认为长寿一百年了不起了,天上的神仙看你才一天,一百年就是天上的一天呢,这是生命。

  我们都是在梦当中说梦,人生如梦。没有真实的认知,正视自己生命真实的一面,首先要把自己的生命要观、要照,“观”和“照”两个字非常重要,它不是让你用眼睛看。是思想观点的“观”,还有“照”呢,要照明、照清,今天佛告诉了我们的结果是空的,不要抱着侥幸的心理,空的就是空的,还认为实实在在的不变的永远会痛苦,永远会失落,永远会患得患失。因为你不承认哪个事实,就改变不了你对生命和生活的态度,所以要接受,然后再用空的一种态度投入到你的工作、生活当中去,你的生命会有另外一种生气和生机。我们讲了第一句话“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在这句话中,说明了人世间的苦厄,还有我们人基本上构成的五大元素,并且要解脱苦厄的方法就是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照见五蕴皆空,然后才度一切苦厄。

  首先是“行”,这个“行”不是出行、浅行,这个“行”是深行、细行,深行、细行的结果是内心会燃起一盏明灯,象阳光一样照耀大地,无有剩余。所谓的“照”就是在内心当中升起了生命的般若波罗蜜多,它的对象不是山河大地,不是金钱名誉和地位,直接要照的对象是我们的生命。这个生命也不是很单一的很简单的说我的生命就是我的生命,那你照也不要照了。佛说因缘所生法。我们的生命也不例外,它由因缘和合而成,既有精神的,也有物质的,其中的内容就是“五蕴”,“蕴”是堆积的意思,和合的意思。生命有五个条件堆积在一起形成的。哪五个原因?哪五个条件?那就是色、受、想、行、识。

慧明法师:《心经》第六讲

  在上两讲中,我们简单的介绍了“色”,生命当中的“色”,它直截了当地指向了四大:地、水、火、风,这就是“色”。今天我接下去要讲它的受、想、行、识,这是精神的四个部分。

  在百法名门论当中,受、想、行、识是遍行心所。就是说受、想、行、识这四个精神主体,不管在善的时候、还是在起心动念恶的时候、在愤怒的时候、在愚痴的时候、在贪心的时候,它始终伴随于我们的精神领域当中。

  首先解说“受”字。

  “受”,大家生活当中经常会碰到。比方说你拿起茶杯,你的感受是重的还是轻的?你把水喝到嘴巴里面,你的感受是热的还是冷的?所以它包含有接纳的意思,就是生命在跟其它事物、其它的精神状态、其它的对象进行接触的时候,首先是“受”。

  从主体行为上来说,我们有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与对象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六尘之间进行接触以后所发生的一切都要通过这个“受”。“受”如果没有正常的作用能力,会对我们的生命产生很多的干扰。

  “受”在我们的“想”、“行”和“识”上有正常的作用能力。“受”接纳过程所反应出来的有苦受、乐受和不苦不乐的感受。我们平常都说,你感受好吗?这个人你能接受吗?或者某些事情你能够接纳吗?都跟这个“受”字有关。

  在做任何一件事情中,很多的时候都是没有接受就作出了习惯性的评判,则会造成我们错误的导向。比方说十一点半到了,大家就会说“十一点半到了,下班了,马上去吃饭”,你要不要接受这顿饭?这个提前的行为还没有准备好,在不接受的情况下可能饭菜已经到了自己的嘴巴里面了,很盲目的把这顿饭吃下去了。这样子的行为是没有通过“受”而接纳了它的一个外表的物质上的东西,往往这顿饭是盲目的,并且对于生命中产生的乐与不乐是比较粗暴的。

  当一个人如果去憎恨对方的过程中,要回击另一个生命的时候,自己有没有接受要威胁对方生命的过程,就会冲动做决定,这是盲目的。很多杀人犯并没有接受“我要去杀对方,对方的生命要在当下被我杀掉了”。盲目的凭着昨天、前天或则几天前的怨恨把刀子拔出来捅向对方,当他把刀子从对方的身体中抽出来的时候,他突然感觉到后悔了。这个行为叫冲动,对自己生命当中的一个关键的思想行为“受”忽略了。如果受的当下明白接受了,就不会那么冲动。

  生命五大元素组成一天到晚、从不间断的伴随着我们的生命,四大精神就是“受、想、行、识”,对我们这个生命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这个“受”字为什么在佛法当中把它摆在遍行心所里面?就是因为它的普遍性,它对生活的实质性,所以我们对这个“受”字要经常应用、经常体会。比方说,我在这里讲《心经》,大家人是来了,坐也坐在这儿了,你的受——感受和接受了没有?这个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接受的当下,你的内心世界是愿意的还是不愿意的?是开心的还是不开心的?那就关系到那个“受”的结果,是苦受还是乐受?或者你坐在这里,接受是接受了,但是对你的生命当中既不产生烦恼也不产生喜悦,这样子的行为我们称它为无计的受,也可以说是不苦不乐的受。

  修行、修道不在寺院,也不在释迦牟尼佛的座下,在哪里呢?在自己的生命当中!生命是一个莫大的修行道场,把生命的道场经营好了,你的心能够安住在生命的道场里面,本身的修行比你换多少环境、到多少寺院、拜过多少师父更真切、更有功效、更有明了的智慧,到那个时候,你真正的会感受到佛法确实对我受用。

  在之前几讲中,我也强调了佛教的另一个名词叫“内明”,佛法是要让我们这颗心安住在生命当中,不断的向内明了,明了自己内心世界的每一个起心动念,每一个生命当中所接触到的感受、承受,这就是生命当中的第二个元素,叫作“受”。

  像我们的眼睛看到外面的万事万物(佛法给万事万物界定为色),看到万事万物的时候,在你的思想当中就会起心动念,美丽的不美丽的?风景好的不好的?帅的还是漂亮的?等等心念就会生起。那我们的耳朵听到这些声音,也是同样的道理。这个声音是哪位歌星的?某一个人是他的忠实粉丝,她很喜欢听他的歌。碰到另外一种环境,可能别人是讲你不好的,那个时候你的内心就会生起诸多的烦恼等等。

  鼻子会闻到各种各样的香味、臭味,佛法里面臭不叫臭,叫恶香,指这个香是很恶毒的,还有一种香就是好香。鼻子所经受的檀香等等,你会感受这个很舒服,到寺院里面大殿一进去,那种香味很好。遇到恶臭的东西,你就感觉到不好。

  还有我们的舌呢,宁波人喜欢吃三臭,你叫北方的人来吃,他就说“师父,我在金峨寺吃饭,最好把那个臭菜拿掉,我闻不来,吃也吃不了。”所以舌头的感受也不一样的,四川人喜欢吃辣,湖南人要加点麻,那些我们浙江人就承受不了,很多人北方来的,宁波的螃蟹他吃不来,他是吃牛羊肉长大的。所以各人在同样的眼、耳、鼻、舌、身、意当中,他所感受出来的结果,快乐和不快乐是不一样的,这就是你的“受”,苦受,乐受。

慧明法师:《心经》第七讲

  现在讲第三个元素,生命当中第三个组成部分是“想”,下面接下去一个是“行”。

  “行”相当于我们今天的“思”,“想”跟“思”是完全两个不同的概念。同样是精神主体的东西,我们平常说思想思想,《心经》当中的这个“行”就是“思”的意思,也就是作意,就是内心世界它要发出一种行为,有种主观能动性的“思”的行为,要发动,叫做“行”,它的精神要开始行动了;这个行动的前提首先要接纳,然后有“想”,这个“想”其实是一种影象,是一种形状。如果我在马路上走的时候,有人突然给我一个耳光,我马上就接受,接受了以后就形成一种影象,这个人打我了,打我了要怎么办呢?接下去就是“思”,你要还击还是不还击?如果我在马路上走,有人突然给我一百元钱,跪在地上,这个时候首先也是“受”,受了以后首先把这个跪在地上给你钱和这个人的表情接纳,在你的精神主体里面形成一种影象,然后接下去才有你的行为和主观能动性,我要不要接纳这个物质,然后他跪着的时候,我应该不应该把他扶起来,还是不接纳麻木的走过而已。这就是“受”和“想”,然后把信号传递到我们的精神主体,才有主观能动性的开始。就是第四个“思”,“思”就是我们的主观能动性。

  第五个是“识”,佛法当中解释为了别,也就是了知、分别,就是知道了以后给它分门别类。要不要收藏?那么这个“识”字在我们的佛法当中讲得就比较多了。

  “识”很多人往往知道是那个意识的识,这个人有没有意识?其实佛法把这个“识”分别列为八个识——八个主体。眼有眼识,耳有耳识……眼、耳、鼻、舌、身、意这个称为六识,再加上第七个叫“末那识”,第八个叫“阿赖耶识”。“阿赖耶识”也称为藏识,就是把东西收藏起来的“藏”;还有一个“末那识”也叫“执着识”,始终把我们的生命执着不放。

  眼识是由眼睛跟物质和色法进行感触和接受,通过“想”和“思”,然后进行分门别类得出好与坏的一种结果并且收藏,叫做“眼识”。“耳识”对于各种各样的声音也通过了“受”“想”和“思”,然后进行了别、分门别类的一个结果。“舌识”对于各种各样的味道也是进行了接受、影象、主观能动性上的分辩以后,得出分门别类的结果。“鼻识”对于各种各样的香味也是这样子通过感受、接纳、经过印象,通过了主观能动性,然后得出分门别类的结果。那么我们的“身识”,身体上的识是什么?身体是触,你的手碰到木头的时候,木头很光滑、很舒服;你这个手碰到很粗糙石头的时候,它会感觉到很粗糙;也是通过“受”、“想”、“行”,然后进行分门别类进行收藏。

  意念在眼、耳、鼻、舌、身这五个意识的过程中,它是最主观的,相当于比较主观的一种形式,作出的分别和了知。在五识的结果当中,意识起到了重要的了别的作用,会发出一种主观性上的内容,它也包含着思在内、受在内和想在内。

  第七个是“执着识”就是“末那识”,印度的梵文叫末那,翻译成汉语叫执着,就是这个杯子你牢牢拿着不放,不让别人抢走,执着不放。我们为什么平常的时候很多人死不去?他还想要活在这个世界上,就是这个“末那识”在起作用。当一个人被人家一棍子打昏在地上,他所有的意念都不起作用的时候,但是过了一阵子他会缓过神来又活过来了。为什么死了意念都不起作用了还能活着呢?好像我们的植物人一样,他为什么会活着?这是“末那识”在起着重大的作用,他牢牢的抓住生命不放,舍不弃生命当中很多自私自利的心、占有欲,都是第七识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第八识叫“阿赖耶识”也叫“藏识”,它把前面眼、耳、鼻、舌、身、意六识当中所有的善的内容、恶的内容、不善不恶的内容尽收其中,成为生命延续的种子。西方人多数在讲灵魂,其实人死了以后投生,佛教不讲灵魂,讲中阴身,中阴身的大部分内容就是第八“阿赖耶识”的内容和第七“末那识”的执着,它离开了身体以后,不断的在飘移当中,要投胎的也是这个东西。

  在“色、受、想、行、识”这五个元素组成了我们生命体以后,到底是实在的还是不实在的?

  世亲菩萨的《唯识三十颂》当中和《摄大乘论》当中得出了一个结论,就是一个“异”字,变异的“异”字。生命始终在生、住、异、灭当中,它有异生异住,异住异灭。生也是在变异变化当中生,在这个世界上不管你停留一百年还是八十年,始终也是在变异当中而存在,从来没有一刻停止过,从你的四大到“受”、到“想”、到“行”、到“识”,从来都没有停止过,都在变异当中。

  人为什么会生到娘胎里面去?为什么在娘胎里通过十月怀胎渐渐的又会长大?然后为什么十个月就出生?然后为什么会有慢慢的成长?又慢慢的变成年轻健壮,然后又慢慢的老去而又慢慢的死去?整个过程就是个变异的过程。现在我们的这颗心很难能觉察到自己在变异,知是知道我老了,我好像憔悴了,可能会买一些装饰品来涂一下妆一下,但是有没有思考过生命在变异的观点?平常的时候,我嘴巴里面也在讲,马上就老了,其实这句话很粗的,也很麻木的,因为他是不用心的在讲我老了,很快就要死了,很多人是不负责任在讲,因为他内心当中从来没有感受到过自己的生命过程是一个变异的过程。

  色身四大在变异,“受”也在变异,“想”也在变异,“思”也在变异,“识”也在变异。比方说“受”,你想想小女孩那么大,你叫她挑一百斤,她肯定很痛苦,你就是拿一百斤黄金让她挑,她也很痛苦,受不了啊,但是你给我慧明法师一百斤黄金挑挑,我就很开心。为什么啊?这是黄金呢。

  同样的“受”在不同的年龄,不同的阶段,不同的过程当中,对它的“受”是不一样的,等到我到了九十岁的时候,有人弄来一百斤黄金给我,我会说不要,这是生命的压力,有可能小偷来偷你,你不同意,他把你的生命都夺走了。不一样的“受”!想法也不一样,现在我有一百斤黄金,我可以建一个大殿,当我九十岁的时候你给我一百斤黄金我有什么用?又不能当饭吃,我九十岁的时候三顿饭能够吃多少?没有这个必要了,到那个时候“思”和“想”都会发生变化。

  我在这里讲到的“思”就是“行”,“色、受、想、行、识”中的“行”。因此变异过程在《摄大乘论》中说“一切种子如瀑流”,在《唯识三十颂》中讲“恒转如瀑流”,恒是永恒,转是不停的在转,生命是永远的不断在转,转得象瀑布一样,你远看白白的一条,好象是没有在变,没有感觉到它在变,其实细心观察的话,水从上而下时刻、刹那之间、弹指之间都在变,无时无刻的不停的在变。

  过去西方的哲学家也是这个观点,像苏格拉底有句名言:人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也是这种观点。如果生命对这个事实、这种观点麻木或者不承认的话,你念多少佛、念多少经只能够说是暂时的快乐;如果你不懂得、不接受、不实践这个原理的话,生命怎么成佛?生命怎么下地狱?生命怎么可以成为阿罗汉?佛法要求人对自己的生命要有透彻的认知,首先要接受自己的生命,对于自己的生命要有一个总体的认知,给自己生命要有一个正确的观点,然后才会把握这个生命。

慧明法师:《心经》第八讲

  《心经》当中的第一句话,叫“照见五蕴皆空”,生命的五蕴我们要去照,结果它是空的。

  讲到这个“空”字,大家千万不要认为这个“空”是没有,是不存在。佛教当中的空就是变化的意思,变异的意思。我再重复一句,空在佛教里有明确的界定,不实在、不永恒、不独立,这个就是空的概念。

  今天我们讲到生命中的五个组成部分,叫“五蕴”,“五蕴”是讲我们生命存在的部分,我们的生命存在是由“色、受、想、行、识”而形成的,但是你用高深的智慧去观察它的时候,它是“空”的。因为它是空的,所以有我们人、有畜生、有地狱、有恶鬼,也有天、有罗汉、也有缘觉、也有菩萨、也有佛。如果不空,世界就不会进化;如果不空,人就不会堕落;如果不空,我们今天就不会开汽车、也不会走路;如果不空,娘胎里面出生六斤就是六斤,也不会慢慢的一年以后变成20斤;因为是空,所以才有生命的存在;因为是空,所以有山河大地,也有北京市、宁波市、也有金峨禅寺;空是宇宙世界存在的绝对的真理,矛盾是相对的真理。

  《金刚经》里面讲,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从此经出(十方三世一切的佛,正知、正觉、正等的佛都从空当中出现)。因为生命不懂得空,结果才会迷茫,佛法当中八正道的正见就是空见。就是空的观点,见是观点的意思。正确的观点就是空的观点,离开了空的观点,一切都是邪见。也有一部分可能会成为外见,外道的观点,有些可能成为邪恶的观点。所以空见对于我们生命极其重要,但是很多人对空的误解很深,他会认为世界都空了,我们不用努力了?房子不要了?孩子不要了?老公也不要了,老婆也不要了?事业也不要了?佛是不是叫大家这样理解空的?不是!佛讲这种观点叫恶趣空,就是堕落到恶道当中的空是偏见,佛说的空是变异的意思,变化的意思,佛不否定一切,但是它对一切的本质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因此它不被一切所迷惑,有了空见,生命就不会迷惑。

  在这样子的空见下,我们才能够真实的为解脱很多的烦恼,解脱很多不必要的压力,也会解脱很多你认为日理万机的繁重的事务。真正一个对空见有了解的人,一天到晚的工作他也不会疲倦,不会劳累,精神永远是充沛的,他处理的不管是企业、还是政府机关、还是家庭,永远是站在一个可变化的观点上去处理,他的一生不会走进死胡同,也不会钻牛角尖,这就是空的伟大。

  释迦牟尼佛的另外一个名号叫空王,释迦牟尼佛之所以成道,因为他认知了空,接受了空,然后实践了空,最后成为法王,也成为空王。那么释迦牟尼佛对“空”字的了解那么的透彻、那么的明白,他放弃了什么了吗?没有证道之前,远离妻小,远离父王、远离这个国家,他为了修道;当他证道以后,把他的儿子收为弟子,把他的老婆度化,把他的家族用佛法来教化,并且在印度的恒河两岸,收服了不少的外道,你象舍利佛、自健连等等,十大弟子里面有外道,有最贫穷的人,有最富贵的人,也有大智慧的人,也有最愚笨的人,释迦牟尼佛尽收为弟子。因为他对生命有一个绝对的、透彻的明白,他对空的理论真正的实践到了自己的生命当中去。所以他在弘扬他悟道得道的经验和理论,并且教授这些弟子们修道的过程当中,从不厌倦,从不放弃,象提婆达多那么坏的人,他都接受,象楞严经里面的妓女他也照样度化。他的心量从什么地方来?他的能力从什么地方生起?从空中来,从空中生起。

  空是这个世界的客观规律,不管是唯心的还是唯物的,还是有神的还是无神的,不管是什么观点,永远跳不出空的真理。空是事实。所以第一句话: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你把生命的过程认知了,把握了,接受了,实践了,得出的结果是什么?是运动和变化的,异生异住异灭,“生、住、异、灭”都在变化的过程当中,因此佛说照见空了,就什么苦都没有了,一切苦厄都没有。

  在这里我额外的再说一句,佛经不是让我们拿来作话柄的,佛经也不是让我们来作学问的,学佛也不是让你拿来搞时尚的。如果你把佛法作为谈论的话柄,把学佛作为一种时尚,或则你把学佛作为一种理论来研究,那么你就把佛法在做人情。佛法不能用来做人情,它是用来对生命负责任的,它是用来让生命去实践的方法。很多人这儿听经那里听法,这里烧香那里拜佛,我讲心经的课堂里面,我认为没有这个必要。真正能学“照见五蕴皆空”一句话,能够二十四小时里面用它三个小时五个小时,生命的快乐足足能够生起,生命的压力不断的减少。但是人毕竟是人呢,做一时可以,你要他长期的这样子做,他的恒心不够。其实学佛的恒心非常的重要,就象我们出家人有句言语叫:出家如初心,成佛有余。就是你学道、修道,学习佛法的时候,就象刚刚信佛的时候的那个样子去做,一直到老死,成佛绰绰有余。人是有业障的,生生世世带来的贪、嗔、痴影响着他,拖他的后退,他可能在一个范围、一个氛围里面他用心了,离开了这个氛围他又开始懒惰了,就是修道的过程不断在进进退退、退退进进当中。不管是进还是退,这个空的理论、空的观点不能少,这是正见。空能够让人的菩提心不断的延续,空是生命的智慧,只有空能够度一苦厄,没有其他的办法。如果说你信仰上帝能够度脱苦厄,求他来保佑你的话,那是进教堂的一个小时二个小时;如果你想释迦牟尼佛给你加持的话,可能也是在你诵大悲咒、或者心经、或则金刚经的那一段时间,这个时间一过,烦恼照样缠在你的身上,因为生命还没有脱胎换骨,脱胎换骨的生命要有空的思想来洗涤生命当中的尘垢,我们生命的尘垢不是这生带来的,这生有给我们积累的尘垢,但是生生世世的积累已经造成了我们一种惯性。就象我刚才讲的,十一点半到了,吃饭了,跑到食堂拿上一碗饭拿上一碗菜,囫囵吞枣一肚子下去,完成了,也不知道自己肚子饿还是不饿?想吃还是不想吃?就这样完成了。

