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讲义
──二十年五月在南京中国佛学会讲──
悬论
释经
甲一 序分
甲二 正宗分
乙一 略说
丙一 略说五蕴皆空
丙二 略说度一切苦厄
乙二 广说
丙一 广说五蕴等皆空
丙二 广说度一切苦厄
甲三 流通分
乙一 赞显同密
乙二 说密加显
附录
【悬 论】
今天讲的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是般若经中之一种。佛经以般若为最钜,总共有七百二十卷。其最简括切要提纲挈领者,即现在讲的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此经字数不多,不过二百六十字,中国无论研究佛学、信仰佛法之人,及不大研究、不甚信仰之人,莫不知之,故此经在中国流传甚广。
此经在梵文原只一种,译成中文共有七种。七次所译,各有不同,亦如近人译西书,各人译本不同。现所讲的,乃唐朝三藏法师玄奘译本,其余六种译本,专为研究佛学或考证之用,概未流通。此本流通最广,诵之者独多,故今以之为讲本。诵此经者,得到精神安宁,心理愉快及特殊之灵感者甚多。当时玄奘法师远适印度,历种种苦,遇梵僧赐以此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奘师诵之,在途得免一切艰难危险,故得周历印度以求法,复回中国而宏法,以成就其大学问,建立其大事业。经云:菩萨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心无挂碍、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佛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得无上菩提。此经之力量,乃具于‘能除一切苦’一语。故此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不但义理无穷,如能信受读诵,亦功德无量。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八字,乃此经之题。般若及波罗密多,乃梵语音译之名词,心及经,乃约义译成中文之名词。此题联缀四名而成,今一一释之。
般若古读波那。义虽可翻,但难恰当,故存其梵语而用音译。如近译哲学为“斐罗梭斐”,论理为“逻辑”之类。般若之义,虽可译为智慧,但未极正确,因中文之智慧,有美有恶,如绝圣弃智之智,好行小慧之慧,皆含有非美善之意,不能恰好与般若相当,故不如存般若之原音,而以智慧──加以界限──为解释。盖般若者,诸佛菩萨亲证诸法实相真如之智慧也。以一切万有之法性本来真实如此。一切有情,不了真如,违于法性,故起颠倒迷谬虚妄之分别,必须遣除之,始得般若现前。故般若非平常之智慧,虽有时以之作解,须知实与普通书中之智慧不同。今为定义于下:般若者,乃依佛所说教法,解理修行,遣除一切颠倒、迷谬、虚妄的分别,亲证诸法实相真如的无分别智慧也。
依此定义,说明三种般若:其一、实相般若:即亲证诸法实相真如之智慧,依此实相般若故有诸佛及诸菩萨。此根本般若,离言说,绝文字,超分别,如经中谓:观世音菩萨照见五蕴皆空,即亲证诸法实相。此时此境,为一切文字言说思量所不能到,即此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亦无可说。惟无分别智乃名般若,既无可说,何以复有此经耶?则以有文字般若在。
其二、文字般若:其实文字本非文字,惟因诸佛菩萨亲证诸法实相,而人等众生未能证之,即未得实相般若。若诸佛菩萨对于一切有情,无有方便以开导教化,则虽自证诸法实相而不能利益众生。依此为利益众生的大慈悲心,乃施设方便的言说,即从亲证得的法中,假设语言文字,使众生了解起信,故有佛所说法。佛弟子中多闻而记忆力强者,如阿难陀辈,结集佛语而纪录之,故有经律论三藏流传于后世。故实相般若离绝语言文字,但从实相般若而方便教化,令未知者知,未解者解,乃有文字般若。
