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牛羊猪鸡鸭鱼虾,乃举其大者而言。下至极微细之苍蝇蚊虫臭虫跳蚤蜈蚣壁虎蚁子等,亦决不可害损。断不可以其物微细而轻忽之也。
——弘一法师《放生与杀生之果报》
我们都知道出家人不杀生,不杀生,就是爱惜生命。因为众生平等,就算是一只小虫子的生命都是一样的,是不容许我们随意去伤害的。
弘一法师到学生丰子恺家去,丰子恺请他坐到藤椅里,法师先把藤椅轻轻地摇动,然后才慢慢坐下去。一开始丰子恺很奇怪,但又不好意思问,后来看法师每次都如此,就忍不住问他原因。弘一法师回答说:“这椅子里头,两根藤之间,也许有小虫伏着,突然坐下去,会把它们压死,所以先摇动一下,慢慢地坐下去,好让它们走避。”
滴水和尚19岁时拜仪山和尚为师,刚开始时,他被派去给寺里烧洗澡水。
有一次,师父洗澡嫌水太热,便让他去提一桶冷水来兑一下。他便去提了凉水来把热水调凉。他先把一部分热水泼在地上,兑完了冷水后,又把剩下的冷水也泼在地上。
师父便骂他:“你这么冒冒失失的,地下有多少蚂蚁、草根等生命,这么烫的水下去,会伤了多少性命。而剩下的凉水,可以浇花草,可活树木。你若无慈悲之心,出家又为了什么呀?”
虫蚁、花草等这些微小的生命每天都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而我们不过是把它们看得比衣服上的一粒灰尘还不如,更不会想到要珍惜它们的生命,甚至,如果它们不慎跑到我们的眼皮底下,只需一抬手,就可以满足我们毁灭它们的小小快感。事实上,如果换个位置想,此时,做蚂蚁的是你,而有人如此对待你,作何感想?
弘一法师独居桃源山中时,山鼠扰害,昼夜不宁。室中经书、衣物,甚至寺中佛像,常被老鼠噬咬,并在佛像上落粪。
弘一法师为避此患,便翻阅旧籍。书上记载饲鼠之法,云:“饲猫之饭饲鼠,则可无鼠患。”大师便以米饭饲鼠,每日两次,每次开饭前敲钟通知。如此积以时日,鼠一闻钟声便出洞觅食,不复咬损寺中物件,亦不随处落粪。从此以后,彼此相安无事。
可能有人会说:鼠类生殖太繁,将来后患无穷。弘一法师劝慰道:“以我多年饲鼠之经验,虽然看到它们屡生小鼠,但大半自然死亡,生存下来的不多,不足虑也。”
弘一法师每次饲鼠时,还为它们回向,愿它们早得人身,乃至速证菩提云云。并为此写下一篇《饲鼠免鼠患之经验谈》。
法师临终时,留下遗书,特意嘱咐弟子:“去时将常用之小碗四个带去,填龛四脚,盛满以水,以免蚂蚁嗅味走上,致焚化时损害蚂蚁生命,应须谨慎。再则,既送化身窑后,汝须逐日将填龛小碗之水加满,为恐水干后,又引起蚂蚁嗅味上来故。”
临终前也一再叮嘱不要伤及蚂蚁,大师的菩萨心肠真是让人感叹。
1927年秋,弘一法师和学生丰子恺编绘《护生画集》,意在劝诫人们爱惜生命,不要随意杀生。1928年农历11月的一天,弘一法师在行船上看到一只老鸭被关在笼子里,据鸭主人说这老鸭肉可以治病,此鸭正是送给乡间病者宰杀食肉的。弘一法师听后,倍感老鸭之不幸。他于是恳请船主替老鸭乞命,并表示愿意用三金赎老鸭。在他的救助之下,老鸭终于免其噩运,随大师一同下船。事后,弘一法师特意让丰子恺将老鸭的造型绘出,一并收入《护生画集》。弘一法师为此画的题词是:“罪恶第一为杀,天地大德曰生。老鸭札札,延颈哀鸣;我为赎归,畜于灵囿。功德回施群生,愿悉无病长寿。”弘一法师对待护生的态度可谓郑重之极。
夏丏尊先生在十年后有这样的回忆:“犹忆十年前和尚偶过上海,向坊间购请仿宋活字印经典。病其字体参差,行列不匀,因发愿特写字模一通,制成大小活字,以印佛籍。还山依字典部首逐一书写,聚精会神,日作数十字,偏正肥瘦大小稍不当意,即易之。期月后书至刀部,忽中止。问其故,则曰:‘刀部之字,多有杀伤意,不忍下笔耳。’其悲悯侧隐,有如此着。”
人所能感受到的痛苦,动物也能感受到,也正因为如此,作为人类,不但不能因为自己有随意支配其他生命的能力就任意捕杀动物,相反,我们更应该以最悲悯的心来帮助和爱护它们。随着人类力量的增强和文明的进步,我们更应该拥有高层次的同情和关怀。珍惜生灵,珍惜自然,珍惜我们的生存环境,也就是珍惜生命。
这并非是对人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也不是道德的完善,不是居高临下的施舍,而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然要求,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本能。自然赋予我们人的身份,并不是让我们凌驾于其他生命之上,对之生杀掳掠、做残忍之事。
我们都喜欢漂亮的花朵、美丽的风景、可爱的动物、清新的空气。可是,如果人人都不种花、爱花、护花,那么,这个地球上可能只是一片荒芜。现代人为了能够多赚钱,随意开设工厂,结果污染了清净的水源,让空气变成有毒的气体,而被我们毁坏的这一切,哪里是汽车、洋房这些东西可以弥补的?如果这个世界没有花朵、没有动物、没有空气,汽车洋房再多又有什么用呢?
珍惜生命就是珍惜自己。所以,我们在读弘一法师的故事时,就会感觉到这个老人把自己的生命融入到对世间万物的爱中去,使他的生命升华到与万物合为一体,即使到今天,我们仍然能感觉到这浓浓的爱,投注到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上。
佛说众生平等,这就要求我们在生活中,用一颗悲悯之心来对待身边的每一朵花,每一棵草,甚至,每一粒米。悲悯的前提就是平等,只有当我们将自身与其他事物放在了同一高度,我们才能感他物之所感、痛他物之所痛,才能拥有与其他事物一样的感情。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 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