  释迦牟尼佛另外几个名号叫“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三个觉字。为什么这个“觉”字要提到释迦牟尼佛的名号上去呢?生命不能在惯性,让它始终的这样就这样,那样就那样,习惯性的行为是可以,但是习惯性的心理是不可以的。那要怎么办呢?一个得道的人或则是个修道的人,他每时每刻都是新鲜的,每时每刻都是用一种明亮的、一种苏醒过来的心智去感受、去想、去行、去觉的。我们生命的空见也不能让它成为惯性,一惯性它就开始麻木,那需要什么呢?需要不断的来觉,反省自己,我现在的思想真正切入到空的思想了吗?我现在的思想真正能接受空的思想吗?脑袋里面能够把空的思想遍布自己的整个生命吗?很多人说:师父,我觉得空太可怕了,他说空了我什么事情都不会干啦,这是你的单方面的臆断。真正达到空的生命就象住在美国的一个居士一样,原来他的身体各种毛病都很多,后来他发现了、接触了佛法,遇到了心经,他在上班下班步行的过程当中,始终是亲切的、认真的把这个空的思想贯穿在他自己行走的上下班的路上,由此他一天一天慢慢的积累,后来空变成了他生命当中的一份子,时刻的应用在他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工作、每一个生活细节当中,后来他的身体好了,健康了,红光满面了。所以他后来还写了几本佛法修道启示的书籍,有一本叫《念处今论》,里面全部是空的思想,他就从自己的身体上、感受上、思想观点上、心灵状态上入手,就是“身、受、心、法”这四个方面入手。

  身体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刚才讲到的“色”就是我们的身体,刚才讲到的“受”,“心”包括我们的思和识,“法”就是我们的观点。每做一件事情,这四个方面用空的思想去贯穿它,那么生命到结果就是心经里面写的不恐不怖,天大的事情下来你也不会恐慌,也不会怖畏,那你说象这种心态生命还会苦吗?就是今天要死了,今天坐在这里讲经他也很快乐,不会对生命中的任何一个节奏产生畏惧,哪怕是明天有人诬陷要坐牢了,同样也坦然自若,这就是心经中讲的“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生命当中的各种各样的灾难、生命当中的生、老、病、死、求不得怨僧会五蕴炽盛等等的苦都会如云一样散去,这是心经给我们的一种启示,是第一句话给我们的启示。平常的时候要正确的、认真的对待这个身体,然后认知这个身体,再来接受这个身体,然后再好好的给它一个正确的定位,空!正确的定位就是空。

慧明法师:《心经》第九讲

  接下来它把空讲的更加的具体了,具体到什么程度呢?它说“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舍利子大家都知道是释迦牟尼佛的大弟子,叫舍利佛,成为智慧第一。佛说法不像今天我们在这里光听我讲的,大家记着或则听着,过去的教育方法一问一答,像《金刚经》里面都是问和答。很多佛经都是这样子,《论语》也是这样,孔老夫子教人也是一问一答。现在我们这个小学、中学都是现成有课本,老师一讲,讲好了完事了,你们做作业吧,老师走了。过去的教育不是这样子教育的,过去的教育是因人施教,因地制宜,它不会很主观的我讲课,你们要这样子的,不是这样子的。现在我们把佛的经典经过解说是这样子讲的。

  什么叫“色不异空”呢?异就是差异,刚才我们讲到的是变异,有异,生命是有异的,异生异住异灭的,现在我们讲“色不异空”,色和空之间,两者是一个还是两个?佛给我们的答案是一体的,没有两个。大家能够体会的到吗?色是物质的,象我们的身体里面有水、有肉、有骨头、有热量、有空气,把我们的生命在不断的运动,怎么当下是空的呢?但是我刚才也有点到了一下,一个人不可能踏进同一条河里,当我把这个杯子拿起来再放下的时候,看看是同一个杯子,如果科学家用精密度很高的显微镜来观察的话,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当我拿起来再放下,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个杯子了;当我讲过了第一句话,讲到第二句话的慧明已经不是这个慧明了,这是事实,科学可以证明的。生命的细胞无时无刻不在不断的更替当中。说明我们看到的物质是粗相,它的变化可以从细微的中子、质子论起来。我们可能现在看看,现在回忆回忆二十岁时候的我多少年轻,其实今天看到的你跟昨天就不一样,现在讲话的你跟等一下讲话的你就不一样,认为一样是你内心世界执着的假象,实际上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个东西已经不是那个东西了,这就是佛说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还有讲到色的问题,比如说这个杯子,大家看看是个杯子,大家认为是玻璃做的,玻璃什么物质?它也离不开地、水、火、风,地有质碍的,火是有热量的,风是有空间的,水是有水分的,如果没有水分和没有火,这个杯子就不会造成。现在用高科技来测量这个杯子一定有热量,热量是相对来说的,比如零下20°和零下1°,就是零下1°有热量,并不等于零下1°就是冷,20°和1°之间都是零下的,都是很冷的,为什么会20°到1°呢?说明它有热量存在,温度会上升。你认为这个就是冷的?不是那么回事。从火的角度来讲,这是火的热量程度不一样而已;从水的成分来讲,水分的多少而已。所以空和色之间,色和空之间,色是因缘和合而成的,它这个杯子离不开四大元素,它也时时刻刻在发生着无数次的变化,有空才会有四大的和合成立,没有空了,火归火,水归水,地归地,风归风,那世界上的事情就不能成功了,不能成就了;因为是空,所以才有这个杯子,因为是空,所以才会形成这个杯子;因为是空,等一下杯子掉到地上会破碎掉,所以空和色之间,就是物质和物质之间,物质的本质和现象之间,它们是没有差异的,当下就是一体的。

  从这个理论上谈论到我们的生命,生命当下是有的,有的生命跟空是什么关系呢?是不即也不离的关系,没有差别是当下的关系,没有给它分开的关系,因此这个空在我们生命当中不管在什么空间,随便走到哪里,不管走到金峨寺还是宁波市、还是北京市,空和有始终是跟随在你生命当中。但是一定要把它这个生命当成是有,实实在在的、不变的、永恒的,我就是我,不依靠任何东西的,这是错误的。这种观点是烦恼的根源,贪心的根源,愚痴心的根源,也是嗔恨心的根源。

  我们的受呢?我们的想呢?我们的行呢?我们的识呢?也是这样的道理。“受不异空,空不异受;想不异空,空不异想,行不异空,空不异行;识不异空,空不异识”。我讲到的“受”是不是对“空”有差异?同样产生在一个生命上的“受”。比如说,刚才我举了个例子:别人突然打你一个耳光,你要还击呢,心里没有慈悲心,但对自己执着的很牢,于是会追过去,可是打你的人已经跑的很远了,这时另外一个朋友过来说:你不要追了,你跟他计较什么?这个人是神经病的啦,马上感受就不一样了,神经病很可怜的,那我还计较什么,这个打人者是精神病人。

  刚才那种很焦虑的苦马上会转化为很清淡的苦的感受,然后再想到他的可怜、他的无知,就会起来一种同情心的感受,同样一个生命上的受,同样的一个事情,在空当中进行的;如果这个受不是空的话,那么你追去打肯定要拼命的去追,追着不放了,打到为止了。结果它会发生变化。受的本质就是空的,没有实质性的,那么色的本身也是没有实质性的,也是空的。

  我上次讲的水可以结成冰,也可以变成雾,也可以变成云朵,也可以变成水,它跟空一点都不矛盾,是一体的,当下就是。如果它不是一体的话,水就是水,15°的就是15°,20°就是20°,不可能让你用电来把它煮开的,因为它是空的,所以被你煮开了;它的温度不断的发生变化。所以色、受,它的当下就是空。它跟空不是两个概念,是一个概念,它的当下是有发生变化的,时时刻刻的在变化的。

  那我们的“想”呢?想不异空,空不异想,想即是空,空即是想。什么叫“想”?想是一种心理接受的那个状态。比方说你到金峨寺,看金峨寺多少大,回到家里还说金峨寺的建筑蛮好的,金峨寺周遍的环境竹林很美,然后金峨寺的佛像也很庄严的。如果不是空的话,金峨寺这些印象占满你的脑袋,其它的信息你就接受不了,因为它是空的,你等一下就把它给忘记了,你会去想宁波大剧院是很美丽的,某一个钢琴师在演奏的曲子是很美妙的。在你的思想的想当中它会不断的更换角色。可能你会想到你在美国的儿子,或则在英国的女儿,也是不断的在更换的。为什么?因为它的当下就是空的,不实在的、不永恒的、不独立的。

  有人说,师父,这个人思想走入到死胡同当中去了怎么办?因为他不懂得空嘛,他把某种观点一直要带到死为止,他就是个迷者。如一对夫妻来讲,女的对男的说:你现在对我不好了,现在没有以前这样子对我好。为什么?她把谈恋爱的情况、那种场景还没有忘记,于是在针对她结婚后、生了小孩以后的老公,那你说她还不走入死胡同嘛。生命在变化呢,原来是没有小孩的,现在有小孩了;原来是没有家庭的,现在有家庭了;原来谈恋爱的时候二十五岁,现在已经变成三十五岁了;还是执着这种婚前印象来对付你的老公、或则是对付你的老婆,那你说这个家庭怎么办?家庭要走入死胡同,她的思想要走入到死胡同当中去了,这叫“迷”,对空不了知,对空的真理不接受,于是导致了家庭矛盾的出现。这就是“想就是空,空就是想,想不异空,空不异想”。

  下面我们来讲这个“思”,思是我们主观的行为,主观的行为有善有恶,它是不是一直善一直恶的呢?为什么我们今天要到这里来听课?因为自己感觉到自己可能在思想观点上不够通达,需要佛法的滋润。佛法为什么能渗透到你的生命当中去呢?因为你的“思”本身就不实在,有了恶的念头起来要去干坏事的时候,是下地狱的种子,有时候善的念头起来去做好事的时候,是上天堂的念头、行为,这两者和不善不恶的三者之间没有一个固定性,它随着环境、随着对象不断的在更换着自己到底要善还是要恶?

  有时候自己不知不觉的就作出了恶的事情,有时候自己不知不觉的就作出了善的事情,也有一部分你有可能作出了好心办坏事的事情,为什么会这样子?因为思的本身,这种执意主观的行为,它不具备善或不具备恶,它是随着我们生生世世的习惯不断的发出各种各样的行为。今天我们知道它的思是空性的,没有固定的,不实在的,我们可以用善的、空的理论去武装我们的“思”,不断的强大起来就是善的思,不是恶的思。我们需要了知的“思”到底是善的还是恶的?眼睛看到的是善的还是恶的?比如看到这个杯子觉得非常好看,尽管不值钱,我还要想收藏它,别人看到一个玻璃杯,几毛钱呢不值得收藏,观点就不一样,发生主观能动性的思就不一样。

  当年,苏东坡跟佛印禅师一样,因为苏东坡经常要跟佛印禅师斗法,有一天他跟佛印禅师两个人一起打坐修道,打坐打到一半的时候,他突然之间就张嘴了,他说:老和尚,你看我坐着象什么?佛印禅师说:你坐的很好,很庄严,你简直就象一尊菩萨。他又说:老和尚,你想想看,我看你象什么?佛印禅师问他:那你看我象什么?他说:我看着你坐着象一堆牛粪。和尚有袈裟穿着,坐在那里卷在一起,头上面尖尖的,再加上是冬天,象堆牛粪么。老和尚哈哈大笑。后来坐好了,走了。苏东坡回家跟他的苏小妹说了,他说与老和尚斗法从来都是老和尚赢的,今天老和尚终于输给我了。后来苏小妹怎么说呢,她说:你今天还是输了,因为你的心不清净,老和尚的心有慈悲,慈悲的心反应出来的是你象一尊菩萨,不清净的心反应出来的都是肮脏的,象粪便。苏东坡无地自容。为什么?因为心念本身是无常的,可以这样子思也可以那样子思,结果他会把他想成一堆大便,他把他想成一尊菩萨,同样的思有那么大的差别。

  就像情人眼里出西施,有情人一看他就感觉很好看,没有感情的人看再好看的人也是不好看。比方说修了白骨观的那么一位修道者,看我们的人习惯性的就是一副白骨,不见人肉,也看不到你漂亮的地方!那情人眼里出西施,很多很漂亮的美女她找了一个很粗糙的一个男人,我们看看那个男人最难看了,结果在她眼里是最好的;还有英俊的男人可能找了一个很粗圹的一个女的,为什么会是这样子?好看与难看,这个和、受、想、思是空的、是无常的,凭着我们习惯的生生世世的业力在转移的,好看与不好看,不是你或现在某个人可以定断的。同样手机上很多美女的照片,有人说这个是好看的,我看看一个都不好看,叫她挑两百斤的柴她都挑不动,有什么好看的呢?所以好看与难看跟你的和、受、想、行有很大的作用,它是空性的、不实在的,才会反应出千变万化的好与不好。

  那我们的耳朵呢?有人说听这个钢琴很好听,有人说听古琴很好听,有人说听二胡很好听,从我的主观出发我认为古琴很好听,那可能从别人的观点出发,那古琴是老古董用的,现在都流行钢琴了。观点不同,他感知的本身耳识、和、受、想、行是空性的。

  那我们尝到的味道,闻到的香味呢?臭豆腐是臭的,宁波人说是很好吃的,臭苋菜我是一碗饭可以吃一盘,你叫别人就吃不下,所以同样的食物、同样的香味在不同人的程度上会发生不同的变化,它永远没有一个实在性、固定性和独立性的存在,这就是舌、识、和、受、想、行空的原理。

  空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无所不在,无处不有,只要我们留心、留意去观察它,当下就是空的体现。空跟有不矛盾,它是一体的,空生万法,万法体现空;空是生命当中的明灯,是生活当中喜悦的源泉,空是工作中无穷的潜力,是烦恼当中的减压剂;空是真理,空是自然界和生命当中的客观规律,所以多多在“空”上下手,仇人不是永远的仇人,恩人不是永远的恩人,亲人不是永远的亲人,爱人也不是永远的爱人,可能爱二十年、五十年或则八十年,要离去的时候还是要离去,要放下的时候还是要放下,要相聚的时候还是会相聚,这就是空。

  愤怒不必计较,吃亏不要挂在心上,空的!家财万贯不值得骄傲,贫穷落难同样可以同情,这就是空!所以“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即是空,空即是受;想即是空,空即是想;行即是空,空即是行;识即是空,空即是识,就是这个原理。今天我们先来讲讲《心经》当中的舍利子,也叫舍利弗,8岁他就能够登坛讲道,在辩论的过程当中,他就能够挫败很多的论师,名震一时。在当时舍利弗生活的整个地域当中,没有人不知道有个聪明的小孩叫“舍利子”,也叫“舍利弗”,也叫“鹙鹭子”。佛十大弟子之一,在《心经》当中多次提到的“舍利子”就是指的“舍利弗”。因此,释迦牟尼佛每一次讲经的时候都有目标的,让一个人出面一下,像《金刚经》一般都是“须菩提”来出面的,《心经》一般是“舍利弗”来出面。

  在我们佛教当中有讲到舍利子,但是这个舍利子跟我们《心经》中的“舍利子”是两码事。佛经当中舍利子也经常提到,是指像高僧、释迦佛火化了以后留下的五颜六色的珠子,米粒黄豆大小的都有,这个也叫坚固子,也叫坚固珠,这是生命当中的结晶体,也叫舍利子。一个人他出家修道以后,生命当中的能量积聚到一定的时候,能量会遍布在自己身上的每一个关节、脑盖骨,和骨头与骨头的每一个交界处。这是在人与人之间不发生淫欲,没有男女之间的关系,且有博大智慧和广大慈悲之下,生命的能量就能够运行在身体的全部,火化了以后会形成一种结晶体,很坚固,有时候用小铁锤去敲敲都很难敲碎。现在也有人在研究,说是把它放大以后能看到这个人活着时候的形状,这个就是舍利子。不过现在科学还在考证之中。很多人说和尚吃豆腐吃多了,是长出来的胆结石或则肾结石,这个说法已经被否定掉了。还有一种叫舍利,什么叫舍利呢?一个人的遗骨,我们每个人死了以后火化都会有遗骨留下来,这个叫舍利。像佛的指骨舍利、头盖骨舍利,这个就是舍利,是遗骨。舍利子是坚固子,生命当中的结晶体。那么这个舍利子跟《心经》里的舍利子是两码事情,大家要把它弄清楚。

慧明法师:《心经》第十讲

  接下来我们讲“是诸法空相”。

  “是”也就是一定,诸法的“诸”是很多的意思,“法”是一切事物的表象,或者是一切事物的规律,包括有为法和无为法。

  这个“法”在《百法名门论》当中把有为法和无为法概括起来成为一百个法,分析的比较细。不管它是一百个法、一千个法、还是多少法,《心经》中讲所有的法,它的相是空相,没有一个真实的相。这个违背了我们平常的思维,也让我们的思想成为一种想不通也说不清的味道。怎么会没有相呢?你看慧明法师坐在这里,他就是一个相;这张大板桌放在这里也是一个相,怎么会是空的呢?这个事情确实违背了我们正常的认知和我们平常时候一般思维的规律。因为我们的思维、认知跟经典上说的不一样,所以佛说我们是颠倒者、迷茫者,没有智慧者。佛说这是空相,而我们看到都有的?手放在上面还能敲出声音来的,怎么会变成一种空相呢?

  大家可能对佛说的话要进行怀疑,佛讲的是不是真话呢?《金刚经》云,佛是真语者、实语者、不狂语者、不绮语者。那么在我们现在看来,好像又不符合情理。有一次毛主席去接待一个世界佛教代表团,那个时候接待的过程中会长叫赵朴初,毛主席怎么说呢?他说你们的这个佛教教义很有意思,我知道《金刚经》,《金刚经》里面说“所谓的赵朴初,即非赵朴初,是名赵朴初”,经里面不是经常讲“所谓的﹡﹡,即非﹡﹡,是名﹡﹡”。他就直接把我们赵朴初会长拿到定律里面去了。那是什么意思呢?即是所谓我们看到的慧明法师的相就不是慧明法师的相,假称为慧明法师的相。大家听起来真的很搞脑子,在脑袋里面转来转去,转不过来。那么在这里要重点的讲。

  上节课讲过,空相并不等于没有相,但它是个假相。那我们用什么看到实相?其实佛经里面讲的真实的相就叫空相,空相等于真实的相,但我们现在看到的是虚假的相把它当成真实的相。

  这个“空”字,佛法里面定义我再重复一次,“没有永恒性,没有独立性,没有实在性”叫“空”。独立就是说这个世界当中有单独的一种东西可以成为一件事情吗?也叫第一因。不可能!永恒,在时间上它是一个变化的过程,异变的过程。没有永恒的。佛经当中说是一弹指之间,一刹那之间都不可能保持原来的形、貌和质,那更谈不上实在。

  佛教里面大量的宣传这个空相,所以社会上很多人说佛门就是空门,和尚四大皆空,造成了大家都认为佛教是消极的,不积极的,得过且过的,有那么一种对佛教误解的思想存在。为什么会这样子呢?是因为大家只听到了空,知道了空,但是却从来没有体验、感受到空。凡是能够真正的感受到空、体验过空的人或稍微有一点感觉来说,应该说生命有莫大的能量。真正的有空在你生命中起用的话,应该说日理万机,工作的思维很清晰,勃勃的生机在你生命当中产生。

  《金刚经》当中也是讲空的,它说: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从此经出。就是说伟大的佛的德行都从空中来。如果这个世界不是空相的话,佛成不了,道修不了。生命有可能就变成宿命。那像陈升、吴广农民起义一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它就道出了生命可以塑造、可以改变,可以通过努力而得到,这个原理就从“空”当中来。如果这个世界的真理不是空的话,金峨寺也不会被拆掉,后来也不可能被重建。

  所以,一切的好事、一切的坏事、一切的善事、一切的恶事都建立在事物的本质是空的前提下,空或者是空相,它是一个绝对的真理。有些人可能又会这样子想了,法师你说空是绝对的真理?那就空吧。你能够空到什么程度呢?这个时候很多人可能会把它理解为“空”和“无”或者是“没有”划在一个等号上,这是违背了佛的苦口婆心,又把佛的真理从“有”这一边绝对的移向了绝对“没有”的这一边,把“空”理解成“没有”,这个佛经当中叫“恶趣空”,这种空是要堕落到三恶道当中去的。