其三、观照般若:观照者,观察觉照之义。盖经典乃佛所说之法,使人依之而得了解其所含之理。顾理虽明,不离名字,未达无分别的亲证,故欲从文字般若而达实相般若。其间有功用在,即观照般若。是学佛之人,非仅于三藏佛典研究到透澈明白,融会贯通便已,又须向当下身心世界加以观察,如本经所谓:“照见五蕴皆空”,即系将近而身心远而世界,观察觉照,决定明了自他一切万法如幻如化,当体皆空。若能依经中道理,以为思想知识之标准,起心动念,常有观照,勤为心理之训练,则向者之分别执着烦恼串习,可以改变,可以伏除,终可引生实相般若,而与诸佛菩萨的般若完全一致,是为观照般若。
譬之渡河,实相般若为一切众生求渡达之处所;文字般若为诸佛菩萨方便布施之船筏;而观照般若则为借船求渡各众生撑篙持舵等等功力。是以依经解义,纵许博通三藏,若不身体力行,犹之空玩舟筏,不思行驶,终无渡达之日。其欲由解理而获亲证实相,亦犹是矣。且诸佛菩萨乃吾人之引导者,吾人对之亦非如迷信者流,崇拜一神多神可比。果能获得亲证实相的般若,即人人是菩萨;究竟证之,即人人是佛。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只在智慧的觉达到耳。
波罗密多,华译到彼岸,乃就一件事之圆满成功言。如前渡河之喻,则动身处为此岸,欲达处为彼岸,渡河事竣为到彼岸,乃得称为波罗密多。故内典所谓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之六波罗密多。乃至无量无数波罗密多,皆以一一事圆满成功为义。由是般若波罗密多一语,应有当注意之三点:一、修行成功至于究竟圆满,如佛菩萨成就亲证诸法实相之澈底智慧,始得谓之般若波罗密多。其体性,唯是佛之真实澈底智慧,所有世间一切智慧,不能亲证诸法实相,故非般若;非澈底圆满,故更非波罗密多。二、文字如船,观照如在船上之驾驶努力。若证实相,则文字、观照皆无所用,所谓到岸不需船,亦无须撑篙努力。是故依教解理、依理修行,皆为中流之事。故文字、观照二者,虽称般若而未为波罗密多;惟实相般若,乃为般若波罗密多。但就有能达到实相般若之可能性而言,则观照般若,亦得方便称为般若波罗密多。三、诸法实相,初地以上菩萨,即能亲证而得实相般若。就自度言,可谓之般若波罗密多,如本经观自在菩萨之行深般若波罗密多。第以菩萨普渡未圆,差别智未满,功德未熟,故须以实相般若为根本,以修万行而圆万德,直至究竟乃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终以成就佛果为波罗密多。
心、吾人常言及心,而心理学则为心之研究,则心固为存在之一种事;但以不见不闻,其义含混,故较其余事物难言,难以为研究之对象,依内典说明略有四种:一、肉团心,此指身中司血行之心脏,乃肉体中机关之一,属于生理的。二、缘虑心,乃感触或观察对象,而觉知或思虑者,即近人所谓心理现象之心。三、集起心,谓集聚诸法种子,遇缘生起现行的心。如云:心田心地,喻心如田地之集聚种子,滋生草木。故凡见闻经验之事,时无久暂,遇缘重现,吾人固常有此功用也。缘虑心与集起心,虽为物质上所无,而为精神作用所有,然而昏明不定,起灭无常。四、真实心,谓:“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之真实性也。佛典所谓唯识、唯心,原就缘虑心或集起心以言;谓可从缘虑心以知一切法,而集起心乃总摄诸法种子而现起诸法。故诸法真实相,不应从一一法以明之,但应从心以明之,把无明的心转变成明的心,即能明见诸法的真实相性,此即实相般若,亦即谓之真实。
