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院道场佛教公众号福建寺庙

福建福鼎资国寺

福建福鼎莲峰山资国寺,贤志...

标签:
福建福鼎资国寺

资国寺为福鼎市千年历史古刹,是福建省首批对外开放的重点寺院之一。寺始建于唐代咸通元年(公元860年),鼎盛于宋,香火传承,千年不绝,即使文革期间,圣训长老依然日出而作(服务于生产队),日落而归于青灯古佛,一串念珠、一本佛经,孜孜不倦守护着。宗教政策一恢复,即着手规划重兴禅林。广开觉路,接引学人,致使曹洞法脉延传有序。

寺里遗存有大量的历史文物:如唐井、唐铁树、宋泉、清柏与及历代高僧、显宦名流留下的题咏碑刻。如清代的宰相孙将鸣为寺题写“浮生若梦谁非寄,到处能安即是家”的名句,更有清末天台宗高僧谛闲大师在寺里办学讲经,首举资国寺办学先河,时寺院住持为博中长老,戒行精严,道风远被,被十方丛林推举并立匾为“法门领袖”。民国一代高僧,佛教界领袖圆瑛大师为寺题写了“无法向人说,将心与汝安”楹联……这些弥足珍贵的历史文物,见证了千年古寺的历史沧桑,同时,更是资国寺弥足珍贵的文化资产。

资国寺,在圣训长老兴教办学、农禅并举的宗风带领下,先后创立了闽东佛学苑、“圣训佛学教育基金会”,为佛教教育和人才培养做出了不懈努力,现任住持贤志法师秉承长老家风,以“文化、教育、禅修、净土和慈善”的五大弘法理念,不仅将资国寺建设成为国内著名的佛教寺院,更是不遗余力的推动佛教文化、慈善事业,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先后创办了《音声海》佛教杂志和“弥陀村”佛教养生养老院体系。发行全国的《音声海》内刊,为初学佛者指明了正确信仰和入门方向,更为闽东佛教事业增添辉煌的一页,使得全国各地信众认识资国寺、认识福鼎,每年前来朝圣的信众多达几万人。
2006年8月,17级超强台风“桑美”对资国寺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台风过后,在社会各界人士、护法居士的大力支持下,寺庙重修得以顺利进行,历经十年重建后的资国寺,已成为福鼎市集宗教、艺术、文化、旅游为一体的佛教园林式圣地。
资国寺离市区3公里,有一路3号公交车直达山门口。资国寺莲峰叠翠,山峦如莲,每当皓月当空之晨,早课的钟声便回荡在禅林的月光下,有了“莲花曙月”之圣境美景,为福鼎市八景之一。清幽的莲峰上,庄严的经声悠扬,使人恍若置身佛国,清净了心灵。

沿山门拾级而入,即可一睹千年古刹风采。资国寺总平面布局分为五大平台,由低至高,占地160余亩,取我国唐代传统建筑风格设计,多进院落顺应地势,有机相连,中轴线建筑层叠而上,上下落差达35米,气势雄伟。其中,山门分为前后两进,后山门为民国28年重建,保留了民国年代的建筑风格。前后山门之间,是放生池、盆景园、滴水观音等人文景观,88座佛塔环绕池旁,与水天交相映衬。迎面是大雄宝殿,大雄宝殿西侧为综合弘法大楼、一楼是大斋堂、二楼为弘法部及宁德市佛协、福鼎市佛协办公场地,兼图书馆;三楼为大禅堂。东侧为伽蓝殿、弥陀村、云水堂。后侧则是典藏佛门经典及法宝的法堂,法堂后面,则是尚待重修的万塔楼和普门观音塔。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发扬佛教优良传统,体现时代精神,资国寺以佛教慈悲精神,默默地做着入世的事业,为佛教的发展和社会的祥和安定,贡献着一份特殊的力量。

数据统计

相关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