  因此,有一部经典中说,一个人他如果不能真正的领会空意,那么宁可执有如须弥山(须弥山是佛教象征的一个事物的高大、多、雄伟)大,不可断灭芥子许(像尖子那么小都不能空)。说明我们俗世界中、娑婆世界中的人领会“空”是非常难的,但恰恰“空”又是生命和事物、一切有为法和无为法当中的绝对的真理。

  讲《心经》或者是《金刚经》,从头到尾就是个“空”字。讲“空”的同时它又在讲“有”,那么下面的人领会不到怎么办呢?它就加了个“假”字,叫假有。在佛的智慧当中,看到的现象都是假的,假的慧明法师在说假的《心经》,下面有很多假的听众,就这么回事。大家又会想我明明是人,一天要吃三顿饭,拉一次大便,晚上要睡觉,白天要劳动,我怎么会是假的呢?有句俗话叫“当局者迷”,局外人看的很清楚。比方说,2014年上海的踩踏事件一样,大家都在熙熙攘攘的人群当中,都看不到人,不知道有几千人还是几万人,只知道大家挤来挤去的在挤,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但是在这个场地的外面的人,高楼上面的人看的清楚,下面的人一直忙忙碌碌在争在挤,有人跌倒,有人踩踏。作为人,实实在在有作为过程当中,怎么会把自己当成假的呢?怎么会把所有的一切当成是“假有”呢?不可能做到。因为不能做到,所以我们才有烦恼,才有执着不放。执着不放意味着你对世界上的一切现象、一切事物都认为是真的,你把它认为是真的了,跟空的真理是相违背的,跟真理相违背的生命还会有强大的能量吗?还会没有烦恼吗?但是有人说:法师,我们就是空不了。真的空不了。是的,你所谓的空不了,是没有真切了解假有。

  在这里,我想跟大家澄清的一句话:空并不等于你不要去玩手机,也并不等于不要去上班,也并不等于你不要吃一粒米、喝一口水,空跟这些都是没有矛盾。空或假跟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行为、每一个想法从来都没有违背。那么有人说:法师,既然不违背了,你还讲空干什么呢?但是,体验到空、感受到空相的人跟不懂得空、没有体验过空、没有实践过空相的人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人。佛经当中讲,众生都有如来的智慧德相,众生都有佛性。什么叫佛性?就是我们每一个人,哪怕是每一种动物,它都有成佛的可能性。为什么会这样子说呢?因为生命当中的可塑性很强大,生命的本身它没有一个固定的、实在的、永恒不变的东西,不管是在肉体上还是在精神上,它始终是在空性当中被塑造出来,在空性当中被衰败下去的。

  庄子有个老婆,后来死了,来吊唁的人很多,但庄子拿着个陶瓷的乐器,坐在他老婆的旁边,敲打着乐器唱歌。他的一个好朋友惠子来了,看到庄子对他老婆离去没有一点伤痛之心,就问庄子:“你老婆至少跟你生儿育女,也照顾了你大半生,她的离去你为什么一点伤心都没有?还在旁边敲打着乐器在唱歌?”庄子回答惠子说:“我认为,春天的离去才有夏天的到来,夏天的失去才有秋天的来临,冬天才有慢慢的开始。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人的精神也是一样,她不可能是死去没有的,生命本身就是空相的,只不过是换了一种表象呈现而已。为什么要伤心呢?”

  一个稍微有那么一点点领会空相的人,他对事物的观点是不一样的。同样吃饭、同样工作、同样在做一切应该做的事情,快乐、忧愁、压力都不一样。这是因为我们对身内、身外的一切事物的观点,体会、体验、证得的价值都不一样,所以才有悲欢离合爱恶欲各种形态的表态不一样。七情六欲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无时无刻不在发生,每一种七情六欲在每一种人身上发生以后,它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和结果都不一样。一个农民丢了一头牦牛他可能会痛心疾首,对于一个亿万富翁来讲,丢了一千万他可能一点也不会伤心。

  有的态度、价值发生了变化,那么我们的生命呢?领会到空的和没有领会到空的那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生活状态。领会到空的,就像我们心经里面讲的,肯定没有恐怖也没有挂碍;因为是空相的,精神和物质都是空的,佛说“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从来没有生过,也没有灭。这又是违背我们的常理,我们一天到晚的努力,工人的生产才有这个话筒的存在,用了若干年以后坏掉了,被当成垃圾回收,然后又把它化了,变成了其他的事物。我们亲眼看到每一件事物有生有灭,怎么佛经中又说是“不生不灭”呢?就是刚才我说的,我们站在春天开始生活,可能局外人是在一年四季当中开始,站在一季当中开始和站在四季当中开始,观点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光站在春季当中看事物的人,百花鲜艳,百花凋零,患得患失,悲欢犹如冰火两重天,看到百花开的的时候欣喜若狂,看到百花凋零的时候非常的悲伤。站在一年四季当中看问题的人,他会想到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哪一个季节有什么不好的?得和失之间、生和灭之间何尝不是如此呢?生活从十年、二十年来看,春天什么时候有丢失过呢?夏天什么时候离开过呢?从来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过,一年四季还是一年四季,年复一年年复一年,一年四季还是到来。

  佛站在三世看问题……从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看问题、看待一个生命,和我们站在这一世看待生命,那生命的价值又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就看到我娘胎里面出生,然后长大结婚,然后生儿育女,然后慢慢老去,然后死了。死的时候又很恐惧,生的时候又很痛苦,长大的过程又很烦恼,喜悦占有我们多长时间呢?但是从三世来看,从生命的不增不减、不生不灭来看,这是一种形态的出现,你管它苦与乐了,你管它烦与不烦呢?生命本来就是这样子的,你投生做人本来就是这样子的。何曾有苦过还是乐过?什么时候生起了烦恼,什么时候烦恼又灭了?什么时候你的慈悲心生起了,什么时候慈悲心又灭了?在佛的观点当中,像六祖慧能所说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就是佛的境界。因此他从来也不生,从来也不灭。一旦有生的心,肯定有灭的心。

  过去五台山有位金碧峰禅师,当时皇帝非常的看重他,赐他一个金钵。他很喜欢,他一禅定的时候,就把那个金钵放在身边。

  什么是钵?过去的和尚是没有厨房没有餐厅的,他那个钵就像是乞丐用的碗,走到哪里乞到哪里,人家给什么他就吃什么,也叫“乞食”。我们现在叫和尚,和尚是尚和的意思,就是崇尚和善、和谐、和平、和气。但是过去叫比丘,专业术语叫“比丘”,也叫“乞士”。什么是乞士?就是讨饭的人。出家人就是讨饭的人,他讨两种饭,一种是养活他慧命的法食,一种是养活他身体的粮食。向释迦牟尼佛乞讨法食养活慧命,命是要有智慧来养的,向那些信徒们乞讨的是食物来养活我们这个身体。因此过去的和尚叫“比丘”,也叫“乞士”。现在我们都叫和尚。其实一个寺院里面就一个半和尚,方丈和尚带领大众修行,德高望重,寺院的榜样,威信高,称为和尚;还有个首座和尚算半个和尚,方丈有时候不在的时候,他代替方丈和尚出来带领大家修道的,所以一个寺院就一个半和尚。那些当家的、管事物的、签字的都称不上和尚,叫“比丘”,也叫“乞士”。

  皇帝赠送给金碧峰禅师那么好的一个钵,舍不得,坐禅时就放在傍边,他一入禅定以后思维缜密,并且对事物认知的程度达到了事物本身的运动和变化的规律,这个人什么妄想也没有。

  人是有寿命的,阎王一看生死簿,金碧峰禅师大限已到,于是派小鬼去抓他。他在禅定当中怎么抓来抓去都抓不去,因为他在禅定当中对人世间的事物没有挂碍了。后来有个土地告诉小鬼,他说大师最喜爱的钵放在他身边,你只要把这个钵动几下,发出声音来,他马上就从会真实的空中出来,对这个钵会有挂碍。那个小鬼真的去摇动他的钵,他马上就出来去看我的钵在哪里?人一回到和平常人一样的境界时候,就被鬼有可乘之机。在这个时候金碧峰禅师毕竟是个禅师,发现真的有小鬼在抓他,就放弃了那个钵,重新进入到禅定当中,后来连阎王对他也无可奈何。

  人生在努力的过程当中,事业做成功了也烦恼,事业做不成功也烦恼。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牵挂的太多。对事物本身的真理掌握的太少,应用的更少,所以才有生命当中的各种各样烦恼。如果一个修道的人,或说每一个人都能应用上一些空的观点以后,他事业做成功了也欢喜,事业做不成功同样欢喜。因为得与失之间已经不是他的全部,他的全部是努力付出,努力积累很多功德来塑造自己的生命,来增加自己的智慧,这是完全两种不同的生活态度。工作的结果、工作的程度是一样的,而得到的喜悦与不喜悦完全是两样的,这就是空与不空之间的差别。空了,它的时光隧道会给你拉长。像虚云老和尚刚开始打坐的时候,吃饭时间到了让他吃饭,老和尚说:“饭先放一放,我先静坐一会儿。”等他一静坐出来以后,饭已经长了很长很长的毛,他问侍者过了多少天了?侍者说已经过了二十几天了。对虚云老和尚来讲这尽管是一顿饭的功夫,怎么突然之间会过了二十几天呢?但是对凡人、俗人来讲,是一天的一天的过去,它的米饭才会长出了长毛的。

  时间和空间也是随着我们的境界变化而变化,它没有一个固定的时间,也没有一个固定的空间。大家有没有听说过“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我想很多年轻人谈恋爱的时候肯定经历过,特别是和男、女朋友相会的时候,如果说男、女朋友迟到5分钟就像迟到了5个小时一样。时空它本身没有价值,但是在不同人的境界当中,不同的思想感情当中,它会产生不同的时间。你说生命、时间和事物有增加过?有减去过吗?很多人可能会说:师父,那白天黑夜总有的吧?那是自然规律。虽然是自然规律,但是在我们空相的修道者当中和没有空相的人当中,它的价值也是不一样的。

  黑白,平常我们经常说的,那个时候还威胁小孩子说黑无常来了,白无常来了,其实讲的就是白天与黑夜。白天叫白无常,因为一天很快就过去了,是无常的;黑夜叫黑无常,一个晚上也很快就过去了。对于一个没有烦心的人来讲,一睡下一个晚上很快过去了。这个晚上怎么那么短呢,一下子就天亮了,不过精神很爽,晚上睡的很沉。对于一个晚上睡不着的人来讲,那整个长夜比白天还要长,叫做漫漫长夜。你说这些生命以外的时间,在我们不同的心境当中能够体现出不同的长与短、大与小,烦与不烦,轻与重,是外面的时空在发生变化吗?外面的时空从来没有增加过,也没有减少过,三百六十天同样这样子的运行,同样这样子的走,但是在不同态度的人身上,它的时空、时间或空间会发生这样大的差异,原因在哪里?原因在自己的认知当中。在佛的认知当中,事物的一切不管是有为法还是无为法,它永远是空相,不实在的、不永恒的、没有独立的。它从来都没有生过,也没有灭过。

  上次课程当中讲,雨水有时候变成雾,有时候变成云朵,有时候变成雪,有时候变成雨或者变成冰雹,虽然形态是不断的在变化,但是雨水的本质还是水,不管你是变成什么形态。一杯水撒向大地,蒸发到天空,下下来的雨水……它还是一杯水。所以我们看到的生或死,生或灭,那是我们的眼光看到的,在佛的眼光中就不一样了。对于事物的一个认知都是同样的道理。那么事物有没有增加过?有没有减少过呢?佛说:“不增不减”。我们平常的时候拜佛、礼佛、烧香等等一切,很多人说:“我在做功德”。像有些人拿出三百万、二百万到阿育王寺、五台山打千僧斋,他求什么?要增加功德。但是达摩祖师碰到梁武帝的时候(是宝公禅师引见的),梁武帝说:“我三次出家(三次以皇帝身份出家,就是出家还俗、再出家还俗三次。每出家一次让大臣们收集银两把他从寺院赎回来,这样寺院就一下子有很多钱了。那用来做什么呢?建庙,造塔、供僧。三次这样子干)”还说:“自己出了很多钱,也造寺院。”“南朝四百八十四路,多少楼台烟雨中”都是梁武帝在造。他问达摩祖师:“我供僧无数,塑佛无数,建庙无数,我有多大的功德?”达摩祖师怎么说呢?“一点功德都没有”。这个时候梁武帝说话不投机,气愤了,长袖一挥,让达摩祖师离开了。达摩祖师才一韦渡江到嵩山面壁九年。“一点功德都没有”与梁武帝要增加他的功德截然不同,而梁皇一生当中所求的希望都求在对佛菩萨的恭敬当中,想得到生生世世的福报,达摩祖师怎么能讲他一点功德都没有呢?从客观的真理上来说,成佛如果用你的增减累积可以来成佛,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成佛可以成为众生吗?要么像地藏王菩萨“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这样子的心态去救地狱中的众生。地藏虽入地狱,他没有受地狱的苦,他同样也抱铜柱,同样也上油锅,但是他没有痛苦。作为一个佛如果可以用功德增加而存在的话,他肯定也会减少变成众生。佛从来都没有增过,从来都没有减过。因此佛说我们众生都有成佛的可能性,只要我们对事物的解剖和认知搞清楚就对了。你如果把事物认不清楚,像梁武帝他做了多少功德了,最后他还是饿死台城。所以我们生命不在因缘法上,要认知生命的本身就是一颗光明磊落的心,一个蹭亮蹭亮的心,与佛同齐的,智慧是平等的。

慧明法师:《心经》第十一讲

  那么今天我们为什么会那么烦恼呢?没有智慧。智慧不是你布施了多少东西可以得到的。为什么呢?你布施得多、施舍得多,下一辈子你可能会成为亿万富翁,就像大象挂璎珞。大象遥遥摆摆很富贵,脖子上再挂个璎珞,挂个珠宝。很富裕,对你有什么用?没有用的。但是你没有智慧的话,你的慈悲心永远都不长久的,可能你去做三天好事、五天好事,不可能永恒的。作为佛,他的心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什么叫无缘?就是对一个人施舍的喜悦的心,为他做喜悦的事,他是不要条件的;对一个生命的痛苦就像自己的痛苦一样,感同身受。这样子的心他要持续一辈子,不是持续一天、五分钟,这是需要对生命真相的洞察、通达、亲证(亲自的证实)才能够达到的。一个有智慧的生命,智慧彻底圆满的生命,看到的一切事物,不管是精神的,或者是物质的,它是不生不灭的,不增不减的。有增是一种负担,有减也是一种负担,都是有为法;有生也是有为法,有灭也是有为法。不管是增还是减,生还是灭始终给我们的心灵带来动荡,带来情绪,让我们的心不能安住在轻安、喜悦、阳光、美丽当中。有增有减,有生有灭让我们的心有阴暗、明亮。事实上一个有智慧的、圆满智慧的人,他看到的天地和生命之间只不过是一个形象而已。生命的死,它始终没有失去过生命,生命的来,它也没有生命的增加。这种思维对我们来说感觉到好像法师你在讲天方夜谈,我们很难接受。可是客观的事物、客观的真理确实是这样子的。

  我前两次提到能量守恒。爱因斯说:“如果这个世界上有一种宗教能与科学相辅相成的话,那肯定是佛教。”自然科学已经证实到能量守恒了,他讲的是物质的,但是佛也看到了精神的。精神是不灭的,也在守恒当中的。很多人说人死了变鬼了,如果人死了经常变鬼的话,那我们这里到处看到鬼了。上下五千年死了多少人了?地球上鬼都站不过来了。鬼,确实有鬼道。但是随着时间它也会转换到其它的六道当中,也有成佛的可能性,它的精神状态始终是在守恒的过程当中。佛法它是用来解剖我们生命的整个精神状态和解剖生命的物质状态,也是用来解剖生命以外的各种现象,提出了真实的、周密的、正确的认知方法。如果大家的思维跟心经上讲的,不是在同一条线上的,那说明我们的思维还在颠倒当中,跟佛的思维相佐太远。我们每天做早课,在佛的面前跪着“销我亿劫颠倒想”,什么是颠倒?佛说假的,你说有的;佛说空的,你说实的,这就是颠倒。这是大颠倒、真颠倒。

  客观事实告诉我们,世界一切的现象都是空相,都是假相,好像海市蜃楼。当我们不知道它是海市蜃楼的时候,你就认为它就在那里,真实存在。因为认知被迷惑了,因为我们的认知不够周全,因为我们的认知很狭窄,因为我们的认知很粗糙,因此影响了我们对自己生命的一种去向、定位、最后价值的评判。佛说“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现在“垢”和“净”还没有讲。什么是“垢”?垢就是肮脏。什么是“净”?净就是清净。先从我们俗世间的肮脏和干净说起,我讲个很典型的例子,有一天有一帮信徒进来,有一个女的说:师父,我身体不行,我不能来拜佛。我说怎么身体不行?她说女人的事。我说没有关系,你进来拜吧,如果说不行,我比你更不行,我肚子里面装的都是大小便呢,你把胃打开了看看,里面都是白色的,臭的不得了,也不是天天早上在大殿里面念经吗?我的汗毛孔里面流出来的汗也是很臭的,只是少你闻不到,把它聚集起来也很臭的;还有些人、有些师父他有狐臭了,更不净了,同样也在拜。有人说那我对佛不恭敬,那是另外一回事,为什么呢?因为你心里面有畏罪感,你的思维局限在这个范围之内,那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从佛的彻底的理论来讲,是没有什么干净不干净的。所谓干净,即非干净,是名干净;所谓不干净,即非不干净,是名不干净。凡是人生活的方式,是人规定出来的。我们今天是学佛规定的。人制定的符合人来用,佛制定的符合佛来用。那你是向佛学习呢?还是向人学习?在生命只要有一颗虔诚的心,不需要用那么多的水果、金银珠宝来供养,只要有一颗虔诚的心,地上的泥土放在佛前,佛也开心的不得了,这就是佛法。从佛的眼光来看,世界你说不干净,他就把这个地方称为五浊恶世,哪里有比五浊恶世更肮脏的地方呢?五浊恶世指什么?指我们这个娑婆世界、指我们这个地球呢,有杀、盗、淫、妄、酒,还有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有比这些更肮脏的吗?没有比这个更肮脏的了。身体上的肮脏算得了什么。因此身体上的肮脏不叫肮脏,心灵上的肮脏才真正的叫肮脏。那么有了这些肮脏怎么办?我们心灵上有了肮脏怎么办?很多人会去拜忏,要忏悔业障;信基督教的每个礼拜天都要去教堂做忏悔、做祷告,但是在佛的境界来说:“众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随便你有多少大的罪,像早上的露水一样多或像早上的霜一样,只要智慧像太阳一样眩照,马上就会消失。我们的生命其他什么东西都不缺,就缺什么呢?就缺智慧!没有这个智慧,你做的最好只能是人世间说是最好的。

  今天《心经》中讲的“不垢不净”还有另一种意义,“垢”是指烦恼染污佛心。“净”是清静无染的境界。平时我们用功的目的是为了去除烦恼的污垢,显清静的佛智。为之,大家学习各种法门、各种智慧,去除污垢的烦恼(贪瞋痴),成就圆满的佛性。现在佛说:“不垢不净”,可能与我们一般修行相违背,大家会怀疑佛说的哪一句是真的?今天,肯定的说佛所说的法都是真的!有垢有净,去垢存净,是对;不垢不净,当下成佛、立地成佛也是千真万确的。佛说法时,对象不同施教也不一样。佛对钝根众生说:世界有垢有净、说众生的心有染有净,众生通过修道去染存净,可以成佛!佛对上根利智的众生说:烦恼本空性,佛性自显现。佛不加造作修为而成,每一位众生都是天然佛。因为众生钝根少智,才迷于表象,不敢直面自性,不敢担当自性成佛,烦恼即菩提的真实,才出现有垢有净。《心经》是上乘佛法,大乘者、利智者学,直截了当道出了真谛,于是说“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真实证悟的人是大智圆满的人。