佛典中普通有此心之四义,乃随语意所指,取其一义以为言说,非一言心而四义皆具也。然则本经题心字之意为何义耶?此有数解:一者、心、乃比喻之词,不属于前四义,以佛典中般若经甚多,而此寥寥数百字乃七百余卷般若经中之心要──如纲要──故名曰心。盖取常言重心点、中心点等意,又或取许多关系中之旨要点曰心。以此乃般若经许多文字中旨要之经,譬如人身之心脏,物体之中坚之意。二者、谓此心字乃前四义中之真实心,故即名为般若波罗密多心。以达到实相般若,即为最真实之心,而实相般若所证,即般若波罗密多心;又以具足功德妙用,如本经中所谓:‘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即实相般若相应之真实德用。本经题亦有译作“般若波罗密多大明咒经”者,则以总持为“心”。又、亦即真实心,故心字可连属上文为一名,而名为般若波罗密多心。
经、梵语修多罗,直译华文为线。印度昔以贝叶记录佛语,以线穿之,装定成本,俾供遵依,垂之千古使不散失者,名为修多罗。中文经字之义,所谓:推四海而皆准,历万世而不渝;则经与修多罗意义恰当,故意译曰经。又经,对律、论、为三藏;经乃开示之教理,律乃行为之规范,论则研究解释发挥辨明经律者。又、以其余一切著作列为杂藏,故复有四藏之称。本经则属于经藏,非律、非论、非杂,故题为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释经
【释 经】
甲一 序分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本段序分之文,乃结经人所叙。观自在是别名,菩萨是通名。观自在者,以修观照般若,而达实相般若,亲证万法皆空,无障碍,无束缚,而一切分别无不解脱,故名观自在。菩萨乃菩提萨埵之简称,菩提译觉,无上正等正觉,乃大乘究竟位所成最上圆满之觉悟。萨埵译为有情,即人及动物乃至一切众生。合此菩提及萨埵二名为一名者,义即上求无上正等正觉,下度一切有情。故无论何人或何种众生,立此志愿──即发上求下度之心者,即为菩萨。世俗误以偶像为菩萨,有某种小学教科书,甚至儿童之玩具亦有洋菩萨之称,殊属非是。须知吾人皆可为菩萨,绝对不可误会。
此段首叙观自在菩萨,修般若行甚深至于波罗密多时,即实相般若现前之时,其智慧照见五蕴等皆空。五蕴者:色、受、想、行、识,乃身心世界各要素之五大聚。照见者,非研究明了之谓,乃如实觉照明见之谓,照见此身心世界要素皆虚妄非实,所谓五蕴皆空,则内而身心,外而宇宙之万有,澈底皆空,是故度一切苦厄。良以种种痛苦厄难,众生皆所不免。即以人类而论,略从三方而观察之:一、依内身而有生、老、病、死、淫欲、饥渴等无数苦厄。二、依自然界而有水灾、火灾、风灾、地震、及种种天灾等苦厄。三、依社会而有私人冲突仇杀、公法禁制拘罚、阶级斗争、国际战争等种种苦厄,充满世间,随时皆有。度即解脱之、超出之之谓。古今圣贤费尽心思才力,无非欲谋解脱人类之苦痛厄难,至于今日,迄无澈底有效之方法,而苦痛厄难转有加无已。故度脱苦厄,实为人类及一切众生共同欲达未能之目的。兹则举出观自在菩萨达到五蕴皆空境界,超脱一切苦厄之事实,使吾人作为标准,知所趋向;此结经人之深意也。其原理方法,后此随文说明。
甲二 正宗分
乙一 略说
丙一 略说五蕴皆空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序中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二语,已将观自在菩萨所证之事实,完全表示。自此以至正宗分竟,乃菩萨说明此事实者。故佛法非先有理论而后有事实,乃由达到此事实之人,为方便说明其事实而有此理论。良以见空度苦,吾人虽闻其事而未得亲切证明,故犹有待解释之必要。此一小段,即略释照见五蕴皆空。舍利子,人名,声闻中智慧第一,成罗汉果,为释迦牟尼佛上首弟子。舍利,乃印度一种鸟名,目最美,中译鹙鹭;其母以此鸟名为名,舍利子则依母为名,故名舍利子。他经有译舍利弗者,弗、乃梵语,即子也。至供养之舍利,俗称舍利珠,应与此为人名者异。正宗文首列舍利子名者,乃观自在菩萨将说自证甚深之法,使世人了解,于当时听众之中,呼声闻中智慧第一之人而发言也。