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入门

三十五佛都有哪些

“三十五佛”指常住十方一切世界的三十五尊佛。据《大宝积经》及《决定毗尼经》所载,三十五佛即:释迦牟尼佛,金刚不坏佛,宝光佛,龙尊王佛,精...

贤劫千佛的说法由何而来

佛典所记叙,在宇宙成、住、坏、空循环成灭过程中,现在的大劫称为贤劫,贤劫中出现于世的千位佛,就是贤劫千佛。

过去四佛都有谁

过去四佛指在贤劫世之初所出现的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牟尼佛四佛。《佛国记》、《大唐西域记》等书记述印度的灵迹时,都宣说四佛的事迹。

清初临济宗有哪些著名禅僧?

清初临济宗以密云圆悟为主,其他禅僧还有费隐通容、木陈道忞(1596—1674年)、破山海明、浮石通贤等,都是清初望重一时的高僧。这里详细介绍密云圆悟、...

菩萨名称何来

菩萨是梵文音译的略称,其全称是“菩提萨埵”,可译为“觉有情”、“道有生”、“道心众生”,还有的译为“大...

“悲智愿行”是指哪四大菩萨

“悲、智、愿、行”四大菩萨是最受中国佛教信徒慕拜的四位菩萨,他们分别是普陀大悲观音菩萨、五台大智文殊菩萨、九华大愿地藏菩萨和峨眉大行普贤...

华严三圣是哪三位

华严三圣即《华严经》所指华藏世界的三位圣者,即毗卢遮那佛、普贤菩萨和文殊师利菩萨。毗卢遮那佛理智完备,居中位。

奇光如来的形象如何

奇光如来又称光明王如来。《增一阿含经》记载:“是时目连礼世尊足,即于如来前没不现。往诣东方七恒河沙佛土,有佛名奇光如来至真等正觉,出现彼土。

中国石窟寺中罕见的六指佛像在哪里?

皇甫公窟的主尊释迦牟尼像高3 18米,身着褒衣博带式袈裟,结跏趺坐于一方形莲花座上,右臂平举,右手掌上扬,掌心向外;左手掌心向外,手指向下,双手做与愿...

八大菩萨都有谁

《八大菩萨曼荼罗经》里称八大菩萨为:文殊菩萨(左手持莲花,中有金刚杵)、普贤菩萨(右手持剑,左手施无畏印,头戴五佛冠)、观世音菩萨(左手持莲花,右...

地藏菩萨的名称何来

地藏菩萨,也称地藏王菩萨,《地藏王菩萨十轮经》说其“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故名地藏。也就是说,地藏菩萨具足了最高的德性,不但...

地藏菩萨有何来历

据《地藏菩萨本愿经》记载,过去无量劫前,有一位婆罗门种姓的女子,“其母信邪,常轻三宝”,不久命终,魂神堕在无间地狱。

地藏菩萨形象如何

中国佛教寺院中,一般菩萨现头戴宝冠、身披天衣、璎珞装饰的天人相。而地藏菩萨则多现光头或是头戴毗卢冠、身披袈裟的出家僧人之相。

六道地藏名称何来

一般人以为,地藏菩萨只在地狱里救度地狱众生。其实,地藏菩萨曾立下要度尽六道中生死流转众生的大愿,常现身于人、天、地狱等六道之中,在整个六道中均有能...

道圣谛是怎么回事

道是出世间的因,解脱苦的方法,通往涅槃之路。广义上讲有三十七道品,狭义上说有八正道。

八正道是怎么回事

八正道又称八支正道、八支圣道或八圣道。意谓达到佛教最高理想境地涅槃的8种方法和途径:(1)正见。正确的见解,亦即坚持佛教四谛的真理;(2)正思。又称正...

地藏菩萨的净土在哪里

地狱净土的示现,主要是彰显菩萨在地狱道中度脱众生的大悲弘愿,并寓菩萨虽入地狱,并无业报幻化的罪相之分别,体性乃是光明圆满。

四圣谛是什么

“谛”就是如是不颠倒,既是真理。“圣谛”是圣人所知之绝对正确的真理。“四圣谛”即四种真理:第一谛是“苦谛”...

什么是“八苦”

八苦,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及五取蕴苦。(1)生苦:每个人都有生苦。以人类来说,生时的众缘逼迫,就是苦。(2)老苦:...

集圣谛是怎么回事

集圣谛是苦的生因,因为能集生死苦,故称为集圣谛。集就是招感、集取,招感就是业力被烦恼所引发出来;集取就是烦恼在造业。所以集圣谛就是烦恼以及烦恼所造...

灭圣谛是怎么回事

灭圣谛即苦灭圣谛。它说明众生可以从生死相续不断的苦报中得到解脱。灭是指灭除惑、业、苦,断除贪、嗔、痴等无明烦恼,不再有造作之心,究竟不生,不生所以...

六尘是怎么回事

依于六根所接之尘有六:谓色、声、香、味、触、法是为六尘。尘即染污之义,以能染污情识之故。(1)色:谓眼所见者,如明暗质碍等。以能染污眼根,故谓色尘。...

什么是无情有性

无情有性,即“草木成佛”论,指草木、瓦砾等无情物也有佛性。中国佛教天台宗僧人湛然提出佛性学说。湛然据《大乘起信论》所说“真如缘起&rdq...

什么是中道

佛教认为最高的真理,即不堕极端,脱离二边。天台宗以实相为中道,把中道作为三谛之一,即空谛、假谛、中道谛。法相宗以唯识为中道,主张无有外境故非有,有...

什么是四摄

四摄法是菩萨在众生中进行工作的方法。摄就是大众团结的条件。包括:(1)布施,一般源于悲心和敬心;(2)爱语,慈爱的言语和态度;(3)利行,为大众利益服...

什么是同事

同事,使自己在生活和活动方面同于大众。《观音普门品》说:“应以长者身得度者,即现长者身而为说法;应以居士身得度者,即现居士身而为说法;应以宰官...

什么是缘起

“缘起”,即“诸法由因缘而起”。简单地说就是关系和条件。佛对“缘起”的定义是:“若此有则彼有,若此生则彼生;若此...
1293031323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