  佛跟人是不一样的,观点也不一样的。要做人也需要佛的境界,做人做的轻松一点,如果想做佛,那么就要有佛的境界“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如果是做人,要诸法空相,多少应用一点,活得更轻松一点。有一次我在宁波人才市场读心理学,我跟心理学的一个老师说:这个心理学是对谁来说的?她说对普遍人来说。然后我说,那就对了。一天吃三顿饭,睡一个晚上,白天上班八个小时,下班晚上家里团聚,对这样子的人来说,心里有异样是可以的;但是对一个有创造性能力的人来说,他的心理被你们看起来肯定是有病的,为什么呢?像乔布斯,被心理学家看起来肯定有病,整个晚上不睡觉,整个脑子在研究;爱因斯坦肯定被大家认为有病的;那个济公和尚更有病了,像过去国清寺有三贤:寒山、拾得、丰干三个和尚,其实是西方三圣应迹的,讲话疯疯癫癫的,吃饭也疯疯癫癫的,一天到晚拖着个旧拖鞋,穿着个短裤到处溜达,一般人接受不了的,但是他帮了很多人,救了很多人,开悟了很多人,后来到死的时候大家都知道,原来是西方三圣示现在人间的。所以用人的思维去看一个人的时候,那只能是看一般的人;用佛的思维去看人的时候,佛说人是颠倒的。用人的思维去看一个真正修道的人的时候,他说那个修道的人是得精神病的。你像虚云老和尚一坐就是二十几天,饭也长毛了,人家看这个人怎么回事?怎么会这样子坐着饭都不吃,精神有毛病的。如果不懂得佛法的话,他肯定是这样子想。懂得佛法的话,他就知道那是修道的一个过程,每个修道的人都会有这种现象出现。按照佛的观点来讲,所有的一切事物都是没有一个固定的相,也就是空相。今天可以出现这个相,明天可以出现那个相;今天可以是这样,明天可以是那样,但是他始终是有智慧的表象,他不执着于任何一物,生命肯定是在轻安当中、喜悦当中,不被周遍的环境左右,因此凡是在空当中出现的就没有固定的色相,也没有固定的感受。我上节课也讲过了,什么叫感受了?同样打你一个耳光,有人生气,有人笑;也没有固定的一种影像,叫“想”,脑子里面是一个固定的影像的话,我们就不可能会接受新的事物;也没有固定的一种意志的能力,如果固定一种意志的能力的话,我当年在闽南佛学院那样修道的话,现在老早成为菩萨了,现在还是做个凡夫俗子,因为后退了。它从意志力上没有一直的实行下去。说明这个意志力是有进也有退,也没有一个固定的意志力,更没有固定的识,也没有固定的投生的一种精神状态,我们的意志力在不断的努力、不断的造作、不断的退步。但是佛教不叫灵魂,灵魂是有主宰力的,佛教不讲有主宰力的,主要讲的是第七识和第八识的关系。我们在这个过程当中,知道“无受想行识”就是五蕴当中没有一个真实的现象会固定下来,所以我们不要把一件事物看死了,看固定了,看成不变了,否则就是颠倒了。其实我们日常生活当中都是这种观点,我的杯子不能换,这个杯子值五百元,这个杯子值五千元,永远的传递下去;然后买房子也是一样,这个是我的家产,我要传给我子孙再子孙,生生世世的传递下去,不可能的。它总有一个时间段会失败的,会坏去的,但是我们眼睛是认识不到当下的坏,当下的变。我们俗人的眼光可以看到一段时间的坏,叫做生、住、异、灭。佛的眼睛看到的是,拿起来放下去已经完全的发生了大的变化,这是完全完全的两种不同的思维,一种是佛的境界,一种是凡夫的境界。佛的境界没有色、没有受、没有想、没有行、没有识;没有固定的、永恒的、不变的色;没有固定的、永恒的、不变的受;想也是同样道理,行也是同样道理,识也是同样道理。

慧明法师:《心经》第十二讲

  《心经》是佛的圆满的、智慧的结晶,它提供给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减法的方式,不是让我们去学加法。这是最主要的。之前已经讲到“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今天要讲的是“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这一段。

  《心经》在佛教的思想当中认为是空的,《心经》里面大家到处都看到“无色”“无受想行识”,无什么、无什么,乃至无什么,最后又无什么。大家可以计算一下一部《心经》260几个字一共有多少个“无”在里面,这个就是佛说法、佛认知人和世界所顿悟到的观点,跟我们一般普通的常人是有极大的差异,可以说背道而驰。我们人认知的世界是有什么、有什么;还有什么,更有什么;得到什么,更能够得到什么,这个是我们一般人的观点。人认识的有,并且认为最好是不能坏,不能变,不能迁移,内心世界当中希望能够全部的归我所支配,这是人的认知。佛的认知是无什么,无什么,还有无什么,整篇都是无。希望下次大家看看《心经》里面到底有多少个“无”字。我们听这部经典的过程当中,可能会感觉到有点累,不管听的累,还是听的比较愉快,总之来说,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承认佛的观点跟他所认知的科学的观点是一致的,并且他还认为佛认知的更有超前一些。伟大的自然科学家爱因斯坦大家都知道,还有近代的哲学家罗素也同样的观点,认为释迦牟尼佛的观点比其他宗教创造者的观点更客观、更正确,对于人世间的认知更有确定性,我们应该要在内心世界当中扬起、升起对佛说的话的一种尊重、崇敬的心。大家今天在这儿听,不要认为是在听天方夜谭一样。

  现在我们回到我们要讲的课题上来,“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跟我们第一堂课所讲的“照见五蕴皆空”的“色、受、想、行、识”是一样的,在佛学中名词叫“五蕴”,也就是组合成我们生命体基本的元素:精神和物质。在第二节课当中我们已经传授过了“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不异空,空不异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行不异空,空不异行,行即是空,空即是行;识不异空,空不异识,识即是空,空即是识。今天的这句话是对上面的“照见五蕴皆空”和“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等做一个总结。总结了什么呢?也就是说“色、受、想、行、识”其实就是没有固定的、不变的、实在的、永恒的“色、受、想、行、识”,也就是说色就是无色、受就是无受、想就是无想、行就是无行,识就是无识。大家可能会进一步的想到,那我们的身体到底是有还是没有?释迦牟尼佛在《心经》上已经告诉我们,这个身体不是没有也不是有,有人可能又会问:这讲话怎么模棱两可?到底是有还是没有?真理的东西要么就是这样,要么就是那样?是的,真理的的东西要么就是这样,要么就是那样,今天我从《心经》当中再给大家重复一句:是这样的,生命不是没有也不是有,就是这样!这是一个很圆满的答案,生命不是有也不是没有的。佛对待我们生命来说,因为我们始终认为,也始终没有感受到。始终认为什么呢?始终认为我们的生命是有的。始终没有感受到呢?始终没有感受到我们的生命是绝对的没有一个常态的,它是无时无刻不在变化当中。今天感觉到很惊讶,老家村里面来一个比我小三岁的邻居女孩子来看我,她的哥哥是我的同学,她不断的跟我打招呼,我在那里看,就是不认识。她说:法师,我是爱萍啊。我说你怎么变成这样子了?我出家时,她长得非常漂亮的,又能说,读书又读得很好,怎么突然之间变成了一个老人家一样的?那是二十几年前看到的和二十几年以后所看到的区别。在内心当中深深的感受到佛说的是对的,无色无受想行识,没有一个固定的生命体,也没有一个固定的生命体的元素。

  在《楞严经》当中佛问波斯匿王:当年在灵鹫山上说法的时候,王舍城的皇帝叫波斯匿王,是阿者世王的爸爸。佛问:三十年前看到的恒河和你现在看到的恒河有什么变化吗?他说:我三十年前看到的恒河和我今天看到的恒河好像没有什么变化。佛又问他:三十年前你自己的状态和现在你的状态有什么变化吗?他说:佛陀,我发生了很多的变化,老了。当一个大自然在你很小的生命体面前好像是没有在变,像所谓的波斯匿王看恒河一样,其实恒河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三十年前看到的身体和三十年后波斯涅王的身体,他感受到发生了变化,因为他对这个生命有所关照。对恒河他的关照是粗浅的,可以说是模糊和麻木的。很多皇帝都想长生不老,希望当上百年、上千年的皇帝,非常关心自己的容颜,知道了自己的容貌已经发生了变化。今天我们看宁波,当我开汽车开到中山东路和通途路交叉口的时候,还有中兴路的地方,我总感觉到中兴路、通途路和中山东路的几个岔口怎么发生了那么大的变化?因为这是人为的改造了,其实人为不改造,它也在变化。我们的生命体,“五蕴”和合起来那个身体又何尝不是这样子呢?所以佛说我们的生命体不是一个永恒的生命体,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生命体,我有时候经常很感概的说:啊呀,这个人啊,一天三顿饭,一个晚上睡觉,一次大便,就这样子重复的生活,慢慢的等着生命体的老死而去。

  这是指物质的,生命体是物质的。但是还有另外的一部分是精神的“受、想、行、识”,在佛的理论当中,也不是实在的,不是没有的,也不是有的。

  按照“受”来说,最能够感受的、亲切的也比不上母子、父子、夫妻关系,大家闭目沉思想想,当你的子女在哺乳期的感受和会走路、哇哇能叫上几句爸爸妈妈的时候的感受,当能上小学、初中的感受,当大学毕业以后他独立成家、自己生活的感受,同样是你的孩子,感受也发生了千万的变化。它不是有的,也不是没有的。我们个人的想法呢?也一样。年纪大了,喜欢跑寺庙、教堂;年纪轻了,逛商场、超市、奢侈品店;在脑袋里面一张一张像照相一样的影像让你的“想”有千万个变化。那我们的“行”呢?行就是作业,也叫思,就是我们的主观能动性。儒家有那么一句话:“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随心所欲”。三十岁的时候他的作业、他的思,也就是他要去做的、他的观点都是努力进取,越挫越勇,人充满着满腔热情;到了四十,慢慢的知道生命从小懂事到四十岁的经历以后,受过了各种各样的坎坷、苦恼、喜悦、爱和恶,在这个时候感觉到自己的取舍不会那么的疑惑;到了五十岁的时候,一切都感受到人确实是有生命规律的,不是你要想怎么干就能怎么干的,也不是你认为希望达到的就都能够达到,知天命;到了六十岁,耳顺,各种各样好好坏坏的语言耳朵都能够听得惯了,赞誉的、诽谤的、阿谀奉承的都能够听的喜欢,就是经得起各种各样的人的、语言的考验,那个时候你生命的观点发生了截然不同的变化。而人是随着年龄段、时间的推移,不断地发生着要干什么的态度和观点,要在生命当中,在社会当中去干一些什么的观点都在变化。最后一个是“识”,也就是人的精神仓库,随着时间的积累、年龄的增加、认知的改变,各种各样的生命形态和一生当中经历的善事、恶事都贯彻到“识”中。像仓库一样,把你的一颗一颗的种子(以前所做善、恶事的种子)都往里面放。从十岁、二十岁开始,直到老死,它也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因此佛说:在空的客观规律当中,没有一个绝对不变的“色、受、想、行、识”。

  今天讲生命理论,是要用很深的心去观察、关照的。要去体验实证的。不然耳朵听过了,马上就过去了,对生命没有什么作用,不过也有种子的积累。佛说:佛经要多闻、熏习、多听、多思、多修;也有说:书读百遍,其意自现;佛经要多听多想,生活当中多对照,这样子慢慢的才会感受到佛说的话是对的。听,可以听很多,但是我们在做的时候,一句话能够在生命中经常的回光返照,这样我们生命的观点、生活的观点就会一步一步的变化。在这里大家可能还会问:法师,佛讲那么多空干什么?对我们有什么好处?整天讲无什么?无什么?我在这里可以这样子说,你认知的生活环境使你快乐吗?你喜悦吗?你有患得患失吗?你遇到过恐惧吗?大病来临的时候你想不想留住自己的生命呢?特别到临死的时候,你知道老人们是怎么死的?如果这些问题你能够圆满的回答,并且你的回答是喜悦的、快乐的、生命是充实的,也没有恐惧的,到死的时候也是很潇洒的,家庭矛盾也是没有的,也孝敬父母的,儿子不听话也很开心的,女儿考试考零分也很开心,那你可以不要在这儿听了。在这里听,就是因为我们有很多的疑惑、很大的压力,有不解的生命谜团。什么都有,有钱财,有权利,都无法让你解脱;当官的说:当官真苦;当和尚的说:当和尚真无聊;有钱的说:这个钱压力很大;有名誉的说:天天有人来找麻烦。

  佛经是用来解决这些问题的,特别是《心经》,它把生命的个体和个体以外的物质进行了分析,然后给予全盘的结论。很简单,就是一个“空”。“空”不是没有,这句话我在心经中已经无数次表达了,空—-“无什么”“无什么”“无什么”,就是我们的人可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能量来加强我们心灵的力量,改造我们的生命,生命的观点,生活的观点,让我们的生命可以建立无量无边、无数大的假有。

  我没有接触过像李嘉诚、王永兴、比尔盖茨这些大资本家,但是可以肯定的一点,他们的思想当中绝对不会把一个亿、一百个亿的资金当成是资金的,当成什么呢?当成《心经》里面讲的,不是有也不是没有,不然肯定做不到那么大。心量、能量决定了我们能创造出的财富的数量。如果把某一点看作是永恒的话,这一点是不会放大的,它会渐渐的消失。不把这一个点当作是自己的一点,它是会放大的。《心经》里面所讲的内容可以肯定的是可以增加我们生命的能量,让我们的生命融会贯通到生命以外、以内的整个大环境当中去,不是像一般人认为“只扫自家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也有很多人在说,一滴水如果不融入到河里海里,它是会干枯的,被阳光晒干的;打破自己的一滴水融入到大海当中,河流当中,它的境界就大了,它的市面就广了,也不会一下子被阳光给晒干了。佛的观点就是要打破固执的认知“我就是我”“不变的我”“我的就是我的”“别人不能占有的”,所以佛要说空的当中没有什么、没有什么、没有什么,这是指我们的个体生命而言。

慧明法师:《心经》第十三讲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佛对具体的生命是怎样认知的?用什么样子的态度?佛说“无眼耳鼻舌身意”,这个话一般的人听起来会大吃一惊,我这个眼睛没有吗?耳朵也没有?鼻子也没有?舌头也没有?身体也没有?意识也没有?那我还是人吗?我再重复的一句,佛说的“无”是讲没有实在的、永恒的、不变的、独立的意思!“无”的等号就是“空”,“空”不等于没有。眼睛用来干什么的?是用来看的。我们看的东西很正确吗?因为我们看的东西是从我们内心世界当中固有的观点和生生世世带来的习气反射出来的,不是外界的客观事物,这一点唯物主义是不承认的。在这一方面讲有可能又会讲到佛经是客观唯心主义,要不是主观唯心主义。我认为是这样子的,比方说对一个朋友的感受、对一个仇家的感受、对一个帅哥美女的所见的感受,每个人都不一样的,不固定、不实在。在佛经当中举例:同样的一条河流,人看到的是河流;鱼看到的是可以居住的宫殿;天上的神仙看到的是一条琉璃带;恶鬼看到的是脓和血;同样的一条河流有那么大的差异。同样的桌子看到的人都会发出不同的想法,有人说法师这张桌子其实不用油漆的;有人说法师你这张桌子太宽了,倒茶的人不方便;有人说法师这张桌子很好,写写书法很宽大,可以坐很多人,观点都不一样。这是眼睛所看到的。同样一个字、一个书法,不同人看到的观点也不一样。根据每一个人对文化的积淀、生命的经历和对艺术品的造诣深浅,他反射出来看这个字、这个书法的感受都不一样。同样是好,好的程度就不同;同样是坏,坏的程度也不一样。眼睛是用来看的,这是指一个物体上不同的人发出的不同观点;但是在不同的物体上,同样的眼睛发出来也有各种各样的认知,所以从佛的观点上来说,“无眼”即眼是空的、不固定的。十岁所见的和现在所见的就不一样,那个时候我八岁所见的村子旁边的池塘好大哦,非常大,记得我小时候被妈妈打就往后门逃,她快要追上我的时候,我窜进池塘里面了,她怎么找也找不到我;现在我回家去看,那个池塘怎么那么小啦。同样一个人身上的眼睛随着我们年龄的不同,池塘没有变化,但是那个时候认为多么大,现在认为是那么小。你说这个眼睛可以相信吗?很多人说:眼见为实,我想想有时候从佛的观点来看,眼见也不实。

  接着佛怎么说耳朵也是空的?道理是一样的。小时候我们在唱“大海航行靠舵手”,当时听起来可激动人心了,现在呢?没有了。年龄大了,大家喜欢听刘德华的了。同样刘德华的歌,你听的和我听的、和别人听的,都是不一样的,你说这个耳朵有真的吗?05、06年有人来对我说,法师你这里的大殿造得真好,柱子那么大,你很伟大啊,我非常开心,感觉到很有成就感;现在有人说法师你建得不错,我就说:嗯嗯,好的,是的。随着年龄的增加,同样的语言发生了不同的价值观,人成熟了,对荣誉不计较了。你说这个耳朵是真的还是假的?是随心转,不实在的。

  那我们的嘴巴呢?小时候我们每天盼过年,因为过年有红烧肉吃,过年了还有点心,巴不得时间过得快一点,马上过年,还有新衣服新鞋子。现在我看大家喜欢吃红烧肉的人不多,因为都有吃了,现在天天盼过年的小孩不多了吧,现在是盼着要压岁钱,不是嘴巴吃的了。这是一点。第二点,同样是臭的东西,有一次吃饭我跟一个河南来的朋友一起吃,他刚刚从平顶山过来,我认为我这里的臭冬瓜拿出来很开心,很好吃,结果他一筷子都没有下去,他说法师我吃不习惯。同样是辣椒,那个时候88年我刚刚到厦门的时候,在一个素菜馆里面吃,很多东北来的同学他们去点虎皮小辣椒来吃,我看他们吃的很有味道,我也去夹一筷吃一吃,结果脸上几个洞孔都流水,从头顶一直热到脚底心,自己认为这一次吃了辣椒以后,这一辈子再也不会去吃了,不过现在还是喜欢吃辣椒。所以一个人的嘴巴、舌头是真的吗?不真的!它会改变的。如果从唯物主义来讲,每个人的舌头拿出来都一样的,都是十二种元素组成的。都一样的舌头怎么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呢?怎么有那么多的挑食呢?是谁在作怪?是我们内心深处中的习惯和习气在作怪。它在不同的环境下不由自主的就变了,你说哪一个是真的?你说东北人的舌头是真的?还是慧明法师的舌头是真的?你说是臭冬瓜好吃还是朝天椒好吃?没有一个实在性的。但是人往往认为这个是好吃的,那个是不好吃的;这个口感很好,那个口感不好,于是给自己的生命增添了不少的麻烦,执着吃东西。从释迦牟尼佛的教法来说,它不叫吃饭,它叫药石。大家可以看看中医学的书本有解说,药石是中医的一个专用名词。佛教认为大米饭、蔬菜,填饱肚子的一切都是药,它是来治病的。治什么病呢?治疗我们饥饿的病。防止什么样的结果呢?来治疗我们的体形会枯瘦下去。西方人吃饭,没有像我们中国人品种多,我看他们的汉堡、可乐、或者几块牛肉、或者几瓣蔬菜,弄点酱,一把刀一把叉子,一个人一份吃得很利索。我们去印度的时候就没有碰到吃圆桌的,都是自助餐,自己要吃什么拿什么,花样没有中国人那么多。同样是人吃法不同。他们也感觉到很快乐。当然我们中国人吃大圆桌,点上十几个菜,也吃得很快乐。我这是想说明一个结果,同样的舌头,为什么他们以那个为快乐?我们以这个为快乐?那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说明舌头这个东西(饮食这个问题)是可以随时改变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佛说:“无舌”。

  鼻子用来做什么的?除了呼吸以外,还有更大的功能来闻恶香和好香。我在讲吃臭冬瓜的时候,可能大家已经领略到香和臭的感受了。绍兴的臭豆腐、宁波的臭冬瓜,有时候臭起来比半个月、一个月不洗脚的有脚气病的人的脚还要臭。但是本地人吃起来很好吃,其他人吃不习惯,这个跟鼻子“嗅”的功能有很大的作用。有时候有人说这个是香的、臭的、还是怎么样的,我这个人有鼻窦炎的,没有感受。这次我们去印度的时候,居士们说:“啊呀师父,我不敢靠近他们啊,每一个人的身上都有狐臭呢”,我说:“我没有闻到啊”。我也有鼻子的,我就是没有闻到。因为我有鼻窦炎了,什么叫鼻窦炎?小时候我的鼻子很灵敏的,现在为什么会鼻窦炎呢?不是我主观的,但是是客观的,它坏掉了,其实也难得糊涂。坏掉的更好,我不会去远离他们,没有闻到,近点远点都没有关系。恶香很多人闻不习惯的时候要远离的,给自己带来麻烦,给别人带来难看。但是印度人自己可能也就习惯了,他们不感觉到这种味道是不好闻的,可能也有感觉到好闻的。这里面可以讲一讲一对恩爱的夫妻,如果你爱你的老公,你会嫌弃他的狐臭吗?你会感觉到他的体味很香的。有时候尽管这个老婆有狐臭、或者是那个老公有狐臭,但是他的注意力不在狐臭上面,没有感觉了。所以臭与香,你的认知是需要的,但是你的执着是不需要的。因为那个鼻子的“嗅”也是假的。所以佛说“无眼耳鼻舌”是对的!我们一天到晚为这个“眼耳鼻舌”在转着、转着、转着劳碌:今天到菜市场一定要买个活虾不能买死的,一定要买些酱菜、买些大蒜,要配配肉、配配鱼。一天到晚为这个折腾,给生活增加了很多的色彩,也给生命增添了不少的麻烦。

