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我】是什么意思?无我境界是怎样的?

佛教名词1年前 (2022)发布 菩提叶
167 0 0

无我是什么意思?佛教无我的意思

  无我,梵语(Anātman),即世界上没有一个恒常不变的独立个体,所谓的“我”只不过是一个相续不断的五蕴聚集体。佛教根据缘起理论,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没有独立的、实在的自体,即没有一个常住、独立、自在、主宰的“自我”(灵魂)的存在。

  一般人都认为有一个真实的“我”存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这个“我”。其实,无论人的身体还是精神,每一刻都是在不断变化的,就如同一条不断流逝的河流。一条河流,每时每刻所流的河水都在变化,那么这一秒和上一秒的河流是“同一条河流”吗?若说是,却每一秒都不同;若说不是,却又一直在相续。人的生命也是如此,非“常”非“断”,相似相续,究竟而言是找不到一个“我”的,这就是佛法所说的“无我”。

  譬如现在的你和幼时的你,是同样的,还是不同的呢?从外相来说,已经完全不同了,现代科学的理论说,人的细胞七年内会全部换一遍;从内心来说,自己的许多想法、认识也变化了。所以,“我”是内心创造的一个概念,其实只是一个五蕴的集合体。佛法说无我,人牢牢执著的这个“我”,不过是无数细胞与流变不息的心识组成的一个暂时存在体。每个人的心识中都有善有恶、有染有净,修行就是要净除这些恶、杂染与执著,要“失去”这个部分,才能“得到”解脱与光明。

  原始佛教在《相应部经典》中着重论述了佛教的无我论,如“无常是苦,是苦者皆无我”,“此形非自作,亦非他作,乃由因缘而生,因缘灭则灭”。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不会自生,而是种种要素的集合体,不是固定不变的、单一的独立体,而是种种要素刹那刹那依缘而生灭的。他们认为房子是砖瓦木石的结合体,人是由五蕴(色、受、想、行、识)组成的,在这样的集合体中,没有常住不变的“我”,故谓无我。

  无我分为两类:1、人无我(人空)。认为人是由五蕴假和合而成,没有常恒自在的主体──我(灵魂);2、法无我(法空)。认为一切法都由种种因缘和合而生,不断变迁,没有常恒的主宰者。小乘佛教一般主张人无我,大乘佛教则认为一切皆空,法的自性也是空的,一切法的存在都是如幻如化。因此不仅主张人无我,而且主张法无我。因为一切事物和现象,按其本性来说都是空的,它们表现出来的,只不过是一些假象,即所谓“性空幻有”。

无我境界是怎样的?

  “无我”是一种智慧的境界,就是内心证得诸法空性,无有颠倒、无有挂碍、无有恐怖。经过有序的修行,依师、闻思、戒定,最终就能证得这种智慧。

  无我,不是说“没有我”,不等于不存在,而是去除了内心对“我”的执著,把“我”这个妄想破除了。只有通达无我,才能成佛;无我是佛菩萨的境界,不能作为自己行事的前提,而应该作为修行的目标。正因为众生没有证得“无我”,所以才需要修行。

  佛法讲的「无我」是自我消融,完全没有考虑到自己的问题,也没有考虑到外在环境是不是对我有什么样的赞叹、荣誉、肯定,完全不考虑「我」的立场,就只是无怨无悔地无条件付出,这种做事时认真投入,事后却如船过水无痕般的态度,才是无我的境界。以下是众法师对“无我”的解释。

什么是无我?(大安法师)

  “我”的解释是主宰意、是常意。我们一般的人都会以为有一个我,自我的概念,自我实现,等等这些,但是真实的事情是没有一个我,找不到主宰意。你说你的我在那里?你分析我们的身心,我们的身体是四大构成的:地、水、火、风。地、水、火、风里面能找到一个我吗?找不到,然后我们的心理状态、我们的感受、我们的思维、我们的行蕴,也没有一个主宰意。这个我在里面找不到,在外面找不到,在内外都找不到,包括一个微尘,你分析到最后它都是空。所以佛教根本的意义是告诉我们无我,人我空,证到无我空就是阿罗汉。

  “无我”不是什么事情都无所谓,“无我”是摆脱我执、我见、我爱、我慢这些与生俱有的烦恼习气,不要受它控制。“无我”的状态,要从空性中去领悟。实际上,凡夫众生做不到真正的“无我”,真正能够“无我”到家的,那都是断见思惑,证到人我空的人,是圣者了。

什么是无我?(济群法师)