色不异空以下六句,正明五蕴皆空。蕴者,蕴藏积聚之义。五蕴亦称五法聚,亦称五阴,亦即五类之义;乃将所有一切精神物质之法,归纳为五类:即色、受、想、行、识的五蕴以观察之。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之一字,非仅颜色女色等义,亦非仅指对眼之色,盖包括眼、耳、鼻、舌、身五根,色、声、香、味、触五尘,及法尘之一分而言。其义摄尽全宇宙一切物质及未发现而与物质同类者,故与物质之义相近而较广。大而显者,恒星地球;细而微者,原子、电子;凡此皆常识或科学认为有实体存在者也。第何以不异于空耶?故有研究。
此理若在二十余年前,偏执唯物论之时,但认物为实在,颇难解释。近二十余年科学进步,如相对论物理学,略谓物质者,必须有:一、主观上的一种感觉,二、对象,三、时间,四、空间;集合此等关系而成一概念乃名物质。原子、电子等,亦一概念耳。概念非根本实在成立,乃由相对之关系,凑合而成,故物质非根本存在;此说与佛学众缘所生法之义略同。众缘所生法者,一切法无非众多因缘关系集合而成之团体耳。故凡见闻觉知之所到,无论大小显微,莫不皆然;此所谓色,义相如是。
譬之杯然,视觉上有红白,触觉上有冷暖,数理上有方圆,复感觉其有一聚──即独一个体──之对象,故从感念上,名之为杯。故知杯者从众缘假相以立名,若除众缘,杯无实体,既无实体,故谓之空。空之一字,即无实体之谓,乃义理之空,非谓灭无之空或空间之空。
色虽分明显现而无实体,故云色不异空;虽无实体而分明显现,故云空不异色。虽然、不异云者,相等为义,观念上仍有色空之见在。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则进一步以言色空直无二致;以一切色皆假相现,非灭色而后为空,乃即存在而不实,故为空也。先言“不异”二句,乃打破旧思想;后进之以“即是”二句,乃改立新观念。此五蕴中先举色蕴为例。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乃明四蕴亦如色之非实,当体皆空。依前四句广明,应言:“受不异空,空不异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想、行、识三蕴,类推可知。受为苦、乐、忧、喜、舍等之感觉;想为彼此、是非等之分别;行乃动身作事诸行为,识即了别觉知此受想行者。四者亦系众多因缘集合而生,故无实体。譬之视觉,必须因有对象、光明、空间、眼根、及内心一切作用,始得有一刹那之视觉现起;若此种种关系或变或缺,则此视觉不能存在。藉缘而有,故谓之空。故即存在而不异空;亦即存在而即是空。故五蕴者,色为物质现象,受、想、行、识为精神现象,非实有体,皆不异空,皆即是空,故以亦复如是总括言之。
宇宙、人生,有情、无情,一切常识认为存在者,无非物质之现相及心理之现相,即无非五蕴之法;故五蕴实为构成宇宙人生之基本条件。今既证明此基本条件之五蕴皆空,则所构成之人生、宇宙,乃至一切一切,无不空矣。譬之基于土、木、瓦、石、人工等缘而成屋,若明诸缘为空,则屋亦空。是故五蕴不异空,空不异五蕴;五蕴即是空,空即是五蕴。乃观自在菩萨依实相般若,澈底照明亲切见到之智境也。
复次、所谓宇宙人生一切皆空者,非创为空义,强纳诸法以归于空;以诸法本空,而诸佛菩萨乃发见此空相,亦犹科学之发见公例耳。又或一闻空义,误以为眼见空间之空,而起诸法消灭之见;不知空间之空,在佛学上仍属于对眼之色,故非以消灭诸法为空。盖以人生宇宙诸法,皆唯是依众缘所成之假相,本来是空;第吾人无实相智,知识迷妄,见解颠倒,误认假相以为真相,执着自我,自我而外分疆划界,无不一一皆实,由之物我角立,自他对待,互感自我之不足,互求自我之发展,冲突杀害,助长贪瞋,而演成充满烦恼苦痛之世界,是皆昧于五蕴皆空有以致之也。
