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的意义

佛与人生2年前 (2022)发布 菩提叶
122 0 0

\

  “知足常乐,能忍自安”,这是个人、家庭、社会都应该秉持的处世态度和发展原则。

  有人说,这是一个欲望的世界,知足太过保守了,人一旦凡事知足,就不肯长进,就无法发展了。其实不然,知足是要我们个人在物质享受上能有满足感,但是对于关乎国家、社会、大众福利的事业,应该要有无限的愿心。

  所以,所谓“知足”,应该有如下意义:

  一、知足是快乐的泉源。

  人生的欲望无限,能满足欲望的物质有限。有限的物质,既不能满足无限的欲望,何不发展自己的知足感,用来厉行节约物质生活?例如,用朴素代替奢华,用简单代替复杂。我个人很欣赏客家人的一句话,你问他“吃过饭了没有?”他会回答“足了!”“足了”这句话很有意义,我们普通都说“饱了”,吃饱了不一定会满足,但客家人这句“足了”,不但吃饱,而且“满足”,所以一般讲,客家人的生活比较简朴。人要想过快乐的生活,建立知足感,这是非常要紧的。

  二、知足是富有的开始。

  佛教里的梦窗国师说,世间上有四种快乐:知足第一富,无病第一利,善友第一亲,涅槃第一乐。人的贫穷富贵,不在金钱的多少,而在知足与否罢了。有的人,钱财再多,但不知足,仍然是个贫穷之人;有的人钱不是很多,但心里很满足,那就是一个富者。所以,当今的社会,有钱的贫穷人很多,没有钱的富贵人也不少。

  三、知足是平安的世界。

  知足的人不但富有,而且平安自在;反之,不知足的人,因受欲望的驱使,身心都做欲望的奴隶,尤其为了满足欲望,不但种种辛苦,甚至铤而走险。我们看社会上,一些人贪污、抢劫、拐骗等,都是因为不能满足自己的生活,希望能发一笔意外之财,因此为非作歹。但是一旦事迹败露,锒铛入狱,懊悔已迟。所以,知足的人不做亏心事,所谓“平日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安贫、知足的人,怎么会不平安呢?

  四、知足是美满的生活。

  弘一大师是一个艺术家,出家修道后令人最大的感动,就是他对于生活的满足。一碗咸菜,太咸了,煮菜的人跟他道歉,他说:“不要紧,咸有咸的味道。”有时候有些菜煮得太淡了,侍者要帮他重新煮过,他也说:“没有关系,淡有淡的味道。”一条毛巾,能用三五年;一顶帽子,十几年都舍不得丢弃,他感到生活愈简单,心灵愈充实,愈快乐。东晋的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知足生活;战国时代的颜斶,“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净贞正以自虞”,真是何等自在!对于这些知足的人,我们无以赞美,就如《战国策》里说,知足的人,返璞归真,终身不辱。知足的人,能够享受平安美满的生活。

© 版权声明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 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