  我们身体直接要感触到的是细滑还是粗糙。很多中国的妈妈爸爸跟女儿说:你绝对不能嫁给老外。因为他们不习惯老外的身体,还有嫁给印度人更加不堪,全身都是黑黑的。这次我去的时候想这个印度人黑黑的是不是很粗糙啊?我摸了摸他们的手,发现很光滑的,皮肤很细腻。所以生命的身体它对外界的感触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候很细腻的身体在你观念不正确的时候,会感觉到对方是很粗糙的。有时候很粗糙的身体,观念不对的时候也会感觉到它是很细腻的。细腻和粗糙是相对的,没有一个实在性,依我们的观点,外国人、印度人都不能结婚了。事实不尽相同,你所谓粗糙的人,他们也生活得很好。所以眼对色,耳对声,鼻对香、舌对味、身对触,它都没有一个真实性、实在性。

  “意”所对的是“法”,什么叫“法”?法就是轨生物解,就是说对一件事物给予它一种方式和名字,然后让人去认知这个事物,这个叫“法”。它是由人的意念想出来的。这个“意”和“法”是不是也一成不变的呢?不是的!我们信佛了,现在满脑子里面装的对佛的崇敬、对佛法的信仰、对经书的尊重、对寺院的护持。这个是我们信佛的人的观点、意念,他所接触到的是这个。那同样是人,信基督教的他就是对教堂的护持,每个礼拜去做祷告的恒心,每一个周末去忏悔的那种感受是不一样的。人如果是一成不变的话,天下不需要其他的教法,可以吗?不可以!还有一个会喝酒的人他说这个是酒杯,会喝茶的人他说这是一个茶杯,造这个杯子的工人说这是个玻璃杯;同样一个杯子,人给予的法却有那么多。同样一个人,有人说我这个朋友多少差多少差,但是另一个人会说这个人很好,帮我很多忙;一个在他的眼里给他的法是“好人”,另一个给他的法是“坏人”,把这个人就定格在好人与坏人之上,不同的人接触同一个人会给出不同的结果。所以我们的意念也是没有实在性的、也是没有永恒的,从个人观点出发,看同样的东西,随着年龄段的变化,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为观点发生变化了。比方说,我们从小一起在山上放羊的时候是一起摔跤的,地上滚来滚去的,童言无忌,现在你还会这样子吗?不可能的!为什么?同样一个人的思想,长在同一个人身上他的意念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他对对方要做出的方法已经有天翻地覆的改变。你说哪一个是真的?都是假的!讲得再确实一点,今天领结婚证的时候,手拉着手,路上还抱抱亲亲,过了两年生了孩子要上法院了,看到对方就骂、诅咒,然后千方百计找关系叫法院要把他判输。同样的人,发生在同样的两个人身上会有截然不同的变化,这说明人世间当中的规律是什么呢?不固定的、不永恒的。山盟海誓也是假的!它是需要人去经营的,不断的去更换角色的,要增加生命的正能量把它打破了,然后才会真正的人生家庭。你不更换角色,家庭一定会发生矛盾。像我上次讲的,你谈恋爱的观点拿到结婚以后、生小孩以后衡量你的老公或者老婆,那不是要命吗?谈恋爱的时候,男的对女的是百依百顺的,女的对男的也是百依百听的,生了小孩以后他彻底的会发生变化。

  佛说生命是“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他的认知——“色”和“眼”认知的过程成为“识”,了别,了别了以后就叫做“界”。佛教当中叫做“十八界”,“眼、耳、鼻、舌、身、意”六界,就是发生生命当中的根,认知事物的条件;“色、声、香、味、触、法”这是客观的条件;然后这个六根对于六个客观环境开始认知,得出一种了别、认知的结果的时候,叫做“识”,认知客观事物的主观能动性。那么六根、六尘加上六识叫做“十八界”(大家可以在百度上搜一下)。佛说是无的,为什么会无呢?客观的和主观的都不实在的、永恒的、都不独立的,因此没有一个真实的面貌的存在。佛说这个十八界“是故空中无十八界”,这是真理!但是我们人很难做到的。佛说的是客观规律,人却是很难能够锲入到客观规律里面去的,为什么?因为不想成佛,还想做人。如果想成佛的话,他就会按照这个真理来做了,他还想留恋这个世界,不想成佛的话,只是听听过,听的时候轻松一点,听完拉倒。那也没有关系,多闻熏习,不断的积累,听多了观点也就转移了,这辈子听,下辈子再听,再下辈子再听,十世一百世一千世听了以后也就成佛了。所以早成晚成,早晚会成。

  很多人可能会这样子说:法师,听你这样讲,做人一点都没有意思了。佛会让我们做人没有意思吗?大家想想,肯定不会。佛只会让我们做人更加有意思,更有喜悦、更有努力,这是佛需要的。但是人不肯迈出这一步,他永远就是在得失之间、恐惧当中。如果迈出了这一步,这一步就是空一切。那就是大丈夫,佛有称号的,称为“大丈夫”的能提得起放得下,自在自如。

慧明法师:《心经》第十四讲

  接下来我们来讲十二因缘,叫“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这个佛教当中叫做“十二因缘”,就是生命的产生到死,从投胎到结果,投胎是怎么投胎?死了以后怎么样?这个过程有十二个环节。一个生命流由父精母血一接触开始慢慢长大,一直到死化为灰烬,它有十二个环节。佛说也是假的!

  那么这十二个环节我一个一个解说一下。第一个叫“无明”,第二个叫“行”,就是作业,第三个叫“识”,识就是精神的主体,第四个叫“名色”,第五个叫“六入”,第六个叫“触”,第七个叫“受”,第八个叫“爱”,第九个叫“取”,第十个叫“有”,第十一个叫“生”,第十二个叫“老死忧悲苦恼”,就是“老死”。

  生命为什么会来到这个娑婆世界?来到了以后我们为什么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为什么有时候疯狂、有时候悲哀?有时候恐惧、有时候安宁?这个原因在什么?就是在第一个“无明”。什么叫“无明”?生命没有光明,好像你在晚上走路的时候没有灯光,黑暗的夜晚没有手电筒一样,这个就是“无明”。好像我们这个房间到了黑暗的长夜,灯一关,一个人走进来,你会很多烦恼。为什么?一下子碰到茶几了,一下子碰到凳子了,一下子碰到这张桌子了……不是膝盖被碰疼了,就是手给撞出了淤青。为什么呢?因为房间黑暗呢。佛说娑婆世界,那什么是娑婆世界呢?辛苦的世界、艰难的世界、马马虎虎生活的世界、不能十全十美的世界,这个叫娑婆世界。那我们为什么到这个娑婆世界中来呢?这个世界上,我有时候在讲的时候我会问大家:大家举手,谁说活的很开心很快乐的?没有的!真的没有的!偶尔的!那么既然不开心,我们来了怎么办?这一切的原因就是无明。那不明要让它明起来,没有这个“无明”就明了。没有无明从哪里得呢?我们需要追究追究“无明”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比方说我们平白无故的突然之间烦恼了,不开心了,发脾气了,那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这个东西没有搞清楚,这辈子不会快乐,下辈子还要来到这个世界,可能不一定做人了,因为“无明”所以造业。宁波人有信佛教的情结,家里面老人看到小孩在外面偷鸡摸狗的、吸毒的、嫖赌的,他就会骂小孩“造孽啊”,这在第二个环节叫“行”,因为我们不懂不知有“无明”,生命当中没有一盏光明的灯,所以他无端的造业。你们千万不要认为父亲母亲一结合就能生你了,没有那么简单的。他还要一个另外的因素,是我们自己要造孽,投胎到这里面去了。父精母血一结合的时候,会有种光吸引着我们的中阴身,西方叫“灵魂”来投胎了,佛教叫“识”,这个就是“造孽”。造孽对父母亲来讲有几种孽呢?一个是报恩还债的,一个是讨债报仇的。既然来了怎么办呢?来了就出来了。

  第四个环节叫“名色”,什么叫“名色”?就是在娘胎里面,手头眼睛还没有,一个大概的形状,像个黄豆大小一样的形状叫做“名色”,是精神和物质的组合。

  第五个叫“六入”,六入是在娘胎里面慢慢开始像个人形了,这个在佛教的《瑜伽师地论》里面讲的非常清楚,父精母血的结合怎么样投胎、怎么样在娘胎里面一天天长大,一个月长大到什么程度,二个月长大到什么程度。不过现在在医院里面也有这些标本。六入就是逐渐逐渐有了人的样子,眼耳鼻舌身意有了雏形。

  第六个叫“触”。什么叫“触”?他在娘胎里面哭啊哭啊,拼命的挤出来,挤出来以后开始跟外界有所接触。

  第七个叫“受”。生命出来接触了外界,产生了苦、乐和不苦不乐的感受,随着年龄的不断的增加、身体不断的长大、不断的变化以后的感受,感受了以后烦恼就来了。第八的“爱”与不爱之间产生了。如果对外面的事物产生了爱,怎么办?他就想要!要去追求、要去创造、要去奋斗、要去努力。这个人世间人最爱的两件事情是什么呢?孟子说过:饮食和男女。男男女女的事和好吃好喝的事。最大的权利、最多的钱、最好的面子都是为了这两种事情服务的。这是人的本性,也叫本能。儒家你也这样子说,佛家也这样子说,基督教也这样子说。于是为了爱这两件事情、喜欢这两件事情,他不断的追求、不断的努力、不断的造业,这叫“取”,排行老九。这就是生命的开始,烦恼也就慢慢的长大了。通过努力,每个人都会得到自己喜欢的一份,各尽所需。然后招来了许许多多未来的果报,这个叫“有”,排行老十。这样子“有”了以后,然后又升起了很多很多的业,又要播下了投胎的种子,准备了下一世的“生”,这为十一。然后接下去就是“老死”,为十二。死了以后不是没有,因为他有这个过程,他还有灵魂,还要投胎,这就是佛说的“十二因缘”。当年佛在印度恒河两岸传教的时候,这也是其中主要的一个教理。这十二因缘清晰明了的把生命的整个流程讲的非常的清楚。今天佛为什么说没有呢?生命就是这样子来的,为什么说没有呢?还有缘觉的菩萨,他是修这个因缘的法则,把生命流看清楚了,放下了,然后他才称为菩萨的,那佛为什么还说没有呢?这个我们等到下节课再跟大家讲。《心经》是讲世界的假和空,所以大家在听的时候以假的我、假的他、假的话筒、假的法师、假的听者,首先进入假的状态。可以这样子说“假是这个世界绝对的真理”,真则是在相对的前提下才叫真。那么有人说,真是相对,那绝对的真理也是相对的了?那是对的。那是相对于真来讲,这个世界、人、你、我确实是假的。在这里大家可能会想这个法师讲什么课?又把佛教讲消极了。其实这是客观面对的现实,希望大家仔细听听《心经》里面是怎么说的,根据它的意思慢慢的进入状态之中。

  上节课我们把“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做了名词上的解说。今天要给大家讲为什么无明是空的,是无的?一直无到彻底。为什么说我们的老也是空的,要空到彻底?为什么说我们的死也是空的,要空到彻底?其中在“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这一段文字当中有十二个关键的词语:第一个就是“无无明,乃至无无明尽”,第二个“无行,乃至无行尽”,第三个“无识,乃至无识尽”,第四个“无名色,乃至无名色尽”,第五个“无六入,乃至无六入尽”,第六个“无触,乃至无触尽”,第七个“无受,乃至无受尽”,第八个“无爱,乃至无爱尽”,第九个“无取,乃至无取尽”,第十个“无有,乃至无有尽”,第十一个“无生,乃至无生尽”,第十二个“无老死忧悲苦恼,乃至无老死忧悲苦恼”。这是佛教当中说的十二因缘。就是一个生命的产生到他的死亡的整个过程,叫十二因缘。以这个十二因缘去修持这个道的话,修成功了叫他“缘觉菩萨”,因为佛教讲的“十法界”中的六道是:天、阿修罗、人、畜牲、地狱、恶鬼,叫做凡界的六道。圣界还有四道是:罗汉、缘觉、菩萨、佛。把圣界的四道和凡界的六道加起来,佛教叫它为“十法界”。其中有一界是缘觉菩萨界,是以十二因缘来修道的,成功了以后成为“缘觉菩萨”。释迦牟尼佛在《心经》里面把十二因缘说的都没有了、空了,也就是说没有十二因缘。在这种情况下,修十二因缘的菩萨们怎么办?因为修十二因缘的菩萨们是依靠佛说的生命由十二个环节而来,结果老死的,然后来认知世间。像春天开花,夏天炎热,秋天黄叶,冬天落叶,悟这些十二因缘无常的道理,然后进入到菩萨道当中。现在释迦牟尼佛说这个十二因缘,就是生命产生的十二个环节都是空的、没有的。那么这些缘觉们怎么修呢?《心经》里面讲的怎么会跟他以前跟弟子们讲的会不一样呢?一个生命的产生首先是无明,什么是“无明”呢?就是愚痴。什么叫愚痴?像基督教里面上帝说的一样,亚当跟夏娃受蛇精诱惑偷吃了禁果,生命才产生的。为什么他们会偷吃禁果?因为愚痴、无知,造下了业,结果要沦落到人间。基督教对亚当跟夏娃为什么会偷吃了禁果没有解说,佛教认为他们偷吃禁果是因为愚痴、无知。也就是无明。什么叫无明呢?晚上既没有太阳也没有月亮,漆黑的一片,伸手不见五指。天还在,地也还在,但是你手伸出来看不到手指头。在这种漆黑的夜晚当中行走,生命是危险的。可能会掉进水库,也可能踏进小沟里面去,也有可能会碰在石头上,也可能会走进水稻田里,这个就是“无明”。就是说你的眼前看不到光明,你的生命的内心当中是漆黑的一片。好像我们讲堂一样,晚上把所有的灯都关了,你走进来就可能碰到这张桌子,也可能碰到前面的台子,也可能人与人之间会碰到,他就生烦恼,这个就是“无明”。

  佛说“无无明”就是没有不明的,接下去又加了一句“无无明尽”。明的也没有,无明的也没有。无明与明是相对的,无无明,何来明呢?本来是明,纯净,何来相对?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对于修缘觉道的菩萨们说有十二因缘,第一个元素就是“无明”,现在讲到《心经》的时候,他说“无无明,乃至无无明尽”。所谓明和无明的概念都不复存在。佛教当中说,生命最大的烦恼就是无明。今天《心经》里面讲“无无明,亦无无明尽”,本来就没有黑暗,并且很彻底的告知我们,生命本身就没有烦恼。又要讲到这个房间的暗与明的关系,如果这个暗确确实实是永恒的、不变的、独立的存在的,那么灯亮起来的时候也是跑不走的,为什么白天就变成明了,晚上就变成暗了?灯亮的时候又变成明了。这都是什么原因呢?灯亮是人为的结果,灯不亮也是人为结果;自然界的黑暗是宇宙客观运行的结果,自然界的亮也是宇宙客观运行的结果;彻底的黑暗,愚痴,到底有没有?佛说是没有的,宇宙与生命本身就本身很好的。生命就根本不存在有烦恼,不存在有无明的东西。有人可能会问:法师,既然没有无明的,生命都是光明的,那我们今天为什么会沦为六道当中的人呢?为什么我们对死有那么恐惧?为什么对钱财会那么喜欢?为什么吃大鱼大肉会那么开心?为什么……?为什么……?无数个为什么出现在我们生命当中。所以还很多人说有钱也苦,没有钱也苦;有家也苦,没有家也苦;有佛法也累,没有佛法也累。这是谁的原因呢?从人的角度来讲,是无明的原因。因为对钱认识不清,所以钱给他带来了烦恼;因为对钱认识不清,所以钱给他带来了疯狂;因为对家认识不清,所以很贪恋将来有个家;因为对家认识不清,所以他想抛弃这个家,这个叫“无明”。如果有钱没有钱、有家没有家,你都会在一种喜悦、开心、放松、自然的状态中,你就“无无明,亦无无明尽”啦。做得到吗?做到了,那就是《心经》当中说的“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做不到怎么办?慢慢做,最起码在听课的两个小时当中,尽量的把思维拉到假的状态当中来。法师讲的话假的,手拿着话筒也假的,屁股坐在凳子上也假的,人在这个讲堂里面也假的。

  《金刚经》里面再三的强调“所谓布施,即非布施,是名布施”“所谓佛,即非佛,是名佛”。《金刚经》和《心经》有异曲同工之美,阐述的都是同一个道理。我们在三百六十几天的生活过程当中,希望能够进入到假的状态,这是客观现实!如果进入到不假的状态,那佛说我们就是个颠倒者,妄想者;如果进入到不假的状态,那就是有无明。生命肯定有暗礁,心灵肯定有暗处。这个社会有许多的歌厅、有许多的美容院、还有许多的烟酒店、还有许多的医院等等,这些都是为人设置的。为什么有这些东西?有人说法师,这是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经常需要的。比方客户来了把他放到歌厅;比方年纪大了,有皱纹了,去美容院拉拉皮;比方我喜欢喝酒,每天可以去买点高档酒来喝喝;还有我如果被欺负了,法院检察院会出来帮我说话伸冤。是的!因为这是人的社会,大家都把它当成是真的了,所以有那么多的、千差万别的、为人服务的、并且控制人的服务有诱导人的服务不断的出现。这是跟生命直接相关的,直接的认知有关的,因为是人的状态,所以把所有东西都当成是真的了,不能改变生生世世不好的习惯,那么这些东西滋生出来,人攒人的钱,人服务人,然后人压榨着人。哪一天我们真的做到“无无明,乃至无无明尽”,那个时候认识的检察院、法院、医院、烟酒店、歌厅和美容院你会觉得人世间有这些东西存在蛮好的;不存在的时候,你也会感觉到也蛮好的,这些东西不存在了。这就是佛要叫我们做的“无无明,乃至无无明尽”产生出来的力量。有也很开心,没有也很开心。这就是因为“无无明,亦无无明尽”已经渗透到我们的生活、心灵和工作当中去。在这种状态下,我个人的体会是工作是轻松的,与人的来往是喜悦的,与人的不来往也是喜悦的,不工作也是喜悦的。有人会说:法师,像你这样子讲这个世界到底是个什么世界呢?如果都是这样子的话,那是佛的世界。佛的世界是什么世界呢?每一个都很开心的世界。开心到什么程度?我穿着一件五十元钱的衣服和你穿着五万钱一件的衣服一样开心的世界,这个叫开心,并且生活在这个世界当中,当你去工作、上班,不管是帮别人打工或者自己做老板的时候,都是非常非常喜悦的心情。还有遇到坎坷的时候,你的内心具有承担坎坷的能量,不会感觉到天塌下来了。就好像我们社会上的结婚与离婚一样,结婚了十年碰到了离婚,要剥一层皮。如果真正的做到了“无无明,亦无无明尽”的话,一旦结婚了他就不会离婚,一旦离婚了他也不会计较了。假如说离婚的时候他悟到了“无无明,亦无无明尽”的话,他也不会剥掉一层皮了。他的内心世界强大无比,因为他对这个世界的真相、生命的真实面了解得彻底无疑。这个叫“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不造作不等于不做,他同样在做。那怎么就不造作呢?好像鸟飞过天空,不留下痕迹。它同样也在为事业、为这个人类、为这个社会奔波、努力、奋斗,但是它没有留下痕迹。它不在内心世界当中起挂碍,也就是《心经》里面讲的“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很多人说:法师,你们佛教里面老是讲空、假,那么这个社会就不要努力了?会吗?因为是空的、因为是假的,你可以做更大的事业;不是挑几十斤、几百斤,是可以挑几千斤、几万斤的了;你有无穷的内心力量在强大起来,就可以去干别人要干的一切事情和你自己想要干的一切事情,这才是“空”和“假”的结果。像佛,他证到了空,证到了假,他不干了吗?那个时候他就让阿育王也来信仰佛教,让阿育王带领了全国人民都来信仰佛教。佛见到了空、见到了假,他并没有躺在床上睡觉。躺在床上睡觉的人肯定是假不了,也空不了,纠结得很。不然他不会躺在床上睡觉了。有人会说,法师你这个讲话不行,模棱两可。那我要问问大家不是模棱两可,是什么?这是佛的境界,绝对不是模棱两可的。他说是假的、是空的,空的和假的和要不要做事情又有什么关系呢。我假的嘴巴喝了假的水,碰假的杯子,讲假的话。这个假的不是嘴巴上说说的假。我努力往假方面去做,但是释迦牟尼佛讲的话是真的。世界世界确实是假的。有人说口渴了,讲话有点沙哑了,这个沙哑是假的,然后拿假的水来给它补充一下。也有人说,法师我看到的明明是真的,怎么说是假的呢?那是你看到的。我讲的是佛看到的。我们小时候做梦到厕所拉尿去,眼睛一闭,把整个床都尿湿了。假的!但是他有作用、有效果。做梦打架,早上起来累得不得了,也是假的。做梦的打架是假的,为什么还会累呢?也会出汗!假和没有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空和没有也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空不等于没有,假也不等于没有。但是世界确实是假的。人也是假的。慧明法师也是假的。假并不等于什么都不干,因为他还在梦境当中。梦境当中他也干,醒过来了以后干的是另外一种假,梦境当中干的是梦境当中的假,因为我们有无明。