  “我”有二义:一、不依赖条件而能独自存在,二、主宰义。在现实中,没有一样东西不依赖条件,也没有一样东西我们能完全自主,所以佛教讲无我。无我,并不是说你不存在,而是帮助我们否定对自己的错误认定,还原生命的本来面目。懂得「无我」,能够放下小我,融入大我,方能拥有更多;体悟「无我」,懂得布施喜捨,分享众生,就能处处有我。

什么是无我?(学诚法师)

  无我,是指没有一个恒常不变的独立个体。譬如现在的你和幼时的你,是同样的,还是不同的呢?从外相来说,已经完全不同了,现代科学的理论说,人的细胞七年内会全部换一遍;从内心来说,自己的许多想法、认识也变化了。所以,“我”是内心创造的一个概念,其实只是一个五蕴的集合体。

  “生命为他人而活”有几种状态,一种是被他人的评价与眼光左右,为赞美、肯定而活,整天患得患失,自我的价值依附于外在给予的虚荣;一种是不能自主自己的行为,受到更强势人的影响,内心挣扎叛逆,身心分裂;还有一种是佛菩萨无我的利益他人,内心不牵挂自己的苦乐,却成就了最圆满的自我。

  为自己活,有两种不同的状态:一是自私自利、损人利己,或冷漠封闭,不顾他人;二是正念分明,事事反观自心,把握自己的行为业力,提升自己的生命品质。为他人活,也有两种状态:一是把希望寄托于他人,把苦乐依附于他人,活在别人的眼光中;二是舍己为人、无我利他的菩萨行。

  众生正是因为有“我”这样一个牢不可破的概念,所以才把自己困在轮回的迷梦之中。无我,不是说“没有我”,而是去除了内心对“我”的执著。受到批评后感到埋怨与委屈,下意识地把问题推给外境,是我们无始以来自我保护习气的表现。普通人都是“闻过怒,闻誉乐”,因为我们执著、爱惜自己;要能够“闻誉恐,闻过欣”,我们才能在挫折中进步,在问题中成长。心力交瘁,都是因为太爱自己。无私无畏,无我无忧。

  无常、无我是世间的真相,从我们的色身上非常容易感受到这一点。一个人从婴儿变成老人,生命没有一刻不在流动,身心时时都在变化,想要寻求一个不变的“我”是不可能的。我们不应贪爱、执著这个身体,但应借助这个人身去修行、觉悟,让有限的生命发挥无限的意义。

  我们太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了,许多人的人生是为了别人眼中的自己而活,幸福要秀给别人看才是幸福,接受不了别人的误解与批评,看别人的脸色而喜怒哀乐……这都是没有体会到无我,没有体会到生命的真意。看好自己的心,努力把握自己的心。

  别人怎么说,我们是控制不了的,只有调伏自己的妄念。想要去帮助别人,就要勇敢承担其中的一切艰辛,要学着把“我”放下。内心这个“我”越大,我们能去利益别人的力量就越小;佛菩萨之所以能有无尽的力量和永恒的慈悲面对众生,就是因为他们领悟到了“无我”。

  我们只能在自己身心上努力,而无法要求别人的想法、做法都符合自己的心意,因为一切法都是“无我”的。要去体会无我、无常,才能够减轻自己内心种种烦恼分别。

  向佛菩萨求子求福、祈求保佑等,是最低层次的祈求,若不懂得业果之理,就成为迷信;进一步的祈求是以佛菩萨为榜样,祈求自己能像佛菩萨一样慈悲智慧、坚强勇敢;最高层次的祈求是无我无求。对我们当下来说,第二个层次的祈求非常重要,应学会时时祈求,心常缘念三宝。

  仁者无敌,一个内心无我、慈悲的人是没有敌人的,因为真正的敌人就是“我”。如何去体会无我、打开心门呢?要从体会无常、学会感恩开始。认识无常、接受无常,我们就容易原谅他人、原谅自己,懂得把握自己当下的心念;学会感恩,忘记怨仇,我们的心就会越来越柔软、快乐。

什么是无我?(圣严法师)

  佛法中说的“无我”,是把个人一己的私利,分享给一切众生,化个人的利益为大众的利益;也就是说,凡事均先想到大众,无私地奉献给大众。而在大众得到自己的帮助和利益之后,既不邀功,也不会希望求得回报,心中更不会牵牵挂挂,计较自己帮了多少人的忙、救了多少众生、做过多少好事,这也就是“菩萨道”的精神。

