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不该磨灭孩子的天性?

佛化家庭2年前 (2022)发布 菩提叶
131 0 0

常暘法师:该不该磨灭孩子的天性?

孩子的天性该不该磨灭?

  讲到孩子的天性,其实这个天性怎么来的?佛陀告诉我们,我们过去有无数世的生命,也是代表着我们过去生的一种累积。每个人的生命累积不同,就会显现出不同的天性。这是我们今生来到这个世界的起点,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未来的生命道路。

  在孩子身上,因为缺少掩饰,属于天性表现的相对突出。你所说的天真烂漫、思维发散只是一些共性,此外还有不同的个性。有的孩子天性善良,乐于助人;也有的孩子性情暴躁,自私自利。正因为有这些问题,所以现在的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包括父母的身传言教,也包括学校的传道授业。

  真正的教育,在思想上能够引导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行为上能够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有了健康的个体,才会有安定的社会和和谐的国家,乃至世界。

  孩子往往比较任性,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虽然这也是天真的表现,但未必都是好事。所谓的天性,就是放任自己的习性。这有两种情况,如果本身有善良、无私的、好的习性,那我们不妨放松一点,给他更多的自由成长的空间;如果他本身是一种懒惰,自私自利的习性,如果你一味地放纵他,那就是不负责任。这就需要有好的教育的引导。从行为、心态方面帮他做一些调整。

  但是教育就看你接受了哪一种思想。相对对自己能彻底改善的教育,还是不多,因为世间都是滋养我们的贪嗔痴,所以,他在行为上跟思想上改进的可能性不大,这个时候修行两个字就很重要。

  修行就是对我们的身口意的行为的修正,所以,修行和我们的天性并不矛盾,而是一种认识和调整的关系。通过修行也是帮助我们建立正见,知道什么对生命的发展是有意义的,什么是有害的,进而以合理的方式进行调整。

  有些人会认为修行就是对天性的压抑,甚至是违背天性的,这绝对是一种误解。关于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客观地认识天性,其次要掌握修行的方法。把这两点弄清楚了,你才真正知道天性与修行之间的一种关系。

  我们去观察一下,多数人所散发出来的天性,其实好的方面真不多。在我们五十一个心所当中,只有十一个是善心所,也就是它占的比例是很小的。如果一个人任其自己的天性发展,他的生命要走向光明,他的比例就很低。所以这就是教育跟修行给我们生命带来的真正意义。

  如果遇到好的教育,好的环境,那相对开发出我们善行多一些,但是毕竟世间的教育还是有限的,所以要提升到修行。如果一个人认识不到修行对他生命的价值,那这个人的生命可塑性也是不大。

  我们修行要让自己变成佛、菩萨,高尚的人格,圆满的福德,每个人都向往成为一个圆满的人。但是如果没有找到相对的标准,只是凭着自己的感觉,那是达不到的。所以我们亲近三宝,学习佛法,让我们知道了佛陀圆满的人格和福德,进而向圆满的觉者学习,他就成为我们生命当中的灯塔。

  如果一个人的目标跟他的参照物都是不圆满的,那他的生命怎么可能圆满呢?所以,我们听信了谁的话真的很重要。我们听信佛陀的话做菩萨,你最终就可以成佛;如果你是相信了身边朋友亲人的话,可能你只能到达有限的高度。

  所以修行是大丈夫所为,他能回归面对自己。面对过去自己的一种错误,而且勇于改进,这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很多人明明知道有错,他却不愿意改,甚至不愿意面对,还给自己找很多理由。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如是我闻报德寺

© 版权声明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 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相关文章