丙二 略说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此略释度一切苦厄。重呼舍利弗之名,而告之以“是诸法空相”。是者,此也;承上文五蕴皆空言。然则此五蕴诸法之空相为何相耶?乃即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之真如实相。以诸法真如实相本来如此故,以见生灭、见垢净、见增减,即是不见五蕴皆空所显真相故。大抵生灭就体言,垢净就相言,增减就量言。然则复云何度一切苦厄耶?以不见空故苦,以照见空故度。
何则?见生灭者,不了万有非实,而认为相互角立之一一物,故计何时生,何时灭;以横计生灭故,即欲苟免其死灭而延长其生存,由是冲突争斗,无量苦厄充满世间。若了诸法空相,即知众缘聚故虚妄名生,众缘散故虚妄名灭。众缘存于全宇宙,亦即全宇宙为众缘,无始终,无边际,是故本来不生,亦无有灭;乃为人生世界之实相。了达此一切不生不灭之实相,故当下皆空,更无因横计生灭而起诸烦恼。
见垢净,则有相形之美恶优劣;由是瞋恶贪善,取舍心生,即欲消垢而求净,彼羡极乐慕天堂者非欤?下焉者贪瞋内蕴,谋夺外驰,以演成欲望横流之世界,遂至苦厄无穷!若了实相,则了诸法缘生;众缘生故,法法圆满,法法具足,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遍一切,一切遍一。无不遍故,无不圆故,则净善垢恶之相了不可得,取舍烦恼更无由生。
见增减,故计大小多寡之量;此疆彼界,自他历然,憾自不足,嫉他有余,求自增益,不顾损他,求自满足,不惜害彼,食肉寝皮,杀贪不止,杀机所届,人将相食,此杀彼拒,强弱以形,差等斯兴,阶级复起,聚族纠众,报复斗争,怨结冤深,穷劫莫解,是皆众生妄想颠倒,执着转深,罪业所招,遂同感此恶浊世界,苦恼人生。若了诸法皆空,达真如相,互遍互圆,不可增减,一切苦厄,复安所寄?是故度一切苦厄者,非诸苦厄实有,又从而消除之;乃以了达诸法,缘生无性──实体,生灭、垢净、增减等相皆空;迷谬颠倒既消,而烦恼自然不起,故云度耳。
乙二 广说
丙一 广说五蕴等皆空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自此至无智亦无得,乃广明五蕴等皆空,以破除凡夫之迷及三乘之谬。故五蕴下可加一等字,而云照见五蕴等皆空,即等此世间所有法及下文之出世间法一切皆空也。
此一节先就上文之意以确定之,故说是故诸法空相之中,无实在之五蕴。推类而言,亦无实在之六根、六尘,乃至十八界;无、即空义。以皆心──精神的、物──物理的、之现象假相而已。色、受、想、行识名五蕴,详前略说。
眼、耳、鼻、舌、身、意,名六根,前五根为物理现相,亦称色法;意根为精神现相,亦称心法。色、声、香、味、触、法,名六尘,前五及法尘之一分为色法;又法尘之一分,为心所法,及不相应行法。六根,六尘,亦名十二处。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色界、声界、香界、味界、触界、法界,眼识界、耳识界、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意识界,名十八界。前十二界分属色心,如六根六尘所说;后六识界,概属心法。十八界为六根、六尘加六识,故云自眼界乃至意识界;诸法空相中皆无之。根、尘、识、处、界,无非色心诸法开合之不同,等于五蕴,亦即皆空;然法处、法界摄无为法,又较广矣。以上为凡夫所有法,即众生共依之基本条件。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此十二缘起流转门及还灭门,为辟支──缘觉所修之法。以观察世间众生,依此无明乃至老死等缘起之相续而有生死流转,故修无明尽乃至老死尽之还灭而成出世解脱。十二缘起流转之理:一、无明,谓能发业之烦恼,即惑。二、行,谓善恶无记有漏行为,即业。此二由惑发业为过去世之因,谓之无明缘行。三、识,谓最初入胎之业识。四、名色,谓胎中精神、物质初备之相。五、六入,胎中六根初全。六、触,出胎与外境之接触。七、受,谓领纳所感触之境。