  很多人听到“无我”二字时,先是不敢想象,继而感到可怕。然而,要先让大家从佛法的观点清楚明白“自我”是什么,然后便可了解“无我”乃是事实。而佛法的目的,也就是希望人人都能从自我的困扰,达到“无我”的自在。

  “自我”有两个层次:1.是个人自私的小我;2.是仁爱、博爱的大我,也就是宗教或哲学上的“神我”。

  “无我”也可以分成两种方向:1.是凭各人自己的经验,感觉到心中与心外都是无我的;2.是依佛法的立场做标准,通过佛法的观念及修证的实践,达到即有即空,即空即有,有不异空,空不异有的“无我”。其实,只要把这个“自我”做详细观察,便会发现“自我”并不存在,却又非常真实有用。

  一、“我”是由物质与精神结合成的

  从佛法的立场来看:“我”是由于“物质”的身体和“精神”的心灵相加所构成。如果只有身体而没有精神,身体就如同死尸;如果脱离了物质的身体而仅有精神,精神就如同幽灵。

  以个人的“自我”来看,由于肉体及精神的结合,才有“我” 的生命的事实。一旦肉体的生命死亡,这个“自我”便在现实的世界失去依靠。

  因此,只有作为一个有血有肉有灵的人,才能作恶,才能修善。人的生命体是一种工具,若向坏的一面看,它是滋生烦恼的渊薮,所以五种邪见中的身见最难去除;若向好的一面看,法身要借色身修,所以身体也叫作“道器”,修行佛道,亦得靠我们生命所依的身体,否则,没有身体的运作,修行也就无从着力。

  很多人在生命过程中,遭遇到很多的不愉快、不如意,却没有办法改变时,便感到生命是一项极大的无奈而提出疑问:“为什么个人在天地、宇宙间是如斯的渺小,没有能力帮助自己,也没有权利支配自己?又为什么世界上许多事情的发生都是风云莫测,非人力所能掌控?”于是,我们这个“自我”,便渴望借着接触宗教,来寻找答案。

  西方人接触佛教的原因较为单纯,往往是为追求健康、安定,和开启智能。凭借接触佛法去寻求修行的方法和理论,这当然也是出自“自我”的需求。

  许多中国人却由于对某件事或某些事不能做出决定时,便会利用烧香、许愿和求灵签等宗教行为,希望获得指示。曾在台湾有位经商的居士,一直依赖求灵签的方法来做出生意上的重大抉择。皈依三宝以后,便前来请教师父,问我:“今后做生意,由谁代他做决定?”事实上,应用佛法的基本原则,加上正确的信息研判、做生意的经验和胆识,一定能够成功,用不着盲目地去求神问卜。

  二、因有自我中心而“业感缘起”

  当然,生意做得顺利与否,除了信息、经验、胆识,也与运气有极大的关系。运气就是福报,是环境及时机等的因缘际会,是从过去世带来的福缘及业报,福缘成熟,则事事顺利;业报现前,则处处横逆。那是我们的“自我中心”,从无始以来逐渐积聚的,因此,也就称为“业感缘起”。

  “业力”,是一生又一生所造种种行为的累积,有恶业,也有善业,因而在生命过程中有阻力也有助力。“业力”也只有我们自己才能改变它,即所谓:“自作自受”,“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过去生中的恶业善业,都可由于现在生的勤惰好坏,而做若干程度的改变。多种善因,就有好运出现,如果没有种,永远得不到。但是,就算种了,如果内外因缘不具足,也不一定能得到,这便是佛法讲的因果观及因缘观。

  如果播撒了种子,不施肥、不松土、不耘草,当然不会有收成。许多运气不好的人,虽然做了播种、施肥、松土、耘草的工作,却遇到了水涝、天旱、暴风、虫祸等的自然灾害,也没有收成。有些人自己并未努力,却妄想丰收,失望之余,便推卸未种好因的责任,总是希冀未播好的种子也有好的收成,播了坏的种子千万不要结果。

  其实,好与坏是相对的。例如:做了轻微的坏事,又马上做好事,那个坏事的种子即会因而变质,所以,它的结果也不致太坏。相反地,如果只做一点小好事,却做了许多大坏事,那点小好事的种子亦会受到影响而变质。因此未种好因而不得善果,固然有其道理,种了善因也不得善果,必定有其原因。这种“因果”关系,就把过去、现在及未来的“自我”贯穿起来。