慧明法师:《心经》第十五讲

  接下去第二元素是“行”,行就是造作。会造作吗?这里的造作就是内心世界有挂碍。如果没有了无明,就没有挂碍。没有挂碍了,第三个元素就出来了,他就不会去投胎做人、做马、做羊,也就是“他识”。佛教讲的是识,西方讲的是灵魂。人死了以后叫中阴身,活着的时候叫阿赖耶识,也叫藏识,投胎的时候也叫中阴身。父精母血、男女结合有亮光的时候,灵魂就会往亮光的地方钻,钻进来就投胎了。这就是佛说的生命是这样子产生的。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无明。基督教讲是偷吃了禁果,所以人有烦恼、人有无明,他做不到“无无明,亦无无明尽”,因此佛会出现在这个世界上讲经说法来度化我们,因此会有上帝还有真主,各种各样的教导在地球上出现,因为人已经犯下了错误。佛说是愚痴、无知造成的。

  有人说,法师给你讲起来这个世界要灭亡了?按照我讲起来,不但这个世界不会灭亡,世界还会快乐的繁荣着,现在的现象是烦恼的繁荣着。接下来娘胎里面刚刚形成人样的胚胎叫做“名色”也没有了,娘胎里面慢慢长出来的眼睛、鼻子、耳朵(佛教叫六入),一直到出生为止,手脚眼睛耳朵都出来(出来以后叫六根)它也不会产生了。所以十二因缘第一是来破凡夫对生命的执着,第二是来破缘觉菩萨修十二因缘道的时候,不想前进、不想成为大菩萨、也不想成为佛,认为在缘觉菩萨的位置上是到顶了,佛就用“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来破除缘觉菩萨修道的执着。一破凡夫二破圣人。圣人也有高低的,罗汉跟缘觉在认识世界的真理上,缘觉上了一个层次;妙觉菩萨跟缘觉菩萨来看,像观音菩萨就是妙觉菩萨,他的认知就比缘觉菩萨又高了一个层次;佛跟观音菩萨一样,对世界和生命的认知又高了一个层次。佛为了让缘觉菩萨更上一层楼,所以告诉说“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下面我来解说什么是“无老死尽”?老和死是这个社会上一般生命经常有的现象。人会老,也会死。今天在《心经》中说没有老、也不老也不死。婴儿可以把他揉成一团,他很柔软,最好的瑜伽也练不到这种程度,老了骨头硬了就是硬了。有人说,法师你说的对,是会老的,今天也在老,明天也在老,十岁比不上婴儿,二十岁比不上十岁,五十岁比不上二十岁,一百岁比不上七十岁,是的!你看到的是生命当中的一百年,佛看到的是生命当中无数无数年。像那个雨,现在下来的是雨,冬天的时候马上积成冰了,你说雨老了还是冰老了呢?还是云朵老了呢?它们以不同的形态出现。你说是大海老了还是江河老了?它们同样是水。你说八十岁老了还是十岁老了?生命的觉与不觉之间,觉也不老,也没有死;不觉它本来就没有老,也没有死。有人又会说:法师这样讲太不切合实际了,讲得像天方夜谭一样。佛的境界我们一下子很难转过来,难免!因为我们看到的是昨天今天明天,而佛看到的是几世几百世之前、今世还有未来无数世。我想懂得物理科学的人都知道能量守恒,精神也一样的。这个杯子坏掉了,并不等于它没有了。有人说:法师这个水杯坏掉了,我说玻璃坏掉了,我不叫水杯坏掉了,我也可以叫它酒杯坏掉了。坏掉不等于没有了,它可以转变成其它形态。天天时时刻刻都在转换着它的功能。我们的人也一样,从精神状态来说,今天的想法和明天的想法就不一样,不老也不一样,老也不一样;肉体上不老也天天在老,老也天天在老,等于不老。天天是这样子的,无时无刻不在老去,这是自然的规律。老和死哪里产生的呢?本来如此。生命本来如此,怎么说它老还是死呢。

  很多人说我从娘胎里面出生就叫生,佛教不是这样说的。佛教认为你一投胎就是生,一有无明的时候也叫生,今天坐在这里也不断的在生,因为精神已不一样了,生命的物质形态刹那间也不断在变化。这个不是一天之间变成那么老的,它是每时每刻的在变,才变成那么老的。一个人十年二十年不见,你突然看到他就会觉得他怎么那么老了?他不是一下子老的,是有十年时间在老,十年里面不是某一天某一刻老的,是时时刻刻在老,老是自然的,不需要你加任何东西的,本来就是这样子的,这是本性!这是客观规律!你再加一个老或者死上去干嘛呢?你难道不可以给他加一个生吗?难道不可以给他加一个快乐吗?人世间的语言、用词被事物客观的现实遮离,往往做出一种局限性的判断,那就把我们的思想观点给绑架了。我们本来有很大的智慧,可以认识到刹那之间的生命变化,现在被你看成了六十岁在老,七十古来稀,八十岁九十岁才死。把我们的智慧局限起来了,其实是天天在死、时时刻刻在死,每分每秒在死,结果被局限起来了,把我们误导了、绑架了。然后对生命的死很痛苦。痛苦从哪里来的?痛苦是我们在老死认知的不足当中来的,误导来的,所谓老所谓死的名词界定套在我们思想当中,我这是老了,这是死了,然后就痛苦了。其实已经死了无数次了,无量无边无数次了。这是佛说的,所以根本就没有老和死,本来如此。

  本来也没有行,也没有识。因为我们的内心世界出问题了,被这个所谓地球上的时空和我们平常时候所形成的认知障碍了。按照佛法的观点来讲读书要不要读第一名呢?产生怀疑。上学一定要拿到博士学位吗?也在怀疑。因为读出来的东西跟客观事实不符合的。这是在局限的生命流当中有用处,对整个生命流是没有效果、没有作用的。我们读出来可能对一点雨有作用,当雨变成冰的时候可能就没有作用了;冰化了以后变成水蒸气蒸发到空气当中去的时候,更没有作用了。所以佛经常讲众生愚痴、众生颠倒、众生自以为是,也叫刚强众生,难调难服。就是这么回事。

  今天我们在这里在讲佛的境界,希望成佛的要这样子听,要进入到假和空的状态;如果大家喜欢做人的话,那你走出这个门就可以把自己当成真的。听的时候当成假,可以减少我们工作的压力、生活的压力、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压力。不管怎么样,学点时尚也好,或者想减减压也好,或者想寻找对生命另外一种认知也好,反正听这个课还是有帮助的。

慧明法师:《心经》第十六讲

  上次我们讲完了十二因缘“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什么叫无老死?什么叫无无明?大家听了虽然不是全部知道,也应该有一知半解。躺在床上再去考虑思索一下:我为什么会无明?佛为什么说是没有无明?无明就是烦恼,明明我有烦恼,佛为什么说没有烦恼?明明是烦恼让我的心灵深处搅动、让我的整个气势会发生变化,搞得我焦头烂额,为什么佛说是没有烦恼?佛为什么说是假的烦恼?假的烦恼怎么会对我的生命产生效果?让我饮食不思呢?这个我们可以回去以后好好对照一下。修道不是一天二天的事情,对照了以后慢慢会产生效果。特别是对老和死的恐惧,佛说是没有老、没有死的,哪怕是你的身体拉到火葬场烧成灰了,佛也会坚决的说:没有老,没有死。佛如果说假话的话,爱因斯坦就不会说“如果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宗教能与科学相辅相成的话,那么就是佛教”,这是自然科学泰斗爱因斯坦说的。爱因斯坦大家都信仰的,他肯定不会说假话的。

  生命只是一种表面的形态,可以是那样认知,也可以是这样认知;精神也可以这样认知,也可以那样认知。从来都没有死过,但是人始终认为是死的。老了,确实走不动了,那你娘胎里面刚刚出生的时候怎么不说我老了,我走不动了?所以生命都是一个流程,这个流程我们只看到了黄河或者长江的某一段,你没有看到它的起源,起源的上面是雨下下来的,然后再流到大海当中去了,大海里的水又蒸发到空中……不知道了。因为认知的局限给我们的工作、生活带来压力也难免的。希望我们听了“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这个十二因缘,其中还有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还有那么多过程,大家可以百度再了解一下,佛说这些东西都是人的概念,不是自然界真实的概念。人的概念不要说是对真实世界的界定有误,对于一个假的世界界定也会有误的。在《摄大乘论》里面有一句话叫“名事互为客,其性应寻思”,就是名称和真实的东西两者之间就像客人一样换来换去的,但是对他本质的东西我们是要用脑子的。就是很简单的这个杯子放了水是水杯,有人到了一杯葡萄酒在里面就是酒杯了,有了到了一杯药在里面就是药杯了,没有东西的时候可以叫它玻璃杯,同样一个杯子可以有那么多的名称,可以由人来解说它对于一个假的东西更是有很多不同的说法,对于一个真的东西更难来界定它。

  接下来我们讲罗汉是怎么证道的。但是今天释迦牟尼佛说罗汉都是不存在的,假的,空的。大家看《心经》中说“无苦集灭道”就这五个字,就把罗汉讲没了。那我们大殿里面两边塑的有罗汉、有菩萨,一般寺院里面两边塑的都是十八罗汉。今天《心经》里面说的无苦集灭道,罗汉是修什么道的?修“四谛法”而悟道的,谛是真理的意思,罗汉是修四种真理而得道的。释迦牟尼佛一成道以后,第一次说法就是说的“四谛法”—苦、集、灭、道。今天释迦牟尼佛在般若会上、在《心经》当中说空的、假的、不存在苦集灭道的,那刚成佛的时候对弟子们又是怎么说的呢?小孩子哭了想吃糖,但是小孩子不知道那个糖是什么样子的,他妈妈从地下捡个树叶给他说是糖,告诉他糖先放着别吃,他就不哭了,这叫方便法门。这种法门确实也能够了断我们的分段生死,像我们人一般八十岁一段或者一百岁一段,一段一段的生死可以了断,但是精神上的变异就无法证到像佛一样的圆满。

  什么叫“苦集灭道”?我来给大家解说一下。首先他说“苦”,释迦牟尼佛告诉他的弟子们:“这个世界是残缺不全的,这个世界是不能十全十美的,这个世界是彻彻底底苦的”。不管你有钱没有钱、有权没有权、有地位还是没有地位,都是苦的。有一次我在观宗寺讲课的时候,我说大家认为这个世界是苦的还是快乐的?快乐的举手,一个人都没有;苦的举手,都认为确实是苦的,但是人还是喜欢苦,佛教认为这是习性,人的习性是这样子的。像我们有些人明明知道生肝癌了,不能喝酒,但是他嗜酒如命、照喝不误。像厕所里面的蛆,大便很臭的但是它喜欢。那我们人呢?在这个人世间当中很喜欢,苦就苦点吧,我就这样子过吧,有这种心态的人还是不错的。还有些人苦乐无常、忽阴忽晴、忽喜忽乐、喜怒无常,真是可怜。

  佛说“无常是苦的”。因为一个人一生当中不断的努力,积累了不少财富,结果还是空手的走了,苦不苦?好几次我讲到过某寺的知客师,那个时候改革开放刚刚开始,华侨很多,人家来寺院烧香拜佛第一个要见的就是他,一见到一跪下就供养法师,港币、美金、人民币很多,后来临死的时候他眼睛睁得大大的,老是盯住砖墙方向看,死不去,砖墙是空的。有个法师比较聪明,他说我去敲敲看那个墙上到底有什么东西?敲敲发现会动的,结果把砖块一块一块拿下来,里面都是钞票,把钞票拿到他身上的时候,“嘘”的一声就走了。所以人对自己创造的、多年积累的财富很难舍得下。释迦牟尼佛也说富贵学道难。作为一个贵人、富人学道修道是比较难的,也就是说很难能够放得下。修道的人最好像天上的云一样、小溪里面的水一样,不停留在某一个地方。所以真正修道的和尚不会在一个寺院里面超过三年,超过了三年,他对这个地方产生了感情,对这个地方上的人产生了感情,还有对这个地方上的事产生了感情,他就比较难了。你像天童寺、阿育王寺等大寺院、老寺院里面,肯定有个“云水堂”,不同地方来修道的人到这个地方来过一过。一旦这个和尚当了主持、方丈、会长,了生死是比较难了,放不下了。确确实实这就是苦,因为世界是无常的。你的心要想留在不变化的属于你的东西上,跟这个世界的客观规律是相违背的,所以产生了苦。

  佛教解说“苦”有八苦。三苦,还有心理上的贪嗔痴苦。虽然没有苦的,但是还是要把苦来解说一番。第一个“生”苦,刚才也粗粗解说了一下,父精母血在娘胎里面怀孕,根据我们佛家四谛论里面说,如果小孩子怀孕到六个月以后,妈妈吃棒冰,小孩子里面冻得不得了;如果妈妈在吃烫的东西,孩子在里面也烫得不得了;他不会说话,要出生的时候像两座大山在挤压着他,所以他一出来就哭。这也是自然规律,这个就是“生”苦。对于母亲来说生一个孩子不像现在拿刀剖出来就好,过去生一个孩子就在生死之间,十个妇女最起码会死掉两个三个,她是自然生产。所以生是苦的。

  第二个是老。根据描述眼屎也增加了、口水也增加了、鼻子也流水了、耳屎也多起来了、小便也不方便了、大便也麻烦了,这个就是老了。然后年轻人看到也嫌你肮脏了,背也驼了,东西想吃也吃不动了,这个叫老。

  接下来就是病苦。这个社会现在很好,提倡对老人、病人、妇女、弱者要同情,但是生病的时候不管你怎么同情,病起来总是苦的。不管医生多少高明,病起来还是痛苦的,这也是自然规律。关于“死”,我刚才讲了最大的痛苦是无常,心希望得到但是东西又无常得不到;还有临死去时候的苦,佛经里面说:人死像乌龟脱壳。活生生的乌龟把你的壳剥开来。拔指甲也很痛的,但是乌龟脱壳应该更痛一点吧。所以人的生老病死这四个苦就在了。

  求不得苦。男的求女的,女的求男的,求不得的时候就去殉情。那么钱呢?权利呢?地位呢?面子呢?想求却又求不到的苦。爱别离—两个人相爱,为了生活,佛经上说命上羊肠之道,为了谋生,生离死别,相爱的人结果不能在一起。有各种各样的条件的限制。像我们今天中午碰到的一个小女孩,她喜欢的男朋友她妈妈不同意,一讲她就流眼泪,这个就是求不得的苦。

  还有怨憎悔苦。我对你有意见最好不要碰面,但是却碰面了,两个站在那里很尴尬,心里面很不踏实,也是一种苦,冤家对头更是苦。

  还有我们生命当中的五蕴炽盛苦,什么是五蕴炽盛苦呢?五蕴前段时间解说过了“色、受、想、行、识”,这五个部分不调和,晚上睡不着觉苦不苦?吃安眠药。还有吃饭吃的不香,睡觉睡的不好。各种各样的苦纠缠着我们的生命。但是释迦牟尼佛在《心经》里却说没有这些苦,这些苦是不存在的;在《楞严经》中讲,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本身就是这样子的。等我解说完了“苦集灭道”再来细说为什么佛会说没有这些苦。

  这些苦的原因是怎么招来的?那就要讲到这个“集”字了。集,佛教解说为召集,召集什么呢?召集烦恼。为什么会召集烦恼呢?就是我们刚才说的无明,对于人世间和宇宙的等等不明了、不明白,于是在内心当中纠集了很多的烦恼在一起,这样子才去投生,投生了以后才有生老病死、怨憎悔、爱别离、五蕴炽盛的苦,这叫“集”。

  作为一个阿罗汉,他为了不要再来到这个世界上生死,所以他很羡慕生命能够到达一种很寂静的状态,佛教叫涅槃;就是说有痛苦烦恼的一边到达了轻松快乐的一边,这就叫涅槃;在很多名词当中也说是“到彼岸”,就是从苦的一边到了幸福的一边,叫“彼岸”。在这里称它为“灭”。灭了什么?灭了我们的贪嗔痴,贪心、嗔恨心、愚痴心。到了最寂静的状态,就是写着三个字的地方“三摩地”,到了最寂静的状态当中,下一辈子再也不会来到这个世界上生了。

  释迦牟尼佛说“业不重不生娑婆”,这个世界叫娑婆世界。你如果活着的时候造作不是很多,不是犯了很多错误,不是带有很多烦恼,你不会再生到这个世界上来。佛教认为地球外面还有更幸福的世界,最起码有东方琉璃世界、西方阿弥陀世界、还有弥勒菩萨的兜率内院。地球则是娑婆世界有罪的众生、有烦恼的众生来的地方。佛认为宇宙当中肯定有生命存在的,比我们更加幸福。只是形态不一定像我们人类,人喜欢看到人,但是老虎喜欢看到老虎,为啥它要吃人?因为它喜欢吃腥的习性,人类不在它喜欢的范围。人呢?看到老虎怕,要把老虎打死。但是在其他世界当中也存在生命。像东方、西方、兜率内院中的人不一定像人,也许像杯子?也不一定。我们看到的不好看,它们自己看看就很喜欢。所以释迦牟尼佛说“业不重不生娑婆”,你没有业障就不会来到这个世界上,没有烦恼也不会来到这个世界上,因为这个世界叫“堪忍世界”,梵语叫“娑婆”,翻译成我们中国的名词是能够承受的意思,就是能够承受的人生活的世界就是这个地球。所以作为一个有智慧的生命他就不要来到这个世界,他要活到其他世界去,就要开始修道。

  有人说:法师,我感觉到这个世界也蛮好的,我不想到其他世界中。那也没有关系,但愿你快乐就好。作为一个修道者,他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肯定会带来了很多的牵挂、很多的烦恼,他就想放弃这个世界,要到另外一个世界去。有人说:那我马上死了以后会不会去呢?内心不通畅,跳楼、跳河、上吊死了,都去不了其他世界,要么继续做人,要么到地狱。我们佛教里面说自杀也是杀生,杀生要下地狱的。要到其他世界去,必须要让这颗心很通畅,通畅到无无明,亦无无明尽。就是没有黑暗,内心当中一片光明,也没有光明可说,这样子才能够到另外的世界里面去;还有一种世界去比较方便,像阿弥陀世界,你只要念阿弥陀佛,然后持诵阿弥陀佛的名号,修阿弥陀佛的法门,就能往生去西方极乐世界,到你命终的时候要坚持不变,愿意去那也能够去;还有一种到弥勒菩萨的兜率内院也可以,你有业障也可以去。到其他世界去的带业往生的不多。因此为了达到静寂的生命状态,所以要修道。这个苦集灭道的“道”就是方法的意思。就是必须要修学佛修道的方法,才能够达到寂静清静的状态,不会再生到这个娑婆世界来。我们来到这个娑婆世界是因为我们聚集了许许多多的烦恼,所以才来到这个娑婆世界,要承受这样那样的苦,这是佛的观点,叫“苦集灭道”。