此五初由过去之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而成现在之果。八、爱,谓贪爱。九、取,谓取着。由受缘爱,爱缘取,为现在之惑。十、有,由取缘有,即由爱取之惑,引生后有之业;故爱取有三者,合为现造之因。十一、生,十二、老死;由有缘生,生缘老死,故生与老死,即指未来之果,而未来生死之中,复如现世之起惑──爱取、造业──有,如是生死死生轮回不息,故名流转门。修出世法者,欲了生死而得解脱,必须先将生死根本之无明灭尽,无明尽故行尽,行尽故识尽,如是乃至老死尽,故名十二因缘还灭门。
流转门乃详明五蕴生灭之相,还灭门为解脱出世之法。但在诸法空相中,生灭既无,解脱何用?故云无流转之无明,亦无还灭之无明尽,乃至无流转之老死,亦无还灭之老死尽。
无苦、集、灭、道。
苦、集、灭、道,谓之四谛,乃声闻所修之解脱。谛者,真理之谓。盖以观察生、老、病、死等而知人生根本是苦,是名苦谛。复观此苦乃由贪、瞋、痴等烦恼之惑所造杀、盗、淫等之业集积而来,是名集谛。集为因而苦为果,故欲解脱苦果,必先灭此集因,是名灭谛。灭之必有其道,故广修三十七道品,是名道谛。故从知苦,断集,证灭,修道,而得罗汉四果,为声闻所修之法。苦集所依,亦不外五蕴,今依菩萨所证诸法空相之中,则知苦集本空;苦集既空,灭道亦无;故云无苦集灭道。
无智亦无得。
上来十二因缘及四谛为二乘之法,智与得则通于三乘。以初心菩萨亦认有涅槃之可得,与求得涅槃之智;不知涅槃云者,即以了脱生死而立名,别无涅槃实法可得;既无可得,亦即无证得之智,故云无智亦无得。
丙二 广说度一切苦厄
以无所得故。
此承上文无得而启下文。自此至正宗分竟,为广说度一切苦厄。一者、就所得方面言之,必有实体之法,如常识所认衣食等,可取而有之,名为所得;今证诸法皆空,无有实体,故无所得。二者、就能得方面言之,必本身有所欠缺,如世间人寒而得衣,饥而得食,乃名为得;今证实相,无不圆满,故无可得。以无所得故,故无上文世间出世间一切法,亦以无所得故,而启示下文菩萨及诸佛之成就。
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此明菩萨因中度苦,至于净尽,乃至圆成佛果,皆以无所得而依般若波罗密多故。良以毕竟无所得,始为亲证实相之真实心,亦即般若波罗密多心,此真实心,普遍圆满,一真绝待,无事外求。若有所得,则如以手携物,有此携物之相,即为对待而非绝待,非绝待即非普遍圆满,亦即失彼真实之相,不得名为般若波罗密多心也。
菩提萨埵,简称菩萨,即发心上求无上正觉,下度一切有情者。如何能上求下度耶?即以依于亲证真如实相智慧故。否则妄想心用事,颠倒心用事,烦恼心用事,有挂碍,有恐怖,即不能上求下度。菩萨成就般若波罗密多,身心皆依之而行,如行路者,眼既清明,复有日光,乃可往来自由,否则盲人瞎马,动辄得咎。菩萨依于此心,则一切颠倒妄想空之无余,更无一法可得。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即无所住行于布施,行于持戒,行于忍辱,行于精进,行于禅定等。无住即无得之义,无住生心,即般若智现前,依之而行,故能上求下度,一切无碍。心无挂碍:碍挂者,心被事境所牵,则心之力用为之笼罩,如人闻声,心即随之落在其中,即为有挂碍之相,是以见不超色,听不超声,乃至嗅香、尝味、觉触互不相通,亦即有所得故。若依般若波罗密多,则无对待,无分别,故心无住──无得──而无不存在,故云无挂碍。恐怖因挂碍而有,如常人不解生空,认身为自,即被身挂碍。身须有住,陆需屋,水需舟,生活需赖社会国家,即为住处挂碍。如是而有死亡之恐怖,天灾人祸苦痛危险等之恐怖。若能了达身心世界皆空,众缘所成,普遍圆满,如是心等虚空而无一定住在处,所谓利衰毁誉称讥苦乐皆不能动,故无挂碍,即亦无有恐怖;由此而大无畏精神油然以生。是以佛学中所称大无畏精神,非血气用事,刚愎莽闯无所忌惮之谓,乃由真智以明真理,亲证确切,决定坚固,故非任何利害所能摇夺。到此则心地光明,坦坦荡荡,不复有丝毫胡乱思想,故即接说远离颠倒梦想。