  实际上,身体不但经常在变,而且必定会死亡;念头经常在变,而且必定会消灭。就因肉体和精神构成的生命现象,经常变动,都不永恒,所以也不算是真的有“我”。比如:身体上属于“我”的头发、指甲、牙齿等,一旦剪下、脱落之后,便不再属于我,也不等于我;身体的每一部分都不是我。又如:心念刹那起灭;可见平常似是我的心念,念念也都不属于我,不等于我。

  三、观四念处以经验无我

  修行的方法中,“四念处”是最基本的。就是: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透过这基本的四种观想法,就能进一步亲自体验到“无我”是什么了。

  (一)观身不净

  身体的眼、耳、鼻、舌、身、意等的六根,缘色、声、香、味、触、法等的六尘,而引生贪、嗔、痴、慢、疑、邪见等的六根本烦恼,造作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等的四大恶业。五官、七孔乃至遍身毛孔,常流不净,一旦身亡,臭秽难闻,所以不净。

  (二)观受是苦

  身体所受,苦多而乐少,虽能偶尔感受快乐,快乐乃是苦的结果,也是苦的原因;辛苦工作后的享乐,举债享乐后的受苦。情形就如用手揉擦发痒的眼睛时,感到很舒服,擦过之后,马上出现红肿和疼痛的苦受。因此,佛陀指出,有受皆苦。

  (三)观心无常

  心念是生灭无常的,前念与后念交替,一念接一念,过去又过去,川流不息,变迁不已。

  (四)观法无我

  “色法”是肉身,以及肉身所处的环境;“心法”是念头,以及心念产生的执着。“诸法”是指一切有形的物质现象,和无形的精神现象,均在不停地变动而非永恒,所以没有真实的“自我”存在其间。

  因此,“自我”只是一种幻觉的妄见妄执。很多人却舍不得放下这种“自我”的幻觉。个中情形,就如言情小说中的人物,明知男女的情爱,本身就是一杯凄楚的苦酒,当事人却不以为苦,犹如飞蛾投火,前仆后继,穷恋不舍,以苦为乐。所以佛陀称之谓愚昧的可怜悯者。

  同样的道理,人们生活在世上,只是一种虚幻境界,却在这幻境当中,自己为自己不断地编织苦恼的生死罗网而不自觉。如能修习以上的四种基本观法,便会觉知一切烦恼都是庸人自扰,一切烦恼的罗网也不会将你网住。

  无论从观念上的疏导或修行方法的修习,均能协助你来体验佛法所说的“无我”是什么境界了。然而,如果仅靠认知上的理解,而不是修行上的实证,当贪爱嗔怒等重大烦恼出现时,光凭观念上的四念处来帮助解决问题,力量便有所不足。必须务实的修行四念处观的方法,至有所成就时,力量便强了。能在“自我”之中经常觉察到“无我”的自在,便能快乐地生活了。

什么是无我?(赵朴初)

  ‘离有情义’、‘依他起义’和‘无动作义’,都是说明无我的道理的。‘有情’的巴厘语是‘萨埵’(satta),人和一切有情感的生物都叫做有情。婆罗门教和其他各派主张一切有情都有一个常住的(固定不变地存在的)、起主宰作用的自我(atta,意义与‘灵魂’相当)。缘起论则认为所谓‘有情’,无非是种种物质和精神的要素的聚合体。从身体的组织来说,有情是由于地、水、火、风、空、识六大(六种元素)所构成的,依借前五大而有身体的机关及其作用—地为骨肉,水为血液,火为暖气,风为呼吸,空为种种的空隙;依借后一大(识)而表现种种的精神活动。再从心理的要素来说,有情的组织分为色、受、想、行、识五蕴。蕴(khandha)就是堆,把种种不同的现象分类,每类做为一堆,这就是蕴。

  简单地解释,‘色’就是各种物质,眼、耳、鼻、舌、身五根(根就是人生的感觉器官)和色、声、香、味、触五境(境就是感觉物件)等都属于色。受、想、行、识四蕴包括重要的精神要素:受是感觉(感觉苦、乐或不苦不乐等);想是印象(摄取事物的相貌,知道是青、黄、赤、白,是长、短、方、圆,是苦是乐等);行是思维(思维是推动身心活动的力量,所以叫做行);识是了别(对于所认识的物件,予以判断和推理)。佛教根据以上两方面的分析,说明有情不是固定的单一独立体,而是种种要素的聚合体,而任何要素又是刹那刹那依缘而生灭著的,所以找不到一个固定的独立的‘有情’在支配著身心,也就是找不到‘我’的存在。这便是无我的简单解释。

© 版权声明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 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