  佛的另外一种观点就是《心经》里面讲的“无苦集灭道”。什么叫“无苦集灭道”?就是说苦是假的、集也是假的、修道的道也是假的,灭也是假的。也就是说我们的生命本来就没有烦恼、本来就没有苦、本来就没有寂静的状态、本来就没有道可修,我们当下就是一个喜悦、快乐的人,就是圣人。

  那么有人要问:法师,那我们的苦是怎么来的?有苦吗?有人说我离婚很苦,我老公一定要跟我离婚,我不想离婚,那是你的观点;有人说我离婚离了很开心,我真的希望离婚,跟这个男人在一起真的是受罪;也有很多来说我真的不想离婚。同样是离婚,苦还是不苦?同样是人,也是三顿饭睡一个晚上,同样是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同样是一个家庭,但是精神状态、心理状况有着天翻地覆的变化。一个要离了快乐,一个要不离快乐,到底是哪个快乐?那还有其他的苦呢,多着呢,我身体很健康叫我吃很苦的药我是不吃的,我有时候说哪一天要是生癌症让我开刀去,我肯定不去宁可死。开刀不是很痛苦吗?特别是肺癌、肝癌。别人说开刀好,我还可以长寿啊,开心呢,他说开刀开了马上就能好了呢。可是我认为不需要开刀。所以同样的一个病的苦,一个可以这样处理是快乐,一个是那样处理才快乐

  这个苦以什么来界定?同样是娑婆世界,佛从修道到成道,到过世,他始终以奉献、广度众生、慈悲、快乐的心态在这个世界上活了八十年,直至涅槃。他也是食人间烟火的,历史上有记载他是公元前多少年出生在哪一个国家,是哪一个国家王帝,多少岁结婚,多少岁生孩子,多少岁离家出走修道,多少岁成道,他吃的是什么穿的是什么,成道了以后他奉献了什么。同样一个人,他也有是享受同一个太阳、同一个月亮,他只不过在喜马拉雅山南边脚下,我们在喜马拉雅山的东北边。但是他在这个娑婆世界不感到苦。所以中央四套楼宇烈教授在跟一批大小学生们讲什么是佛法的时候,学生们问他佛法到底是什么?他说佛法没有什么,佛法就是教人对生活的一种态度。星云大师说佛法就是活法,怎么活的方法!就是快快乐乐活的方法就是佛法。按照楼宇烈教授讲的就是:你的态度对于你的生存状态要有一个正确的界定,这个才叫佛法!正确的态度是什么态度呢?假的态度、空的态度,然后再发挥出来的是无穷无量的喜悦的态度。如果不空、不假,快乐是间断性的、快乐是受到外界刺激的、快乐是暂时的;如果是空了、假了,内心发出来的喜悦是持久的、有永恒性的,并且这种快乐是内心世界像井里的泉水一样自动的冒出来的,不是金钱、地位、名利、权益来刺激你而产生的。世间人的快乐是受到外界的刺激以后得到的快乐,佛法叫人快乐是从内心当中像泉水一样涌出来的快乐。那用什么态度去对待呢?假的、空的态度。你当真的话,天天想跳楼。生活在当下,无常的观念当中才是对的。有人说:法师,按照你怎么说伦理道德都没有了。不会的!假了才能建立起更好的伦理道德。哪一种伦理道德是真的?唐、宋、元、明、清等哪一朝的道德为真?还是美国的伦理道德是真的?还是伊斯兰教的伦理道德是真的?你认定了哪一种是真的,伊斯兰教的是真的?还是佛教是真的?还是基督教的是真的?还是美国的是真的?只有是假的和空的态度,才会树立正确的生命的伦理道德;才可以让生命喜悦的、自由的飞放。因为空和假是宇宙的客观规律、真理,认知证到了真理以后生命的态度就像大海一样能够容纳天下的各条河流。

  讲到这个“苦”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集”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从佛的观点来讲,无道可修、无涅槃可生、无烦恼可有、也无无明可得,也就是生命没有烦恼,也没有什么道可以修,就像温州一个永嘉大师一样,绝学无为闲道人,不断妄想不求真。他说:一个人学什么?无为。一个道人是空闲的、不忙碌的。不断妄想,妄想有不真的,你断它干什么?不求真。佛又不是求来的。如果佛可以修出来的话,那天天有人去修了。佛是用减法减出来的,不是用加法加出来的。快乐是从简单当中得来的,喜悦是从减法当中得来的。我每天减压、减烦恼。我经常讲喜悦是平等的,明星的喜欢与路边的乞丐也是一样的喜悦,差不多。路边的乞丐你给他一百元钱,他开心的不得了。所以大家对喜欢、对烦恼、对痛苦,在佛的境界中讲本来如此,今天我们为什么有那么多烦恼呢?是人造作出来的,无中生有。

  今天我们把十二因缘和四谛法从有讲到无,解说到这里。希望大家能听的进去,用到日常生活当中去,能够减减压;当家庭碰到争执的时候,你要想想那是假的;当你要去跟别人争吵的时候,你就去想想那是空的;当你被别人囚禁的时候,你去想想那是天堂。希望快乐一直能陪伴着大家。今天就讲到这里。今天继续来讲《心经》,还是重复一下,从头到尾都讲一个“空”字,一部《心经》共二百六十几个字里面,“无”字有十九个,占了百分之八以上,跟很多部经典相比,这部《心经》是“无”字用得最多的一部。

慧明法师:《心经》第十七讲

  上一次我们讲到了“无苦集灭道”,什么叫苦?什么叫集?什么叫灭?什么叫道?我一一作了说明。这四个字就是因果关系,一个是凡夫世界的因果,一个是圣人世界的因果。

  如“苦”和“集”是凡夫世界的因果,我们现在感受到“苦”是有原因的,那是“集”给我们造成的因。什么叫集?也就是不断的进行造作,凭着凡夫的习性、业力不断的造作、积累造成了我们现实生活中的苦。

  这个“苦”字是佛教当中的常用词,也是被大家所误解的,认为佛教很消极的一个字。其实这是一个很积极的字,因为苦是现实。

  苦的范围上次我也讲了根本的有八苦,普通的讲,也就是我们生命当中天天发生的烦恼本身就苦,没有烦恼的人我想是没有的,所以苦是客观存在的、现实的。

  佛教不逃避现实,直接面对,了解、了知这个“苦”。“苦”的因在我们的“集”—造作,就是在对事物不懂、不了解、不透明、不阳光的前提下就做了很多事情。

  圣人世界的关系一个是“灭”,一个是“道”。

  什么叫“灭”?讲的俗一点就是把凡夫世界的苦全部消灭掉。那反过来是什么呢?是快乐,在生命当中升起了无穷无尽、不要任何条件的、自然的快乐。这个叫“灭”,佛教中也叫“涅槃”,也叫“到彼岸”,也称为“圆寂”。

  在寺院,方丈、首座或者是哪一个德高望重的出家人过世了以后,我们称他“圆寂”,这是给过世的这位高僧、有德之士一个美好的祝福。其实“圆寂”就是到了圆满的快乐的境界,圆满地消灭了一切烦恼,这个“灭”就是这个道理。

  为了达到“灭”的境界、“灭”的状态、“灭”的结果,就要修道。“道”是因,“灭”是果。

  这个“道”有很多道,可以理解为方法、可以理解为道德、可以理解为大道,不管是方法、大道还是道德、修为,它的结果都是为了达到这个“灭”来做准备的。为此“苦、集、灭、道”是世界的因果和出世界的因果,佛教把“苦、集、灭、道”称为四圣谛,就是四种世界和出世界的真理。

  释迦牟尼佛成道以后,到鹿野苑初转法轮(就是刚刚开始弘法)的时候,给当时的五位比丘讲的就是这“苦、集、灭、道”四圣谛。今天在《心经》上佛说“无苦集灭道”,也就是说苦集灭道根本就不存在的。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说“苦、集、灭、道”,到般若会上他就否定了自己说的“苦、集、灭、道”,而说“无苦集灭道”,这使大家很疑惑。大家会说:佛讲话也不算数。开始的时候说有四圣谛,结果又说没有四圣谛,那是怎么回事呢?佛说法是看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吗?

  这是佛的智慧!因为他看到当时的五比丘缺少圆满的智慧,他们的因果可以证道阿罗汉,因此佛对五位比丘就说了称为阿罗汉的法门,阿罗汉的法门就是“苦集灭道”,修“苦集灭道”最后得到的结果就是成为阿罗汉。

  什么叫“阿罗汉”呢?翻译成我们中国的语言,叫做“无生”。大家上次听十二因缘的时候也听到了什么是“生”,生了肯定要老、要病、要死;生肯定要死;生的本身很苦;死的本身也很苦。作为阿罗汉修这个“苦集灭道”以后,他就可以达到无生,也就是再也不会来到这个娑婆世界。

  投生了,他已经入了“无余涅盘”,达到了不生的境界,了脱了自己所有的一切烦恼;当然他缺乏像佛一样的慈悲心。如果有慈悲心,他肯定会来到这个世界度化众生。但是他们畏惧娑婆世界的苦、畏惧娑婆世界的生生死死,所以他们舍弃了、放下了,他们的灵魂——精神世界达到了不来到这个世界的境界,了却了我们人世间的一段一段分段生死,所以叫做“无生”。

  今天这个《心经》是对谁来说的呢?我对刚才一句话“对人说人话,对鬼说鬼话”要纠正一下,佛说的四谛法是对罗汉来说的,所以是罗汉的法门;现在的的“般若”法门是对大菩萨来说的,因此要说“大般若”法门。

  “大般若”法门就是《心经》里面讲的“无”的法门,“空”的法门,也就是说能够彻底地、明白地阐述世界和出世界真相的法门。真相到底是什么呢?就是无苦无集无灭无道。就好似娑婆世界的凡夫世界本身就没有苦,娑婆世界本身就没有造起烦恼的条件,娑婆世界本来就没有道可修,也没有佛的境界可增。

  那我们怎么办呢?我们一天到晚建庙、拜佛、诵经、皈依、放生都是为了修道,《心经》里面怎么说没有道可修,没有烦恼可存,也没有苦可得?那是怎么回事呢?

  从人世间的本来面目来说、再从佛的最高境界来说、从娑婆世界的真实相来说,一切的世界和出世界都跟一个字有关系,那就是“空”。苦等于空,空等于苦。为什么这样说呢?苦没有一个不变的本性的存在。你以什么为苦呢?定个标准出来?没有的!真的是没有的!以什么为乐?也真的是没有。

  我十四、五岁的时候,感觉到做农民确实很苦,六月的夏天,背被太阳晒着,两只脚插在滚烫的水稻田里,把秧一根一根的插下去,真的很苦,在这个时候,我能够在大树底下坐一下、喝一杯水,太阳照不到,那是多么的快乐,这个叫“苦”和“乐”。

  对一个犯罪分子,明天要去杀头枪毙了,那他什么是苦什么是乐?这个犯罪分子一定会想如果让我像慧明法师当年一样在水稻田里工作、太阳晒着插秧,即使插到天亮也可以,只要能留下命就可以了。这样他很快乐了。明天要去枪毙了,他当然很痛苦了。所以我认为非常苦的境界对他来讲却是非常快乐的一个结果。

  当年梁武帝跟宝志公禅师一样,有一天梁武帝拉着宝志公禅师去看戏。歌舞升平,梁武帝又鼓掌又摇头,开心得不得了。

  戏演完了以后,他问宝志公禅师:“你看这个戏开心吗?”禅师说:“我没有在看戏,我也不知道开心不开心。”梁武帝马上手一拍:“大胆,你敢在我面前说谎,我们两个明明坐在一起看戏,你难道开心不开心还不知道?”禅师说:“我在你面前一点也没有说谎,我真的没有在看戏。”

  梁武帝问:“那你眼睛睁的那么大在干什么?”禅师说:“我在念叨我自己的生和死”。皇帝还是不信,禅师说:“你如果不信,可以到监狱里面找一个明天要杀头的人犯,请他来看戏,然后跪在戏台前面让他的头上顶上一盆水,你对他说你好好的看戏,看完这部戏,你头上的这盆水一滴都没有晃出,我明天赦你无罪。”

  梁武帝真的叫了一个死刑犯跪在地上顶着水看戏,看完以后,宝志公禅师对梁武帝说:“你去问问他,他有没有在看戏?”皇帝过去一问,那个犯人就说没有在看戏。皇帝问他:“你跪在地上眼睛睁着干什么?”犯人说:“我在想我明天的死和生,我全部的精神都在这个盆上。”这个时候皇帝才相信禅师的话。

  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对当时的苦和乐有着直接的关系,并不是说蹲在水稻田里就很苦,也不等于说你在看戏,戏很精彩你就会很快乐。苦和快乐不在事物的本身上面,在各人的精神状态上。

  你说人世间的苦和乐以什么来鉴定它呢?每一个的苦和乐都不一样,你把它定性为哪一个苦哪一个乐呢?在同一个人的身上也没有办法去鉴定它。苦和乐的本身就没有固定的、没有永恒的、没有不变的。苦的本质就是空的,这是佛的最高境界。

  佛说世界没有苦,确实没有苦;世界也没有灭,灭就是快乐,以何为快乐?像刚才的例子来看,也没有定性的。灭就是空,空就是灭。那么对苦所造成的因,就是集呢?到底是有还是没有?也是没有的!就是有,佛说也是假有,假有的东西怎么可以说它是有呢?

  修道到底有没有?如果这个道是可以修的话,成佛了也会下地狱。因为可以修,说明这个事物可以做成功,也可以做失败的,成佛了还会下地狱吗?因为他已经觉悟了,人世间的事物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道不在修,道本身就存在任何一个地方。

  想当年河北的赵州禅师在当时很有名,很多人去向他请示,有人问他:“禅师,我们修道应该怎么修?”禅师说:“沏茶去。”有人问他:“禅师,道在哪里?”他说:“瓦砾当中”“狗蹶子中(就是被太阳晒干的狗屎里面)”,他是这样回答的。

  大家听了以后非常的奇怪。但是这个社会却有很多人为道被道压死,为德被德压死,为信佛被佛压死,为做善事被善事压死,压得喘不过气来,这种现象到处都是。佛性平等。今天在座的各位跟慧明法师、跟释迦牟尼佛佛性都是平等的,从来都没有增加过,从来都没有减少过。

  那佛为什么会成为佛呢?我们凡夫为什么还是凡夫?那就是颠倒的原因。什么叫“颠倒”呢?佛说没有的、假的、空的,而我们认为有的、是我的、应该是我所有的、也是我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尝到的、真实的,跟佛的观点正好相反。所以佛可以成佛,我们人还是凡人,就是那么点差别。

  佛说:“无苦、无集、无灭、无道”,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假象、因缘和合而成的,它的当下本质都是在运动和变化当中,为此佛说“无苦、无集、无灭、无道”。

  有人会说:“法师,那我们就不要修了。”不要修,你总得有事干呢,叫你不干事做得到吗?做不到的!既然没有道可修,我们佛也不要信了,不信佛你去干什么?你能够做到不信佛、不信基督、也不信其它一切的神,那就很了不起了;如果做好不信钱、不信权、也不信面子。你更了不起,这个生命真的是脱胎换骨了,快乐就在当下。

  人能做到吗?有善根的、对人世间的觉悟性强的、对宇宙的一切认知是正确的,慢慢的会做到的,一般人很难做到,因为我们内心世界对外部世界错误性的惯性你处理不了。比方说我拿大木头放在这里,其实放的小一点也可以的,但是人的惯性是“好大喜功”。拿过来给人家看,人家说:“慧明法师,那个木板那么厚、那么大,这个值多少钱呢?”希望得到别人的赞叹,这是人的的行为。

  其实修道、传道不需要那么大的寺院。道是无的、空的,要那么大寺院干什么?道是不可以让人去努力得到的,那怎么能够体现呢?放下、看破、再看破、再放下……我们从开始到现在,从五蕴、十八界、十二因缘到四谛法,一路上过关斩将的过来都是站在一个看破的概念上在说道。看不破,肯定放不下。人都是凭着自己努力想象、再努力再想象,为所谓的理想在奋斗着。

  像我当年一样,国清寺当个小和尚也很好的,现在说不定成为千万富翁了。那个时候国清寺佛事很多,给来做佛事的华侨提桶、倒水,每天红包港币有二百元,为了让自己有文化、有知识,希望将来不因赶经忏为目的,能当个法师,我就去读书;读书的时候我想一定要站上讲台,结果就站上了讲台;站上讲台以后我觉得应该在佛学院当个领导;当了领导以后干什么,想要自己去建一个寺院,结果就跑到这里来了,一路上就是在折腾、折腾、再折腾、再折腾,到现在讲到《心经》的时候觉得都没有意思的,真的是没有意思的。折腾了那么多干什么呢,还不如把那么多折腾的时间、折腾的经历全部放在生命上,让它多放下、多看破呢。

  看破、放下了,不成佛也成为菩萨了。人做不到了,难呢,但是佛说的法是真的。一路上努力过来的人,到最后快要临死的时候,你问他这辈子怎样的认知呢?

  上次一个老人家快临死的时候,头脑很清楚,给他讲了一些话,他的儿子、媳妇、女儿站在傍边看,他不认识了,两行眼泪留了下来,为什么?舍不得啊,不敢面对。这个跟我们一路上走,要努力这个、努力那个是一样的!所谓的红尘白浪两茫茫,你们是在红尘当中拼命地打滚、努力、搞事业、搞名誉地位,我们出家人在白浪当中努力、打滚、当会长、当方丈,又能怎样?所以红尘白浪两茫茫。

  按照《心经》来讲,都是无的,只是你自己在造业,可能给大家增加一点人天福报,因为建庙、塑像、做公德,让大家来捐献,大家积累点人天福报。我还可能遭罪,他拿来塑佛像的钱可能被我用在买瓦片上了。人都是自己折腾自己,看不破就放不下,放不下就不自在。

  《心经》一路上走过来二百六十几个字都是叫人看破、放下,告诉我们佛不是修的、不是争的、不是吃素吃出来的、不是拜佛拜出来的,佛是叫你看破、放下,显现出来的,本来就存在的,像一面蹭亮蹭亮的镜子一样,灰尘积得太厚了,你的光发挥不出来了。

  所以佛说哪里有道可修?哪里有烦恼和造业?哪里有苦可除?哪里有快乐可实现?这都是欲望。你想成佛不是欲望吗?不是贪心吗?佛说的想成佛也是贪心,不过有个鉴定,欲有善欲和恶欲,善的和恶的不一样,同样是贪,一个是善的一个是恶的。不管善的还是恶的,它的本质就是空的。

  有人会说:“法师,既然空的,什么坏事都可以去干个遍?”空了你还会去干坏事吗?空了你还会不做善事吗?佛性体现了,它表现出来的是无缘的大慈、同体的大悲。

  把所有的一切放下才体现了佛性,那就是空了,你还会去干坏事吗?不会了,只会干好事,并且干好事的精神是持续的、时间是长久的、生命是不息的。因此“无苦、无集、无灭、无道”。

慧明法师:《心经》第十八讲

  接下来我们来讲“无智亦无得”。

  “智”有四智:一大圆镜智,二平等性智,三妙观察智,四成所作智,就是我们圆满的智慧,智慧是六度当中最高的一度,是六波罗蜜当中的最高一个波罗蜜,是六波罗蜜当中的灵魂,叫般若波罗蜜。

  今天我们这部经也是讲《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般若波罗蜜。那么在这里又有问题了,前面正好讲“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佛说观世音菩萨在修持般若波罗蜜多的时候,以他的智照见五蕴皆空,现在怎么又搞出“无智”?就是没有般若波罗蜜多,那怎么回事?“亦无得”,得什么呢?得到罗汉、得到佛、得到人天福报、得到菩萨,这都是得。在这里又讲到“无”,刚才讲般若波罗蜜多,现在又讲“无智亦无得”?

  一部经典当中也自相矛盾,是不是这样子呢?因为我们的心很粗、不细,心很浅、不深,心没有达到真实的智慧,留在文字上、映像上、思想中,不是生命亲切体会的那种般若波罗蜜多,真正的般若是无色、无相、无形、不可计算的。刚才我在说的赵州禅师,他不说什么叫“道”,说“道”在狗屎中、碎瓦片中、喝茶去,没有办法用语言来表达。

  大家有没有看过达摩祖师的电影?