颠倒梦想:浅言之,则睡梦时因五根依于生理睡眠之关系,知觉作用缺缘不起五识,意识亦无充分之知觉现起,但意识等精神之活动不断。故其间则有错觉、幻觉,一切善恶有无皆与醒时之知觉不符,若细究之,则人生实一大梦。语云:“大梦谁先觉”,盖有以也。比类以言,吾人初睡之时,必经一度──短至一刹那──完全无知而后入梦,将寤之时,亦必经一度完全无知而后醒觉;以视人之初生以及临死,其昏迷无知之状,实无有异。自生时经过昏迷以后,渐渐能知我知人,知自知他乃至事事物物,尽其数十寒暑所知之量,则人生心境,以视梦中景物渐生,苦乐备呈者,亦无有异。顾睡眠之梦,醒则觉之,人生大梦,则以无始长夜无明,生死死生,曾无刹那之醒寤,必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佛陀即是经过大梦而得大觉者,以其经过大梦,亦能历历了知前此乃为长夜无明之梦心所蔽,故能将此梦幻人生种种颠倒合盘托出,使一切众生得以警觉。至于菩萨则自决定信心后,信此大梦非实,信有大觉可得,种种修行,求打破长夜无明,诚能减少一分睡眠习气,即为破除一分颠倒梦想;是故深位菩萨,亦未全离大梦,以其己有醒觉之动机,可以比为清梦,且亦自知其梦耳。至此境界,可比为东方将白,晨钟将动,去觉不远之时,其间尚有可说者,亦只所谓无挂碍无恐怖,以至于远离颠倒梦想而已。最后无明全破,大梦全离,则为究竟涅槃。
究竟涅槃,梵语般涅槃那,简言涅槃,乃安宁无扰之义。分释则圆满为涅,寂静为槃,故亦译为圆寂。德无不圆,患无不寂,故称究竟涅槃。至若罗汉、辟支,以了生死──即解脱六道轮回──为涅槃,尚非此所云究竟涅槃。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菩萨从凡夫位发心,经过种种修行之过程,至于究竟,即达佛果,故在佛果上,更无些微度苦之相可说,故云一切诸佛,皆是依般若波罗密多,而得成就无上菩提。
三世,即过去、现在、未来,第过、现、未非有固定的年限可计,不过假定少分时间为现在,而前与过去,后与未来相望,在流动相上立此三名。依佛教理,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即人人皆可成佛,但已成、今成、当成未定。三世诸佛,即将未来当成佛之人,亦即一切众生,包括在内。以从佛之立场观一切众生,佛性平等,无不是佛也。佛梵语,具云佛陀,西文译补达,中国古译浮屠或浮图,皆是音译。有以浮图为塔,浮屠为出家人之称者,俱属非是。佛即觉者义,以众生无始时来,辗转于生死长夜大梦之中,今得澈底醒觉,故为觉者,顾何以得澈底醒觉耶?即经云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此九字,皆梵音,阿、无也,耨多罗、上也,三藐、平正而普遍也,三菩提、正觉也:具译为无上正遍──亦作等──正觉。正则非邪,遍则非偏,得此无上正等觉之人,即名为佛,即名觉者,亦犹饱学之人名为学者。如此觉者,无数无量无边,本世界则有释迦牟尼觉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一切经皆为所说。
自以无所得故至此,广说度一切苦,度至于究竟,明菩萨之所以成菩萨,佛之所以成佛,皆依般若波罗密多,故般若波罗密多为佛母,为佛之本源。
兹再总括正宗一分,就现事易明者一谈。譬如国民革命过程中,必先经过一番破坏,将所有不良政法,不良势力,不良份子,不良之风俗习惯等一一推翻,而后良好建设乃得实现。佛法亦然,世以佛学为反革命、不革命,而不知佛学乃真正之革命,且为全宇宙整个的革命,无量无边一切有心界澈底的总革命,先破坏后建设。即如本经义理明甚,自舍利子色不异空起至究竟涅槃止,即为破坏工作;盖将虚伪无实,无明不觉,昏梦妄想,烦恼苦厄一切之法,依般若波罗密多之金刚智剑,以打破之、消灭之,一扫而空,使破坏至于澈底。复即依此实相智以完成其圆满建设,即所谓依般若波罗密多,得无上菩提,然后众生、世界乃成圆满清净大觉光明之法界,此诸佛之所亲历,观自在菩萨之所亲证,吾人幸得闻之。时人亦有谓佛学为非人生伦理的,消极的,厌世的,逃空的等说,皆以不明佛学之全系统,及其真精神所在;无异二十年前之人,多有认革命祗为捣乱,而不知革命实为除恶以成善也。
甲三 流通分
乙一 赞显同密
故知般若波罗密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经典中明说道理的,谓之显教;加持功用的,谓之密言。显教即经文,密言即咒语,如下文羯谛羯谛等。本段称赞显说之般若波罗密理,其功用同于密说之般若波罗密多咒,故曰是大神、大明、无上、无等咒,能根本除离一切苦,是真实不虚的。
咒、梵语陀罗尼,为有真功实用之言。中文咒字,含有精神力量,如发誓令人得福得祸之类,故以为译。但咒语非但理论之思想力,如上文之澈底改造人生乃至得无上正觉,亦即依般若波罗密多之真实功用。有解脱生死烦恼等之妙用,故为大神咒;此为三乘共咒。远离颠倒梦想,打破无明而成明觉,故为大明咒;此为大乘共咒。究竟涅槃最高最上,故为无上咒;此为八地以上菩萨佛咒。无等者,究竟涅槃最高无上无与等者,而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等于无等之究竟涅槃,故为无等等;此为佛不共咒。有此功用,是以除苦非虚。世间圣贤豪杰,亦有种种勤求离苦得乐之方,但以苦根未除,乐非真实。若依般若波罗密多,则一切苦除之永断,故为真实不虚。此赞显说之经义,其功用能同于密咒,亦可见持咒念经等,可离苦以成德矣。
乙二 说密加显
故说般若波罗密多咒,即说咒曰:羯谛羯谛,波罗羯谛,波罗僧羯谛,菩提娑婆诃。
羯谛羯谛以下,乃此经之密语。其内容即般若波罗密多之功用,说此密咒以加持上说经义,使持念者,获其真实之效力。咒语如军中之口号,不在解释,凡出入通过,说得对则可行,否则不能。咒语亦然,其作用全在声音,是以诵持咒语,不可错误,诵持不对,即失效力。其义则不必解、不应解。如欲略明咒中梵字之义,亦可略释如下:
羯谛羯谛:羯谛、度义,重言羯谛,自度度他义,即般若波罗密多能自度度他出生死烦恼海也。波罗羯谛:波罗、即波罗密多,度到彼岸也。波罗僧羯谛:僧、众也,自他一切无不度到彼岸也。菩提娑婆诃:菩提、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娑婆诃、即速疾成就义;度一切众生速皆成佛也。
究之密咒,在念不在解,诚能至心持念,近之达到身心安宁,远之可祈世界和平,即为般若波罗密多现前功用;至于究竟,则自他一切有情,共成正觉。(李了空、胡法智合记)(见海刊十二卷十一期)
附 照见五蕴皆空
附 照见五蕴皆空
一 五蕴
蕴,聚也,五蕴犹云五聚。
甲、色蕴 诸物质类为一聚之谓,总分三类:
1.内五根──眼、耳、鼻、舌、身。
2.外五尘──色、声、香、味、触。四微与四大之关系,如下:
3.法处所摄色──极微,极迥,受所引,定所引,妄所执。
乙、受蕴 根尘接触之诸识相应感受心所,可分为五:
丙、想蕴 取境界别之知觉,相名,观念,概念。
丁、行蕴 以流动、造作、行为之虑思为主,包括二法,如下:
1.相应行──五遍行除受想,五别境,十一善,二十六烦恼,四不定。
2.不相应行──时、方、数等二十四。
戊、识蕴 六识或八识。
二 五蕴皆空
甲、但有五蕴诸法,而和合、相续假现之人物皆空。
乙、五蕴诸法亦因缘所生而各各自性皆空。
三 照见五蕴皆空
能照见之般若,是别境慧及相应诸善心心所:圣菩萨是妙观察智、平等性智,佛加大圆镜智、成所作智,即四智菩提。(见正信第六卷第十八期)信第六卷第十八期)
(附注)“照见五蕴皆空”,二十四年七月讲于莫干山;今附于此。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 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