  达摩祖师从广州那里一路走来,第一次到达一个寺院的时候,寺院的上上下下都认为今天圣人到了,要请圣人说法,达摩祖师也答应了去说法,说法的时候下面的和尚都老老实实坐在那里听,达摩祖师坐在讲台上翻来覆去的动他的贝叶经,一句话也没有讲,坐了一个多小时以后,他说我经讲好了,走了,这时有人迷茫有人笑。真正的道不是用语言可以表达的、也不是用你的行为可以修得的,就体现了这个精神。

  永嘉大师“证道歌”我刚刚在微信朋友圈里面发了一下,大家可以多读读,也体现了道的精神。

  永嘉大师也有个妹妹出家当尼姑的,名字叫玄机,有一次她在山洞里面闭关,坐了几年以后出现了疑问,她说:“道怎么是这样坐呢?我离开了人世间的喧哗到山洞里面苦苦的坐,是不是在逃避?”

  于是她从山洞当中出来了,去福州找一个叫雪峰的禅师问道。雪峰禅师一看到她,就问她:“你从哪里来?”因为那个山叫雪峰山,她就说:“我从大日山中来,有很大很大太阳的山中来。”雪峰禅师一听不对头啊,又问她:“太阳几点钟出来?”她说:“太阳出来,你雪峰老早被化了。”雪峰禅师笑一笑说:“你叫什么法名上下?”“玄机”雪峰禅师也捉弄她说:“哦,是一台玄妙的织布机。那你一天到晚织多少布出来呢?”她说:“一丝不挂。”雪峰禅师想想这个人好像已经悟道了,很开心。这时玄机禅师就转身走了。

  过去出家人袈裟经常披在身上的,走到门口要踏出去的时候,雪峰禅师突然说:“喂,你的袈裟拖在地上了”。玄机禅师回头一看,雪峰禅师说:“好一个一丝不挂。”

  心里还是有挂碍啊,这是一个禅宗的公案。这是人性呢,说是可以这样子说,但是我们讲到真正般若的时候,是赤裸裸的、光秃秃的、真实的,心掏出来的也是蹭亮蹭亮的,这就是佛!无需造作,只是本来。

  现在很多人,这样修那样炼,这叫佛头著粪。比方说当年怀海祖师在山上搭了一个小茅蓬静坐修道,有个怀让禅师去找他敲门,祖师感觉这个人怎么那么烦,我在坐禅你这么吵我,他就出来了。怀让禅师说:“你在干什么?”“你别管我在干什么,我在修道”“道不是修的。”“谁说道不是修道的?”两个人争论了一番,门一关,他又在里面坐下了。

  这时怀让禅师就捡了一块砖块,就在茅蓬的旁边磨了起来,磨出很响的声音故意刺激怀海祖师,他受不了又走出来说:“你在旁边磨磨磨干什么?”怀让禅师说:“我准备把这块砖磨成镜子。”怀海祖师说:“这个砖块怎么可能磨成镜子呢?砖块永远是砖块。”怀让禅师说:“佛怎么可以用坐来坐成佛呢?你一天到晚在里面坐,臭皮囊能成佛吗?”怀海祖师一下子开悟了。于是他就舍弃了茅蓬,一路探学。

  佛不是这样子坐出来的。这种公案都说明了一个道理,说明了智和得,智能得的智慧和所得的佛和道,它本身就是有为法,有为法是空的,那么什么叫“无为法?”,“为”就是造作的意思,无为法就是不造作,那才是真正的佛。

  大家也经常听说过六祖坛经中的风动、帆动。有一天印宗在讲法,六祖慧能也去听,讲得比较开心的时候,有个和尚说:“法师,外面有个帆在动了,帆被风吹动了。”另外一个和尚接着说:“不是被风吹动的,是帆自己在动。动性不在风,是在帆。”“动性既然是在帆,那风不吹的时候它会动吗?”另外一个和尚又说:“既然风在动的话,它不是把我们的大雄宝殿也吹动了,风本身没有动性。”两个人争来争去在争,这时慧能大师出来说了:“这不是风动,也不是帆动,是人的心动。”

  这个动的心就是凡夫心,圣人的心根本不动的。讲有德、有修、有成都是凡夫心在作祟,人要造业,喜欢了就要做。

  其实现在很多老太太,年纪大了,她要学佛了。因为她年纪大了没有事情干了,日子总要度过去的,学佛就可以往生极乐世界,所以一直拼命念阿弥陀佛。一直念一直念,旁边的媳妇说:“婆婆,你过来帮我照顾一下孩子。”她会马上脸色阴沉下来,说:“别吵,你打扰我的念佛了。”她马上生气了。但是媳妇很有智慧,她说:“我叫你一句你就那么烦,那你叫阿弥陀佛叫了多少句了?”

  学佛如果学到这种程度还有什么意思呢,学佛的人自己身边的事情都管不好,还要生烦恼,好事也不愿意做,就是别人的小孩在路边叫你带一下也应该去带一下,可是为了修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跟媳妇要闹矛盾,这都是人造作出来的。

  从佛的境界来说,没有能得的智慧,也没有所得的罗汉、菩萨和佛,当下赤裸裸,当下一丝不挂,只有这样子才能得到一个好的结果,那就是“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只有这样子什么东西都不得,什么东西都不占有,才有真正的般若波罗蜜,在生命当中才会起大智慧。

  菩萨最后圆成了佛道,到达了快乐的彼岸,他的精神道路上的历程是靠什么来引导的?是“以无所得故”一直作为他的标志。因为无所得,所以他达到了“究竟涅槃”,生命达到了最高的境界,也就是佛的境界。这个无所得不是嘴巴上讲的无所得,是一步一步一路走来的。

  首先他“照见五蕴皆空”,第二他知道了无十八界、“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第三无十二因缘、“无无明乃至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接下去“无苦集灭道”,再接下去“无智亦无得”,一路上都是这样子“无”过来的,他不是“有”过来的。

  今天我们修道,很多人会有,有什么呢?天耳通、天眼通、神足通、他心通,都在追求这些东西,追求什么通,然后追求我有多少功德,我在这个庙里捐了一百块钱有没有名字,我去普陀山几趟对我的工作能带来多少顺利,人都在往这个方面找,跟佛说的恰好相反。

  佛说我们是颠倒者、是梦想者、是有挂碍的人,所以经常会产生恐惧,这是人的行为。佛把我们人性总结了:有挂碍、有恐怖、有颠倒、经常在梦想当中。有了般若波罗蜜,它的结果是无所得故,什么东西都是没有的,那结果就是远离颠倒梦想、没有挂碍、也没有恐怖,最后达到的是究竟的喜悦和快乐。

  我们人的挂碍来说,我总感觉到一天到晚心里面真有事,总有事情,哪怕是睡觉的时候,也会感觉到有事情,这是有挂碍。挂碍的严重一点,睡眠没有了、影响身体了,焦虑症、抑郁症并发了,他挂碍什么?一个挂碍得,一个挂碍失。要么得到、要么失去。

  心里面空荡荡没有事的人有吗?那是圣人。像我坐在这里,我自己就仔细的发现我是个有事情的人,总感觉到有事情。为什么?牵挂,不是牵挂这个,就是牵挂那个。牵挂了以后把人的智慧障碍了,内心深处开发不出般若波罗蜜多;没有智慧、没有阳光,内心就产生了无明,无明的结果就是恐惧。得和失之间,结果是恐惧;得了也恐惧,失了也恐惧。

  有时候晚上会做乱梦、噩梦,有些人恐惧到什么程度呢,家里发现一条蛇,电话就打来问:“法师,我家里来了一条蛇,会不会影响我的事业?家里会不会好呢?”她心里有挂碍有恐惧了。所以这个世界求人天福报的人到处都是,你让她真正的像佛一样开心、究竟涅槃的人没有的,都是在人世间追逐着人与人之间的比较,在人的一贯的、一般的、普通的、共同的、认知的漩涡里面不能脱离。在家人这样子,出家人也是这样子,都在漩涡当中,结果就是恐惧。

  不要说讲别人,我们对某个人没有褒贬的意思,只讲一个例子,某个人原来是中国佛教协会的副会长、某个地区的人大政协、省里的副主席、某个城市的主席,突然之间这些东西一下没有了,人马上一下子瘦了二十斤,为什么?恐惧!这就是人,社会上的人也是一样,一旦被纪委叫进去了就完蛋了,人家不问他,他马上自己就说出了很多事情,也是恐惧、挂碍。

  我自己亲身经历的2012年,公安把我叫进叫出、叫进叫出,搞了三个月半,精神被他搞垮了。有挂碍、有恐惧,挂碍我还有金峨寺,恐惧他们共同密谋想把我从金峨寺赶走,让别人来接手。因为有牵挂,所以有恐惧。人突然之间变黑了、也变瘦了,这都是修道没有修好,阿弥陀佛的力量这个时候就不起效果了。说明内心世界不够光明,还要想占有娑婆世界的东西,怕被别人拿去,如果想得通一点,随便你去弄吧,走就走,我还是那么开心。所以说人自身的力量不够强大,对娑婆世界的东西还有贪念,他的生命产生的恐惧就很大;

  人为什么对死亡有那么恐惧呢?死亡其实是不痛苦的,那么佛为什么说死亡像乌龟脱壳一样苦?这个苦是对娑婆世界的贪恋造成的。他对自己活着的时候创造的财富、自己繁衍的子孙以及其他的东西放不下,那就有牵挂、就有恐惧。这一切的一切是我们的颠倒造成的、是我们的梦想造成的。

  颠倒什么?空的我们认为是真实存在的。人这一段死了以后,只是一段而已,下一生还有因果的循环,可是信这个是不多的。人都在看现实世界,要占有、要得到,是我的,跟佛说的三世因果又是相矛盾的。人颠倒的思维造成了我们的牵挂,结果让我们生活在恐惧当中。

  今天的《心经》讲的是我们的心根本不需要挂碍,也不值得挂碍,因此叫“无挂碍”。第一个不需要挂碍,挂碍是你的不是你的,不是你的还是不是你的。从我们人世间来说,人是有命运的,今生得到多少和生生世世积累的福报是有关系的,如果没有关系的话,生命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得到的话,世界大乱了。所以从人的角度来讲,没有必要去牵挂;但是从佛的角度来讲,牵挂本来就是空的,不需要牵挂。

  恐怖呢?佛说不值得恐怖。有什么值得恐怖呢?因为各人恐怖的程度不同,有人砍我一个手指头,我可能并不恐怖;有人要把金峨寺占领去,可能我会很恐怖,恐怖的境界不一样。你说公安把我抓进去,慧明法师判你两年,缓期两年,金峨寺还是你来主持,我可能就会想:阿弥陀佛,你判吧判吧,我还很开心呢。

  但是他不是这样子干;有些人说死了没有关系,但是活的时候面子一定要的,他对死不恐惧,对失去面子很恐惧。比方屈原,他为什么要去投汨罗江?他的理想抱负不能实现,还不如死了的好,可是很多人说好死不如烂活。可见不同人对恐惧的界定不同,从佛的眼睛来讲没有什么可以恐惧的,佛看我们就像我们看蚂蚁一样。我们人认为蚂蚁一点也用不着恐惧,被大水冲走就冲走吧;对蚂蚁来讲大水来了,要把它冲走了,它很恐惧的。所以人的境界不同、时空不同、所接触的价值观念不同,产生的恐惧就会很多不同的情况。

  佛说没有恐惧,恐惧的当下没有实质性的东西,所以“远离颠倒梦想”。从佛眼观娑婆世界人和物,都是梦想,都是人颠倒意志的表现。如果按《心经》的空性来说来做并证到的话,那就能与佛同寿,远离颠倒梦想(如何颠倒,如何梦想上几节课已述)。最后达到的是“究竟涅槃”。这个“究竟涅槃”中究竟是彻底的意思,没有留下一点点暗礁,像十六的月亮一样真正的圆满。

  因为涅槃分有余依涅槃和无余依涅槃,什么叫有余依涅槃?就是在涅槃的过程中,有菩提悲心要在娑婆世界里实现他的慈悲心和救助的心;无余依涅槃是彻底的进入到涅槃中去,他不回娑婆。但是“究竟涅槃”既有余依涅槃,又有无余依涅槃。还有一种释文:有余依涅槃谓已证涅槃,但还有色身在娑婆中作用。无余依涅槃谓已证涅槃,色身与精神共入灭度。

  《心经》讲到这里的时候,大家应该有了一个系统的了解,从五蕴、十八界、十二因缘、四谛法到六度,在《心经》当中彻底的讲了一遍,讲了以后佛得出来的结论、佛所认知的观点就是所有的一切的一切“无所得故”。

  菩萨达到究竟涅槃的,都是按照这样的一步一步看破、一路过来放下,究竟涅槃的表象是“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这就是《心经》要表示的真正含义。

慧明法师:《心经》第十九讲

  下面还有一句“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大家听起来有点搞不清楚,前面讲“无智亦无得”,现在又讲所有的佛都是依着般若波罗蜜多,得到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不是很矛盾?佛不会说矛盾的话,他肯定是很圆满的。如果说矛盾,是因为我们的认知没有达到圆满的、彻底的深度才会认为佛说的是矛盾的。

  我来解说一下,三世就是过去、现在、未来,“世”是时间,“界”是空间,时间和空间形成了我们的世界(我们现在讲的“世界”是佛教发明,“觉悟”“真实”都是佛教的用语,因此赵朴老说:“如果我们中国没有佛教的话,可能连一句话都讲不通。”现在从我们的日常语言当中就可以找出很多的佛教的专用名词),三世一切的佛之所以能够成佛,就是凭着般若波罗蜜。

  般若波罗蜜是怎么来体现的呢?一、“五蕴皆空”,二、“无十八界”,三、“没有十二因缘”,四、“无苦集灭道”,五、“无智亦无得”,这样子组合起来结果是般若波罗蜜多,才叫大智慧,才证无上正等正觉。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讲到了般若波罗蜜多的心是“大神咒”。

  什么是“大神咒”呢?当时在印度的国土里,有波罗门教(现在的印度教)、耆那教,他们盛行的是持咒语,咒语的威力非常大,有些咒语念了可以让天下石头。

  像当年藏传佛教白教的祖师米勒日巴,当年他出生在一个很穷的家族里面,被别人看不起,后来他的全家被活活折磨死了,米勒日巴大师为了报这个仇,到处寻师问道,学到了一种咒语,可以让天下石头,他练就了以后就回到了家乡,持咒下石头把仇人活活的砸死,砸死以后他反省开始学佛、信佛,想跟着一个师父学道。

  后来师父知道这个徒弟很傲慢又很聪明,而且是一个可塑造的佛门栋梁,于是折磨他的傲慢心,让他去东边山上造房子,说造好了就收你为徒弟。他就去造了,可使等他造完,师父却找人把房子拆了,拆了以后又让他到南山上去造、到西山去造、到北山去造,造了很多房子,他造好师父就去在拆掉,造了拆,拆了造,搞的他筋疲力尽,慢慢的他的傲慢心就被降服下来了,这样子师父就收了他做徒弟,后来成为白教的一代宗师。

  我讲这个典故的意思说明这个咒语一旦用心传承的话,有些咒语可以呼天唤地、可以移山填海,现在的人因为欲望强大、诱惑力大、心的力量不够就达不到这样的效果了。在过去的西藏也有这些现象,像现在的黑教,也叫苯教,还流传着神异的力量,说明这个咒语是非常的神。

  《心经》讲般若波罗蜜多比一般的咒更神、力量更大。像玄奘法师去印度取经的一路上有鸠摩罗什翻译的《心经》作为护身,一路上持咒,遇到困难就持咒《心经》,解决了路上很多的魔障、灾难。

  因此说《心经》是大神咒,它有神力存在。般若波罗蜜多是“大明咒”,“明”大家都知道没有黑暗称为“明”,最大的“明”就是般若波罗蜜多。咒我们佛教里面也叫“真言”,也叫“密语”,真实的、秘密的语言,它是不能翻译的。“是无上咒”就是没有比“般若波罗蜜多”更上一个层次、更圆满、可以相提并论的咒语了,它是最上层次的咒语。

  “般若波罗蜜多”为什么是大神?大明?无等等?因为它照见了五蕴皆空、十八界空、十二因缘空、四谛法空、六度空,没有挂碍、没有恐怖,远离颠倒,没有梦想,只有达到这些条件,才叫“般若波罗蜜多”;只有般若波罗蜜多才是神、明、无上、无等等咒语。

  它的功效、结果用来做什么?第一句就讲了“照见五蕴皆空”,目的是“度一切苦厄”。到最后的结尾,那么好的般若波罗蜜多比所有的咒语要神、要明、要上、要圆满、要彻底,就是用来除一切的苦、来除娑婆世界生命当中的一切苦,并且来除的功能是真实不虚的。

  大家可能会说这个真是不虚我做不到啊,做不到是另外一回事,做到了肯定是真实不虚的,所以佛要说般若波罗蜜多,这是佛的境界照破了这一切。佛的功能就是除苦得乐。最后他说:“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这是一段咒语,既然咒语不能翻译,我在这里就不做翻译了,别人的翻译大家可以作为参考。

  大家没有时间念整部《心经》,你可以念“南无般若波罗蜜多”,也可以念“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最好是理解了整部《心经》的五蕴、十八界、十二因缘、四谛法、六度全部空的道理以后,然后把它归纳在“南无般若波罗蜜多”,或则把它归纳成“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当你一提起这个咒,或是一念起“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的时候,一系列的空和无都在你的生命当中,像翻江倒海一样出来,也可以持咒整部《心经》。

  《心经》讲到这里,总算完成了,最后还是要讲一句,如果达不到空、做不到空,还是要往有去考虑。

  我在这里再讲一个禅宗的公案,也是跟怀海祖师有关,怀海禅师经常在江西百丈山开示讲经,听经中有一个白眉老人经常来,人家走了,他经常最后一个走,怀海禅师已经注意到他了。

  有一次结束后他不走,法师问他:“你还不走,留在这里是不是有什么问题?”白眉老者说:“我原来在五百年前也是一个和尚,也是一个讲经的法师,我在讲《金刚经》的时候,有人在下面问我:“法师,你讲的空是不是不落因果?我说是,结果堕落成五百世狐狸精。”他不说:我问一下空是不是不落因果?怀海禅师一楞,等了一下回答他:“不是不落因果,是不昧因果”。

  那个老者马上就跪在地上,声泪俱下,感恩怀海大师,说:“我是一只狐狸转变的,明天我要走了,希望大师明天能到后山的山洞帮我诵经、超度,你千万不要把我当狐狸来看待,要把我当一个出家的僧人来看待,以出家僧人的仪式给我火化,给我安葬。”讲完他就走了。

  第二天,怀海大师通知全寺僧人,他说:“我们今天到后山去度一位法师,这位法师已经圆寂了。”整个寺院和尚都在想,我们寺院里面没有和尚过世啊?怎么后山有和尚过世了呢?但是大家都很尊重怀海大师,都跟着去后山超度,一看是只老狐狸死在里面,怀海大师就按照法师的等级给他仪轨火化。

  所以“空”不是那么容易,“空”跟“有”是平等的。很多人认为“空”就是空了,我什么事都可以干,其实他内心一点都不空。如果空了,他什么事情都不会去干了,至少不会干坏事。说“空”容易,做“空”很难。所以也有一句话“宁执有象须弥山,也不踏空如芥子许”。

  “空”是佛的境界,主要是来体现“有”的。因此佛经里面经常说“真空妙有”。“空”的目的是为“有”服务的,是解决“有”的许多许多问题,“有”用现在哲学的语言说就是存在,也就是现象,“空”是本质。

  整部《心经》都是讲“空”,最后还是归到“有”,“有”在什么地方呢?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它结果还是来除我们的苦的。“空”确确实实是不虚的真理,但是能做到“空”不容易。

  就像我出家当和尚快三十年了,连一个金峨寺都放不下,难的!但是说“空”是容易的,很多人吃喝嫖赌,他说空的,那是要堕落做狐狸的、堕落地狱的。“空”是用内心世界去体证的,不是用嘴巴去搪塞人家,后来说一套做一套的。

  “有”是我们生活当中实实在在的假有,但是会干扰我们生命的、有作用的,我们的“空”目的是让“有”不来干扰我们的生命,让我们的生命越来越开心、越来越快乐、越来越能够放得下、越来越能够起慈悲心、越来越让我们升起无比的智慧。

  希望《心经》的“空”能够对大家的生活有所裨益,在“有”当中能够发挥的更加宽敞、游刃有余。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金峨寺

© 版权声明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 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